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1再造中华-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总兵力多达2100人。人数不算多,对吧?但如果算上他们行军所需的马匹、骆驼,这个队伍就庞大得可怕了。每名骑兵至少需要两匹战马,加起来就是四千多匹;每个人都需要一头骆驼,此外他们还有一些马车,同样需要骆驼来拉,加起来的话,骆驼数量超过2500头,也就是说,为了将这两千多人送到海拉尔,他们征集了近七千马匹、骆驼,要运输这么多畜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百五十多辆卡车只是一趟就将全部士兵给送到了三百多公里外的锡林郭勒盟,但是随后的畜力运输就费时费力得很了,一辆卡车一次顶多只能运两匹马,至于骆驼,则只能运一头,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就算人歇车不歇,一天顶多也只能跑两个来回,这运输任务可真够繁重的。实在没辙,李思明请几位有名望的部落头人出面,随军一起行动,抵达锡林郭勒盟找当地的部落协商,从当地购买骆驼和蒙古青年所需的战马,至于原本已经征集的战马和骆驼,先留着,谁知道后面的部队需不需要?

    这招果然管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部落一听说是去东蒙跟罗刹鬼子干仗,一个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仅低价提供了大军所需的骆驼和战马,还组织了500名青年骑上战马,拿起弯刀,浩浩荡荡的随军出征。

    一股骇人的洪流正在大草原上奔涌,这股洪流即将袭击的方向,正是遥远的海拉尔。

    独立骑兵团和合成团随即进驻张家口、张北,驻扎在张家口的北洋军带上自家的家当,顶着严寒迁往大同,他们与这个商旅往来密集的口岸基本绝缘了。

    此时,在遥远的海拉尔。

    安颉收到了从张家口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很简单:援军已经出发,将在半个月内赶到海拉尔,望固守待援。

    不知道为什么,安颉对这些电报的内容深信不疑。电报上说援军已经出发了,那他就深信援军真的已经出发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咬牙坚守就是了。

    此时海拉尔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可能是被他激怒了,也可能是终于找到了借口,大批俄军越过边境,与他们纠集的蒙古叛军一起,把海拉尔围得水泄不通。海拉尔周边的城镇纷纷陷落,海拉尔守军真的成了孤军了。俄军在短短三天之内扫清了海拉尔周边的城镇之后便从四面八方压来,将海拉尔团团包围。大概是对海拉尔守军用大炮将他们那么多人轰成肉泥耿耿于怀,俄军一口气拉来了五十多门大炮,其中有八门152毫米口径攻城加农炮,他们是铁了心要海拉尔守军好看。

    海拉尔守军也不是笨蛋,看到那么多大炮围着海拉尔城围成圈了,他们自然不会傻傻的呆在城墙上等着挨炸。在安颉的指挥下,他们主动在城外挖掘战壕,开打的时候主力部队就呆在城里躲避炮击,等到炮击停止了就冲出城去进入战壕迎击俄军,到于重机枪,那自然是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扫射俄军,支援城外的部队。这一思路是正确的,再坚固的城墙也不如敌军摸不到的城墙来得坚固,他们在城外战壕死守,在他们打光之前,俄军根本就摸不到城墙,自然谈不到攻入城中。

    这火药味是越来越浓了。

    原本安颉忧心忡忡的,但是接到这份电报,心突然就定了下来有什么好怕的?我们的援军已经出发了,顶多半个月就能赶到,我1000多人守这屁大一个海拉尔,还撑不了半个月?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海中腾起,他便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海拉尔的地面剧烈一震,紧接着就是连成一片的巨响,震得他耳朵隆隆作响。他心头一紧,冲了出去,只听见天空中炮弹飞行的呼啸声不绝于耳,炮弹成排落下,在城中爆炸,那些简陋的房子像个被铁锤砸中的鸡蛋一样粉碎开来,砖瓦和木料满天乱飞,老百姓尖叫着抱头鼠窜,奔走若狂。

    巴彦冲了过来,他冲得很猛,险些跟安颉撞了个满怀。他神色有些惊恐,叫:“团团长,不好了,不好了!”

