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1再造中华-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铁球好奇:“为什么一定要跟着有小旗子的人走?”

    班长没好气地说:“冬训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了?重机枪会事先标定射界,全程为我们提供火力掩护,前提是我们别自己犯傻跑进重机枪的射界里!”

    联想到重机枪射击时那恐怖的威力,一帮小兵都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那玩意儿跟电锯似的,沾上一下就是腰斩,谁敢跑进重机枪的射界,那纯属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在班长的反复叮嘱中,饭菜被一扫而空,大家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确认没问题之后便坐在战壕里,默默地等待着。

    不时有侦察兵悄咪咪的从敌军阵地那边跑回来,直奔团部。据侦察兵侦察的结果,清军正在做饭,他们吃饭的时间与发起炮击的时间基本一致……很好,炮兵会很喜欢清军将领的安排的。清军那边没挖什么战壕,吃饭的时候人员高度集中,一发炮弹过去死伤一大片,简直不能再赞了。

    连长安文龙过来了。这位原本是个小秀才,读过不少书,也参加过科举,但家里穷,没钱送礼,次次都在县试中被人刷下来。再后来,连科举都取消了,彻底没指望了,他愤然跑到盐城去参加了黑衣军,在士官学校呆了两年,去年才回到徐州老家,成了一位民兵连连长。他挨个清点人数,确定全连士兵都在之后露出满意的神色————没人开小差,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看了一眼手表,对大家说:“马上就要开始炮击了,大家把耳朵堵上,免得耳膜被震伤。”

    大家拿出了棉花。

    他继续说:“都安生一点,别给我瞎发挥主观能动性,我让你们拿下棉花你们就拿下,我吹哨后你们才能冲出战壕,都记住了吗?”

    士兵们齐声喝:“记住了!”

 第325章 战争之神

    天色渐渐开始放亮。

    清军的营地热闹了起来,在那一个个被鹿砦、地雷和铁丝网围起来的村子里,大批清军士兵揉着睡眼爬起来,拿着碗筷跑去抢饭吃。他们吃得还不错,昨天将方圆二十余里狠狠地搜刮了一通,找到了不少农场工人没来得及运走的米麦和副食品,所以他们的早餐出奇的丰盛,用去年冬天收获的大米煮成的米饭管饱,不掺砂子不掺老鼠屎的那种,大白菜成桶拎过来,油水足,随便吃。此外还有蜡肉,切成片后放到饭上面蒸软的那种,每人一大块,一口下去就是一嘴油,清军士兵狼吞虎咽,吃得别提多痛快了。

    姜桂题吃的也跟士兵们差不多,他毕竟是宿将,知道怎样维持部队的士气。一个愿意跟士兵们吃同样的东西,住同样的房子的将领显然比餐餐山珍海味的将领更能得军心。古往今来,在战场上餐餐山珍海味,吃不完倒在地上用马去踩,完全不顾天天有士兵饿死,却还能深得军心的将领也就霍去病这么一个,那也是因为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将士们跟着他可以打胜仗,只要不死都能获得大量战利品,回去之后还能晋升。想学霍去病搞特殊化的话最好有霍去病那样的本事,没有霍去病那样的本事却想像他那样在战场上享乐无度,下场一般都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说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他的排场就跟霍大少差不多,哪怕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也要过得跟个贵族似的,一顿饭要吃掉几十只羊羔,还是要现宰现杀的,住所要有熏香,要有俏美的婢女伺候,否则绝对呆不下去。这位仁兄的战绩嘛……简直是奇迹,一个将领打一两次败仗不稀奇,屡战屡败也不稀奇,但是一辈子都在打败仗,就真的只能说是奇迹了。姜桂题可不想学刘光世,他更不敢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与霍去病比肩,强悍到可以不必考虑士兵们的喜恶的地步,所以哪怕是装,他也要装出一副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样子来。

    “敌军有什么动静?”他问自己的副将兼义子,姜涛。

    姜涛放下碗筷,恭敬的行礼:“禀姜帅,敌军没有任何动静。”

    姜桂题问:“斥侯侦察可认真细致?”

