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某小鲜肉发表了一首新歌,空降排行榜,首日下载几十万次,成为本月最热歌曲。

    你不听?你觉得不好听?资本控制的媒体告诉你,那是你的审美过时了哥们,赶紧纠偏吧。

    某小花发表了一首新歌,各种被乐评人尬吹,在综艺上频频露面。

    你觉得那首歌的歌词没什么意思,没有内涵,纯粹的口水歌。

    资本控制的媒体告诉你,是你out了,现在就流行这样的歌,全世界的音乐风格都在变化,这首歌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新风格,并且获得了成功。

    你就算觉得有哪里不对,可也只能将信将疑。

    可这时候,海明威又出现了。

    他带着他的新歌走来了。

    他告诉你,媒体尬吹的好歌,和真正的好歌,还是有区别的。

    被花钱打榜打到前几名的音乐,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音乐,是有区别的。

    哪怕就是那些混粉圈的,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会花钱把偶像的新歌买100次,1000次。

    但真正在他的播放器歌曲列表里循环播放的,还是海明威的歌曲。

    于是歌迷们回味过来:卧槽,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媒体告诉我们,我们以前听的音乐,我们以为是shi,但其实是好音乐,只是我们不懂欣赏。

    现在我们才发现,原来那真的是shi。

    在鬼脸乐队演唱会上出现的歌曲持续地霸榜,不是因为逐梦互娱花钱刷了,而是因为歌迷们真的想听,因为这些歌真的好听。

    在青鸟音乐的互动评论区,在各个论坛、贴吧、微博,人们讨论着演唱会上的一切。

    探讨着“假行僧”的寓意,讨论“执着”的内涵,对“春天里”所蕴藏的那些意向进行争论……

    在乐坛,海明威复出以前,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盛况了。

    大家讨论音乐,不是在讨论音乐本身,而是在讨论唱歌的小鲜肉/小花旦漂不漂亮,有什么花边,和谁组成cp,他/她多么敬业,高烧88度还在带病坚持工作……

    对于大华国的乐坛来说,鬼脸乐队36演唱会其实代表着一个转折点。

    从此,歌迷们不甘心于再受制于资本精心打造的信息茧房。

    而是会努力地寻找真正优秀的歌曲。

    真正的,喜欢音乐的歌迷群体,和粉圈彻底地撕裂。

    当然,这个转折所导致的结果,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感受到。

    这是在音乐领域的特殊性。

    而在电影领域,鬼脸乐队36演唱会同样是有特殊的意义。

    这是蔚蓝星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电影与现实的联动。

    大家不会知道,杜采歌的灵感来源于地球上的一些伟大作品: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是《忒休斯之船》。

    以及大名鼎鼎的美剧《黑镜》。

    这两部作品,它们特殊在哪呢?特殊在它们的交互性。

    尤其是《黑镜》,《黑镜》的电影版《黑镜:潘达奈斯基》是借鉴了rpg游戏里的一个理念:你的不同选择,将导致剧情不同的走向。

    当然,在《黑镜》中,这种借鉴还非常原始。

    其实《黑镜》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尝试,在此之前,《晚班》和《底特律:变人》都有像rpg游戏一样的多重结局。

    还有《穿靴子的猫》,尝试了互动形式,观众可以选择,是让穿靴子的猫亲吻他的朋友,还是仅仅握个手。

    《黑镜:潘达奈斯基》做得更加激进。

    影片可互动的情节设置从开始一直贯穿到结束,电影开场大概两分多钟之后,画面底部便上浮出下一段情节发展的双向选择,并配有10秒倒计时——如果你不触动任何选项,系统会自动为你选择。

    虽然这部电影在市场和口碑都遭遇惨败,但是这给了杜采歌灵感。

    所以他大胆地,把电影与现实进行联动:看完电影后,观众们的选择决定了会不会有演唱会。

    歌迷们和鬼脸乐队在演唱会上的表现,决定了电影的最终走向。

    杜采歌觉得,《黑镜:潘达奈斯基》的尝试是将电影变得游戏化。

    这一方面增加了电影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没考虑到电影观众的心理特质。

    一个人在准备进行观影时,和准备进行游戏时,他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

    关于《黑镜:潘达奈斯基》有一个获赞数量很多的评价是“作为游戏娱乐性太差了,作为电影的话情节又过于粗糙”。

    所以杜采歌是尝试了另一种互动。

    为什么一定要搞互动、搞交互?

    因为这是尝试让观众更加投入。

    当观众亲自参与到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他的心理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获得的体验,也会更加丰富。

    杜采歌不清楚,“交互式电影”会不会成为未来电影的一种主流形式。

    但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锐的导演,他想做一次大胆的尝试。

    幸运的是,这次尝试取得了爆炸式的成功。

    而“老男孩”的成功,让整个电影市场的从业人员,都被吸引了过来。

    许多人得到了灵感启发,不时有消息爆料,说某个大导演考虑在新片中做出交互环节,让影片和现实进行联动。

    当然,要怎么去实现联动,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杜采歌很高兴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带给别人启发。

    他从来不想当一个独霸电影市场,唯我独尊的导演。

    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和一群同样有梦想、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一起开创一个电影盛世。