    李思明已经在电报中任命安颉为海拉尔边防团团长,他手下1000多名士兵全部被编入海拉尔边防团,算是拥有正式的编制了,所以大家都改口叫他团长。

    安颉沉声问:“罗刹鬼子开炮了?”

    巴彦猛点头:“开炮了!而且动用了巨炮,一炮就把城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仿佛是为了证明他说的是真的一样,轰!一声巨惊雷般炸开,大大小小的土块被高高抛起,有些被抛出一两百米开外,砸到谁谁倒霉。不用说,这是俄军152毫米口径攻城加农炮在发威,海拉尔那破破烂烂的城墙根本就无法抵挡这等重炮的轰击,每一炮直接命中都要在城墙上轰开一个大口子。

    安颉面沉如水,扭头对面色发白的通信兵说:“马上给北京发报,就说俄军向海拉尔发动了猛烈炮击,甚至动用152毫米口径巨炮直接轰击城墙!”

    在这个普遍靠90毫米口径以下的步兵炮、山炮、野战炮打天下的时代,152毫米口径,确实称得上是巨炮了。

    通信兵嘴唇哆嗦着,扭头回去伺候电台了。当通信兵就这点好,伺候好电台就可以了,不必上战场。

    给通信兵下达命令后,安颉抄起那支英七七步枪,把牛皮子弹袋塞满,无视那尖啸落下的炮弹,大步流星走向城墙。巴彦扛着麦德森轻机枪跟在他后面,神情悲壮,俨然大步走向秦皇宫的荆轲。

    俄军炮兵阵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门76毫米野战炮、87毫米骑兵炮,对着海拉尔疯狂倾泄火力,从炮膛内冲腾而出的白烟几乎笼罩了整个炮兵阵地。在他们的疯狂轰击之下,海拉尔城变成了喷发的火山口,城中到处都是火光,到处都是冲腾而起的硝烟。

    最可怕的还是那几门152毫米口径攻城加农炮,虽然是1877年研制成功的老古董,但威力依然惊人,几门炮同时发射,简直是地动山摇,只消命中一发炮弹,那被风霜雨雪侵蚀得坑坑洼洼的城墙就要倒塌一大段。俄军总指挥科琴中校看得眉飞色舞,高声说:“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炮火表演,没有比这更震撼的了!我想城里那些鞑靼人都吓得尿裤子了吧?”

    他的参谋长康斯坦丁少校说:“估计现在他们正躲在即将被我军轰塌的房子里哭泣吧鞑靼人都是懦夫,我认为我们根本就用不着浪费这么多炮弹,只需要把这些大炮往他们面前一摆,他们就会吓到大小便,抢着举手投降!”

    科琴大笑:“还是要打几炮的,不然炮兵那帮小伙子会很生气,他们辛辛苦苦把炮弹搬到这里,却没有半点表现的机会,这可不公平!”

    科琴今年四十五岁,典型的哥萨克。他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由于嗜酒,跟绝大多数哥萨克一样长了个硕大的啤酒肚,但这并不妨碍他健步如飞,把马刀抡得跟旋风一样。他力大无比,能徒手搬动三百公斤的巨石,同时还是桑搏高手,几名壮汉一起上都不是他的对手。在俄国人眼里,他就是最典型的哥萨克,骁勇、无畏、好战、嗜血,是个得力干将,但同时也是麻烦的制造者。只要是他参与的战斗,总少不了虐俘、屠杀平民等等一堆丑闻,让上司头痛万分。比如说在日俄战争中,这货就一次性屠杀了400多名日军战俘,让日方恨得牙痒痒的。

    不过这次对付的是懦弱的中国人,这种嗜血屠夫反而更好用,所以在得知海拉尔守军拒绝交出海拉尔,并且打死打伤了一大堆哥萨克后,上头二话不说就将这头恶犬给放了出来,给了他7000余步骑军,要求他“把呼伦贝尔变得比西伯利亚荒原还要荒凉”。

    这个嗜血的屠夫欣然领命。七年前那场战争沙俄输得很不服气,他更是耿耿于怀,现在,他要带领哥萨克,再次挺进满洲了。

 第511章 扒大衣

    轰!轰!轰!

