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归锦-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年未见他回家探过亲,只有书信的来往!

    姑娘也知晓,咱们就是小老百姓,哪儿能上那边边疆瞧他啊,可这一走七年,我这心里也担忧啊!

    说句不怕姑娘笑话的话,倘若这回姑娘见着了唐将军,可否跟唐将军说个好话,给我儿几日功夫,叫他回家瞧瞧我这老婆子啊!”

    话间,那眼泪也随之掉落,“我那小儿最是贴心,打小就是个懂事的,走的这七年里,我没有个一日不担忧啊!”

    楚知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碰,她脸色也随之而变得如何,“好,婆婆且放心,我若见着了唐将军,定同她说说此事,到时给他个大长假,叫他好生陪您些时日,再让他给您娶个好儿媳!”

    从楚知南嘴里听到了希望,老妇人感激连连,“姑娘是好人,姑娘是大好人呐!”

    话罢,蹒跚着步伐走向鸡笼,“咱家也无甚能吃的,今儿早上便杀这只鸡给姑娘炖汤了,老母鸡,养了七八年,炖汤有营养得很!”

    “莫杀,莫杀!”楚知南连是阻止,“您若要杀这只鸡,我便不跟将军提及您儿之事,若不杀,我保证他今年回来陪您过年!”

    一只老母鸡,于楚知南而言不过是口欲之欢,但同老妇人而言,却能因她生蛋而补平日营养。

    最终,这鸡终究是未杀。

    三人也因心中有挂念,不肯多留。

    待得唐家兄妹二人起身后,楚知南塞给了老妇人一片金叶子,而后立时打马离开。

    银子那东西沉甸甸的又不够用,是以楚知南随身带了些金叶子与银票。

    金叶子她多得是,平日拿来打赏打赏下人。

    此回出宫必然会遇见花钱之地,是以她带了不少的金叶子。

    从村子到事发之地,骑马飞奔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

    这里是一片平地,未见山峦。

    如此,唐清流是如何中伏的?

    实在难以想象。

    她又仔细的观察了周边地势,认真勘察着环境、以及推理事发经过……

    此地已来过不少人,便算当时留下了痕迹,只怕也是被销毁了的。

    三人看了大半个时辰后无果,便决定先入祁阳城内,听听祁阳官府掌握了什么证据。

    从此处距离城门口,打马又走了一炷香的时辰。

    拿出通关文牒入了城,这是楚知南第一次见识到这座小城。

    祁阳并非是繁华之地,但也并不落后,街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店肆林立。

    但见识过了京城的繁华,再入这座祁阳城,难免会有些落差。

    三人牵着马儿入城,便见得那半大的孩童扛着木桩子走了过来,那桩子上插着冰糖葫芦。

    他还不及三人高,说话时需得仰头,露齿一笑,露出一排大白牙,“哥哥姐姐买冰糖葫芦么?我爷亲自做的,可甜了呢!”

    唐歌来了兴趣,便逗弄了那孩童一句,“莫扯了,这山楂是酸的,冰糖葫芦也该是酸酸甜甜的,怎么就甜了呢?”

 第250章 去府衙

    “真是甜的,不信你尝尝!”孩童拔下一串糖葫芦,递到了唐歌面前,“不甜不要钱!”

    唐歌嗤笑了一声,伸手接过,顺势咬了一口。

    见得唐歌正细细品尝着味道,孩童的眼睛澈亮,“怎么样?是不是甜的?我没骗你吧?”

    唐歌唔了一身,从怀里掏出了六枚铜板,“再来两个!”

    孩童闻言,立时笑开了花儿,收过铜板后,美滋滋地又给楚知南与唐柳一人分了一串。

    他道,“山楂虽是酸的,但我爷拿了今年晚季葡萄做的,这葡萄是甜的,外头再裹一层糖,便甜极了!”

