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话语中是抱怨和嫉妒,但每个巫师却都是喜笑颜开,因为上次妘载在彻河工程表彰大会上说过,如果有需要使用堆肥沤肥之法的,请带点粮食或者草药的种子来交换,也不多,一石就成。

    而且赤方氏还会派专业人士前去指导如何正确的挑大粪。

    “你们知道吗,这挑选大粪,也不是随便就能弄好的,菁华与蘖芽有这个本事,不需要太挑,是因为他们两位巫师的能力,正好可以互补,加速肥力的分解发酵,而各位的巫术”

    妘载神秘兮兮的和大家伙打个哑谜。

    你不要小看了挑选粪土这种事情,鸡羊猪牛,四种粪土,要怎么用,用在哪里,包括人粪,这些可是都有文章的。

    牛羊食草,粪可泡田,使土壤松软有助于根须生长,而猪因为什么玩意都吃,所以它的肥料对于果蔬类,以及山地作物的效果很好,而鸡则是燥性肥,像是大蒜等植物,可以用它的肥,不过这种肥料容易招致地下害虫。

    “粪肥,也有热性,温性和凉性之分,粪土同样可以调解土壤的温度,各种不同的谷物,对于土地的要求也是有些差异的,而且没有腐熟的粪肥,还容易使土壤盐化”

    妘载的本意是让大家明白,这堆屎也不是胡乱堆的,上次是赤方氏指导三个部族,现在如果各个部族有需要,可以“有偿指导”。

    毕竟是要恰饭的啦!等农村合作社弄好了,大家使用先进生产资料,把南方的乡村部族连成一片,到那个时候,来往方便,社会生产力还不是蹭蹭蹭就上去了?

    哦,还有重要的,粮食多了,饱暖思那什么造人去啊。

    各个部族的巫师都是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而蘖芽,菁华,?芦的三位巫师,也是一副“正是这样”的神情。

    大部队们边走边说,很快离开了瘴疠之乡,而穆至的身边,一位甘盘氏的老人靠过来,带着殷切以及一丝丝重新燃起的希望,对穆至道:

    “他们说的,会不会都是真的?”

    “这世上,真有这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不挨饿的种植手段吗?”

    “我们现在只有三百人,也能重新兴盛吗?”

    穆至看着这位老族人的目光,他不能确定,但是从那些巫师的欢喜神情中看来,那应该不是虚假的。

    真的有新的生活,在等着甘盘氏吗?

    风雨开始摇晃,吼天氏消停了数天,只是为了积蓄更大的风暴,那巨大的旋臂终于拍打到南方的乐土,而也在这一天,三部分开,赤方氏回到了南丘,而常丰之野,菖蒲之湖,与三山四野的众人,依照原本的计划,开始带着战犯们前去自己所在的“山野”。

    妘载提议,让他们设置“战犯管理中心”云云

    至于其他的小部族们,各个山野都领走了一部分,这些小部族将分散在各个山野的中央区域,在烧山开荒完毕之后,他们就会搬迁到新的家园,成为各个大山野的“中转站”。

    而甘盘氏,首先和赤方氏一起,抵达了南丘。

    穆至首先见到的,不是南丘高大的土墙,因为他们是从东南方向过来,而这里,所存在的,是赤方氏那浩大广袤的耕田!

    第二轮的晚稻,已经开始播种,留守部族的老人们,在夕阳光辉的照耀下,躬耕于土壤之间。

    古老且安静的图腾柱矗立在土壤上,水河内,水车轻轻转动,而水井上,辘轳缓缓摇晃。

    桔槔高低起伏,上下摇摆。

    咚咚的声音,井然有序。

    河流的水声,入耳,看不见,但知道那是透明而清澈的。

    在耕地里拱土的小猪,在田垄上追逐的鸡群。

    小推车从鸡群边上,空灵的转着过去。

    吱嘎的声音,狗与羊互相追逐,蝴蝶停留在祖地的青石上,那面高耸的石碑,镌刻着赤方氏曾经的一切过往。

    土圭的边上,是一个土台,上面放着第二个日晷。

    那有羲叔和赤松子写上的一些话。

    赤松子写到:人生堕地,天赐其寿,四万三千八百日!

    羲叔写到:居诸不息,暮去朝来!

    丹朱曾经对这个很感兴趣,表示自己也想写一句话。

    堆满了粮食的谷仓,被牢牢加固;从未见过的扇车,将糠皮一一去除。

    石磨被小小的铁牛拽着动起来,洁白的,从未曾见过的豆浆从中留下,落入瓦罐。

    当穆至他们尝到豆浆的时候,再看这粮食满仓,五谷丰登的山野,这从未曾见过的,仿若开天辟地以来都未曾在记忆中显化过的太平之色,是真正出现了。

    穆至走到族内的一个地方,他看到那座高大的祭祀土台,方正的墙壁上面已经被妘载写上了大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穆至不自觉的向下念诵!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那眼中极大的,滚烫的泪花就这么掉了下来。

    他抱着刚刚族内少女给他的陶罐,里面的豆浆泛起涟漪。

    他开始饮用,大口大口!

    平淡,但却带着一点甘甜,一边喝,一边哭泣!

    “真好喝啊”

    他把陶罐高高举起,面向太阳,一饮而尽!

    古老的传说中,太阳自东海的扶桑树上升起,从汤谷中飞出,它要行走很远,前往遥远的虞渊若木!

