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战国大召唤-第1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韩毅也没有亏待他,将他的封地封赏在南方鸟不拉屎的地方,眼下天下大定,不易大肆屠杀,要施恩于天下,安定民心。

    当燕国被按住后,韩琦也象征性的递交了归属书,吴国也正式落入韩毅的手中,虽然早就落在了韩毅的手里,但名义上不是,现在不过是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罢了。

    韩毅看着眼下国内的开支,眉头紧锁了起来,虽然国内的税收总体而言是增加的,但开支同样是不小,比如军队的养护,以及对秦军士兵的安置,毕竟他们刚刚投降,各地的文化不同,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摩擦,为了消除这种隔阂,韩毅将镇北军、以及韩擒虎、曹操的兵马混编,重新整编,踢出里面的老弱病残,以及没有参与过征战的子弟兵,让他们回家务农,同时国内的兵马进行整编,在保证战斗力的同时,也让民间得到大量的劳动力,一来是恢复生产,二来开拓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谁会嫌弃自己家的钱少,随着食盐的需求量增加,盐场也增加了许多,还有茶叶,以及对外贸易,以晋阳为主,派遣商人去草原购买牛羊,并将中原的茶叶和食盐出售给草原,以此来换取巨大的利润,同时国内的耕牛稀少,在商人买牛回来的时候,直接被国家收购,并发放给百姓,虽然这是一笔赔钱的项目,但商人的税收,直接弥补了这个空缺,还获得了巨大利润。

    眼看着国家欣欣向荣,韩毅又将目光瞄准了蜀国的丝绸,毕竟和麻衣粗布相比较,丝绸简直是利器,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韩毅也是拎得清的,直接派遣妇好负责此事,在蜀国搞到丝绸,并且扩大产量,丝绸一经问世,直接被许多大臣的败家娘们全部抢购一空,甚至于有价无市,眼见有利可图,韩毅又是如法炮制,将其设置为国有,商人追风逐利,也开始打起来丝绸的主意,不远千里将丝绸运送到域外。

    这一笔暴利,在加上茶叶,瞬间韩毅可谓是如鱼得水,乘着这个空隙的时间,韩毅又捣鼓出了瓷器,毕竟这个玩意在宋明清时候,可是个暴利,韩毅自然也没有放弃,让工匠不停的研发,虽然制作工艺很粗糙,但进步却是非常明显,新出来的瓷器直接被抢完了,韩毅也乐在其中。

    用时士兵的盔甲和兵器也在不断的研发和改进,装备的治理也在不断的提升,虽然不能穷兵黩武,但也不能重文轻武啊,韩毅可不想自己以后的朝代,被草原打的缩在长城,不敢北上,这可不是韩毅想见到的。

    书房内的灯火不断变换,韩毅揉了揉自己的脑壳,还是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但北方却是不安定了,随着茶叶、食盐、丝绸这些东西的流入,草原突然意识到中原富庶的可怕,毕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李世民此刻也开始蠢蠢不安了,修养了五六年,让他雄心壮志,看着眼前的茶叶,李世民只感觉食不知味,虽然国内的人口大大增加,但每年都会有不少百姓饿死,甚至于冻死,毕竟他这里实在是太冷了,同事李世民也了解了中原的富庶,不由自主的垂涎三尺。

    当然李世民也不敢掉以轻心,看向手中的竹简,扫了一眼身下的长孙无忌半晌道:“无忌!你怎么看!”

