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忠澜若是能在南关响应,那南郡那帮老狐狸不跟着顺势而为才怪,到时候无论朝廷有没有心剿匪,都无法同时往三个方向出击。

    可正如若舒担忧忠澜难为,秦道川也深受祖训困扰,‘永不反叛’这四个字时不时就在脑海中炸开,做与不做永远是一道难解的题。

    坐在这大殿之中,秦道川有些笃定,高台之上的皇上应该也是笃定自己不会反,才会想借此机会打压一下祝相一脉的嚣张气焰。毕竟小人得志的嘴脸除了自己欢喜,旁人都是看不怪的。

    反观之,在皇上眼中,国公府就低调沉稳多了,虽然儿女众多,可如今在朝中任职的,除了姻亲之外,直系的几乎未有。都老老实实守着自己的北地,毫无异心的姿态。

    今日同在大殿之中就坐,祝相所摆出来的官威就比国公爷要大许多,仿佛这一屋之内,所有人皆要看他眼色行事。就连平日上前来邀宠的人都没了,还不是因为祝相脸色不好。

    国公爷则淡然得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仿佛他只是应邀前来观礼的宾客,方才祝相说了那许多,他都是只听不问。

    三个人各怀心思,直至席散。

    慧容带着满腹的委屈回了国公府,依旧前来右院给若舒请安。

    此时的若舒正与四个小人儿围在一处,拨弄着火堆里的栗子。栗子在火堆里时不时崩裂,激起一团烟雾,可四个人全然不顾头发上和脸上沾了灰尘,吹吹栗子上沾染的灰尘,用小木声敲开栗子,剥出其中的果肉,放入口中,喜笑颜开。

    慧容进来时,屋子里弥漫着各种烧烤的香味,和着一屋子的欢声语笑,与她在宫中的场景真是天壤之别。

    若舒缩在一旁的软椅上,看盈盈地看着这一切。

    慧容给她请安时,正好婢女剥了新熟的烤鸡蛋送上来,若舒只看了她一眼,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香气浓郁的烤鸡蛋上,吹散了上面萦绕的热气,吃了一小块。等整个鸡蛋下肚,才开口说道:“回来了。”

    慧容闷闷坐在那里,终于还是没忍住,说道:“婆婆,今日在宫里,祝相夫人对我发难了,当时实在是尴尬。”

    若舒说道:“那老婆子向来仗势欺人,你莫要理她便是,她也奈何不了你。”

    “可她毕竟长我几辈,媳妇如何能直接与她针锋相对,受人以柄。”慧容说道。

    若舒问道:“宫中竟无一人为你出头么?”

    慧容答道:“幸亏太妃出言相护,不然媳妇真不知该如何下这个台阶。只是担忧婉珍,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宫中,若是被人欺负了,也无人可以倾诉。”

    若舒说道:“既然决意要去那富贵至极的所在,便要经得住那里的寒凉。”

    慧容一听,所有的委屈再也忍不住,直接哭诉了起来,“我知道你们皆怨怪我送婉珍入宫,可当初圣旨已下,哪有转圜的余地?因着这事,世子怨我,儿子怨我,府里的人都看我笑话。可我怎么知道,会是如今这副局面,入了宫却不圆房,不上不下地卡在那里,名不副实的。你们一个个皆神通广大,却都眼睁睁看着婉珍在那里受苦,没有一个人愿意帮手。萱华尚有太妃庇护,可我的婉珍又有什么?”

    她这一下动静,吓坏了四个小娃,皆瞪大的眼睛看着她。盛玦拿着自己手里的热栗子送到她的面前,“母亲,还是热的。”

    慧容却接着哭诉着:“你父亲那里,去的十封信有九封不会回;你兄长对我全不搭理,无论我说什么都是错的;你倒是快些长大,好做你二姐的后盾,不然她在宫里可如何是好啊!”

    “忠湛有他的难过,你当多体谅些;盛琰一向性情冷淡,你当知晓他的性子才是,待他年长些,自然会懂得体恤你。今日风大,你冷了半日,先回正院歇息吧。”若舒顺着声音望去,就看到已经换了衣衫的秦道川走了进来。

    慧容发泄过后,听到秦道川如此说,顿时清醒,脸上一阵燥热,赶紧告退离去。

    秦道川明白她是为了婉珍之事,可当着四个小儿女,实在不适合讨论此事。闻着香味问道:“可还有吃的?”