    而一个电影盛世,绝对不能只有一个类型的电影,需要百花齐放。

    他自己有擅长的题材,也有不擅长的题材,毕竟他没有“满分导演系统”,有偏科也是正常的。

    在忙完葬礼后,宋葭带着杜淑雯找了过来。

    “小叔,杜爽他现在有一个假释的机会,但是需要你帮忙。你能不能过问一下呢?”宋葭小心翼翼地说。

 第533章 说他是“天才”是一种侮辱

    杜采歌询问清楚后,谨慎地说:“我先找人咨询一下。不管我能不能办这件事,我都会尽快给你一个答复。”

    宋葭千恩万谢地走了。

    她走后,杜采歌立刻打电话叫来了他的私人法律顾问。

    其实在演唱会之前,杜采歌和范玉弘吃了次饭。

    范玉弘正式退休,而他也将一个完整的、看上去还不错的团队交到了杜采歌手里。

    这个团队里,比如有负责文秘、助理这一块工作内容的方慕宸,有负责法律的,有负责新媒体的,有负责形象设计的,有负责网络安全的……整个团队,都在为杜采歌一个人服务。

    额,当然,其中一些团队成员,是有别的工作的,比如法律顾问,这位大能呢,杜采歌要养他也不是养不起,只是没必要对吧。

    也有几位团队成员,是专心为杜采歌一人服务。

    杜采歌还特地去注册了个人工作室,然后将工作室挂靠在逐梦互娱下面,这样方便给这几位团队成员购买五险一金。

    私人法律顾问很快就到了。

    这是一位不到40岁的业界精英,姓顾,是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但他保证会有充足的时间为杜采歌服务。

    一旦杜采歌有需求,他甚至会推掉别的工作,来专门给杜采歌提供法律服务。

    当然他的酬劳也是不菲,杜采歌每年要向他支付80万的税后薪水,来换取他的一些法律意见,帮他审核和起草合同文本等。

    而如果遇到一些重大案件,需要顾律师去打官司之类的,那自然得加钱。

    顾律师坐下后,杜采歌迫不及待地把情况说了出来,征询他的意见。

    顾律师并不是刑法方面的专家,他更精通商法、民法等。

    不过对于刑法方面的法律条文,肯定也不会陌生。

    略一思考,他说:“假释的话,我们国家的法律是有相关规定的,比如第xx条……”

    最后他总结说,“以你哥哥的情况,为他申请假释是没有问题的,他已经执行完成了原刑期超过三分之一,原本的罪名也不是特别严重,在狱中表现良好,多次获得减刑。那么只要你的嫂嫂去提出申请,然后交30万的保证金,并且有你做担保,假释是马上就可以办下来的。”

    “不过你要注意的是,你哥哥的原刑期是3年。假释以后,在原刑期结束之前,如果他再次违法犯罪,那么30万的保证金是要罚没的,另外你也会受到牵连,比如会对你进行限制消费、加入失信名单、进行社区劳动等惩罚。”

    (注:蔚蓝星大华国的刑法与地球上的中国法律有所区别。请勿对号入座。)

    杜采歌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下定决心:“既然这样,那我就帮忙担保吧。毕竟是我亲哥哥,他也不是什么坏人,这点风险我还是得承担的。顾律师,要准备的文件之类的,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应该的。”顾律师笑着说。

    一年80万,这笔钱还真好赚。

    接下来几天,杜采歌陪着宋葭办完了申请,交了保证金,剩下的就要等待监狱管理局的通知了。

    然后又是一阵忙忙碌碌。

    杜采歌会时不时地去“唐探1”和“疯狂的石头”的剧组去转悠转悠,看看拍摄进度。

    有时也会去探探许清雅的班。

    另外“诛仙”的剧组也即将开拍,段晓晨并不会一开始就加入,现在仍然一有空就缠着杜采歌。

    许清雅也会在拍完“爱情公寓”的戏份后,再加入“诛仙”的剧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外界的炒作也好,评价也好,都不会打乱杜采歌的步调。

    其实最近他真的在风尖浪口,首先电影“老男孩”还在高歌猛进,在演唱会之后,“老男孩”的销量逆市上扬,惊爆了不少眼球。

    大概是因为演唱会的热度太高,之后那些歌曲又各种霸榜,吸引了大量的路人来观影。

    而这些路人,最终会被“老男孩”的内容和质量折服,又推荐各自的亲朋好友来观影。

    截止到3月16日,上线一个月(其实只有28天),票房已经达到了4418万,观影人次超过了1190万,创下了一个在短期内很难被超过的记录。

    可以试想,如果这部电影是在电影院播放的,那么已经带来35亿的票房了。

    要知道,这仅仅是成本700万的微电影……

    而“老男孩”在电影时光网的评分也居高不下,目前刚刚跌破8,仍然有着79的超高分。

    可别拿豆瓣评分来和电影时光网比,蔚蓝星电影时光网的评分可严格多了。

    如此豪横的数据,自然让整个电影行业都为之震动。

    大家都想复制“老男孩”的商业奇迹。

    而有奶便是娘的媒体,对杜采歌极尽肉麻地吹捧。

    什么“新一代导演的扛鼎之人”,什么“开创性的电影表现手法”,什么“交互式电影之父”,什么“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导演”……

    至于“天才导演”之类的,已经没人提了。

    用一个普普通通的“天才”来形容杜采歌,那是接近于侮辱了。

    而同时,各种和杜采歌有关的绯闻也是满天飞。

    根据媒体报道,今天他在这个女星的小区出现,明天就和另一个女星在酒店约会了。

    关键是,有许多编的特别离谱的谣言,很多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