    瞧他为赚得几枚铜板而兴高采烈的样子,楚知南不禁出声问了句,“你一人上街卖糖葫芦?你家大人呢?”

    提及大人,孩童脸色微变,本是扬起的笑容也渐渐僵了下来,“我爹……死了,我娘跑了,我爷在家腿脚不便!家里无甚大人。”

    “……”楚知南忽然有片刻的心塞。

    她非圣母,却是真见不得这人间疾苦,见不得她的子民们疾苦。

    唐柳约莫猜出了她的心思,从怀里掏出了一块小碎银子,“喏,小孩,这钱可够买你全部糖葫芦了?”

    一见银子,他眼眸发亮,立时瞪大眼睛用力点头,“够、够、够!”

    于是,唐柳将银子扔在了孩童手中,顺手接过了他的木桩子,“这东西姐姐买下了!”

    孩童捧着手中的银子欣喜若狂,连连给三人鞠躬,“谢谢哥哥姐姐,祝哥哥姐姐运势大发财源广进心想事成,谢谢!”

    唐柳顺势将糖葫芦棒子交给唐歌,抬手拍了拍孩童的肩膀,“成了成了,莫谢了,咱们银货两讫,有甚好谢?走罢走罢!”

    孩童闻言,又一番感谢后,这才捂着银子离去。

    待他走远,唐柳便凑近了同楚知南道,“知晓你金叶子多,但你可千万莫在大街上露了钱财!你说你给那位老人家一片金叶子也便罢了,若是给这小子嘛……”

    话间,她扫视了一眼四周,“难免不会有人心生歹意,到时这钱财便成了祸端,反而将人给害了!”

    “我知晓!”楚知南低头瞧了眼手中的冰糖葫芦,心绪微妙,“只是这人间依旧疾苦,朝廷该要如何做,才可让民众随之而发达?”

    “你在皇宫内待久了,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见的是挥金如土之人!”唐柳轻叹了一声,“可这世间穷困之人依旧多不胜数!”

    唐歌也随之而搭话,“相比其余三国,我南燕子民算是好的了,至少国家富裕,不再征收百姓国税,只收取商人的商税,每个家庭都按照人口分了的,起码食可果腹!在这世间、过什么日子,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双手获取,天道酬勤,勤奋之人总不会过得太差!”

    但总有些家庭或因天灾或因人祸而让生活穷困潦倒!

    楚知南未曾回应唐歌的话,但这心里却开始琢磨着,该想个法子让穷困的百姓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难题。

    不要和她说什么天道酬勤,勤奋。

    便算是要勤奋,也该是填饱肚子以后才能努力。

    对于许多人而言,若是连眼下难关都难以度过去,又怎会考虑未来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该行什么样的事?

    楚知南未接话,顺手将糖葫芦又插在了木桩上,“走罢,去府衙!”

    ……

    府衙之内,知府大人陈汉之才处理完公务,正欲回房小歇片刻,便听得师爷禀告。

    “大人,外头来了三位年轻人,自称是朝廷的人,想要见您,您瞧见是不见?”

    陈汉之打了个哈欠,皱眉想了想,“三个年轻人?何样的年轻人?”

    师爷道,“一男二女,男的瞧着刚及弱冠,女的嘛,应当刚过及笄之年!”

    这年纪,着实是够年轻的!

    还自称是朝廷之人!

    陈汉之正欲不屑,便见师爷又将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哦,对了,大人且看,这便是其中一位姑娘给的令牌!”

    见得令牌,陈汉之打哈欠的动作僵住,脚下一软,立时接过令牌仔细瞧了瞧,紧张了起来,“你还愣着作甚,快去请啊!”

    师爷见他态度转变甚快,料想定是贵人,连连应声,转身朝着府衙门外走去。

    陈汉之仔细地瞧着这令牌。

    令牌以玉制作,边缘镶着金边,瞧着便知晓此块令牌甚是金贵。

    更重要的是,令牌上刻了两个字‘熙乐’。

    熙乐是何人?不就是京城里的长乐宫那位?