    “眼下为了安抚百姓!军队一直在扩招!但军粮一直是个问题,这么多兵咱们不好养,为今之计就是联合努尔哈赤,大举南下攻打中原,虽然不能一举将其灭掉,但掠夺来的财富能够让百姓过一个好年啊”长孙无忌、面色凝重,寒风一吹冻的他瑟瑟发抖,李世民执政以来,国家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先的茅草屋变成了现在的石屋,可一但到冬天饿死的冻死的的不计其数啊。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代替我走一趟草原!”李世民叹息了一口长气,深色凝重道。

    “明白”长孙无忌也是没有办法,直接带领着队伍出使着草原。

    同时成吉思汗也是按耐不住了,草原日夜温差巨大,白天热的要死,晚上冷的要死,而且草原的水源非常匮乏,每年还要迁移,在加上中原传入的好东西,让这些饿狼垂涎欲滴啊。

    终于,堪比上一次草原大战的战况终于是要爆发了,李世民派遣的使者抵达了努尔哈赤的草地,两边达成了协议,开始筹备军饷,于明年的冬天南下入侵中原,而铁木真似乎也和他们搅和到一块,集结了二十万蹄铁骑,十万奴隶准备在此南下。

    韩毅一统中原之后,自然开始要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毕竟草原这个邻居可不是很友善,韩毅也开始积极修建长城,将燕长城和赵国的长城连在一块,当然这件宏伟的建筑也是劳民伤财。

    仔细的算一下,嬴政动用了二百万人都修建了十年的时间,而韩毅不过聚集了六十万囚犯进行修建,这其中的差距自然是可想而知,仔细换算一下,大约需要四十年的时间。

    韩毅为此也是头疼不已,索性有鲁班弟子进行帮衬,这才让工期快了很多,但随着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犯罪的概率也是越来越低,囚犯刑满释放,这六十万人可谓是越来越少,韩毅也在为此苦恼,无奈的韩毅最终决定招纳工人,在百姓农闲的时候,让他们修建长城,但毕竟不是无尝的,而是每人管饱餐两顿,每日工钱五个铜板,不是韩毅抠门,实在是国家没有那么多预算。

    当然百姓也不会在乎钱多钱少,他们真正在意的是管饭,毕竟农闲的时候没有活干,而韩毅管饭还给钱,这谁不愿意啊,每年的夏冬两季节,修建长城的速度便是快了不少,而长城也逐渐有了模样,原以为这样安逸的日子会持续下去,但总是有人不安分,或者说为了有限的利益,发动无限的战争。

 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李光弼

    燕长城上

    天公不作美,今日的风雪格外的大,寒风刺骨,在加上北风呼呼,宛若一柄无形的刀剑,一剑一刀的刺入人的身体,大雪覆盖了这片城墙,但依稀能够看到这处城墙上古老的印记,上面有着鲜血的烙印,原本一望无际的天空被白雪所覆盖,阳光都被这处风雪所掩盖。

    辽东,这块原本是属于燕国的土地,自从被李世民侵占了以后,燕国就退守到了辽西,辽西和辽东就隔着一条河,这条河名叫浑江,名字的由来已经记不清了,但辽西守将慕容恪没少在这里和李世民打交道。

    自从燕国归顺韩毅取消国号后,慕容恪也在想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但伴随着韩毅的一纸诏书,任命慕容恪为辽西郡守总领军事,慕容恪也算是认命啦,毕竟负隅顽抗,或许都不用韩毅动手,慕容恪就要因为粮草告结而被迫投降了,索性韩毅给他了一个台阶,他也就借坡下驴了。

    而李世民的二十八万兵马也是悄然集结,努尔哈赤手中的兵马并不比李世民多多少,只有十二万骑兵可用,在草原上机动性强,战斗力异常的彪悍,全民皆兵,熟悉地形,成吉思汗这些年没少和努尔哈赤打交道,但也不敢过份,毕竟努尔哈赤的骑兵可不在少数。

    “驾!”已经年近半百的努尔哈赤骑着战马,身穿黄色宽大的盔甲,虎背熊腰,腰间配备一把弯刀,胯下一批枣红色的汗血宝马,双目盯着李世民的兵马。

    努尔哈赤一双混浊的老眼盯着李世民,只见李世民身穿铁甲,头上带着白色的帽子,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年岁大约在三十岁左右,两代天骄对视一眼,努尔哈赤呼出一口热气道:“半岛上的家伙,你们叫我们来,我们可是来了,但是我麾下的兵马可不擅长攻城,这攻城的任务怕还是要交给你了!”