    一连三发152毫米攻城加农炮炮弹命中城墙,在地动山摇中,城墙被生生轰出一个十几米宽的缺口。剧烈的震动让安颉连站都站不稳,一跤摔倒在地上,只觉得耳朵在嗡嗡作响,仿佛被塞进了几百只苍蝇似的。半晌,他才恢复了听力,有些吃力的爬起来,摇摇晃晃的来到城内战壕。

    所谓的城内战壕,指的就是在城墙内二三十米处挖掘的战壕,这条战壕同样把整个海拉尔都给圈了起来。这条战壕的用途有三个,一来是藏兵,在俄军炮击的时候城里的士兵就呆在这条战壕里,炮击一停立即冲出去,这比呆在城墙上更能避免炮火杀伤;二来是避免敌军挖地道钻进来俄军真要挖地道的话,挖着挖着就发现自己钻进战壕里了,而战壕里有一堆中国士兵在跟他们面面相觑;第三

    万一城外阵地失守了,士兵们不得不退入城中,也可以依靠这道战壕抵挡一气,避免被俄军衔尾追击一口气冲进城里。

    战壕里,很多士兵面色惨白,蜷成一团瑟瑟发抖。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猛烈的炮击,都给吓坏了。就连佟胜也吓得嘴唇发白,握枪的手在一个劲的发抖!

    安颉找到佟胜,问:“情况怎么样了?”

    佟胜说:“很很糟糕!罗刹鬼子的炮火实在太猛了,我们的城墙在他们在大炮面前不堪一击,都给轰得七零八落了!”

    安颉说:“我从来就没有指望过靠城墙!”

    一名士兵从城墙上下来,气喘吁吁的说:“罗刹鬼子的骑兵冲上来了!”

    安颉举起步枪:“跟我上!”带头钻进地道中。

    士兵们对视一眼,纷纷钻进地道中。

    这地道其实也不能叫地道,只能叫交通壕,挖穿了城墙地基,一直通到城外的战壕。这样的交通壕足有数十条,可以确保数百名士兵在极短时间内投入到战斗中去。

    安颉动作极快,转眼间就穿过交通壕,来到了城外战壕。他从战壕里探出头去一看,果然看到乌泱泱一大群俄军骑兵正朝着海拉尔冲过来。按理说在炮击接近尾声的时候骑兵就应该发起冲锋,等到炮击一停,他们就冲到海拉尔城外,在中国士兵还没有从炮击制造的混乱中恢复过来的时候便跃入战壕之中,以便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这套战术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应用了,效果相当好,但俄军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等炮击停止了骑兵才杀过来。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轻敌,安颉找不到第二个理由了。

    俄军骑兵正在加速,蹄声隆隆,震天动地,让边防团官兵们眼皮狂跳。

    安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那冰冷的空气灌进肺部,让他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头脑变得清晰。他冲身边的士兵喝:“一个个的传过去,一会儿重机枪和大炮开火后我们看着就行了,不要开火,必须把他们放到百米以内再打!”

    身边的士兵一脸懵:“百米?百米是多少?”

    安颉无语的翻了个白眼:“三十丈!”

    马上就明白了,一个接一个的传下去:“放到三十丈内再打!”

    说一百米没人知道是多少,但说三十丈,大家都知道是多远了。这年头中国受教育率是非常低的,像米、千米这类公制单位根本就没多少人知道,大家还在用旧单位,真叫人蛋疼。

    俄军骑兵继续加速,朝着城墙那几个巨大的缺口猛冲过来。边防团迅速作出了反应,仅有的两门大炮被推到城墙缺口,瞄准冲锋的哥萨克骑兵开火。在隆隆炮声中,炮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