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杜采歌决定,自己接下来也要尝试一下,远离媒体,远离镁光灯。

    不发布微博动态,不接受采访,不录制节目。

    也不给人写歌,不出版。

    躲个半年或者一年。

    然后,等到“黑客帝国”的后期制作完成,准备上映了,自己再用一个强势的回归,来为“黑客帝国”做最好的宣传。

    至于什么叫做强势的回归……比如,同时发布《冰与火之歌》的第三卷,《迷雾之子》2,《三体》?不够的话,再加一本《海伯利安》?

    找十个曾经的格莱美最佳流行歌手,同时发布新歌?

    想来,这样应该能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完成一次“黑客帝国”的宣传吧。

    至于打申劲松,用不着这么大的阵势。

    不过呢,有一些颁奖活动,还是不能错失的。

    比如接下来的大华国金象奖。

    还有海明威流行音乐赏,他必须出席。

    除此之外,还有明年年初在星条国的几个大奖,包括格莱美,星条国金像奖,以及……奥斯卡小金人。

    杜采歌决定,除了这几场颁奖之外,他一定远离媒体。

    然后他抬起头,面无表情地说:“谢谢你的表演,我们会进行综合的考虑,再确定最后的人选。请回去等待我们的进一步通知。”

    刚刚试完镜的那位国内二线男演员忐忑地看着杜采歌的脸色,恭恭敬敬地说:“感谢您给我这个试镜的机会,那我就回去等通知了。”

    他知道在这里说再多也没用,只能回去拜托他的经纪人继续打听。

    往外走的时候,这位男演员难掩苦笑。

    对自己刚才的表演,他并不觉得满意。

    只不过,剧本是临时给他的,没有留给他太多准备时间。

    而且只是一小段,没头没尾的,他连这是个什么故事都不明白,他扮演角色的人设也不清楚。

    想发挥都无从发挥啊!

    算了,只不过是竞争电影里的一个反派小BOSS角色,不值得太上头。

    但他内心其实清楚。

    如果能加入到这部电影中,哪怕是一个没几句台词的反派小BOSS,也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啊!

    说不定就能帮他奠定迈入一线演员的基础。

    毕竟,海明威导演的这部新作,实在是太万众瞩目了!

    男演员出门后,杜采歌扭头和“黑客帝国”的制片人,来自华纳兄弟影业的约瑟夫迪比亚乔小声交流。

    “海明威,刚刚这名演员根本就不应该加入到试镜名单里,他没这个能力啊。”栗色卷发,褐眼、方下巴,带有明显地中海相貌特征的约瑟夫迪比亚乔用英语小声抱怨。

    杜采歌有些心不在焉地回答:“试试而已,又不影响什么。我是故意放宽入围标准,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来试镜,或许就能找到我心仪的演员。”

    “有必要么?以你的号召力,想要来试镜的优秀演员恐怕会挤满酒店,我觉得你需要做的是减少试镜的人数,否则你这几个月什么都不用干了,全部都花在试镜上面了。海明威,让我帮你做个初筛吧!”

    虽然挂着“制片人”的衔,但是华纳兄弟影业的老牌制片人约瑟夫迪比亚乔心里很有哔数。

    他知道虽然按照业界惯例,制片人是管着导演、监督导演的,但是当你与海明威这样一位亿万富翁、票房总榜第三的导演,尤其是,他还是你的老板——合作的时候,就不要纠结于制片人和导演谁更大这个问题了。

    所以他说话的语气是非常客气,把姿态放得很低。

    他很清楚,海明威明明可以身兼导演和制片人,却还是单独找他来做制片人,绝不是为了找个爹,而是找个打杂跑腿管账的。

    杜采歌客气地拒绝了他的提议:“我还是想自己亲眼看看。”

    约瑟夫迪比亚乔看看他的神色,犹豫着开口:“坦白说,海明威,你是不是还没弄好剧本,所以你其实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表演?”

    约瑟夫迪比亚乔还真没看过完整版的剧本。

    作为制片人,到了选角的时候还没看到剧本的,也算是很少见很奇葩了。

    但约瑟夫迪比亚乔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是一个工具人,工具人就不要有太多需求了,老板给什么就吃什么吧。

    杜采歌扭头看着他,缓缓点头,又摇摇头。

    “剧本我写好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满意,仍然在调整。对于一些次要人物的设定和剧情,还要做一些修改。”

    约瑟夫迪比亚乔表示理解。

    原创剧本要多次调整修改这是常识。

    很多导演到了拍摄的时候还在一边拍一边改剧本。

    有时候导演还会根据演员的发挥情况调整剧本,比如本来是配角的,但是因为演员特别出彩,所以调整了权重,让这个演员的戏份直逼主角。

    有的明明是男(女)主角,但是导演对他(她)的表演不满意,减少了他(她)的戏份,甚至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将他(她)的戏份剪掉大半,乃至完全剪掉。

    这些都是圈子里常见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

    海明威在拿到全球票房总榜第三之后,想要实现自我突破,想要拍一部精益求精、票房再创新高的电影,或者想要拍一部冲击奥斯卡的电影,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听着,我知道你在独自创作剧本,以前你也经常这么做。你是一个天才,我相信你肯定能独立创作出一个优秀的剧本。可现在既然遇到了一点小问题,为什么不集结起一个团队来,共同应对困难呢?你知道,其实我也可以提供一些意见的。不过你是波士,你说了算,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而已。”

    杜采歌想了想,笑道:“行啊,那就开始着手组建编剧团队吧。”

    在剧组组建之前,先把编剧团队组建起来,也是惯例。

    因为杜采歌不想拍一部西方语境下的电影,所以组建的编剧团队,自然也是中西合璧的,既有大华人,也有不同国籍的西方人。

    花了几天时间,编剧团队从世界各地汇聚到魔都,第一次坐下来集体讨论,分配任务。

    杜采歌把剧情梗概告诉了他们。

    “哦,天才般的创意!”

