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右相和左相一合计,想出了一计损招,广征募兵,凡年满十五周岁的男子,每户都要出一位,无子嗣的门户,以钱粮抵,无钱粮又无人的门户,无论老幼,每户出一人去修皇陵,以一人换一人的方法,将秦家军的兵丁换出来参战。

    若舒得到消息的时候,秦道川仍在江中游走,并未归来,也不知他是否也接到了消息。

    心烦意乱之下,又一次在心里腹诽起七皇子来。

    不过半月,举国上下只要还在朝廷控制下的地盘内,民生哀嚎,令人不忍听闻。

    皇上清醒之后居然还办了一件大事,立了九皇子为太子。

    可是当晚就吐了血,陷入昏迷。

    京中还没反应过来,静王却得了消息,这个消息几乎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全国:九皇子伙同贺贵妃、右相等人用了邪术将皇上唤醒,并伪造了圣旨,皇上吐血昏迷就是中毒的原因。

    反应最大的就是樊如蒯,此时他在营账中看着静王的亲笔信,里面写道:“如若不信,从宫中逃出来的人就在我营中,此人陪伴你的皇上多年,你自然是认识的,是真是假,你一问便知。可笑,真真是可笑,你在前线拼命护卫的皇上却被他自己的亲儿子,最爱的宠妃,最信任的权臣当把戏一样的玩弄。”

    樊如蒯在皇上还是不得禀报皇子时便跟随在他的身旁,虽然这些年保持中立,却对皇上忠心耿耿,他出京时皇上还春秋鼎盛,意气风发。如今却如同风烛残年,奄奄一息,如若信中所说当真,那自己还要不要守在这里,还是回去保护皇上?

    天明之时,他给静王回信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见他。”

    静王爽快地答应了,樊如蒯看着慢慢朝自己走来的人,眼睛越睁越大,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皇上身边贴身的黄门太监,那人走近后,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朝着樊如蒯大声地喊道:“樊大人,救救皇上,他是被人害的,他们怕事情败露,想要杀我,幸亏我自小在宫里长大,才从狗洞中爬了出来,本想来寻樊大人,却走错了方向,去了静王的地盘。”

    几句话,干脆利落,将一切交代得清清楚楚。

    樊如蒯在一见到来人之后,便相信了十分,此人与他一样,前后脚跟了皇上,如今孤身一人来到这里,只能说明皇上真的被人害了。

    静王派的来使将黄门太监扶了起来,走到樊如蒯跟前说道:“樊大人,我主让我传话于你,虽然他要夺取属于自己的皇位,却不愿胜之不武,他愿意与你停战数日,让你回去救你的皇上。因为他要当面去问问你们的皇上,当初为何要假传遗诏,抢了他的皇位。”

    樊如蒯在心里消化了片刻,说道:“我要如何信你?”

    静王来使说道:“静王说他可于阵前立誓,让三军皆闻,失信之人怎可得天下?”

    樊如蒯还想说明日再答复,黄门太监已经拉住他的衣袖,哭诉道:“樊大人,皇上可等不起啊!”

    樊如蒯被弄得心烦意乱,说道:“静王当真会在三军的面前立誓?”

    静王来使说道:“绝无虚言。”

    樊如蒯说道:“好,那我便整顿三军,听静王立誓。”

    不过半日,双方三军列阵,旌旗飘展,一阵鼓声之后,高台之上的静王,大声地说道:“列位将士,孤今日在此立誓,樊将军回宫救驾之时,复绝不主动侵犯分毫,如违此誓,就让孤永无登基之日。”

    樊如蒯听了静王的盟誓,看站鸦雀无声的队列,大声说道:“好,静王,樊如蒯便信你这次,你可要记住,失信之人永不配统领三军,更遑论称帝。”

    静王扬声道:“自然,孤说到做到,绝不反悔。”

    樊如蒯急着回京救驾,却并不敢轻敌,还是留了一半的人马守在这里,只带了自己的亲信人马赶回了京城。

    静王得了信,笑着说道:“秦将军真是奇才,竟然连他会留下谁都预料得不差分毫,可惜他分身乏术,还要骗过朝廷,不然只怕我们早就入了京城。”

    静王的谋士说道:“也怪七皇子那边太拖沓,不然此计早成。”

    静王却说道:“他也有他的难处,毕竟没有根基。”

    谋士说道:“可皇上当初还是选中了他。”

    静王说道:“正因为他没有根基,才要选他。”

    谋士说道:“皇上英明。”

    静王说道:“收起你那套,在我这里不吃香。他当初能干脆利落地为我报仇,便证明了他的能力。”

    谋士说道:“他手下能人确实不少。”

    静王说道:“能让那么多能人聚在他的麾下,助他成事,却不为他的钱财,只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依靠

    樊如蒯带兵赶回京城的路上,无人敢拦,毕竟他手里的兵符代表着如朕亲临。

    直到兵马赶到京城附近,看到前面拦着的兵马,樊如蒯心中了然,果然如静王所言,九皇子反了。

    樊如蒯的先锋,大声喝道:“前方是哪位兵马,讨逆军总指挥史樊大人在此,速速报上名来!”