    李世民眉头一锁,这努尔哈赤意思很明确了,打仗的事情他不参与,但抢夺东西,他倒是十分乐意。

    李世民不动声色,嘿嘿一笑道:“这个是自然,东西你们可以抢,但是人口归我们,还有城池,我们各持所需,怎么样!”

    在李世民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人造的,只要有人一切都不是问题,虽然李世民需要这一批物资,但他更看重的是辽西的领土,毕竟结合辽西和辽东可以耕种的土地,养活自己麾下的百姓却是没有问题了。

    “可以!”努尔哈赤伸出自己的手掌道:“天上的狼神作证!”

    “嗯!”李世民不屑的点头,算是没有拂努尔哈赤的脸面,虎目盯着眼前的浑江,用手中的马鞭指了指道:“跨过眼前的浑江就是燕国的土地了,走吧!”

    “好!”努尔哈赤应了一声,扬起手中的马鞭道:“儿郎们!为了孩子不被挨饿,为了自己的婆娘不在跟人跑了,给我冲!”

    “走!”李世民手中的马鞭也仰了起来,而阻挡浑江的第一层门户就是浑江城,此城是慕容恪防备李世民建立的城墙,原本打算建成浑江关的,但奈何辽东的百姓不堪在李世民的统治,拖家带口的向着浑江关逃窜,不得已慕容恪将浑江关修成了城池。

    浑江的地形并不险要,建立在凹凸不平的平原上,城墙高达八丈,内裹夯土,外裹岩石,眼下风雪飘荡,北风吹在人的脸上,就好似针扎的一样,浑江城的守将乃是武阳靖,此人乃是燕国的名将,和乐毅、剧辛等人起名。

    看着眼前的飘雪,武阳靖微微蹙眉,这大雪连天的,这个冬天可是不好过,武阳靖想到此处,感叹道:“今年的冬天也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啊”

    武阳靖年岁大约五十岁左右,身上七尺,身穿着燕国特有的黑色战甲,腰间佩戴着青铜剑,身材偏胖,头发黑白灰三大色,两鬓斑白,手中端着木制的杯子,喝了一口热水,呼出一口浊气,这才长呼一声:“舒服”

    浑江城内足足有二十万百姓,这个冬天他们过的也是紧巴巴的,毕竟天下大定没几年,虽然韩毅减免了赋税,但百姓也是勉强度日,只能有个温饱,想要吃饱饭那是不可能了,而且浑江城内的百姓希望韩毅将长城修建到燕国,这样他们也可以去赚取工钱,图个温饱,但韩毅毕竟刚刚立国,步子迈的不大,没敢全面修建长城,要不然韩毅非红色赤字不可,手里没肉,拿什么养鹰。

    城内守军足足有一万多人,并在城中央设立了烽火台,如若遭受了外敌的入侵,立马点燃烽火台,坐镇辽西的慕容恪会迅速派兵援助,给予支援,毕竟小打小闹武阳靖还是能对付的,就怕是李世民大举入侵,到时候以武阳靖手中的人马也不是李世民多少。

    浑江东岸,李世民的十万先锋军已然率先抵达此地,领军的将领乃是李光弼,他乃是李世民的族弟,其军事才能在李世民手下乃是首屈一指,与李嗣源、李如松、李光颜、李克用四人并称之为李家五虎,与长孙晟、达奚武、乙支文德、梁师泰、权粟、黑齿常之、哥舒翰、苏宝同八人组成的八骁将齐名。

    此次李世民为了首战告捷,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直接给李光弼配备的豪华整容,以李光弼为主将,八骁将中的长孙晟和权粟二人为副将,麾下武将有李皋、左雄、张亮。。。。。。。。等一杆猛将。

    当然努尔哈赤也不能让李世民将肉全部抢夺完,派遣了八旗中的多尔衮为将,率领两万骑兵协助李世民攻打浑江城。

    两军会面,李光弼正坐在主位上,多尔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