    姜涛说:“非常认真,多次接近敌军营地打探,但没有发现对方有什么异常动静。”

    其实他在说谎,清军的斥侯压根就没有怎么去侦察。夜间侦察多危险啊,一个不留神就让对手给做了,甚至在跑回己方阵地的时候被自己人乱枪打成筛子,这种随时可能会掉脑袋的活谁爱干谁干,反正他们不干。

    姜桂题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民兵嘛,面对万余朝廷大军,吓都吓尿了,能老老实实呆在战壕里等待朝廷大军进攻,没有开小差跑路,已经算难得了。多年来跟民团打交道的经验让他对这个对手十分放心,没有多想。

    可惜,他从一开始就错了。这次他要面对的不是以往那些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给绅商卖命的民团,而是家家都有三四十亩田,自发组织起来,扛起枪要保护自己的家园的自耕农组成的民兵。刚刚分到几十亩田、前途一片光明的自耕农种成的民兵跟穷困潦倒,除了一股子不怕死的狠劲之外啥都没有,不得不依附绅商挣一碗饭吃的民团,战斗力简直天差地别,光是士气就不在一个级别!

    姜老头夹了一筷子大白菜,正要送进嘴里,猛然间,大地震动起来。

    时针正好指向早上六点正。

    用棉花塞住耳朵的苏铁球望向炮兵阵地,只见炮兵阵地猛然喷发出一片刺眼之极的强光,一下子就将清晨的薄雾撕了个粉碎,把灰蒙蒙的天空染成了紫红色!三十六门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十八门105毫米口径榴弹炮,一共五十四门大口径榴弹炮同时开火,登时地动山摇!哪怕是用棉花塞住了耳朵,他的耳膜还是给震得嗡嗡作响,只觉得整个地面都在震动,他脚下一软,差点就摔倒在战壕里!

    班长扶住他,嘲笑:“怎么,给吓得腿软了?”

    耳朵给塞住了,苏铁球听不清班长在说什么,但从那表情也能看出是在嘲笑他,一时间不禁面红耳赤。他正要反驳,轰轰轰轰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再度响起,第二个齐射又开始了。炮兵们以每分钟八发的爆发性射速闷装猛打,重达几十公斤的高爆榴弹一排接着一排倾泄出去,清军占领的村庄一个接着一个在恐怖的爆炸轰鸣声中房舍崩塌,火光冲天。他们的射击技术并不算很出色,命中率并不高,不过也可以理解,现在战场上的观测条件不佳,校正困难,再加上炮兵都是些新手,又是头一回上战场,命中率不高再正常不过了。

    可即便是这样,那天钧雷裂一般的炮声也将民兵们的士气推到了顶峰,他们在战壕里挥舞着拳头放声大叫,一个个勇气百倍,自信满满。有如此强大的炮兵助阵,还有他们打不垮的敌人吗?

    可对于清军来说,这猛烈的炮击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了!

    这个时代,世界各国陆军的炮兵普遍追求轻便化和射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法国的75小姐,一点一吨的总重量,75毫米口径,每分钟十五发的恐怖射速,一门炮将两门同口径的野战炮吊起来打。大家的思路都是:火炮的口径不需要太大,威力也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足够的轻便,最好能够像轻机枪一样步兵冲到哪它们就被拉到哪;射速一定要够快,几门十几门齐射形成稠密的弹幕,以绵绵不断的炮火覆盖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敌军最大的杀伤,同时将敌军的火力死死压制,等到敌军终于可以还击的时候,我们的刺刀也捅到他们胸口了。师承欧洲的清军自然也不例外,75毫米口径野战炮便是清军目前装备的口径最大的陆军野战火炮了。这种火炮的炮弹重七到八公斤之间,威力也算不错,但是……

    那得看是跟谁比。

    跟155毫米口径榴弹炮比它就是个弟中弟。

    谁能想到这帮民兵玩得这么绝,一言不合就把155毫米口径榴弹炮推出来,兜头兜脑的猛轰!这玩意儿的口径是北洋军装备的75毫米口径野战炮的两倍了,两倍的口径可不是双倍的快乐那么简单,如果说75毫米野战炮一炮过去能炸翻十名八名士兵,那么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一炮过去能炸飞一个连,运气够好的话甚至能够让一个营彻底丧失战斗力!

