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归锦-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讨债之人日日上门,罗光礼被扰的不厌其烦。

    身为尚书大人,倘若此事传出去,只怕会被朝廷的人抓住小辫子——一来二去之下,他恶向胆边生,有了想法。

    待楚知南去西郊时,罗崇特意绕过张衡飞,主动找到了楚知南。

    那时楚知南正坐在马车内看话本,罗崇驻足在了马车旁,与她作揖行礼,“公主殿下!”

    听得动静,楚知南收了话本,透过帘子看向外头之人。

    “罗大人!”

    语气不紧不慢,听不出任何情绪。

    罗崇眼眸微敛,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近来一切材料都已备好,但预算却少了许多,因是要给太后娘娘修建行宫,老臣也不敢取材随意,殿下您看……”

    楚知南听得明白他那意思,示意景微挑开帘子,与他对视。

    “罗大人还差多少银子?”

    “少说、得十万两!”

    “好!”楚知南当即利落应下,“给母后修建行宫,东西都必然得用最好的,本宫明日给大人二十万!”

    “二、二十万?”罗光礼显然未料到楚知南如此财大气粗。

    “不妥么?”她皱了眉头,一副懵懵懂懂样子。“不然,三十万?”

    “够、够了!”罗光礼眼神闪躲。

    楚知南唇角勾起,“那便三十万罢,明日本宫差人拨给大人,务必要用最好的材质——唔,剩下的银钱,便当时本宫请二位大人喝茶了。本宫头回叫母后这般信任,除了当个甩手掌柜,什么也不懂呢!还得劳烦二位大大多担待担待!”

    罗光礼一听她所说之话,本来拿钱还有些慌张的心立即镇定平静了下来。

    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主殿下,自是不知三十万两银子能做多少事。

    在她眼中,这些无非就是个数字罢了。

    真是个……活在温室里的小公主呢!

    罗光礼心中鄙夷嗤笑,面上却恭恭敬敬,难得的夸赞了她几句。

    待得罗光礼退下之后,景微眉头紧皱,似乎不大开心,“奴婢出生于穷苦人家,知晓一百万两的用处,罗大人眼下与殿下说无银子准备,定是说辞。您如今给了,日后还不知晓要找您索要多少银子呢!”

    买狗屁的材料,眼下那一块的都还未开垦好!

    先前几十万两银子,连都未开垦好便又索要了三十万两。

    简直是个吸血蚂蟥。

 第111章 惶恐什么

    “他要,给他便是了!”楚知南心中开心无比,“这钱早晚是要还回来的,怕甚?”

    不过就是在他手里热热罢了。

    况且这行宫,她可没打算真修建了。

    以先前所看的行宫图纸而言,这座行宫建好约莫需得花费个一年,其中经费之多无需多言。

    她才不会做出此等劳财伤民之事。

    景微知晓楚知南心中有主意,但见她将钱一股脑儿的给了罗光礼,心里不免心疼。

    三十万两,此乃多少人一辈子都见不上的钱?

    从西郊回宫后,楚知南便找许太后再次拨了叁拾万两银子。

    许太后这些时日正被施云苏哄得开心呢,那钱说给便给了。

    第二日,楚知南果真如约将银票交在了罗光礼的手中。

    罗光礼捧着那三十万两银票,眸子闪闪发亮,嘴里对楚知南说着恭维之话。

    这厢罗光礼拿了银钱,楚知南闲来无事,便将李青莲召入了宫来。

    李青莲与楚知南并不熟,乍然见着她时,言行很是拘谨,身子僵硬,恨不得自己是个透明人叫楚知南瞧不见。

    见此,楚知南无奈笑笑,唤二景上了茶,语气轻轻,“本宫也不知晓你爱喝甚茶,但我这长乐宫内,大多为绿茶,倘若李家姑娘喝不适口,便唤人换来你爱喝的来!”

