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11再造中华-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很快,李思明就接到了袁世凯发来的、关于第一镇和禁卫军20000余人大举南下,准备在济南迎击蔡锷的电报。
看完之后,他问蒋方震:“你对第一镇和禁卫军怎么看?”
蒋方震问:“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思明说:“少来这套,有话直说!”
蒋方震说:“禁卫军和第一镇都是清廷在八旗中拣选身强体壮、热血犹在的青壮,由德国教官严加训练,全副德式装备,耗费巨额经费编练起来的,他们当中很多士兵来自关外你懂我的意思吧?”
第435章 破城
李思明点头:“这个我自然知道。生活在关外的满人依然保持着祖先以渔猎为生的方式,敢于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上山,顶着刺骨寒风在深山老林中追熊猎虎,异常的剽悍,远非关内那些早就被美酒泡软了身骨子,被大烟变成了病秧子的废物可比。”
蒋方震说:“是的,他们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士兵来自关外的深山老林或者一直在与东北土匪、俄国探险队恶战的驻防军,还有相当一部分则来自西北地区的军屯或者满城,这些是满人最后的骨血。清廷用最好的武器武装他们,北洋第二镇到第六镇炮兵装备的是75毫米口径山炮,第一镇和禁卫军装备的是150毫米口径重炮!在庚子后那几年,清廷财政极度紧张,很多部队发不出饷来,就连北洋第二、第三镇也只能半薪,而禁卫军和第一镇是全薪。可以说,这两支部队是清廷的护国精兵!”
李思明捏着下巴说:“如此说来,还真的不能小看他们了。”
蒋方震说:“万万不容轻视。”
李思明说:“很好,我都想去会会这支护国精兵了……还要多久才能拿下安庆?”
蒋方震望向指挥部外面。走同指挥部便可以看到安庆那已经被爆炸火光淹没了的安庆城城墙。他说:“最迟明天下午就能拿下了。”
李思明说:“让各团动作快点,我等得不耐烦了!”
不光他不耐烦,连第1、第3步兵师都不耐烦了。经过一番恶战,第1步兵师拿下了安庆南门,潮水般涌进去,清军依托大街小巷继续拼死抵抗,他们一时间陷入了苦战。第3步兵师猛攻西门,一天之内发起七次冲锋,都让清军用重机枪扫,用手雷炸,甚至肉搏,给打了回去。打出火来了的第3步兵师将十几门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推到距离城墙只有三百米远的地方,顶着嗖嗖乱窜的枪弹瞄准城堞猛射,每一炮轰过去都有数个城堞被炸成碎片,连带被炸成碎片的,是清军士兵。
一口气发射了近两百发炮弹,整段长达六百余米的城墙,一个城堞都没有剩下来,城墙下散落着成堆的砖石碎片和无数清军士兵支离破碎的尸体,惨不忍睹。第3步兵师第7、第8团排山倒海般冲了上去,这次城墙上没有再向他们倾泄弹雨,因为已经没有人敢登上这段城墙作战了。
随着第1、第3步兵师各团陆续攻入城中,清军终于撑不下去了。他们之所以能在黑衣军两个师的攻势之下坚持一个多星期,固然有黑衣军试图拿安庆当诱饵引诱北洋军前来增援的意思,但他们的顽强也确实是出人意料,再加上安庆的城防工事极为坚固,才让他们扛了这么久。但是再怎么顽强的部队在如此凶猛的炮火反复轰击,在如此凶悍的敌人的反复进攻之下也不可能长时间的支撑下去,打到现在,他们终于崩溃了。少部份人还在依托街垒或者躲进民房里掏身孔作困兽之斗,但大多数人都放弃了阵地,扔掉武器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混入老百姓中间躲了起来。
朱家宝亲自上阵,严令所有人必须坚守阵地,死战到底。但是,现在没有人听他的了,越来越多的士兵逃散,黑衣军步步紧逼,把巡抚衙门给包围了起来。
朱家宝哀叹:“但凡有一支援军过来增援,安庆都不会这么快就失守啊!大清的气数真的尽了么?”
师爷也很是沮丧:“北洋军就在九江,拥有大量渡船,他们有心增援的话,完全可以朝发夕至,可我们都坚守了九天了,他们硬是没有往这边派出一兵一卒……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救安庆啊!”
朱家宝苦笑:“袁项城居心叵测,欲借镇压乱党之机行不轨之事,早已世人皆知,可笑朝中居然还把他当成大清最后的倚靠,可笑,可叹!”
师爷说:“大人,别说了,赶紧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逃走吧,不然就走不了了!”
朱家宝笑得更苦涩:“现在整个安徽都是黑衣贼的天下了,我还能走到哪里去?不走啦,就死在这里好了!”
事实上,他想走也走不了了,因为就在他长吁短叹的时候,熊成基已经率领第4步兵团将巡抚衙门围了个严严实实。他跟朱家宝可是有血海深仇的,当初安庆新军起义,朱家宝血腥镇压,大开杀戒,他一营弟兄基本被杀光了,侥幸逃脱者不过寥寥十余人。这笔血债他一直记在心里,现在终于可以讨回来了。他二话不说,架起迫击炮照着巡抚衙门就是一阵猛轰,将这威严的衙门给轰得一片狼籍。炮弹打穿屋顶落入室内爆炸,躲在屋内的清军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惨叫不绝。打了几十发炮弹后,熊成基才下令进攻,他自己亲自抱着一挺轻机枪冲在前面,见穿着清军军服的人就扫,杀得那叫一个凶!
衙门里的清军已经完全没有斗志了,看到黑衣军冲进来,纷纷举手投降。熊成基两眼血红,揪住一名清军军官,恶狠狠的问:“朱家宝在哪里?”
