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引发的连琐反应就是,朱砂饰品大卖特卖。

    每天都卖断货。毕竟现在是纯手工时代,工坊加班加点的生产都不够。

    就连朝廷命官,都人手一串朱砂佛珠,掩在袖子里,半刻都不离身。

    他们是真的信。

    尤其亲眼见过万氏死状的,更是信的不能再信了,不然这种种……说巧合实在是说不过去。

    而且还有很多人想买朱砂的锦字佩,不少人去店里问。

    当初唐时锦在茂州做锦字佩,本来是为了造势的,但后来她越爬越高,锦字佩在茂州就越来越火,然后又渐渐延伸到各地,如今大家都把锦字佩当成常态饰品了,首饰店平时都会有卖,商人也真有不少佩带的,这是为了求财。

    但现在,他们是真切的觉得,神佛太远了,只有唐时锦这种真神的运势,才能压的住昏君妖妃的戾气。

    唐时锦也没有阻止,既然有人买,那就做啊!赚钱的事儿谁会嫌少?

    所以,万氏和元盛帝,算不算是用生命为大庆做了最后一点点贡献?

    元盛帝再昏聩,他死了也是二十七个月的国丧。

    余外,朝上二十七日禁朱批,民间百天内禁宴饮作乐,二十七日内禁嫁娶,但因为正好逢年节,考虑到民俗,所以诏书明令勿扰百姓,把不准屠宰什么的给去掉了。

    因为元盛帝驾崩的很不是时候,所以这个年过的一点都不热闹。

    本来应该在乾清宫停灵的,但是炎柏葳才不要,于是直接下旨,就停灵在了万岁宫,因为路远,又是年节,所以丧葬之仪,一切从简,难得的没有半个人跳出来参。

    停灵二十七日下葬之后,年也就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唐时锦一算朱砂的帐,又到手三百多万两……又超过了一年的国库收入。

    连桃相听闻之后,都忍不住感叹:“真不愧你是财神,为什么就能赚的这么容易?”

    他一脸的不可思议。

    唐时锦笑道:“这也不算什么,我自己生意赚的比这还多。”

    她跟他商量:“义父,我想做学校。不是学堂,是学校。”

    之前炎柏葳还是太子的时候,在京城做了包罗天下书的图书馆,又在各地做了“足下阁”,但是天下图书馆,主要是让举子们有机会看到一些世家秘传的古籍,而足下阁,是真正的启蒙。

    而唐时锦现在想仿效现代的学校,分程度,分专业做学校。

    例如普通学校,孩童启蒙、教算帐、同时教一些技工,例如铁匠、石匠、木匠之类的,总之就是初级谋生技能……

    再有高等学校,主要就是教那些需要深研的技能,例如医术、制香、制茶等等,主要给识字的,有一定基础的人。

    她坐没正形的盘膝在那儿,跟桃相叨叨。

    炎柏葳今天算是陪媳妇儿“回门”,刚才抱着儿子出去转了转桃相府,跟桃大和桃二一起回来,也都加入进来,一起商量。

    这个事儿,又是一个需要操好几年心的事情。

    从建校、师资、招生、日常管理……等等吧,全都需要细细筹划,而且过程之中,也都需要可靠的人去管控,调整,要走上正轨,乐观的估计也得三年。

    唐时锦和炎柏葳,都属于那种不喜欢拿大事去“试验”的人,很讨厌失败,所以一时之间,还真挑不出一个放心的人去做这件事。

    而且唐时锦的意思,是想用唐家的名义去做,也就是说她捐银子去做。

    这样一来,又不能动用朝上的人,桃相举荐的,桃大郎都说不涉俗务,换句话说,就是才华有余,未必有处事之能。

    炎柏葳道:“此事是不是应该朝廷出面比较好?”