    对方没人应话,却快速地摆开了阵式,樊如蒯刚摆好阵式应对,对方就一阵箭雨袭来。

    因京城附近发生战事,城门只出不进,出去还要查三代。

    若舒得了消息,又是一阵头大,虽然知道早有这一天,其他的店铺本就生意不多,但是生意一直兴隆重的佳飨会馆却因为断了原材料,只开茶饮点心,酒席只得停了。

    过几天得了消息,说不是静王的军队,是禁军总指挥史樊如蒯与京城的守军在作战,若舒想不清楚,却明白其中一定是七皇子的手笔,松了口气,终于动手了,大概也快分出胜负了。

    心里有了底,便不再焦急,还写信安抚京中的掌柜们,稍安勿燥,就当休个长假。

    樊如蒯将京城围了起来,一副大军压境的模样,因他第一日围城便送了信出去,只要与右相和九皇子无关的军队,都下了军令,要他们前来京城救驾,这次回应很快,每天都有军队陆续前来,京城的守军自然感觉到了压力。

    这日,半夜时分,到处一阵鼓响,若舒喝了安神汤,昏睡不醒。

    老夫人却惊醒了,坐起来对刘妈说道:“宫里有人薨了。”

    仔细听了一阵,喃喃地说道:“是皇上驾崩了。”

    第二天,满城缟素,所有店铺关门,家家关门闭户。

    只闻犬吠之声,再无声乐之音。

    若舒觉得奇怪,这算什么?九皇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还有你七皇子什么事?

    亏得她跟秦道川都买了他赢,真是不给力,一想起左院那位,日后只会更得势,自己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看来要早做打算,可是回青州还是去军屯,若舒取棋不定。

    不时能听到城外有兵马喊杀声传来,若舒想着城外兰溪书院求学的长子应该不会受到冲击,可是她们这些在府里的,就不好说了,秦道川不在府里,虽然从樊如蒯围城那天,杜玖柒就添了人手在后院,前院的侍卫也前来告诉若舒说将军留了人手在府中,要她别出府即可。

    但是看着眼前的一众小儿女,若舒还是定不下心来,掌柜们口中的灾乱,杜玖柒口中的灾乱,都告诉她,一旦乱局发生,所有的都会没了规矩,当一切如洪水般袭来,自己要如何面对,她有些后悔自己要开辟水路的决定了,就算要办,也不该挑在这个时候,从没失去分寸的若舒第一次慌了神,她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盼望着秦道川能在府里,因为怕晚上有事,她不敢再喝安神汤,整晚整晚地睡不着,只能在白天打下盹。

    可是半个月过去,秦道川并没想以前一样,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也没有音讯传来,京城被围了,自然传不进来,杜玖柒隔几日就会送些米面前来,纸条中多写着,京中已经宵禁,行走不便,以后只怕更甚,但因为已经军官,街面上无人走动,只要待在府里,不会有事。

    可是听到的安慰越多,若舒心里就越慌,比外祖母过世,和独守洞房时更慌,因为气氛低迷,一向爱哭的忠漓都不太哭了,只一味的要奶娘抱着,不能放下。

    府里的私塾依旧开着,孩子们一切照常,毕竟年幼,每日依旧说说笑笑,好象府外的一切与他们无关。

    若舒半夜睁着眼睛躺在床上,觉得自己以前实在太高估自己了,常常以为只要出了秦府,就能像出笼的鸟儿自由飞翔,无人能阻。

    现在才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个孤独无助的女子,还拖着一大堆的儿女,想着想着,忍不住将头蒙在被子里,任眼泪横流。

    因为天天换了被褥,床上早已没有了秦道川的气息,连个虚妄的依靠都寻不到,若舒越哭越伤心。

    二十天后,九皇子带孝登基,称帝了,史官在城楼上一遍遍地颂读着新皇的诏书:只要围城的将士放下兵械,朝廷绝不追究,皆官升一级,无官的兵士俸禄加一成。如若不听诏令,所有人按反贼论处,抄没家产并诛九族。

    绑了诏书的箭雨一遍遍地射向围城的队伍,却毫无反应。

    樊如蒯在听到皇上驾崩的消息后,就令全军披麻带孝,阵前立下血誓,要诛杀逆贼,为皇上报仇。

    奇怪的是,一直在京中的樊如蒯家眷却离奇地失踪了,不但是他,所有围城将士的家眷也都不见了。

    将近一个月时,天刚黑,城外就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然后就响了一整晚,直到凌晨才停下来,若舒将儿女们都聚在一块,要角宿去给杜玖柒传话,一旦有变故,先将儿女们带出府藏匿,却只得回一句话:无事,东家勿慌。

    一个两个都是这样事不关已似的轻谩对待,若舒有些生气,一旦起了念头,便收不住脚。

    别人都靠不住,最后都只能靠自己。这句话在往后的岁月里,一直被若舒奉若金科玉律。

    早饭时分,角宿传来一句话:东家,事已定,安心。

    然后听说城破了,贺贵妃碰死在先皇的灵前,九皇子被樊如蒯斩杀在先皇的灵前,右相一干人等皆被抓入了顺天府。

    接着是静王凭着先皇遗诏,登基称帝。

    京城的店铺又开了门,佳飨会馆也如常营业。

    满城的缟素一夜之间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城的红灯笼,庆贺新皇登基。

    杜玖柒每日都会将京城发生的新事要角宿传进来。

    掌柜们的信也陆续传了进来。

    卢三爷的信上说:将军此行铲了两处水盗窝点,平安镖行的名声已经在水路打开,回程的路上,无人阻拦,顺利非常。该打点的他已经打点到位,花费没有超过若舒当实的预算。

    一切仿佛都回到了以前,一切都顺利如常,一切都好象一场梦。

    可是若舒一直没有见到秦道川,也没收到他的信,明明卢三爷信中说他一个月前就离开了。

    又过了一日,秦道川依旧没有回来。

 第一百三十章 质问

    若舒等了三日,几乎都要快等不下去,秦道川的讯息自然要去前院问侍卫,可是兰芷去了之后,带回的话却是:将军早已回府,只是没回右院。

    若舒听了,莫名其妙,什么叫早已回府,只是没回右院。

    本就心有芥蒂的若舒自然会多想,自此后便不再问,只每日处理着青州的事宜。

    因杜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