    见师爷那步伐甚快,他又喊了句,“等等,本官亲自去!”

    话间,他拍了拍官袍上莫须有的灰尘,抬步如飞地走至了府衙外。

    外头正候着三位年轻人,陈汉之不着痕迹地扫了三人一眼,便又按照世人对长公主的评论而去锁定了楚知南。

    世人皆说长公主样貌绝美,乃为月中仙人,清冷高雅,自带贵气。

    虽说她与旁边女子年纪相仿,但二人眼神明显不同。

    旁侧的那位姑娘眼神清澈,眉宇英气,不如长公主的绝代风华。

    那双凤眸里深邃如幽潭,波澜不惊,气场不言自威。

    陈汉之不过才过而立之年,能稳任知府,必是有过人本领。

    他对识人方面素有一套。

    楚知南旁侧的一男一女神态有相似之处,想来是亲兄妹无疑。

    再看这二人所牵之马,乃是上好的汗血宝马,手执长枪、生得一副贵人相貌……又能与长公主站在一起,必然也非等闲之辈。

    再一细细琢磨下来,立时便想到祁阳城外,军队受伏击一事。

    瞧来,莫非是唐家人?

    越是如此想,他便越是笃定自己想法。

    先是同楚知南行了君臣礼,“下官见过长公主殿下!”

    而后再同唐柳与唐歌作揖,“见过唐将军、唐姑娘!”

    楚知南对他的称呼不足为奇,唐柳却是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着实不知他是如何认出自己来的。

    “免礼罢!”楚知南凤眸微挑,语气不咸不淡。

    陈汉之立刻做了请的姿势,“殿下里面请!”

    楚知南并不客气,将马儿甩给一旁衙役,带着唐家兄妹入了府衙。

    连三省六部见了她,都需得行君臣之礼,陈汉之的礼她是受得起的。

 第251章 你们又去了一次

    入得府衙,行至花厅,陈汉之请楚知南坐于主位之上,又立即唤下人沏来茶水。

    楚知南也不喜欢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问道,“本宫此来,乃是因唐将军一事而来,听说你是在军队遇袭之后,头一批赶到的?可有寻到什么线索?”

    “这个么……”陈汉之顿了顿,“此事下官已同朝廷上报过……”

    话还未落,便见得楚知南脸色微变,“与朝廷的上报记录本宫已查阅过,陈大人,本宫要的不是文字上的宗卷,而是想听些你未上报的东西!”

    “这……”陈汉之僵硬一笑,“下官真是已在宗卷之上将此事说得事无巨细!”

    “少于本宫来这套!”楚知南神色立变,眼神里带了威慑,“唐将军之事兹事可大,朝廷已派了钦差大人下来查探,到时你莫非也拿这套说法跟钦差大人表明?这几万袋粮食咱们丢得起,可唐将军却丢不得!”

    “这、下官……”陈汉之冷汗连连,他着实不知晓楚知南年纪小小,却真叫他生了一股畏惧心思。

    “当日下官听得有人报城外发生战乱时,便带着衙门的人去查看个究竟,去时已有附近村民过去了,当时地上有不少尸体,下官便先让人将尸体给埋了起来,再去查看附近线索……”

    陈汉之仔细回想着当日情况,“祁阳城外有一条河,河边有车轴的痕迹,所以下官怀疑这粮食是打河边运走了,此事下官在宗卷里已写得明白!”

    宗卷楚知南是瞧过的。

    这祁阳城外的确是有一条河,可河距离事发地点有些距离,若是有大动静,必然会引来轰动。

    偏生无甚轰动。

    而且最致命的,是陈汉之的话与老妇人的话有了出入。

    她想了想,严肃且认真问道,“你真是确定是你们埋的人?”

    “下官不敢说假!”陈汉之低头俯身,“若是殿下不信,可亲自去埋尸点去查看,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