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舒颇有些无奈,无论何时,只要自己无心一句,秦道川便会当真。可不知他是本身就对自己要求高,还是受不了若舒说他老。

    这两年若舒年龄上的优势已然不再,秦道川那依旧挺拔的身形,坚持不蓄须的定力,都让他如今显得并不比若舒年长,倒是显得更加年轻些了。

 第五百七十七章 机关

    第二日,顺天府果然三师会审,公开审理了祝丞相贪腐一案。人犯尚未带出,顺天府的文书便拿着厚厚的一摞案卷,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念。

    其中历数了祝丞相单独贪墨的军饷、任人唯亲之后得到的朝供、专权西郡多年的所得,一笔一笔皆有往来出处。接着念出了祝丞相把持朝政之后,为抬举同党,如何打压不肯向他低头的朝臣,一笔一笔也十分详细,所涉人等皆指名道姓。

    总而言之,在王兆昇和赵辰良的努力下,祝丞相所作所为皆大白于天下。

    最后更添上了鼓动皇上御驾亲征,骗得太后千里救子,只为取而代之,鹊巢鸠占。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将‘宁王’的反叛操作成义举。普天之下,身居高位者,有几个能做到洁身自好,一尘不染。当初的权倾天下的右丞相不能,如今经营半生终得高位的祝丞相也不能。其后又有谁能,哪个说得清楚。

    顺天府文书念的时候,祝丞相及同党就在后面听着,一桩桩一件件说得如此清楚明白,容不得自己辩白。故而真正升堂会审之时,他便选取了沉默以对。只最后问了句:“太后和皇上现在何处?”

    “在其该在之处。”堂上新任顺天府尹答道。

    祝丞相扫了一眼四周,发现顺天府的衙头竟然没变,推己由人,觉得十分可笑。这一笑便停不下来,最后一口血喷了出来,堵住了气脉,当场死在了大堂之上。

    旁边观看的民众有人轻声说道:“死了也好,免去了皮肉之苦。”因为按东方大陆律,当判斩立决,诛九族的。

    颖泉和颖江紧在人群里,“这孙子,也有今日。”夕日嚣张跋扈的祝丞相嫡长孙,在牢里折腾了这许久,再加上亲眼见到府里的倚仗祝丞相气极倒地而亡,不由得面如死灰。

    同样嚣张的祝老夫人,哪里晓得正是自己的混账加速了祝府的灭亡,此时像发了疯似地呼喊着,“我要见太后,我要见太后。”可惜,物是人非,哪里还有人理会她。

    不如数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祝府就这样灰飞烟灭。

    众人感叹所谓富贵险中求,这险可不就是指这个么?

    秦道川和若舒坐在府里,虽然两人都极力回避着,但多年的默契早就让两人心生感应。如今看似国公府顺风顺水,将一切操控于股掌之间,谁知道将来的哪日又会不会生出变故?

    “管他呢?儿孙自有儿孙福。”若舒终是头一个没忍住。

    “倒也不必如此悲观。我觉得忠源的想法挺好,各郡自制,但都归朝廷管辖。明确划分权力和责任,既分工又合作。倒是比往日名存实亡的管理要好得多。”秦道川说道。

    “想想都头大,单就这钱粮一事就够他们折腾的。”若舒说道。

    秦道川不由得笑了起来,自己的妻子向来最看重这个。“夫人若有良策,举贤不避亲,当不吝赐教才是。”

    若舒摇头,“你说得对,这事由着他们自己去折腾。我已经扶上马,又送了一程,该是他们自己走路的时候了。”

    “如今只等婉珍和婉华归府,再将盛琰的婚事一办。我们就可以脱身了。”秦道川起身走到窗前,窗前的荷塘碧绿如缎又粉嫩欲滴。“此时的青州,怕是美不胜收吧?”

