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江那翻腾的水流中,出现了中原的战船。

    东夷百越先行集结,而中原在做了全方位的部署之后,这才派遣大军后发而至,而在这之前,帝让契前去西方昆仑三部,当然找的自然不是这些说话还不如放屁的人。

    黄帝的旧部们,大戎之原的部族们,答应发兵,但他们只走到洞庭湖对岸,在江水边阻挡三苗从后方反扑丹渊,不参与追击战。

    牛与马熙熙攘攘,黄帝旧部们摩拳擦掌,其中有老人,有巫师,那些很老很老的人,似乎有些激动,他们仿佛看到,重新看见,那昔年在涿鹿,跟随黄帝所打的那一场场战争。

    这些老巫师从小就耳濡目染,听着上一代人,上两代人中,那些老人口中诉说的辉煌战争。

    黄帝,炎帝,蚩尤,那是当时天下最大也是最为可怕的三股力量,炎帝衰而黄帝代之,与蚩尤争于天下共主。

    当时的黄帝声望有多么可怕?

    可怕到当时天下大部,规模在前十之一的震蒙氏,知道自家公主窃取了黄帝玄珠,连夜举族逃亡北迁!连对抗的心思都不敢升起半点!

    所谓威震天下,加于四海,莫过如此!

    当然,话说回来,中原之所以这么晚到,和他们的造船技术比较烂有点关系,所以购买产品还需要送货时间,即使雇佣钉灵国战士,也不见得就比寻常部族要快上多少。

    好在从这只是渡过大江而已,并非是航海,否则这些战船还不够翻的。

    古中原的造船技术,那是一言难尽,至于原因正是如帝放勋所说的一样,中原自古以来是大陆文明,是指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手段发展起来的文明,地理位置上,绝大部分,原始国土处于非沿海地区,诞生于大河流域,中国中原,埃及,巴比伦等都是这个尿性

    所以,中原与东夷,甚至是百越这种沿海文明,完全不是一个性质,所以说文明辉煌程度,手工业,织造业,冶铜,建筑等,可能百越他们和中原有些差距,但是说到造船

    中原至少差了百越三个段位,相当于青铜选手和铂金选手的区别。

    山海时代毕竟没有快递公司,再说了,这个快递单子谁也不敢接,劫道的虽然没有,但是有劫命的庞大异兽群

    不要钱,只要命,这就很难办了

    中原的战船上,站着一个大约十二岁的孩子,灰扑扑的脸蛋看起来有些脏乱,身体站得笔直,紧紧注视着江水的流向。

    以他的年纪,称为少年似乎还为时尚早。

    昔夏之兴也,融降崇山!

    有崇氏!

    “南方马上就到,大江对岸,顺流而下,找到洵山的津渡,并没有多远”

    大江虽然宽广,但是毕竟是江河航行,中原虽然航行技术不太好,但是起码的方向感还是有的,这是基础操作。

    中原的大规模,在原始社会中,内河航运的高速发展期,是在大禹治水的时代。

    大禹治理洪水时,导山导水,陆行载车,水行载舟,通过对于河道的疏导治理,用船舶编织出了一片水利运输网,以黄河为骨干,所谓“浮于淮、泗,达于河”、“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大禹治水不仅仅是勘察地势于水脉走向,然后因地制宜进行疏导,在疏导的同时,还把黄河,淮河,长江,泗水等全部连接了起来。

    少年人询问身边的船师:“南方真的很蛮荒吗?”

    “是啊,真的很蛮荒。”

    “和中原可不能比!”

    有崇氏的战士们哈哈大笑,他们是居住在中原的大部族,这次也奉命出征南方,正是因为防止三苗对水流水脉做什么手脚,所以需要一个会治水的部族前来防备。

    有崇氏自然是当仁不让。

    当然,主要原因,是共工的推诿。

    共工认为,派遣共工氏人前去南方,简直是小题大做,三苗什么本事,也值得共工氏出手?

    “我认为,现在治理大河的问题更是必要,去年治水稍有成效,崇伯鲧说是用了新办法,但实际上还是在我的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动而已,说到底,治水的根基,还在共工氏”

    “去年,‘淫’未曾现,这是好事情,大水没来,天下一同欢欣,所以,才稍见成效,就调遣共工氏前去南方,未免是大材小用我部治水至今,从上古三皇时期,自伏羲氏时始,至神农氏时始大,这千年治水的本事,没有人比我共工更懂治水所以,不是我看不起三苗”

    “可真不是我看不起他”

    这是共工对于帝的原话。

    中原这次派出来的大部族,除去有崇氏之外,还有数个。

    云移氏,桓樛氏,大槐氏,虚云氏,俱舍氏

    当然最厉害的

    少年人侧过头,看向被诸多战船包围的,处于中央的一艘“大船”。

    这是中原高价从东夷买来的,听说是大人国打造,但是因为对于大人们来说,这艘船属于劣质产品,所以就低价出售,但是对于寻常的人族来说,这艘船已经是坚固的可怕了

    大人国要用这艘船试验远洋航行,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二十人型的小船,但是失败了好几个

    中原的大将,高阳氏的八位英雄之一,苍舒!

    这一批人中,并没有所谓的,帝派遣过来进行考察的人。

    因为羲叔还没有得到回复,而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让高阳氏知道,帝和放齐把这件事情捂的很严实,四帝族并不知情,所以身为高阳大将的苍舒出现在这里,羲叔自然就不可能过来。

    而在苍舒身边的,还有两个大人物,一人负手,一人持琴,即“欢兜”与“晏龙”!

