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别叫我顶流-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纶熹摇摇头,这小特务。

    ……

    第二天一大早,柯文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周淼安琦上门采访,另外还特意提了一份礼,礼数这一块是做到位了。

    按照罗笙给的地址,节目组来到一座充满了年代气息的老北京四合院前,高高的院墙内,传来一阵阵练嗓的声音。

    柯文上前敲了敲门,很快,罗笙把门打开,将众人请进来。

    院子里,罗纶熹一身唐装摆着架势正在练嗓,对众人的到来视若未闻,柯文等人也未上前打断,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罗笙年纪虽小,但却很懂事,给众人搬来凳子茶水,招待的十分到位。

    过了十分钟,罗纶熹练完嗓子,接过罗笙递来的茶水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慢悠悠的看了众人一眼,在看到周淼的时候视线忽然停了一下。

    这不是小笙床头海报上那小子吗?

    罗纶熹顿时恍然,好你个柯文,居然对我孙女使美男计!

    想明白之后,罗纶熹没好气的看了罗笙一眼,这丫头,难怪她对这个节目这么上心,周日好不容易放一天假也不去她爸妈那儿,原来是为了这小子!

    见众人起身,罗纶熹摆摆手,“都坐吧,咱们今儿个就随便聊聊,也别整的太正式。”

    录制正式开始,除了周淼和安琦,其他人都撤到了一边去。

    罗纶熹躺在他的摇椅上,手上把玩着一串佛珠,淡淡的问道:“俩位平时听京剧嘛?”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尴尬。

    周淼和安琦互相瞟了一眼,“偶尔听……”

    这个偶尔的意思是,看调电视的时候,如果正好调到京剧,才会听上那么一秒。

    罗纶熹笑着点点头:“也正常,别说年轻人了,老人现在都在忙着刷短视频,哪还有人看这玩意。”

    周淼:“罗老师,此前我们做过一期相声的,当时我们采访了曲艺协会的主席张扬,还有德云社的齐林老师,在他们看来,相声没落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同类表演艺术的竞争冲击,以及人才凋零。

    那在您看来,京剧是因为什么呢?”

    罗纶熹的回答很简单,双手一摊:“没人看。”

    安琦追问道:“京剧不管怎么说也是国粹,为什么会没人看呢。”

    罗纶熹:“不管是任何的艺术形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京剧包括其他戏曲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及其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差太多!

    那些严重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生活的东西注定活不长久,或者只能惨淡地活着,哪怕它是国粹也一样。”

    出乎周淼的意料,罗纶熹作为梅派传人,京剧界的泰斗,对京剧的生存看法却是如此的悲观。

    周淼不禁好奇的问道:“那您就没有想过将对京剧做一些创新改革,让它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吗?”

    罗纶熹闻言表情有些怅然,似是周淼的问题触碰到了他的某些回忆,一声长叹:“其实早在千禧年之前,就有无数的先人前辈在对京剧进行改革创新,起初的确也有所成效,但是……时代变化的实在太快了啊。

    京剧已经很努力的在往前奔跑了,但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时代给远远甩到了后头,再怎么发足狂奔,也没有用了。

    时代,早已不是那个时代,人,也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

    现在的人们,有独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京剧”,有他们自己的“角儿”,远的不说,小伙子,我这孙女很喜欢你,在她心里,你就是她追捧的“角儿”,就是这么个道理。”

    突然被爷爷当众点名,罗笙的小脸顿时腾的一下红了,见镜头扫过来,更是害羞的面朝墙壁,怎么都不肯转过来。

 第三百三十四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不得不说,罗纶熹对京剧没落的看法,让众人耳目一新,但同时也有了新的疑惑。

    安琦问道:“话虽如此,那京剧咱们就不用管了,任由它继续没落下去吗?”

    罗纶熹晃了晃摇椅,淡淡的说道:“你们觉得把一个植物人的命给吊住,让他继续苟延残喘几十年,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吗?”

    “无可奈何花落去,生老病死,万物皆是如此,该消亡的总归要消亡,谁也拦不住。”

    说到这里,罗纶熹忽然转向罗笙:“小笙啊,你之前经常放的那首歌叫什么来着?那个什么什么花?”

    罗笙:“《生如夏花》。”

    罗纶熹一拍手:“对,《生如夏花》,这首歌唱的好啊,我记得里面有一段歌词,“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这段歌词,适用于所有和京剧一样正在退出舞台的艺术表演,在正确的时间里大放光彩,在夕阳余晖中潇洒退场,垂垂老矣却又不甘失败的姿态最为丑陋,还不如多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供后世瞻仰。”

    在场所有人都被罗纶熹的话语给震惊到了,很难想象,这番话是从京剧界的代表性人物口中讲出来的,但细细思来却也有几分道理。

    安琦皱眉道:“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传承”二字,不管如何,京剧好歹也是国粹,就这么没落失传也太可惜了吧。”

    罗纶熹闻言沉默了许久,他望了一眼罗笙,叹息道:“有国家长期扶持,也有专门的戏曲学校,传承自不会绝,只是我是众多京剧名家中最没资格谈论传承二字的,我一直没收徒,我的儿子,我的孙女也都志不在此,学了几年之后都放弃了。”