    “青庐的荷花要晚些。”若舒说道。

    “你说我们要不要提些要求,这各郡的时令佳果当及时孝敬上来才是。”秦道川说道。

    若舒失笑,“倒不必止于佳果,其他的好东西也可以要求他们孝敬的。”

    “可惜不能明示,不然若是能免去赋税,岂不更好?”秦道川说道。

    若舒笑道:“这倒不必,该纳的还是得纳。只要世道清明,也不在乎这些。”

    “夫人气度始终如一,为夫景仰。”秦道川说道。

    “你又打什么主意?这连番的好话上来。”若舒狐疑道。

    秦道川无奈摇头,“可见黄金三章确实重要,要是这形象坏了,日后无论如何弥补都改观不了半分。”

    若舒说道:“将军也不必妄自菲薄,能嫁予将军为妻,也是我此生之幸了。外祖母说得不错,像我这样的脾气,能容忍我的,确实不多。”

    “一切皆是缘份,我若早日认命。如今不知会有何不同?”秦道川感叹道。

    “伤春悲秋是女儿家的份内事,将军堂堂男儿,春秋鼎盛,当另起雄心才是。”若舒说道。

    “多谢夫人夸赞。”若舒见他又想要扯起昨晚之事,便不再理他。

    鉴于是忠源的私事,直到他以‘宁王’的名义登基之日,赵雪飞都不见踪影,众人虽心有疑惑,却无一人在他面前提及。

    忠源也在第二日,在御书房中召见了太妃。两个人静静地对视着,似乎都在等对方先开口。

    “实在没想到,会是今日这样的局面。”太妃还是先下了台阶。

    “太妃可还记得朕?”忠源接道。

    “实话说,自从本宫唯一的女儿流落在外不知所踪,我便对这皇城冷了心。后来强行塞了个什么太子给我,仿佛这样就算给我了了帐,我便厌烦得不得了。再之后,像唱戏一样,在我面前一惊一乍的,幸亏我淡定,不然早吓死了。”太妃说道。

    “那如今呢?太妃做何感想?”忠源接着问道。

    “不过苟活罢了。我娘家的亲人都已不再,现在的亲人就算我回去了,他们也未必记得起我。不如在这所在终老吧。”太妃说道。

    “太妃是长辈,晚辈自然该以孝为先,便依从太妃的意愿。陈皇后虽仙逝多年,但为‘宁王’之母,朕打算封她为皇太后,不知太妃意下如何?”忠源问道。

    太妃回道:“理当如此,不然天下臣民该指责皇上不孝了。”

    “太妃真是明理之人。”忠源说道。

    “无欲无求,自然明理。”太妃答道。

    “宫中那两位虚职,因国公府恳求,朕打算放她们归府另嫁。不知太妃意下如何?”忠源接着问道。

    “年纪轻轻,是不该枯守宫中。皇上圣明。”太妃答道。

 第五百七十八章 动作

    与太妃打了半天的机锋,忠源都不能肯定太妃是否认出自己,虽然明白就算自己直言相告,太妃也因为长公主与秦家的关系,不会指出自己假冒。

    太妃也从开始的震惊中平静了下来,千算万算,都没想到这个‘宁王’竟然是假冒的。还带领着数十万精锐之师,一路取了天下。

    吐蕃的王位向来都是有能者居之,太妃并不觉得争夺皇位有什么不妥。可是这位明明可以靠着自己的实力称霸天下,光宗耀祖。又为何要假借他人名义,如此名不正言不顺地登基称帝呢?

    要知道,日后他的子嗣也会随了旁人的姓,焚香祭奠的也是旁人的祖宗。这又是何苦呢?