    李青莲闻言,拘谨中带了几分慌张,“爱喝的,爱喝的!”

    偌大的宫殿内,装潢富丽,摆设奢侈,便是她所坐得椅凳都是上好梨花雕刻,这长乐宫内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稀罕物什。

    李青莲还是头一回入长乐宫内。

    曾听闻先帝最是宠长女,一切吃穿用度皆用最好,她原本不知长乐宫便算好,又能好到何等境界,但眼下一瞧,心有诧异。

    茶杯以暖玉而制,茶汤在浸泡在玉中,更显得香醇可口。

    地砖以汉白玉铺成,可见其奢华。

    她有些拘束得端着茶杯饮了一口。

    绿茶芬芳,落在舌尖上时,口齿留香,茶味清醇。

    难怪,难怪长公主殿下如斯喜喝绿茶,绿茶味道果真不错。

    她不挑,但也知晓品尝好东西。

    因与楚知南不熟,她也寻不到话题。

    尴坐了半响,终是见楚知南开了口。

    “青莲姑娘脾性甚合我胃口,这些年来,我也未有个交心的姐妹,若是青莲姑娘不嫌弃,日后同我交好些,如何?”

    这是……主动示好么?

    青莲有些受宠若惊。

    放下杯盏下意识站起了身来,“殿下言重,若您有需要臣女之地,臣女定当不辞!”

    楚知南笑笑,“你若愿与我交好,日后我便唤你青莲,你则唤我一声小南,如何?”

    小南……

    她的表兄表姐都是这般唤的。

    “臣、臣女惶恐!”

    楚知南唔了一声,“惶恐什么?还是说青莲姑娘你、不喜与我打交道?”

    “殿下误解!”李青莲深吸了一口气,“殿下身份尊贵,臣女怎可高攀?”

    “怎么?”楚知南声色微微上扬,“在青莲姑娘眼里,莫非也有身份之分?我还以为……如青莲姑娘这般淡雅之人,该当不在乎世人所看才对!”

    “我……”李青莲忽然哑口,不知该要如何说。

    “也罢!”楚知南轻叹了口气,端着茶轻喝上一口,面上有散不开的瞅色,“既然青莲姑娘不愿,今日这话便当我未说过!”

    “臣女并非此意!”李青莲不知楚知南误会了甚,本不善言辞的她,在心里组好了一番说辞,而后再道,“能与殿下做蜜友,乃是青莲之幸事,但青莲身无长物,只怕无甚能回报殿下!”

    楚知南闻言反问,“既是乐意当蜜友,为何要讲究回报之说?我虽生于皇家,但自幼受父母宠爱,兄弟和睦。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我对青莲姑娘当真是欣赏,未有利益之想法!”

    此话半真半假。

    楚知南对李青莲,当真是欣赏的,欣赏她那不争不抢的性子。

    但利益么……多少都有些。

    她想撮合李青莲与柳轻舟,这其中,多多少少有些利益的牵扯。

    柳轻舟是个值得托付之人,比张岐山要好上千倍万倍。

    说来她这算不得为了利益出发,只是凑成一桩美事罢了。

    “青莲未曾想殿下与我交好乃是为了利益!”李青莲仍旧低着头。

    须臾,似做出一番斗争后,她猛然吸了一口气,抬头与她对视,“倘若殿下不嫌弃,日后青莲愿与殿下交好。”

    “好啊!”见她同意,楚知南笑开了花儿,那凤眸里光彩四溢,似乎会说话一般,“那日后你我之间便是好友了!你也莫要唤我殿下,唤我一声小南便成!”

    “小、小南……”

    唤出这二字时,李青莲心中闪过一抹异样。

    这名字代表了亲近与交好,日后……那天下第一美人,便是她的、好友了!

