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掌门人-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聂说以后每周末双叶都可以来棋院下棋,这么好的苗子不能荒废了,他会跟东京棋院那边举荐双叶,让双叶参加考试。双叶点头答应了。
把老聂送回家,苏布冬也拉着双叶回战龙了。一路上双叶的眼睛炯炯有神,苏布冬少有看双叶的眼睛这么明亮过。
“在华夏练棋,回东瀛考段,双叶,一定要成为职业棋手啊。”苏布冬说道。
“可是,苏苏,我不想离开你。”双叶有些苦恼。
“我又不是不去东瀛了。”苏布冬说道。“追逐梦想,总要放弃一些东西。”
“可是跟梦想比,我更愿意呆在你身边。”双叶撒娇道。
“我不会强制你去做什么,但我希望,趁你年轻,先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路上,苏布冬跟双叶聊了许多。双叶说自己会再考虑考虑。
回到公司,双叶去自己房间睡了,苏布冬从车子里捧着佛像请回自己住的房间。半道上,陈玄策看见了苏布冬手捧的佛造像,奇道:“你今个怎么又喜欢起佛造像来了。”
苏布冬说道:“在潘家园花十元钱买的。”
“这灯太暗,我去你房间瞅瞅。”陈玄策和苏布冬在路边,陈玄策看那佛像造型有些奇特,动念想看看。
两个人回了屋,陈玄策揭开那块包佛像的布,拿在手上的时候他看了一眼那块布。
这一看不要紧,却让他有些惊异:“给我找一个放大镜来。”
苏布冬不知道陈玄策为何脸色古怪,找来放大镜给陈玄策。
陈玄策研究那破布半天,目瞪口呆道:“你真只花了10块钱?”
“废话,我今天身上就只带了10块。”
“你捡了一个大漏啊!你知道这块破布上是谁的字吗?”
“谁的?”苏布冬对字画不太了解。
“王右军。”
“王羲之?他的真迹吗?”苏布冬声音提高了几度,要是真迹!自己可就赚大了。
“是绢布双勾摹本。”陈玄策说道。
“那就是假的,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苏布冬切了一声。
“但是这摹本不会晚于宋代。”陈玄策又仔细看了上面的字,“即便不是真迹,也有很大的价值”。
苏布冬看不懂上面的草书,问道:“是兰亭集序?”
陈玄策摇头道:“是《平安帖》。”
“《平安帖》?”苏布冬好像在哪里听闻过这帖的名字。
“这是从皇宫内府里流出来的藏品,你看上面有乾隆帝的字‘可亚时晴帖’,意思就是仅次于他的心头好‘快雪时晴帖’。”
“不对吧,我记得王羲之的平安贴在宝岛。”苏布冬年下刚在宝岛玩了一圈回来,他还是记得非常清楚的。平安贴在宝岛故宫里。
陈玄策除了算命,鉴赏也有一套。他笑说:“这和那不同,这个是黄绢本,卖给你的人显然不清楚这个绢本的价值不次于那故宫所藏的版本,甚至远远超过。”
苏布冬来了精神,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潘家园会捡到漏,让陈玄策好好给他讲讲这黄绢本的妙处所在。
“传世的王羲之书迹有两类,一是后人勾摹的墨迹本,一是石刻或者木刻的碑帖。墨迹摹本是从原迹上直接勾摹下来的,或者从唐摹本上再勾摹下来的,方法是双勾廓填或者双勾廓填兼临写。这中间总以唐代硬黄纸所摹为最精,也就是你说的故宫所藏版本。但是宝岛故宫所藏之本,只有21字,可这黄绢本却有足足42字,多了整整一半!再看这里,”陈玄策指着一处印章“这是文征明的印。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之刻入他家的《停云馆法帖》中。《停云馆法帖》中的草书《平安帖》与我们现在见到的墨本原件几乎没有走样。”
“但是这怎么证明是宋代的摹本?”苏布冬当起了乖学生,他可是看过鉴宝节目的,但他爱看的是里面的主持人拿着大锤子砸东西,对于鉴宝的知识一概没学到。
“摹本是否出自唐宋人手,要这么注意几点:一是合乎王羲之的书写法度,摹写精良。二是有宋以上的著录或古法帖作为依据。三是纸、绢或装裱符合唐、宋时代。四是可靠的题跋和印鉴以反映流传历史。你看这些红色的印文了没有?都是收藏过这绢本《平安帖》的人的私章。‘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棠邨审定’这是收藏家梁清标,他死后这些东西流入皇室,所以这绢本应该是从清代内府流出了。”陈玄策不由得有些羡慕苏布冬这一身的强运,去趟潘家园还能捡个漏。
苏布冬说道:“既然这是文物,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当然是让它升值啊。”陈玄策想着自己正好投宿在苏布冬这,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现在好了,只要将这幅画给他,在他的运作下,这画就能变成无价之宝……
苏布冬摆手道:“那你去弄吧,记得这画是咱们华夏的,千万不能卖到国外去。”
“若是洋人出价更高呢?比如上亿元,难道你不心动?”陈玄策问道。
“我自己能挣这些钱,反正我就知道一点,我们华夏的文物,就是一片碎瓷,也不能让外国人买了去。盛世文玩啊,这都是老祖宗的宝贝,谁要是卖了出去,就是愧对祖先!虽然字画这里面的道道我知道的不多,但是我只知道一点,这王羲之的字是无价的,甭管是真迹还是唐宋仿的,这就是我们华夏人的根!”