    这些疑问太妃直到从御书房出来都尚未想明白。直到经过前日国公夫人求见时的小亭,太妃才有些恍然,国公夫人必然不会亲自去求见皇上,这求见之人只能是秦道川,他不可能不认识宁王。

    太妃轻轻摇了摇头,怪不得这位皇上今日这样大度地表示会送婉珍和婉华出宫另嫁。那日国公夫人也那样笃定她们两人可以出宫,想来症结在这。

    国公爷都承认了皇上的正统,旁人还有何话说。真是办得一桩好交易。

    想着新皇上和国公夫人话里话外都劝着自己出宫,太妃得意一笑。我偏不出宫,且看你们能唱出什么好戏。

    想着太妃的难缠,忠源一阵头疼。不由得想起远在北郡的赵雪飞,就像他娶她的初衷一样,为得就是能有个贤内助帮着自己处理后宅事宜。

    现在这道难题恐怕还是得要她来,只是这不过一句话的事,却让他一筹莫展。赵雪飞对崇王至孝,她能否守得住这惊天的秘密?

    他仍旧在这里犹犹豫豫,那边母亲若舒已经在催促着他早日送婉珍和婉华出宫另嫁了。因为盛琰立誓,婉珍一日未嫁,自己便一日不娶,弄得母亲若舒和长嫂慧容十分头疼。

    忠源夜不能寐,半夜从床上爬起,想着千山万水直道最快,连夜吩咐卢乾去将赵雪飞接来。卢乾踌躇半晌,问了句,“夫人若是问起原由,我们该如何作答?”

    忠源信口说道:“就说我途中染疾,需要人照料。”

    卢乾又大胆地回了句,“公子——皇上的日常一向都是我们四人照料的,夫人也是晓得的。”

    忠源长舒一口气,“就说我已打算安家在中郡,诸事繁杂,需要她来料理。”

    卢乾这才应道:“是,属下立刻去办。”

    忠源躺回床上,第一次觉得这皇帝当得也不是那么的痛快。北郡虽然第一时间来表了衷心,但前车之鉴,忠源仍旧觉得不能再听之任之,再让他们滑不溜手。不过再心急,也只能徐徐图之,慢慢消解掉他们现有的格局。

    至于南郡,恭贺的奏章也在‘宁王’登基之日恰如其份地到了。忠源听王兆昇和赵辰良所说甚多,相比于北郡,南郡更是再不能让其保持现有的局面。先皇在时,也曾想过很多办法想分化之,但是派了无数的官员前往南郡,无一不是被他们同化。就连王兆昇和赵辰良为了不被人排斥,都或多或少地与他们混迹在一处。

    忠澜见与南郡短期内并无战事,与忠源的私兵交接之后便撤回了西郡。

    毫无睡意的忠源又从床上跳起,披衣来到悬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盯着南郡发起了呆。第二日早朝后,便留了王兆昇和赵辰良,又去请了父亲秦道川。

    待忠源将想法说出来后,三个人都直愣愣地看着他。“怎么,不可行么?”

    “自开国来,还从未有哪代君主动过这个念头。不过,若能实施,倒是一着妙招。”赵辰良因为亲近,话也说得直白。

    “南门之外数百里,是南郡由南往北的要道,若没了这条官道,他们就算另外开辟官道,中郡这里也没有现成的官道衔接。皇上又划走了他们最大的码头,以后就算走水路,也得经过中郡的地盘,要想有大动作,恐怕不易。”王兆昇受赵辰良的影响,也干脆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秦道川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地图,“父亲觉得如何?”忠源直白地问道。

    “此招投石问路倒是可行。上次南郡的厢军从东郡溜回南郡就是占了这条水路的便利,若是将它看管起来,以后南郡就只是南郡了。”秦道川的意思大家明白,因为水路陆路的便利,南郡得以通达天下,更因此成为东方大陆最富庶的州郡。

    “既然如此,就趁热打铁,借口我都想好了,这数十年来,朝政之所以动荡不安,就是因为中郡的地形与皇城的位置相冲,若是将中郡拓宽,风水格局顿时改变。到时候天下太平,于万民皆有利。”忠源娓娓道来,这般的强扯都被他说得理所当然。

    “那到哪里去寻这世外高人,指点江山呢?”赵辰良问道,“总要做得像些,才能服众。”

    “这世外高人,还得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