那名军官战战兢兢的说:“在……在后堂,在后堂!”
熊成基说:“带我去!不许耍花样,否则老子把你打成马蜂窝!”
那名快吓尿了的军官哪里敢耍什么花样,老老实实的在前面带路。
就在这时,后堂处突然火光冲天,男女老幼的尖叫声、哭喊声震天动地,熊成基心头一震,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只见内堂已经一片火海,朱家老少和仆人在浓烟烈火中挣扎呼号,试图逃出来,然而一身巡抚官服的朱家宝却手握宝剑挡在他们面前。他的衣服、头发、胡须上全都是火,却浑然不觉,只是挥舞宝剑乱砍,那些试图逃离火海的人,不管是仆人还是家眷,都被他无情地砍倒。在大火中,他很快就变成了一支火炬,却感觉不到疼痛似的面向北方,嘶声叫:“皇上,老臣先走一步了!”
1911年12月26日,黑衣军攻陷安庆,安徽巡抚朱家宝一家在府衙内堂纵火。
李思明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骂了一句:“不可救药的老顽固!”
他打心里看不起这种人。为一个已经被全国老百姓抛弃了的政权殉莽,这本身就够蠢的了,还要拉上全家老小陪他一起死,这种人不仅顽固,还冷血,总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管怎么说,安庆终归是拿下了,他立即率领4000人马沿着长江一路推进,直扑九江!
而现在的九江城又怎么样了呢?
不怎么样。
就在朱家宝举家的时候,北洋军也用炸药炸塌了九江的城墙————他们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挖了一条地道,一直通到九江城北门的城墙墙脚下,然后弄来数副棺材,装满炸药,就垒在墙脚,在总攻发起前突然引爆。地动山摇间,城墙被炸出一个二十几米宽的口子,清军蜂涌而入!
坚守在城中的革命军在黄兴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向冲进来的清军发动反冲锋,黄兴一马当先,手持双枪,腰间揣着数枚自制的炸弹,冲进清军中间左右开弓,一口气撂倒了十几名清军,弹匣里的子弹打光之后就拿出自制的炸弹点火朝清军掷去,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扔,将清军炸得血肉横飞。革命军倍受鼓舞,奋勇向前,与清军展开残酷的白刃战,一度将清军击退。
但是,就在黄兴与清军血战的时候,西门也被清军用炸药炸开,清军潮水般涌进来。紧接着,东门同样被清军用榴弹炮轰塌……这下子,坚守九江的革命军终于支撑不住了,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在清军的疯狂攻击之下全线崩溃,清军很快就占领了九江城大半个城区!
黄兴哀叹:“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啊!”绝望地下令残存的革命军向清军投降。
很快,九江城中的枪声停息了下去,抵抗停止了。
冯国璋向袁世凯报告:“城中叛军已经放弃抵抗,向我军投降,九江城全城均已落入我军的掌控之中!”
由于第五镇打了大败仗,袁世凯这些天的脸一直黑着,面色难看得很,听说拿下了九江,他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点,露出了笑容:“很好,终于拿下了!抓住黄兴、宋教仁了没有?”
冯国璋说:“抓住了,他们提出要见您,您要不要见见他们?”
袁世凯说:“没时间,先把他们关起来,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等我有时间了再见他们!”
冯国璋表示明白了。
搞定了九江之后,袁世凯带着几千人马顺流而下,直抵彭泽,然后在那里停了下来。
陪同的冯国璋不明所以:“宫保,我们为何要在此停留?”在他看来,现在可是顺流而下进攻安庆的大好时机。
袁世凯说:“我要在这里等一位老朋友……他很快就到了。”
第436章 双雄会1
不出袁世凯所料,他仅仅等了一天,那位老朋友就带着几千人马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彭泽。
也不知道是不是诚心要给袁世凯一个下马威,李思明将那几艘在攻掠苏北、安徽的一系列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武装商船全部带了过来,几艘武装商沿排成一条长龙,劈波斩浪逆流而上,后面则跟着十几艘运兵船,这等气势着实骇人,让冯国璋、徐世昌以及闻讯从长沙跑过来要开眼界的段祺瑞都眼皮狂跳。
袁世凯却从容淡定,向着第一艘武装商船上那个卓立在船头上的家伙举起手中的茶杯,作了个“敬你”的姿势。那家伙显然看见了,冲他挥了挥手。
袁世凯感慨:“隔这么远都能看到我的小动作,这眼力真的是吓人年轻真好,年轻真好!”
看看自己那高高鼓起的小腹,再捋捋已经花白的胡子,他不由得感慨岁月不饶人。纵使他现在坐拥数省之地,十几万精兵强将,放眼天下,能与他比肩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但他毕竟不再年轻了。面对那日新月异的新世界,面对那飞逝的时光,他的内心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和恐惧感。
时间。时间才是他最大的敌人。面对这个敌人,他手中的权力派不上任何用场,他麾下的北洋劲旅派不上任何用场,他的智谋更派不上任何用场。他只能满怀恐惧的、绝望的看着时间在自己脸上割了一刀又一刀,割出一道道皱纹来。
人们都觉得“大器晚成”很励志,时常用这些例子来鞭策自己,殊不知,大器晚成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历史上的晋公、汉高袓、刘备、刘裕、陈霸先这些雄主是何等的英雄气概,然而因为时运不济,磋砣半生,直到晚年才成就大业,等到他们终于走到人生巅峰的时候,死神的请柬也到了。刘裕当年为何刚拿下关中,收复沦陷百年之久的长安便匆匆返回建康,留下一个烂摊子,最终为胡夏所乘,不仅长安得而复失,还折损了数万精兵劲卒,数十员良将?仅仅是因为刘穆之死了吗?不是的,刘穆之的死固然让他失去了最得力的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