    “是的,是比较好,”唐时锦道:“可你没钱。”

    炎柏葳:“……”

    扎心了。

    可确实是。虽然她很能赚钱,国库补的很快,但之前亏的厉害,这一头补了,那一头千头万绪,又得源源不绝的往外支,他还真……没钱。

    起码得有个两三年才能周转开来,变的从容。

    炎柏葳长叹了一声。

    桃大郎忍笑道:“也无事,如今唐家出面,也与朝廷出面差不多了。”

    几人商量了半天,唐时锦一拍扶手:“什么难不难的,先建校!问题一个一个的去解决!”

    桃相道:“锦儿实实是大庆之福。”

    炎柏葳笑看了她一眼。

    然后他跟桃相商量,“义父,今年开印之后,要开始推广麦、黍、菽的良种,你说此事派什么人去做合适?”

    桃相道:“此事干系重大,臣以为让平郡王,或者靖王世子去,比较合适。”

    炎柏葳沉吟良久:“那就让平皇叔去吧!”

    于是一开印,就下了旨,将平郡王调到户部,专司此事。

    这次推广的良种有四种,春玉米、春小麦、红豆和绿豆,这几种,各有最适宜种的地区,需要奔赴各地,所以炎柏葳还抽调了五千锦衣卫协助保护,命穆星昴随行带领。

    但即便抽调,炎柏葳也仍旧坚持把锦衣卫归在总缉事厂名下,连唐时锦都看不懂这操作。

    平郡王为人极为谨慎,如今朝中经过了几轮清洗,已经算是气象一新,但下头的人可还没换过,所以去一个这样的人,倒是刚刚好,身份压的住,又不用担心同流合污。

    过了正月,七皇子回来见驾。

    这倒霉孩子也是挺惨的,因为他当初给万氏跪灵,是元盛帝下的令,他没法拒绝。

    既然连万氏都跪了,元盛帝,亲爹,他又怎么能不跪?有什么理由不跪?

    所以再怎么从简,唯有他是从头跪到尾的。

    要是平时,怎么也得有几个官员赞一下纯良至孝啥的,奈何万氏和元盛帝的名声都太差劲了,还牵扯了妖孽之事,新帝又明显不是个好糊弄的,七皇子又明显扶不上墙,所以,不管基于什么理由,都没有人夸半句,就连他的未婚妻家中,也都默默无声。

    所以他只能跪着。

    中间还“昏倒”了两次。

    反正不管真病假病,病了就给你治,治完你爱跪不跪,也没有人管你。

    七皇子可能是觉得,之前都跪了这么久,要是不跪了,那之前跪的不就浪费了?

    所以居然就磕磕巴巴的,坚持着,算是把七七给跪完了。

 第750章 四脚吞金兽

    这就是典型的,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他并不明白,他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炎柏葳连场面话都没说,只当不知道这事儿,然后直接表示,按之前的来就成了。

    禅位时,七皇子被封了怀诚侯,入刑部,如今过了这么久再回来,仍旧是入刑部。

    刑部尚书是钟林锋,那是一个真狐狸,与唐时锦和炎柏葳的关系都很好,七皇子这种假狐狸到他手底下,是真的扑腾不出啥浪花儿的。

    但七皇子似乎早就料到了一样,表情平静的谢了恩,然后奉上了一个折子:“皇上,臣弟参前废太子,灵前饮酒吃荤食,大不敬。”

    炎柏葳淡定的接下了折子。

    所以说,这个七皇子也算有几分小聪明,他猜到了他想处理废太子。

    废太子被元盛帝弄去守皇陵三年了,可是哪一个守皇陵的,能养成这么大一坨?