    这样整法,谁遭得住啊!

    应昌很倒霉,他所在的营地在第一次集火齐射中就挨了三枚155毫米口径高爆榴弹,当时他的士兵正聚到一块吃饭呢,炮弹好死不死的,正好砸在人群中间!只见火光连闪,地动山摇,一切在瞬间都变乭血红色,红色的血,红色的火焰,红色的天空……这些士兵像蚂蚁一样被爆炸冲击波高高抛起,又像被狂怒中的大汉疯狂撕扯的纸片人般撕扯得支离破碎,断手断脚满天乱飞,惨不忍睹。

    应昌正在屋里用饭,一物穿过窗口飞入屋内,嘭一声落在他的饭桌上,他哇一声就吐了:

    那是一颗不知道从哪个倒霉蛋胸腔内飞出来的心脏。

    没等他呕吐完,第二轮齐射开始了,一发105毫米口径炮弹直接命中了他的指挥部,轰隆一声,整幢青砖瓦房轰然倒塌,应大将军消失在瓦砾堆中。

    龙剑鸣的运气比较好,遭到炮击的时候他的士兵正好因为抢饭爆发了肢体冲突,他带人去劝架,还没等他开口,炮弹就过来帮他劝架了。多数炮弹都击中了营地边缘,有一两发击中了已经空无一人的房子,成百上千的泥砖碎块被高高抛起,落到人群中间,登时就是一片哀叫声。龙老兄的脸当即就青了,他当机立断,不管不顾的双手抱头往营地边缘狂奔。泥砖碎块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有一些直接砸在他的身上,他全然感觉不到疼痛,只顾着狂奔,一口气冲到营地边缘的壕沟中,想都没想便纵身跳了下去,趴在地上,有多扁就趴多扁!

    轰轰轰轰!

    没过多久,又有数发重炮炮弹击中营地,正好落入人群中间,一大堆士兵瞬间消失在冲天而起的烟焰之中,从天而降的裂肢和杂物差点将龙大将军给活埋了。

    战争之神在放声咆哮,向清军阵地抛掷着雷霆万钧的火球,重炮炮弹落下处一片电闪,一切均化为齑粉。这是重炮特有的威力,它的射速跟速射型火炮相比差得远,但是它带给士兵们的心理震撼却是任何速射型火炮都无法比拟的,仅仅三个齐射,便有很多清军吓到大小便,开始四散逃窜了……呃,还知道四散逃窜的都算得上是勇敢,更多的人直接吓到瘫在地上浑身发抖,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了!

 第326章 崩溃

    李思明站在指挥部外的高地上,用望远镜饶有兴趣的看着正被他的炮兵群无情蹂躏的清军阵地。

    他的炮兵们技术还不到家,只能把大炮推到距离敌军阵地仅两千米远的地方进行直瞄射击,白瞎了155毫米口径榴弹炮那超过十公里的射程,敌军要是有准备的话都不用用炮兵反击了,只需要集中十几挺重机枪往炮兵阵地打纵深散布射就能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年代的炮兵都这水平,一两千米内决胜负,再远就不行了。不是大炮打不了这么远,而是超过了这个距离就很难再有效命中,像用电话报座标,指引重炮去轰六七千米外的敌军,这是一战中后期才摸索出来的,现在还差得远。就连拥有最先进的火炮技术的法国,都要求一千米内决胜负,将75小姐推到距离敌军阵地一千米处用绵密而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