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的人听了,自然心生感触,叹息不已,他们都是杜若远招募进暗卫的,后来经过训练并不适宜于暗卫,杜若远那时已领了禁军副首领之职,便将他们这些人都安排进了禁军。

    从一个沿街乞讨的小儿变成在京城有家有室的禁军,如此再造之恩,怎能不感念。如今有机会留在恩人的继子身边,自然要尽快让他信服,好维护他的周全。

    杜郁文哪知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当是父亲杜若远以前的旧情,但心里也不由得对他们亲近了许多,说道:“父亲向来施恩不图报,你们能感念至今,已令我欣慰。日后,便随我行走吧。”

    几个人见目的达成,高兴万分,情真意切地又说了好一阵话。将以往不便明说的禁军秘事,也借着表忠习地当口,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杜郁文更是不疑有他,仔细地听着,越听越发感慨,父亲人前的风光,藏着暗地里的多少不易。

 第五百四十二章 议和

    南郡厢军王指挥使带回西郡丢了的坏消息不久,东郡的加急军报又送到了皇上的面前,贼寇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沿着北郡、东郡和西郡相交之处,偷袭了东郡数座小城,速度奇快,几乎是一天一座城,按这个速度,怕不是需一月,就能将整个东郡拿下。

    皇上在得知西郡就这样稀里糊涂丢了之后,便每日坐在案前发呆。最后得出结论,外祖不过是暗地里算计厉害罢了,一旦要摆在明处,明刀明枪之下,就不顶用了。

    原本还以为西郡丢的只不过是些偏僻之处,‘宁王’拿了也得回粮食和钱银,还得费钱费人去守住。没想到,原城那么大块地方,又有西境的边防军相助,竟然被人家轻易就夺了。

    想来知道,对方得了西郡必定会反扑东郡,只要得了东郡,北郡那块贫瘠之地,对方就可要不可要了。以自己对北郡那帮人的了解,到时候不等‘宁王’去寻,他们自己就寻上去和谈了。

    杜郁文得知军情,来到皇上面前请战。可是皇上却摇头道:“如今你是朕的主心骨,如何能离开。还是让东郡和南郡的人去对付吧。”

    杜郁文说道:“皇上,他们那些人岂会真心应战,不过虚耗粮草罢了。”

    皇上说道:“杜爱卿之心朕自然明白,可是——”话未落音,就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监快步进来报道:“皇上,太后来了。”

    皇上一听,赶紧起身奔出营帐外,太后已领着一队男装的女卫来到营帐之外,下了马只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径直就越过他进了营帐。

    随皇上一同出来的杜郁文极有眼色地没有跟随进去。

    皇上在外面忐忑了一会,还是进了营帐。太后并未在主位上就坐,而是站在地图旁仔细看着。

    皇上也并未走近,母子俩人就这样不远不近地沉默着。

    最后还是太后开口问道:“现如今是什么情形?”

    皇上虽有些尴尬和勉强,却不得不回道:“回母妃,西郡已然丢了,南郡厢军折损四之有一,贼寇已沿着北线攻占了东郡的几座小城。”

    “看来‘他’是做给北郡看的,不然以他们的兵力,就当直冲你而来了。”太后说道。

    皇上对祝太后所说的‘他’有几分奇怪,因为平时大家一向都是直呼‘宁王’为贼寇的。“‘宁王’一向以诡道著称,向来不喜正面应对。会如此做也不奇怪。”

    太后终于回过头,问道:“我若未来,你打算如何应对?”

    皇上说道:“自然是派人应战,断断不能让他们长驱直入。”

    “如何应战?”太后追问道。

    皇上有些不喜,闷闷说道:“以他们如今的阵势,兵力必然不会集中,只需将他们拦腰切断,令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再灭掉被困的,也算是扳回一局。”

    “且不说你如今战力如何,你想要切断‘他’,便属不易。我已经看了地图,那里因为靠近北地,皆是平原,你的队伍尚未到,他们便已知晓,援军不过半日便可集结,你不怕又步禁军的后尘?”因帐中无他人,太后言语毫不客气。

    皇上受了气,忍不信吐槽道:“朕哪知道外祖手中的西郡厢军和禁军是如此的不经事,一丝战力皆无,令朕无兵可用。”

    太后似知晓他会如此说,接道:“你外祖如今手中已无一兵一卒可用,你此时回京,正好顺理成章亲政。”

    皇上说道:“叛乱未除,我回去又有何区别?”

    太后说道:“与‘他’和谈吧。”

    皇上不可置信地看着太后,“母妃,是外祖让你来的?”

    太后摇头,“是我自己要来的,因为你俩再斗下去,谁也落不着好,还会江山旁落,竹篮打水一场空。”

    皇上苦笑道:“我背着一个和谈的名声,还如何亲政?母妃,你是真聪明还是假糊涂?”

    太后说道:“前朝越王还有十年之辱,最后不一样报仇血恨,大获全胜?”

    皇上说道:“母妃,其实你并没有说服外祖让我亲政,你只是想将我叫回去,继续去当那个傀儡罢了。”

    太后摇头,“皇儿,你是我唯一的倚仗,我不会害你。你跟我回京,我助你亲政。”

    皇上笑着更甚,“母妃,你有何法可令我亲政?”

    太后说道:“我已得到国公爷首肯,他答应会助你亲政。”

    皇上沉默了,若是国公爷真愿相助于他,他倒是可以亲政,“国公爷一向不理政事,他如何会答应?”心中的疑问却不能不问。

    太后说道:“舔犊之情,毕竟他的嫡亲孙女是你的皇后。”

    “母妃不怕他是步外祖后尘?”皇上问道。

    “他若是有心,早已不是如今的局面。”太后解释道。

    皇上终于被她说动,却不愿轻易表态。坚持要看看和谈的成果,再定。

    太后说道:“如今谁去都不合适,唯有我去。你打听一下,对方的主将在哪?”