    或许是年纪大了,话匣子打开之后,罗纶熹开始说个不停,从他学艺一直讲到罗笙出生。

    罗纶熹本想将他的儿子培养成他的接班人,可惜相比起当戏子,他儿子更喜欢玩戏子,放浪形骸,根本无心学习京剧。

    所以在罗笙出生之后,罗纶熹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罗笙的身上,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奈何,罗笙虽然天赋奇佳,也十分努力用功,但是罗纶熹渐渐发现,罗笙总是有些闷闷不乐,于是爷孙俩交心长谈了一番,他才知道,罗笙根本不喜欢京剧,学京剧也只是不忍心看到爷爷失望。

    从那天之后,罗纶熹的心气儿就消了,再也没让罗笙学过京剧,找上门想拜师的晚辈后生也都婉言拒收。

    听完罗纶熹一番话,柯文犹如醍醐灌顶般清醒了过来,他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

    他迫切的想要将这些没落艺术的好的一面展示给大众,可这样就算吸引到人才加入进来,又真的能留得住人吗?

    一档真正的好节目,最应该做到的,首先应该是真实,不光要展现出好的一面,更要将不好的一面摊开,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采访的间歇,柯文跑到周淼身边耳语了几句,周淼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但还是点头示意明白。

    歇了一会,周淼继续问道:“罗老师,现在京剧演员赚钱吗?”

    罗纶熹摇摇头:“很低,京剧院里一级演员也才几千块钱,出场费几百块,其他的跑龙套的就更别提了,除非真正混成名角儿,否则还不如去送外卖,仓廪足而知礼仪,总得吃饱了才能搞艺术嘛。”

    “当然,工资只是京剧演员收入的一部分,其他还有新剧创作或者评奖的国家经费奖励,国务院的特殊津贴,外加商演的收入分成,但这些钱都是名角吃肉,其他人跟着喝口汤,普通京剧演员的实际收入十分有限!”

    ……

    下午,节目组从罗纶熹家离开,路上柯文和周淼说道:“我决定将节目形式稍微改一下,不主动宣扬,力求真实,纪录片,不真实怎么能叫纪录片呢,你们说对吧。”

    “另外呢,你们的采访占比会相应减少,我要增加实拍和历史表演素材,从第一期播放的反馈来看,你们俩的存在有点喧宾夺主,观众的重点都跑到你们身上去了。”

    安琦重重的点头,对此深以为然,“您说的太对了!”

    罗纶熹看向周淼:“另外你给节目组写的歌,我准备都用来作为每一期的宣传先行曲,虽然时间还充裕,但第三期的歌,你有空记得做一下。”

    “好。”

    ……

    晚上回到家,周淼洗完澡躺在床上,想了想给罗笙发去一条消息。

    “小罗,你的《苏三起解》唱的怎么样?”

    另一边,正在做作业的罗笙收到周淼的消息顿时歪了歪头,淼哥问这个干什么?

    五分钟后,周淼收到了一条三十多秒的语音消息,点击播放,一段如泣如诉的京剧戏腔从手机声筒中响起。

    “苏三离了洪桐县……”

    听完罗笙的戏腔,周淼不禁感叹,不愧是从小就开始苦练的童子功,当即发去消息:“我在做一首新歌,需要一个女声戏腔,你有没有兴趣?”

    消息刚发出去不到一秒,罗笙立马就回复道:“有!”

    和罗笙约好了时间之后,周淼从床头柜里翻出一个笔记本,开始扒谱写编曲和声,第三期他和安琦的采访已经拍完,剩下的就是柯文自己的纪录片素材拍摄,第二期敦煌之行也还没播出,他有足够的时间把第三期的宣传曲精细化打磨好。

    “叮咚。”

    孜然发来消息:“《月牙湾》后期做完了,你看看。”

    “辛苦了兄弟!”

    周淼点开音频文件仔细听了几遍,确认没问题后转发给了柯文。

    很快,柯文回复道:“非常棒!明天就上线吧,歌曲传播也是需要时间的,等这首歌传播出去,第二期也差不多要上线了。”

    “好。”

    《中华宝藏》的录制进度比周淼想象的要快很多,第二季一共就录制四大项,现在第三期已经录制过半,比他预期的两个月录制时间要短了一半。

    空余出来的档期,周淼准备将之前预想的一件事给办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月牙湾》上线

    《中华宝藏》和周淼以往参与的任何一档综艺都不相同,作为一档传统文化纪录片类综艺,它的整体基调是比较稳重的,娱乐属性不高。

    但依靠周淼和安琦的影响力,依旧获得了很高的关注。

    尤其是节目第一期中还有近些年热度很高的麒麟社出镜,在节目中,作为主导人,周淼对节目的节奏把控,以及各种信手拈来的小知识点,让观众不由的眼前一亮。

    果然优秀的人不管到了哪里都很优秀。

    不过随着第一期节目的播出,也引起了很多关于相声的争议。

    节目中,周淼问了张扬和齐林同一个问题,就是相声没落的原因,同为业界大拿,两人的回答堪称天差地别。

    张扬将相声的没落怪罪于小品等同类表演艺术身上,反观齐林,他却认为相声没落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人才凋零,才让相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人在眼界和格局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张扬看了节目之后当场就要骂娘。

    而且更气人的是,齐林还用“马驴配不出良种”来讽刺张扬的新式相声,这一下可踩到张扬的痛脚了,气的他三天连发十几条微博怒骂齐林。

    但麒麟社的粉丝可不是吃素的,骂起人来一个顶十个,个个都是周淼附体,把张扬骂的狗血淋头,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关了评论和私信功能。

    让张扬更气的,是周淼唱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