    胖就不说了,眼珠浑浊,反应迟钝,年纪轻轻的,感觉脑子都是糊涂的,这明显是被酒色掏空了。

    既然七皇子递上了台阶,炎柏葳就顺理成章的发了个小脾气,处理了废太子,直接以不孝不敬之名杀了。

    于是炎柏葳的弟弟,只余下了五、七两只。

    炎柏葳便下令让五皇子的生母贤妃,管理万岁宫,并将宫里伺候的人,放出去一半儿,直接把别宫围了起来,轻易不许进出。

    到了这一天,元盛朝这一页,才算是彻底掀过去了。

    过完年,这短短的一个月,唐时锦深刻体会到了家里这只四脚吞金兽有多么难缠。

    因为过年封了印,她跟炎柏葳带着他出来玩了几趟,让小团子一下子明白了,原来世界有这么大,好玩的东西这么多,他就再也不肯憋在一间小屋子里了,天天闹着要出来。

    唐时锦之前一直很乐观的想着,小团子懂啥啊,也就只会哭,有什么了不起的,为娘有一万种法子收拾他。

    然而现在她明白了……四脚吞金兽不需要会其!它!的!本!事!

    就算她有万万千的计策,也只能败在她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里。

    小家伙聪明的很,他能非常清楚的区分出几个人之间的差别。

    例如奶娘只能抱他在屋子里转转,何浅碧偶尔能抱他逛个园子,只有爹娘能带他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于是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唐时锦一大早就被儿子吵醒了,只能换了衣服抱他出来玩,一抱出来就不哭了,小脑袋转着东看西看,乐呵的很。

    唐时锦抱着他在街上转了转,也没处去,就去了罗娘子那儿。

    罗娘子一出来就蒙了:“这么点点大你就抱出来?天这么冷!”

    唐时锦道:“不冷啊!”

    罗娘子瞪了她一眼:“就没见过你这种当娘的。

    她伸手来抱:“哟哟小甜宝,乖乖儿的,姨母抱抱。”

    唐时锦随手把儿子给了她,就见简秋罗笑着冲她福身。

    唐时锦道:“你怎么在这?起吧。”

    简秋罗笑道:“与罗家姐姐聊起来了,就时常过来坐坐。”

    简秋罗自己攒了很多银子,所以出来之后,唐时锦给她开了一间类似书吧的地方,茶楼和书楼相结合,然后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小琳琅阁”。

    因为她的书楼叫琳琅阁,这样一来,就表示这人我认识,免得有人找麻烦。

    离罗娘子这儿还是很近的,所以简秋罗有时候就过来与罗娘子聊一会儿。

    年前唐时锦弄朱砂的时候,教了罗娘子一种绣片首饰,就是有点民族风的绣片,大多在手腕上,上头绣上各色的珠子,镶边,颜色鲜艳而明丽。

    这样绣起来不费工夫,但卖价却可以挺高,卖的还不错。

    唐时锦这会儿不好戴红,就挑了两件蓝色的戴上了,还怪好看的。

    而简秋罗这长相,就适合戴红的,唐时锦挑了两样给她系在腕子上,一边回头跟罗娘子笑道:“这种你就不能收银子了,秋罗出去走一圈儿,叫人看到了,就能给你拉不少生意。

    罗娘子嗔道:“我又不是不知好歹,这还用你说。”

    唐时锦道:“珠珠儿他俩呢?”

    “在后头玩呢,也半个时辰没喝水了。”一边说着,就把甜宝给了唐时锦,过去把儿子叫了进来,小姐弟俩头上都戴着毛线钩的花帽,边上挂着绣出来的花生,表示长寿,还怪好看的。

    唐时锦道:“这帽子你绣的?”

    “不是啊!”罗娘子道:“就街边徐家铺子卖的,卖的可多呢,也不贵,主要是这小东西有意思,”她转过他儿子脑袋给她看,后脑勺下头挂着福豆,绣的可可爱爱的。

    其实帽子也就普通,但因为加了这些小东西,就显得格外俏皮有趣。

    唐时锦笑道:“不错,心思挺巧的。”

    她把儿子抱过来:“我过去瞅瞅。”

    她其实就是闲逛,也不在于逛什么,就过去看了看那个徐家铺子。

    确实生意挺火的,不但有帽子,还有孩子拿在手里玩的小玩意儿,像小篮子,稻谷之类的,显然是买了毛线用钩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