    “迷人的想法!”

    “只有一个字来形容,‘酷’!”

    “杜导你真牛,这么牛哔的点子你都想得出来。”

    “卧槽,我完全没词了,只能‘卧槽’!”

    “拍出来又是一部神作。”

    “还等什么?让我们开始吧!”

    各种肤色的编剧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他们的惊叹。

    杜采歌努力抿嘴,不笑出声来。

    等拍完“黑客帝国”,再来拍改编版的“黑镜”,从此以后别跟我说“酷”字,谁也没有我酷。

    从今以后,只要是喜欢科幻电影的,都绕不过这两个“黑”。

    “黑客帝国”就是有这么牛。

    在这个年代,就相当于降维打击。

    简直能让人傻掉。

    电影还能这么拍?

    导演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能被称为“神作”的电影不多。

    但无论你用什么标准来定义“神作”,几乎都不可能把“黑客帝国”排除出“神作”的行列。

    虽然“黑客帝国”第一部的故事主线稍有一点老套,有一些太过于好莱坞商业大片了。

    但如果从三部曲的整体来看,“黑客帝国”无疑是划时代的巨作。

    这是一部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理解的电影。

    就像鲁迅说(真是我说的),“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一部伟大的作品,就经得起多种角度的解读。

    “黑客帝国”也是如此。

    不管你是从故事本身,从浅层的表达,从深层的象征意义,从其宗教内涵,从其隐喻……

    都能get到一些或让你震撼,或令你深思,甚至让你不寒而栗的东西。

    喜欢炫目特效的人,可以从“黑客帝国”里得到一流的特效,观影效果。

    喜欢动作电影的人,可以在“黑客帝国”里感受到优秀的动作设计,出色的打斗场景布局。

    喜欢挖掘细节的人,呵呵,有福了,“黑客帝国”里有无数的细节可以挖掘。

    喜欢深度探讨电影的人……“黑客帝国”中的哲学意义、社会学意义,简直可以拿来在大学里开设一门课程,讨论四年时间。

    (

 第760章 杜版黑客帝国

    即使在有了整个编剧团队之后,“Matrix”剧本的创作也没有加快进度。

    因为杜采歌对这个剧本的要求太高了。

    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当然这些编剧们也并没有不满。

    在他们看来,这将是一部能名留影史的电影。

    能够参与到这部电影剧本的创作,对他们而言已经是人生的次巅峰了——什么时候他们能独立创作出这样的剧本,才是真正的巅峰。

    他们渴望着,能够帮助杜采歌做出尽善尽美的成品。

    等到这部电影惊艳世界的那一天,就是他们获得高峰体验之时,也是他们的努力得到报偿之时。

    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分工忙碌着。

    有人在设计、推敲台词。

    有人在细化一些场景细节(其实这一部分通常不是由编剧来做的)。

    有人在查找资料,务必要让电影中减少BUG,减少常识错误。

    忙碌,并快乐着。

    人都是懒惰的——这么说或许有点绝对了,但可以换种表述: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

    但即使是懒惰的人,也会有全力以赴做事的时候。

    当然不是在做逼不得已的事时——比如工作,赚钱养家,虽然这是逼不得已必须要做的事,但人们很难在工作的时候充满干劲,往往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偷懒就偷懒,能省事就省事。

    但是,当从事的工作,预期会有丰厚的回报——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再懒惰的人,都会干劲十足。

    换句话说,如果人们从事某项工作的动力不足,那仅仅是预期的回报不够罢了。

    而像是参与到“Matrix”剧本的创作这种工作,每个编剧都热火朝天,主动加班加点。

    他们都是业界的老油条了,以前很少会这么全情投入到一个剧本的创作中。

    这种劲头,会让他们回想起自己制作第一个剧本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种投身于伟大事业的战栗感和兴奋感。

    之所以他们这么投入,一方面是海明威导演承诺的丰厚报酬,以及根据未来票房收入而给予的后继奖金。

    更是因为,他们认同这“Matrix”将会成为一部伟大的电影,能够投身于这样一部电影剧本的创作过程,简直是在帮助他们完成梦想。

    而在将任务分派下去后,杜采歌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去挑选合适的演员。

    他并没有局限于在大华国演员中挑选,他的新版“黑客帝国”会是一支“多国部队”。

    原版的“黑客帝国”第一部,剧情是非常经典的好莱坞模式,并不复杂。

    只是那些设定,那些细节,那些打斗场景吸引人。

    真正故事的铺开,由一部“出色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商业电影”升华为“神作”,更多的是第二部、第三部的功劳。

    第一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