    少年人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再回过头去,看向南方,忽然,一个黑点出现在他的眼中。

    有崇氏的战士们,开始有人停下了,他们注视着那个黑点,眼神也从开心变成惊诧,最后成为震惊。

    “那是津渡吗?”

    一个极其巨大的,繁华的,停靠了上千战船的码头,就这样如庞大大物一般急速的撑满了他们的视野。

    而那码头上,一个巨大的木制机械,尤其惹人注目!

    少年人愣愣的看着南方,这时候有人在叫他。

    “文命,过来吧,我们要准备停靠了!”

    那个叫他过去的人,是有崇氏的水正,他盯着那南方的巨大码头,这时候,少年人不解的询问。

    “不是说南方都是蛮荒之地的吗?”

    水正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

    “或许只是修给中原看的,不想丢面子的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姒文命

    这是南方。

    姒文命第一次踏上南方的土地。

    坚固且巨大的码头,面对浩瀚的江水巍然不动,人来人往,不仅仅有南方的人,还有更多的,东夷的,百越的人。

    这片码头比起刚刚在大江远方看到的更加巨大,而当先锋船队,有崇氏的船队抵达的时候,那艘被文命关注了很久的木制机械,开始向这里移动,似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文命看到,操作这架机械的人们,其中有涂山氏的人。

    因为涂山氏与中原来往密切,青邱国更是有重要商路,要从中原通达到西北大荒的祝融氏居处,所以,涂山氏在中原露脸的次数,其实是非常多的。

    文命迫不及待的从船上离开,甚至顾不得搬动那些物资,有崇氏的水正看了看,没有说什么。

    他其实也想知道那个玩意是什么东西,也正好,文命力气小,不必一定在这里干活,打听打听现在南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码头,这才是当下的关键。

    南方似乎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有崇氏水正心中思量,他曾经也来过南方,经过洵山地区,南部诸野居住的零零散散,这里到处又都是蛮荒瘴气,以洵山大巫师的本事,呼风开山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他搞这些建筑?

    不是有点神力就能办成的。

    再厉害的神人,炼气士,要搭建老巢的时候,还不得一块块垒砌上去?当然,有点本事的,会“点化”这种神法的,当然要轻松一点,弄些土元素巨人(大雾)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你是涂山氏的人吗?这个木器是你们制作的吗?是东夷带来的吗?”

    文命跑到起重机边上,推动起重机的人中,那位涂山氏的人看向这个孩子。

    “有崇氏的人还带孩子来南方?你这么小,还没我腿高,来长长见识吗?看来天赋不错啊,不然,这种打三苗的大事情,不会让孩子过来的。”

    涂山氏的族人道:“这台物件,叫做踏轮起重机,不是我们制作的,是南方给出了设计图,随后,陶唐使者带着木工师们制作的”

    “就在芒满之野,出了津渡区就是,南方的木工师们都在那里。”

    文命仰头,努力的看清楚起重机的全貌。

    这个东西很高,比他高太多了。

    “哇”

    正是孩童不自觉的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中原的朋友们,把你们的货物绑起来吧,吊在一起!”

    重型机械的后面,早就有牛板车在等候,而这也是文命第一次看到了轩辕。

    有崇氏的水正把头伸出来,他对于这台机器也十分惊叹,而这时候,中原的主战船抵达,三位大人物,在震惊于起重机这种新物件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些正在推过来的“轩辕车”!

    那些大型的,方方正正的箱子被放在一旁,高大的石头屋舍与木制房屋,坐落在此,绞索,铜盘,转轮,吊索,风向标,这些都是中原人从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是南方?”

    三位大人物在码头,被这些基础设施震撼,即使是中原不,即使是东夷的港口,恐怕都没有这么多的基础大型物件吧?

    而且很多东西,他们并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尤其是那个长得和小鸡一样的风向标。

    “那是测试风速与风压的,据说是赤方氏所作,而且已经经过实战检验诺,就是那些东西。”

    码头附近出现了一些大猴子,大的三四丈高,小的也有一二丈,个个都和西方的小巨人差不多,而这里,中原的大人物们,欢兜认出了这些东西。

    “山都?这是赣巨人啊。”

    赣巨人在码头扛大包?

    有些离谱,没见过这种情况,中原也没有。

    “这个大津渡之所以建设的如此之快,正是因为有这些被降服的大猴子帮忙这些东西,力气可大的很。”

    “当时为了对付他们,没少费力气”

    南方的变化让人震惊,三大将不,晏龙,欢兜,苍舒三个人,这时候已经对新的南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意思,南方与过去不同了,我甚至以为这里是中原呢。”

    “希望里面也像外部的津渡一样吧不过才刚刚起步,能把津渡修到这种水平,也算是可以歌颂一下了。”

    大部族的人们把货物卸下来,看着已经提前把车辆准备好的部族战士们,把物资抬上去,一辆车一辆车的送走,现在小推车的制作手艺已经被妘载有偿普及,柴桑山学到的最多,那是因为他们给赤方氏供应赤铁矿。

    仿造也不是不行,但首先要明白,车不是一个木杆子插两个圆盘就能用的,半路坏了,可没有人帮你扛着走。

    文命觉得很新奇,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