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归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昨夜楚珏澜来寻她,姐弟二人未多说甚话,只聊了几句家常,吃了些宵夜,他便回了。

    “胡闹!”楚知南起身,“陛下日理万机,岂可因我误了时辰?”

    景如吐吐舌头,“陛下待殿下是真好呢!”

    闻言,楚知南下床的动作顿住。

    须臾,叹了一声,“他就我这么一个依靠了!”

    护国公虽是外翁,但一直在边疆未得其回京诏令,在这虎狼成群的京城里,小澜唯一的依靠便是她。

    上一世她到底是有多不懂事啊!

    竟为了那最不值得的儿女情长,豁出了楚家天下。

    上天叫她重活一次,是要她来赎罪的罢?

    气氛在眨眼之间变的沉重,景如连是转移话题,“婢子今日路过御花园时,见那花儿开得正好,殿下若是无事,不妨早膳后婢子给您做蔻丹?”

    少女纤细如葱的手极是素净。

    “不必了!”

    她素来不喜那些花里胡哨的。

    “吃过早膳,本宫去给太妃娘娘请个安罢!”

    景如诧异,“太妃娘娘?”

    太妃娘娘马氏,自打入宫以来便性子淡雅,不参与任何宫廷斗争。

    也正因如此,这才叫善妒的许太后留下了她。

    而楚知南与马太妃素来无交集,乍然听她要去给马太妃请安,自是诧异的。

    楚知南再未回她的话,只让其服侍更衣。

    ……

    宜寿宫,位于皇宫以西,是个难得清静之地。

    早年先皇共有四妃,分别为德、良、贤、淑。

    贤淑两位妃子早逝,德妃则成了如今的太后娘娘,良妃便是马太妃。

    宫中之人最是势力,许太后虽未刻意刁难马太妃,但也从来不多过问,这导致宫人对她多少有了些苛刻。

    楚知南带着景微景如到得宜寿宫前时,只见院内种满了花草,那花草开得正好,整个宫殿内飘荡着一股清香之气。

    院中正有一位穿着素净长袍的女子替花草浇水,墨发以木簪随意挽起。

    偶有清风吹,将她那广袖长袍吹得翩翩起舞,像极了凡尘立世里,超凡脱俗的仙子。

    楚知南呆呆在殿外立了半响,景如欲要通报一声,却被楚知南阻止。

    在这诺大的皇宫里,唯一算得上安静的,便是此处了。

    阳光正好,清风不燥,一切都显得既宁静又和谐,似是唯一的一处世外桃源。

    前一世,马太妃也是唯一那个活到了最后的人。

    不知站了多久,院中女子回头时终是瞧见了她,素丽未着粉黛的脸上一愣,将手里盛水的瓢又放入了木桶中,脸上扬起和善的笑意。

    “殿下来了!”

    “太妃奶奶安好!”楚知南这才抬步迈入了殿内,福身给她行了礼。

    一入宜寿宫,只觉此处似与外界隔绝,乃独成一处的世外之地。

    “殿下无需多礼!”马太妃笑笑,“此处简陋,若殿下不嫌弃,入殿饮杯热茶?”

    楚知南未有半点客气,“那便叨扰太妃娘娘了!”

    二人之间极少有交集,相处之间的气氛多少带了些僵硬。

    宜寿宫内仅有四名宫女,其中白芷是随着马太妃一同陪嫁入宫的。

    见得楚知南,四人皆福身行礼。

    宜寿宫比起她的长乐宫,着实太过简陋了。

    殿内陈设简单,瞧着极是朴素。

    不知是宫人苛待,还是太妃喜如此。

    待得茶泡好,马太妃亲自替楚知南斟了一杯茶,“知晓殿下喜绿茶,这是哀家父亲打宫外送来的云雾,也不知殿下是否入眼!”