    有种飘飘然的不可置信感。

    她是喜欢楚知南的,无论是性子上,还是形式风格,总觉着,能入这般女子眼的,定是拿非同寻常之人。

    倒不想,她、会得到殿下青睐。

    细数下来,楚知南还真是未有闺中蜜友。

    景如景微自幼随她长大,虽说得上姐妹,却也有主仆身份隔阂着。

    年幼时倒有表姐唐柳与她交好,但后来随着护国公一家迁往边疆,再无会过面。

    再大一些,她便遇见了陆宴安,从此目光所致,皆是他!

    李青莲,的的确确是她两世为人,主动接近那一个。

    因李青莲依旧有些拘谨,楚知南便主动找其话题,谈论天南地北,民间小传。谈着论着,便至天黑时分。

    楚知南留她用了晚膳后,再差二青送她回府。

    夜幕降临,宫檐下的灯笼散发着微弱暗黄的光线,雾蒙蒙的天气预示着接下来几日将有大雨。

    无星无月,天际沉闷闷的,覆盖了昨夜的万里星辰,银光月色。

    天,似乎快要变了。

    一袭白衣的男子坐在屋檐上,任由冷风将他衣袍吹得猎猎作响,长眸眺望远处,落在那间名为‘长乐宫’的宫殿之中。

    修长的玉手中拿了一只青色酒壶,壶中酒味浓郁,散发淡淡酒香。

    随着风起,酒味飘散于风里。

 第112章 殿下怎么了

    多雨最是三四月。

    三月下了大半个月的雨,人间一片湿漉,绿叶之上遍布着晶莹水珠,生机映然,空气极好。

    刚落过雨的青石砖上还淌着清水,一袭绿衣的小丫头打了一把青色雨伞,绣鞋踩踏在水面上,溅起一片水花。

    方才孙无寒画了一副仕女图的折扇交给她,她正要拿去长乐宫献奉给楚知南。

    长乐宫内一室清净,熏香袅袅。一袭紫色宫装的女子正端坐在书案前,手握豪笔正在宣纸上挥挥洒洒。

    景如入殿前,收拢雨伞放于一侧,再放慢步子入了殿内。

    走至书案边,她将折扇放于桌上,凑过脑袋瞧了一眼。

    字体写得洋洋洒洒,竟叫她不大瞧得清是四个什么字,只可隐约见其最后是个‘水’字。

    出于好奇,她问了声,“水?什么水?”

    落下最后一笔,楚知南将豪笔放置一侧,动作端庄且优雅,“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景如未念过书,不懂其中含义,只能隐约认识些字。

    能在宫中当差的,大多不可识字,否则定会招来祸端。

    景如景微能识字,无非是楚知南心疼二人,亲自教会了些。

    楚知南本想解释何为上善若水,但一见景如眨动着她那双纯动且无辜的大眼睛,终究忍住了解释的冲动。

    “日后与你慢慢说!”

    景如应了声好后,再将扇子交给楚知南,“这是那位孙公子送给殿下的,孙公子说也不知殿下欢喜何物,便问了胡伯,胡伯让他画上一副仕女图。奴婢瞧过了,那仕女在孙公子的描绘之下犹如活了一般,殿下您且瞧瞧!”

    楚知南顺手将扇子接过,展开巧了一眼。

    画扇上的女子恰逢豆蔻之年,身着一袭青衣站于池塘的拱桥上,池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青翠,红色锦鲤摆尾游动。

    景好,人好,下笔细腻。

    这位孙公子,倒真是一位能人呢。

    楚知南瞧着有片刻的失神。

    那一袭青衣的女子,乃是她的母后——唐皇后。

    是唐皇后未曾嫁人的样子。

    楚知南握折扇的手微微有些抖动。

    景如见得异样,连是关怀问道,“殿下怎么了?可是哪儿不妥?”

    “没有!”她抬手,触摸着扇上女子的容貌,眼中酸涩,“孙公子如斯本事,该是要替他引荐能人才是!”

    南燕文人甚多,最大文豪乃是先前太傅,但自先皇驾崩之后,太傅已辞官归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