    皇上不安地说道:“母妃,这如何使得。”

    太后说道:“我前来之事,知道的人不多,况且我一介女流,也算是长辈,‘他’不会对我如何的。”

    皇上拧着眉头,似仍旧下不了决定,太后说道:“若他不肯,知道的人也不多。”

    这句话终于打动了皇上,便吩咐亲卫行事。

    “南郡的厢军千万不可放任他们独自行动,如今局势复杂,怕他们生变。”太后接着说道。

    “孩儿明白,故而将他们安置于外城之中。内城驻守的是新遴选出的禁军,城外驻守的是东郡厢军。”皇上说道。

    关于禁军遴选一事,即便皇上打乱了祝丞相的步局,太后仍旧觉得他这一招还击也算有力。父亲祝丞相的手也确实伸得太长了些。

    但是皇上亲卫第二日并未带回对方主将确切的位置。太后抿嘴一笑,说道:“无妨,我便去最近的城池就是。”

    皇上一听,却有些膈应,总觉得母妃是想看看自己几次铩羽而归的地方有何稀奇之处,下意识地有些难堪,“母妃,那里杀气太重,还是另选一处地方吧。”

    太后说道:“我未进宫前,也在西郡剿过匪的,血肉横飞也曾看到过,只是你不知而已。”

 第五百四十三章 试探

    说完,也不再与皇上纠结,径直领着自己的女卫前往数次血战的城池。

    守城的将领得报,上了城楼,便看到一队轻骑远远而来,“你们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么?”

    旁边的人回道:“太娇小了,又有点眼熟。”

    “嗨,你们这些没成亲的,不就是女卫么?我可是见过的。”有人说道。

    将领狐疑,也没听说八小姐要来啊?“注意观察,待她们走近再说。”

    太后领着女卫似不晓得城楼上有无数的箭矢对着自己一般,速度未减,径直朝着城门而来。

    待她们再走近些,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这队人马十分陌生,从未见过。

    太后到了城下,她身边的长使高声说道:“有请主将出来说话。”

    城楼上人回道:“来者何人?”

    长使接着说道:“我有拜帖在此。”

    守城的将领听到她如此说,便派人开了城门,将信拿了进去。看过之后,发现是用红漆封口的,上面写明:主帅亲启。

    可是问了几次,太后这边都未言明身份。于是说道:“既如此,我们先去送信,你且先回去吧。”

    哪知太后身边的长使说道:“我们便在城内等信好了。”

    将领突然有些摸不清头脑,这分明不是自己这边的人,哪能轻易放进城,更诧异对方的胆大。“进城一事,实难做到,你且退到二里开外,若有信,我再传与你。”

    太后也未勉强,调转马头,真的在二里开外停了下来,女卫们马上开始安营扎塞。城楼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从军屯中来的人,又在北郡看过八小姐娴珂的女卫,忍不住感叹:“这是第三回看到如此飒爽英姿的女子了。”他所言的是长公主初来北地时带了女卫,看过一回;后来又见过八小姐娴珂的女卫,如今再见这样的女卫。

    有少数人不明就里,却不去问。只乐呵呵地远远瞧着,生死相关又枯燥无味的军旅生涯,难得有这样的场景。将领也不去阻拦,只领着贴身的亲卫在城楼上亲自戒备着,也顺便过过眼瘾。

    这样加急的军报,不过一夜便送到了忠源的案前,忠源看过之后一言不发,待盛琰看过,也未问他意见,仍旧封起,令人送去三兄忠澜处。

    第二日忠澜接到信,看过之后,直接递给了白景天。

    白景天看了,说道:“父亲,这是什么谋略?”

    忠澜说道:“与你祖父猜得差不多,要抽身回去收拾烂摊子,必然要先将这里稳住。”

    白景天说道:“六叔肯定不会同意的。”

    “何以见得?”忠澜见帐中无人,问道。

    白景天压低了些声音,回道:“只要祖父愿意相助,取这天下又有何难,不过南郡费些工夫罢了。六叔怕是如此想久矣,如何会肯只拿着这块没什么肉的骨头?”

    忠澜说道:“也是你心中所想吧?”

    白景天承认道:“那是自然,南关虽好,却十分局促,我虽比父亲要好,可以正式接手将军府,但若能另辟一方天下,岂不坐得更加自在。”

    “可如今你祖父分明是不愿公然违逆祖训,只想适可而止。”忠澜说道。

    “所以,六叔才会一言不发,只将信直接送来。”白景天说道。

    “既如此,还是问过你祖父和你四叔的意见,再论。”忠澜说道。于是两封加急军报又送了出去。

    太后等到第三日,依旧没有答复,没于长使的报怨,她反而脸上笑意越发地明显。果不其然,此次生事的并非那个死而复生的‘宁王’,若是,从这里到西郡、或到东郡的前线,无论到哪里,都不用如此之久。唯有要将信送去京城,才会如此耽搁。

    此时突然一枝弩箭强劲而来,直接钉在了太后主帐门前的地上。长使听到动静,冲出去,见弩箭上绑着一封书信。

    太后看过,并未提上面的内容,反而拧紧了眉头,全然没了方才的得意。

    长使担忧地问道:“太后,可是对方不允?”

    太后摇摇头,将信递给她,“‘宁王’约哀家见面。”

    长使看着信,心中有些狐疑,太后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