    楚知南去接茶的手微不可见一顿。

    她与马太妃素来无交集,马太妃却知晓她喜好绿茶。

    可见,她心中自有一扇明镜。

    端过茶盏,浅浅入口,茶香之气在整个味觉里散开。

    醇厚味甘。

    而后,她放下杯子,眉开眼笑道,“早知太妃奶奶这儿有好茶,熙乐早便上门叨扰了。”

    马太妃也随之笑笑,“殿下若喜欢,哀家便让差白芷送些去长乐宫。”

    “好茶必得有个好环境才是,在我那长乐宫里喝,倒是白费好茶了。”楚知南手指把玩着茶盏,“太妃娘娘若不嫌弃,日后熙乐嘴馋了,便上门来讨杯茶喝!”

    “殿下肯来哀家这偏僻之处,倒是给哀家添了几分热闹,求之不得呢,如何会嫌弃!”

    楚知南笑笑,对她的话不置可否。

    马太妃之父乃是当今大司马,掌管着各地的粮草与军队调动。

    想要外翁回京,还得从马太妃身上打些主意。

    毕竟马家多出男丁,唯一的嫡女便是马太妃,乃是大司马的手中宝。

    若非如此,她这在后宫中也立不稳脚跟。

    前一世的楚知南未曾与马太妃打过交过,其一是她性子太素,一副对世事皆不关心的模样。

    其二则是她一心扑在陆宴安身上,未有闲暇时间去与旁人打交道。

    与楚知南而言,先帝的妃子她压根不需去打交道。

    二人一时之间皆未开口,气氛有些僵凝。

    楚知南将茶饮下,须臾开口,“太妃娘娘这日子倒是我所奢望的,守一方天地,过自己安逸的生活!在这宫廷大院中,太妃娘娘是唯一能叫我羡慕之人了!”

    这番话楚知南说得倒是真心。

    她也想过这种安逸的生活。

    但……她得等到天下太平,国势稳当之后。

    马太妃闻言低头轻笑,笑意落在楚知南的眼里,竟觉着有几分苦涩意味。

    而后听得她道,“有何羡慕呢?无非是残喘度日,数着日子了却残生罢了!”

    活得淡雅,却活得没有目标,日复一日得过着相同的日子。

    久了,也难免觉着未来迷茫。

 第21章 阻我者杀

    说罢,马太妃又抬眸看向楚知南,眼里带了几分炙热。

    “殿下今年才十五罢,恰好最好的年纪……哀家当年也是这个年纪入宫的。”她的眼神忽而有了些缥缈,“恍然才发觉,哀家入宫快二十年了!”

    人生有几个二十年?

    女子最好的年纪,已经过完了。

    楚知南见她情绪收于眼中,眼眸微闪,而后将心思压下。

    须臾,又听得她开了口,“当年哀家与你母后倒是聊得来的,哀家也极是喜欢你母后那性子,你出生那会,哀家就在旁边……眨眼之间,你都长大了!”

    “是了,我长大了!”楚知南浅浅一笑,眼眸渐深,“太妃娘娘还是如之前一样呢,年华正茂,青春正存!”

    “哀家老了!”马太妃痴痴笑笑,“如今这风头是你们年轻人的了。听闻那位寿宴上,你一舞惊艳全场。”

    太后寿宴,马太妃并未出席。

    她素来不喜热闹,也懒得去凑这个热闹。

    “太妃娘娘当真就甘心今后在宫里了却残生了么?”楚知南坐端正了身子,凤眸低敛,语气低沉,“熙乐知晓太妃娘娘性子寡淡,无欲无求,可您就不想见见外头的世界,看看这泱泱大陆,四国天下么?”

    比起方才的态度,眼下的少女脸上不见半丝玩闹。

    不知是马太妃错觉,她总觉着楚知南眼里带了慢慢的野心与果决。

    马太妃秀眉轻簇,“殿下是何意思?”

    “熙乐无甚他意,只想问问太妃娘娘,您仔细想想,对未来可还有期盼?”

