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归锦-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夫婿嘛,那必须得琴瑟和鸣,你这琴对不上人家的瑟!”

    唐歌简直被她气笑了,“你行你倒是与无衣兄琴瑟和鸣一个啊,说我?莫非你就懂那琴棋书画了不成?难怪无衣兄要离开的,原来就是瞧不上你!”

 第246章 等死吧你

    “唐歌!”唐柳被他的话而气得抓狂,执着手中长枪便要同他挥去,“你是活腻了吗?”

    唐歌闻言立马举手投降,“女侠饶命,女侠饶命,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实话实说,不该让这不堪的实话展露于大众眼前!”

    唐柳咬牙切齿,“等死吧你!”

    而后牵着马缰双腿夹着马腹喊了一声‘驾’。

    唐歌见此,立时骑着马儿飞奔,免得让唐柳真追上要了他小命。

    唐歌一时的皮闹叫气氛瞬间轻快了起来,楚知南隐约能在风声中听得唐歌一边回头一边求饶的声音。

    一大早从京城出了城,午间时便路过了护国寺。

    楚知南瞧了眼那上护国寺的高阶,眼眸微微一深。

    提及护国寺,她便想到了道归。

    她与先皇失散的那几日,多亏道归一路伴随着她。

    年少时期并不懂什么情愫,但小姑娘的内心多少会有些女儿家的心思,那个在凛冬时候同她笑得如阳的少年,怎可能不会种在她心里?

    只可惜当年那场病烧得她迷迷糊糊,醒来时记忆有些混乱,错把陆宴安当成了是他。

    加之陆宴安生得不错,文采又好,便对他开始生出了崇拜以及爱慕。

    实则,此事不过是闹了个大乌龙罢了!

    她喜欢的一直就不是陆宴安,是模糊记忆里的那个少年。

    佛家说,一切讲究缘字,起是缘,灭是缘!起起咩咩皆是缘。

    她眼下虽记起道归,但心里却已完全装了另外一个男子。

    唔,他明明是北矅人,为何会在护国寺出家?

    楚知南总觉这其中有些她所不知晓的渊源。

    未在护国寺多做停留,军队一路向北走,直到夜色将黑,在一个山坡上扎营露宿。

    在将士们扎营生火时,唐歌拿出地图粗粗估摸了一番,第一日大约走了一百一十里路的样子。

    按照这个行程,到齐凌约莫是要十几日的。

    提及齐凌,唐柳说了自己想法,“阿南,路过祁阳时,我想在祁阳待两日,你率着军队先行,两日之后我快马加鞭与你们汇合!”

    楚知南知晓她的心思,摇了摇头,“正好我也想在祁阳留一两日!”

    唐清流是在祁阳失踪,虽说隔了好些时日,但既然有人做下,便一定会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也许这一点点蛛丝马迹能够找到唐清流的所在。

    唐柳闻言冥思了片刻,“怕是军粮等不起!”

    楚知南闻言下意识去看唐歌。

    篝火的火光撒落在唐歌脸上,替他的脸庞镀了一层暖色。

    唐家本便没有样貌丑陋之辈,唐清流年轻时也的确让无数名门闺女望之心动,而唐歌的样貌比唐清流年轻时候样貌要差。

    是以,玉面萧将军的称呼,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唐歌正听着呢,恍见楚知南瞧来,心中一跳,忙是表率道,“父亲失踪我心里也甚不好受,日夜惦念着他的安危,虽说在祁阳也许寻不到他的下落,但我总归是想亲自查看一番才放心的!”

    这番话听来着实有些不大厚道,他便又接着道,“押送军粮之事、便先托付给阿南了,等我与阿柳在祁阳查看一番情况,再快马加鞭追上你!”

    楚知南下意识皱眉,“你们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而后由唐柳道,“阿南,我们关心边关将士,但我们也担心父亲,一连数日未得任何消息,我们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晓,就好似一把利刃割在心口尖尖上,每思至一次,便对我凌迟一次!

    唐家密探早已经去找父亲,但密探也未得到任何线索,咱们如何放得下心!”

    朝廷派了密探不见线索,唐家密探也寻不到痕迹。

    楚知南想了许久。

    密探未必不会比她们要精细。

    但是连密探都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是不是真的就寻不到任何线索了?

    况且她还特意派了人去寻明情况。

    若是如此,祁阳之行,约莫半日便可。

    得出结论,楚知南直接下了最后总结,“大部队在祁阳留半日!”

    说着,她指了指地图上写着祁阳的地方,“咱们尽量早些时间赶到祁阳,加快些行程,约莫正午可到祁阳城外,这半日咱们入城去寻探寻探,倘若依旧未得半点消息,先去齐凌!”

    过了祁阳,去齐凌路上必定会不太平。

    半日……

    虽然短了些,但总比没有好。

    唐家兄妹对视一眼后,郑重点了点头,“那就半日!”

    总该是要以大局为重的。

    紧接着三人便又商讨行程如何走,这一路上危险之地该要如何防范等等。

    待得吃了些干粮后,楚知南便让大家先行歇息,留二十个将士守夜。

    这些守夜的将士,待明日天亮后可睡于马车上,不影响精神。

    待得准备就绪后,楚知南选了一棵树,与唐柳一起靠在树干上闭眸养神。

    说来她这不是第一次露宿野外,睡自然是睡不着的,尤其如今又是大冬日,便算生了一团篝火仍旧不暖和。

    她将自己埋在披风里,闭着眼细想着地图上会出现危险的地方。

    此处距离京城不过百里路,某些人便是再猖狂也不敢有所行动,但一旦到了祁阳地界往齐凌的路,便难免出现危险。

    坐在地上又冷又硬,楚知南动了动身子,尽量寻找一个舒适的姿势。

    唐柳听得动静回身看了她一眼,压低声音,“你若不适应,便睡马车上去罢!”