    数十年前,大羿未曾射日,那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虞渊昧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但夸父没有追上太阳,可甘盘氏,追到了!见到了!

    自今日起!

    甘盘氏的太阳,从南丘而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字花的绽放

    北斗指戌。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位。

    至今日起,昼夜温度不再接近,但原本该有的秋燥气,却未曾见到出现。

    因为吼天氏来了。

    本来应该在第一次秋收之后就抢种晚稻,南方一年两熟,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其实对于地力消耗的也快,但是同样,地如果荒一段时间不种植,那么恢复的也会快一些。

    野生动物的粪土在开发过的土地上,会很快融入泥壤之中,而缺少了茂盛到令人窒息的植被后,瘴气也会随之消散,变得容易在此地生存。

    今年的晚稻,其实再晚一些,便不用种了。

    但没有人知道,吼天氏会在这里盘踞多久。

    浩瀚的风撕碎了山野间的土地,大江的水开始上涨,这让洵山的大巫有些担心。

    洵山氏的大巫眺望滚滚江水,他来到这里,丹朱的破船早就被拖走放到了没有建设好的津渡中。

    土石被装入兽皮口袋,木制的小推车早就收回,洵山距离天壁山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是吼天氏的力量,依旧波及到了这里。

    整个南部诸野,以三山四野以及南丘,距离吼天氏的风威最近。

    而洵山地区,虽然暴风没有那么猛烈,但是同样的,巨大的气旋横扫过来,所落下的,所横移的,是大片大片的积雨云。

    秋雨下降,天气愈寒。

    但南方的气候,也就只是到秋末为止,再入冬,气温也不会再多下降多少了。

    这和北方,并不相同,所以北人往往错识南人之候。

    在南丘,房屋被加固,粮仓更是固定的死死的,而妘载让人掏了一些浅浅的地窖,因为时间不够而不能挖的太深,在大风来临的时候,至少要把部族几个月的口粮全部装进去,否则,如果粮仓真的没有抗住,飞上了天,那接下来大家就又要饿肚子了。

    防患于未然,鸡蛋并不能总是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这真正吼天氏的面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古老的风神,黄帝时期所对付的风伯,有没有这么大的法力呢?”

    妘载发问,大家躲在一座很大的石屋内,在这个时候,木制的房子给不了大家安全感。

    老族长不免感慨:“中原的风,可没有南方这么厉害,叫吼天氏,实至名归啊!结果我们到头来,还是要跑到石房子里,到洞窟里,又回到了燧人氏的时代啊”

    妘载把一根杂草丢到闪烁着微弱火苗的火坑里。

    “飓风过岗,伏草唯存。这是天的威严,即使是神也要退避,更不必说我们了,而我们可以依托山川大地来保护自己,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

    妘榆问道:“巫,你都能知道吼天氏什么时候来,那它什么时候才会走呢?”

    妘载道:“等他发完了脾气就会走了,大概一旬左右。”

    一般来说,从东海附近刮来的台风,持续的时间在五天以上,多的能到半个月,而如果是从南海过来的,则持续时间要短很多。

    但妘载也不能肯定所有,因为这里是山海,这里的四方天地,真的能用地球的地理来判断吗?

    或许东海之外,是更广阔无垠的地方,也或许是有着大陆?海山?

    或许南海之外,也不会有菲律宾群岛。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吼天氏在不断侵入内地之后,受到群山万岳的阻拦,一定会风力变小,逐渐消失,这都是普遍真理。

    只要这个东西存在,那么它就一定有一种可以被发现的“规律”。

    “过了这十几天,看看气候,如果不错的话,晚稻还是要种,田都已经打理出来了,不种可惜了。再退一步,不种稻,还可以种些芸薹、菽、还有菁华,尤其是菁华,这个东西基本上三季都能种植,长得也快,光是大半年,我们都收割了三批了”

    妘载想到这点,同时告诉妘榆他们,没事的时候出去多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油菜花。

    小青菜和油菜花,都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什么菜苔,油菜花,油白菜,小青菜,还有欧洲油菜哦最后这个家伙暂时一边玩去。

    所以,既然菁华氏有种小青菜,妘载觉得可以在这里搜寻搜寻,说不定就能找到油菜花,油白菜什么的。

    北方的油白菜,在古老的岁月中,叫做“崧菜”。而北方的大白菜,在陕西附近种植的比较多,但是不知道为毛线,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喜欢搞这个而且相比南方的,也要胖一点。

    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有发现完好的白菜籽。

    而且,有一种说法是,南方的白菜是北方引进所以妘载觉得,其实也不一定能找到原生品种,当然要是有类似的,也可以啊反正吃啥不是吃啊亲戚舅舅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大头菜,也称扁萝卜,也就是芜青,这玩意其实在周代就有大规模种植了,中国也有本地户口,不过那时候叫做“葑”,又称“蔓菁”,地位还不低,毕竟是上了《诗经》的。

    妘载制定了找菜计划,山海时代,虽然驯养的谷物已经有不少种,但是为了大家的肚子,以及提高整个南方诸部的生活质量,当然也是为了防止什么涝灾旱灾,粮食是必须要有的。

    这种农作物,自然是越多越好。

    只有农业水准提高了,才能大搞手工业,纺织业,说不定有朝一日,南方的粮食,因为饱满香甜,在北方说不定要卖的很贵呢!

    “五谷养人,而十字花科的东西,更是几乎涵盖了许多原始的菜种啊,连萝卜都是这个科的”

    人就是活在十字花科上的生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