    楚知南将身子往后靠了靠,唇角微勾,似笑非笑,“熙乐虽为女子,却自小受得外祖父熏陶,江山稳固百姓安康,天下太平方可让后世无忧,放眼天下,三国对我南燕虎视眈眈,而我天朝更有贼臣乱子!”

    “昨日熙乐游湖时,亲耳听人说,说我这大燕天子不过是那位与陆家的提线木偶!呵,百姓尚且如此认为,怎能叫旁人不生异心?”

    “东临、北矅、西秦是真心来那位祝寿的?谁能保证他们不是打得幌子?北矅皇帝说得更是好听,说是以三皇子为质子,与我南燕洽谈两国情谊!”

    “笑话!北矅皇帝是个什么角色你我不知?这番冠冕堂皇之话,糊弄糊弄旁人也就罢了!”

    见楚知南说得越发激动,马太妃呆呆愣住,“熙乐……你……”

    “太妃娘娘!”楚知南正色朝着她跪了下来,“熙乐是个直性子,懒得去思虑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位垂帘听政掌管政权,着实无德无权,若以此下去,我大燕不出三年,必定会生灵涂炭!

    届时,国破家亡,江山动荡,南燕盛世不存,百姓血流成河!您忍心、叫我南燕子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么?”

    马太妃僵住了。

    连呼吸都呆滞。

    良久,良久,她眨眨眼,让自己回过神来。

    起身去虚扶楚知南。

    “哀家从未参与任何纷争,无权无势,拿什么来效力?快些起身,哀家受不得你这大礼!”

    “太妃娘娘!”楚知南纹丝不动,满眸认真,“您与我母后乃是好友,母后经常与我说,您是难得深明大义之人,熙乐作为南燕公主,虽为女子身,却万死不辞。熙乐唯一所愿便是可稳固江山,给我大燕子民一个安居天下,这是我父皇母后在天之灵最想看见的!”

    说至此,她咬了咬牙,一字字顿道,“这一路上但凡有人阻我者,杀!拦我者,诛!”

    少女绝美的脸上带着戾气,狭长的凤眸带着清亮。

    须臾,又听她道,“此路艰辛,太妃娘娘若是不愿走,熙乐也是理解的,但求您看在我母后的面上,日后能给熙乐收尸!”

    话罢,磕下三个头。

    “你这是、这是何苦呢!”马太妃满是感慨,“你与那陆相爷家的公子已定姻亲,过两年便该要嫁入陆家了。”

    “陆家公子心思不在我,我有何必要去毁了人家姻缘?”楚知南道,“他钟情之人,乃是平安郡主,这门婚约,待寻得合适机缘,我便退了它!”

    “这……”太妃娘娘诧异,“当年这门婚事,可是你央着你父皇订下的!”

    “是!”楚知南深吸了口气,“当年熙乐不懂事,胡搅蛮缠,不知婚姻不可儿戏。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陆公子这颗瓜太涩了,熙乐啃了许久,不如干脆成人之美!”

    “孩子啊!”马太妃万千感慨,“你且先起来!”

    楚知南闻言,缓缓起身。

    她已比太妃的身子高了些,逆光而站时,竟令太妃有了些恍惚。

    似乎当年,她娘也是这般美艳又英气的。

    那是一个,难得鲜活的女子。

    轮廓与记忆中的人有几分重叠,马太妃心中泛起酸涩,勾唇笑了笑,“唐家的儿女,真是没有孬的!好孩子,你想让哀家做什么?”

    马太妃答应的这么爽快,似在楚知南的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眼下什么都不是时机!”楚知南抿了抿唇,“等有了合适的良机,熙乐想让令尊下一道令,召我外祖父一家回京!”

    “唐家回京?”马太妃手一抖,瞳孔遽然睁大。

    楚知南不明白她的反应为何这么大,“太妃娘娘这是……觉着不妥?”

    “不是,没有!”马太妃敛下眸子,将情绪收敛,随后露出温婉笑意,“唐家是你外家,在京城内也有些根基,倘若能回京,那也极好的!极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