    一路而来,自是备了马车的,马车是供楚知南休息之地。

    但唐家兄妹二人倔,执意说身为将领,便得与将士同进同出,不可搞特殊。

    是以,楚知南便也随之抛弃了马车。

    “不必!”楚知南吸了吸鼻子,听得风将树梢吹得沙沙作响,道,“好在没让景微景如一同跟来,这连个小丫头又不会武功,若是跟着我一路辛劳,只怕是要病的!”

    休息不好,路途辛劳,岂能不病?

    提及景微景如,唐柳有些怅然,“她们跟在你身边近十年了罢?”

    “是了!”楚知南点头,“十年了!”

    当年她从北矅回来后,母后亲自替她选的连个小丫头。

    “真好!”唐柳道,“看得出来那两个丫头待你没异心的,丫头嘛,还是打小一起玩到大的比较合得来!”

    她也曾有过一个小丫鬟,因年纪相仿,她便当姐妹一般对待。

    不想那个丫鬟是个有异心的,生生利用她的身份,爬到了京城某位公子床上,给人做了妾。

    自此之后,唐柳再也未要过丫鬟侍奉。

 第247章 你们打哪儿来

    因才离京城不远,不会遇见特发情况,楚知南左右寻思了一番,终究是做下了一个决定。

    在士兵中点了一名副将,让他先带着大军从后慢慢来,她则与唐家兄妹先去祁阳瞧瞧,到时等军队来至祁阳,她们也好汇合。

    虽说这个法子说来的确是不太负责任了些,但大军若是真在路上耽搁半日,难免会扰民。

    是以她思来想去,不如先这么决定。

    说行动便行动,第二日清早,楚知南便带着唐家兄妹一路骑马狂奔去往祁阳。

    距离祁阳三百多里路,按照军队的进度,本来需要走走个三日左右,最快也还需得两日半,他们一路打马狂奔未曾歇过片刻,在早间天亮出发,晚间戌时便已到了祁阳城外。

    戌时夜色已黑,三人便先寻了个附近的村落落脚。

    因唐清流未曾入城,是以他们也无需入城,与其在城内毫无头绪,不如在附近村落探探消息。

    三人入了一个小村子,寻了一家还亮着灯的院子敲了门。

    听见敲门声,屋内传出一位老妇人的声音,“大晚上的,谁啊?”

    唐柳性格比较和善,当下她主动接话,“老人家,我们三兄妹路过村落天色黑了,不知您这儿可方便让咱们借个宿!”

    老妇人听得是个姑娘声音,倒也无甚防备,拿着煤灯出了门。

    风一吹,险些将灯盏吹灭,老妇人见状,便又立时抬手护住灯芯,一步一步走至院子里。

    这是一间普通的农家院,院子只围了一层篱笆,院门也甚是低矮。

    老妇人上了年纪,估摸着要床上,头发披萨,灯光照在她皱纹遍布的脸上时,多少显得有些可怖。

    她视线不太好,眯着眼瞧了半晌,这才看得院外站了三个人影。

    “你们这是打哪儿来,要去哪儿?”

    老妇人走至院门口,一边小心翼翼地护住灯芯,一边抬手将门栓拿了下来,让三人入内。

    “我们打京城来的!”唐柳面带笑意回道,“本想入城找家客栈,但这时候天晚了,又没月光,瞧不见路,只好先找个落脚点,等明儿早间再入城!”

    “打京城来的啊!”老妇人瞧着三人的大马,步伐微微往后退了半步,“那是贵族人家了,难怪这马儿匹匹健壮得很,比咱们村子里那些马儿漂亮太多了!”

    马儿拴在外面的树上,老妇人瞧了一眼后,转身关了院门,引着三人入了屋内。

    屋子很是陈旧。

    上了年代的土坯房,墙上已开始出现了裂痕。

    屋内摆设更是简单至极。

    既狭小又逼仄。

    老妇人将灯放置在桌上时,这才看清楚了三人样貌。

    这三人样貌,真真是个顶个,尤其是那站在墙边一字未语的姑娘,她便算不言语半声,仍旧可见她身上带着贵气,一瞧便知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而这同她说话的姑娘,亦是浓眉大眼,头发高高竖起,袖口紧束,竟瞧着甚是英气。

    老妇人忙是招呼着三人入座,摸了摸桌上的茶壶,见还有些温热,便拿了茶杯给三人倒着茶水,“公子姑娘莫嫌弃,咱们村子里不富裕,茶水也粗陋!”

    “怎敢嫌弃!”唐柳朝其笑得和善,“大半夜的叨扰了老人家,说来是咱们失礼了!”

    “不失礼不失礼!”老妇人笑呵呵道,“瞧你们这模样怕是还未用饭罢?我给你们做些热乎的去!”

    “不劳烦老人家了!”唐柳从包袱里掏出了一张饼来,“咱们带了干粮,应付应付也可以得!”

    “这哪里成?”老妇人见此,咿了一声,“大冬日的,瞧着你们这一路风尘仆仆,该要喝些热的才是,喝了热的晚上才能睡个好安稳觉!”

    唐柳本是不想如此劳烦人家的,但拗不过老人家热情。

    老妇人煮了一锅米饭,又从井里拿出了半只鸡,将屋里最好的东西都做在了桌上。

    待得饭菜上桌,老妇人道,“家里也无甚好东西,三位莫要嫌弃!”

    楚知南率先拿了筷子,夹了几粒米饭。

    那饭不如宫里的白,但碗里冒着尖儿,热气腾腾的,甚是暖她心。

    唐家兄妹在边疆生活几年,吃饭没得讲究,但楚知南自小熏陶着宫里的规矩,吃起来自然是细嚼慢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