陈玄策笑了,是为了祖宗的华丽瑰宝而欣慰一笑,“有你这一句话,这幅字画就是得遇明主,都说万物有灵,看来不是你选了这幅字,而是这幅字选了你。放心,这画别人得不了去。
192。无价之宝
马都督接到邀请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一周了,京城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京郊潭柘寺,白玉兰花开这半山之地。
京城有名的几个收藏家,包括几位给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掌眼的字画专家都受邀来到这潭柘寺的一处禅房当中。据说这京城有一豪富捡了一个大漏,所以特地邀请众人来看看东西是不是真的。
一个推着轮椅的年轻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对大伙说道:“今个请大家来,是想让大家看看我最近藏的一件字画。在下不才,只能辨得这字画是宋代左右的,再深的就不认识了。”
几个收藏家皆是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过手的字画不乏宋代名家,如崔白、郭熙、赵伯驹等,哪一个人不是一时之选?
如果只是这宋人字画,还真入不了他们老哥几个的法眼。
只有马都督是苏布冬请来的“托”,他是知道这陈玄策所谓这“宋代字画”是什么。哥哥们,这东西保准你们看了都想扑上去。
马都督自己都能想到当时自己的那副窘态,心里的那羡慕嫉妒恨。
“怎么偏偏是他捡着了呢?”马都督当时心里想,如果是自己的话,自己现在做梦都能笑醒吧!结果人现在可倒好,去参加什么看片会去了,只留下陈玄策在这招呼他们。
在场的人说实在的,都有些看清这陈玄策,这古玩一道,是讲究眼力和经历的。他年轻,就代表着他的眼力不真,这东西也就有可能是不对的。
反正多说无益,来的人无不是修闭嘴禅,紧紧闭上嘴巴,眼观鼻鼻观心,最多喝两口茶水润润嗓子。
看到这些知名藏家的模样,陈玄策有些好笑,自己虽说年轻,识真也许不行,但是却在造假圈里待过许多年,对于造假的门路那是十分清楚的。这眼力和见识,也是那时候练就的。要造假,就要做的东西比真的更像真的。这两个“真”,就决定了作出来的东西是一个工艺品还是一个艺术品。
不能否认的是,假的古玩也是有艺术价值的,而假货只是被用来作恶,才让人深恶痛绝。
但是这次出手的是真东西,堪比国之重器。
陈玄策也不多废话,将早就装裱好的那副绢本《平安帖》取了出来,平放在特制的木桌子上,让人呈上早就预备好的白手套和放大镜等工具,供人使用。
“平安帖啊,呵呵,假的!”最先等不及的是那自认为这年轻人说大话的吴冰峰,他拿起手套和放大镜,开始看这幅字。谁都知道,平安帖的唐摹本在故宫,那么这绢本又是从哪出来的?不过后人仿造的玩意罢了。
“请。”看着其他几个专家有些犹豫,陈玄策请他们上手。
“这……”几个人一路扫过去,越看东西越像真的,但是却又拿不太准,于是问马都督,“小马,这里面你对字画也有研究,你怎么看?”他们毕竟都是专家,万一说错了话不好补救,反倒是由马都督先开头说,不论说对说错都是最好不过。
马都督有些恋恋不舍的把眼从字上挪开,说道:“真的,最起码不会晚于南宋。”
佳士得拍卖的专家摇头道:“里面的几方印是作伪作出来的,这东西我看不像真的。”
马都督这倒没看出来哪几方印是假的,于是请教道:“哪几方印是假的?”
那专家王老说道:“王右军的《平安帖》我是研究过的,《平安帖》又被称为《告姜道帖》,‘宣和’、‘政和’两印,与今见印章都不同,且前人记载里都没有,所以证伪。”
“也不能因为两个印章不对否认这东西的真实性,太绝对了。我记得在《石渠宝笈续编》记录绢本《平安帖》‘纵七寸六分横四寸三分’,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绢本正合。只是我认同王老意见,这绢并非宋代内府之物。本帖绢地和宋时织物相仿,应该是宋代仿品没错了,估计两印是后代商贾妄加,冒充内府收藏之珍。”故宫专家吴冰峰倒是说。
但是又有人站出来说道:“看这绢氧化年份,我倒是觉得似真迹。”
其他几位专家纷纷站队,有说真,有说摹,有说仿,吵得好不热闹。
陈玄策打断他们的争吵,说道:“诸位,既然谁都说服不不了谁,我这准备好了几套照片,供大家参考用。大家可以回去查找资料,一个月后,我们再过来赏析此画。”
…………………………
却说苏布冬没有出现在潭柘寺,而是来了王岳和冯导他们这儿。《八一旗飘扬》已经全部拍摄完毕,进入了剪辑。现在他们邀请苏布冬来看一下成片。同苏布冬一起来的,还有几个业内的老专家。
电影一开场,挖掘队在内战的遗址上挖出了一具遗骨,军装上面写着李响的名字,于是挖掘队通知了弟弟李振,这些年来,他一直寻找着哥哥的踪迹。他激动的带好行李,来到挖掘出遗骨的战场遗址。他带来了一双鞋,看着那双鞋,他的记忆逐渐浮现……两个兄弟平静生活的镇子上,镇子被侵华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哥哥李响是一名修鞋匠,修鞋赚来的钱供弟弟上学。这天,哥哥用赚来的钱送弟弟一支钢笔,这是弟弟梦寐以求的。而哥哥的婚期也即将来临了……好景不长,侵华军队开始加速攻势,哥哥带着全家人一起逃难。但是在逃难路上弟弟被强制征兵。为了救弟弟,一同来到战场上的哥哥得知,如果自己能够获得功勋,就能免除弟弟的兵役。所以哥哥决定在战场上立功…………
弟弟知道哥哥加入了,让哥哥当逃兵。但是如果哥哥逃了弟弟就要受连累,于是哥哥拒绝了,两个人因误会争吵起来……这时,哥哥的妻子被部队逮捕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