    若舒指了指火堆,“应该还有熟的,我帮你挑挑。”

    秦道川看了眼她满身的绸缎,哪里经得住一点火花,于是说道:“还是我来吧。”

    在火堆里稍微一拨弄,就发现了许多的好东西。挑了一个红薯,轻拍掉上面沾着的烟灰,“许久未这样吃过了。”

    “这进宫有什么好?不是委屈就是挨饿的。”若舒感叹道。

 第四百一十一章 相约

    秦道川笑道:“世人哪有夫人清醒,只会被眼前的虚妄所迷惑。”转头接过盛玦递过来的热栗子,对他说道:“这烤栗子好吃,也不要多吃,不然会上火的。”

    “我想拿些送给长兄他们。”盛玦说道。

    秦道川笑道:“亏得你有这份心,你长兄他们在新宅怕是没少吃这些,今日天气不好,等天气好了,祖父送你们过去玩。”

    盛瑎抹了一把发痒的鼻子,顿时将烟灰涂了上去,若舒一见,就笑了起来,秦道川说道:“没事,要玩就玩个尽兴,待会一起洗。”

    看着天色尚早,就着满地的烟灰跟几个孩子玩起了攻城的游戏,忠清和娴苔一方,盛瑎和盛玦一方。秦道川先把烟灰均匀地铺在地上,然后画出了敌对双方的城池,寻了小木块分别代表不同的人和兵器,简单说了一下对战的规则,就让他们开始对战。

    双方叫战之后,各自派了先锋出战,秦道川耐心的在一旁指导,大人小孩都非常认真。大人详细地分析着敌情,小孩则专注地听着,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判断着自己的胜算。

    若舒静静看着,在烟火边‘沙场点兵’倒是颇为应景,所谓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

    不知何时,不断有人围拢过来,加入了不同的阵营,按照自己的想法指点着,又有持不同意见的人驳斥着,最后秦道川说了句,“观棋不语真君子,你们且让他们四个自己玩。”

    白景天笑道:“祖父,三个皮匠还顶一个智者呢,这比下棋好玩多了,你就让我们参与吧?”

    若舒接道:“不在新宅逍遥,全到这里来做什么?”

    盛珪说道:“我们出城猎了好东西,怕自己弄糟蹋了此等美味,想着祖母的厨房中有高手在,便来这了。”

    盛琰说道:“这样热闹,干脆吃锅子吧?”

    颖江说道:“好啊,今年还没吃过锅子呢。”

    秦道川说道:“东西多吗?不然合府都吃锅子好了。”

    盛琰说道:“猎了一对獐子,十几只免子。”

    秦道川问若舒道:“还有存货么?这些东西怕是不够吃。”

    若舒看了眼一旁的婢女,婢女退了出去,于是晚间,国公府上下皆又聚在了前院,分席而坐,吃起了锅子,厨房里不时有新菜送上,热腾腾的,一看便十分可口。

    秦道川刻意让盛琰抱着盛玦去请慧容,他们这一桌倒是安安静静,白景天那席最是热闹,因为秦道川今日终于准许他们饮酒,新鲜得很。以来虽然不能饮酒,但划拳是早就学会了,今日有了美酒助兴,如何忍得住。

    若舒看着闹得最欢腾的白景天,对秦道川说道:“忠澜来催过几次了,可他就是不愿回去。”

    秦道川说道:“若是我也不愿回去,旁处哪有如此热闹?”

    若舒说道:“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

    “昆城那边的新年要比我们晚些,等他在这过了新年再说吧。”秦道川说道。

    “盛琰也该议亲了。”一听若舒如此说,慧容马上停下了筷子。“尚早吧,我不早前问过他,他十分不愿过早成亲。”秦道川的话却让她凉了半截。

    “不过,早些物色了,倒也使得。”秦道川接下的话又重新让她燃起了希望。

    “公公婆婆,倒是有几家合适的,年纪样貌都与盛琰匹配。”慧容接道。

    “旁的倒没什么,聪慧是定要的,不然以盛琰的性子,怕是难合得来。”秦道川说道。

    三个人在这边讨论着,两席之间流窜的盛瑎听了,哪里藏得住话,跑过去就告诉了盛珪。盛珪一听,朝着盛琰就开心地笑,盛琰自然也听在了耳中,却面无表情,闷头吃着菜。白景天悄悄蹭了蹭他的手臂,凑近轻声问道:“还犹豫么?”

    盛琰回了句,“明日么?”

    白景天说道:“你且缓我几日。”

    过了几日,盛琰和白景天一道突然就不见了人影。秦道川抓着盛珪和颖泉、颖江拷问,三个人却一个比一个委屈,直说盛琰和白景天不仗义,想必是去了陈家镇,却抛下了他们三个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秦道川气极,继续拷问道:“老实说来,你们都议论什么了?”

    盛珪气愤地说道:“我当景天兄长只是玩笑,说是若能去陈家镇看看就好了。当时盛琰兄长还阻了他,说我们如今最好是老实待在京中,越不思进取越好,如此才能不让人怀疑。”

    秦道川说道:“他们不可能平白就出发,必定是做足了准备的,你们三个与他俩个日日秤不离砣,就差歇在一张床上了,不可能瞒得过你们。”

    颖江怯怯回道:“外祖父,我倒是发现了景天兄长的随从在那里准备,可问起他们,他们却说是为了年后回昆城提前准备的东西,我才没有怀疑。”

    秦道川沉默了良久,眼光一一从他们三人身上扫过,严厉地说道:“我已派人去追他们,你们三个若是再胡作非为,我便不再姑息。”

    盛珪赶紧说道:“祖父,放心,我们绝不会像他们两个一般如此的不省事。”此话一出,颖泉差点没忍住笑,与祝相府的嫌隙可不就是因他打群架引起的,现在这话从他嘴里出来,实在让人忍不住发笑。

    “我不管你们心里打什么主意,但我言尽于此,你们好自为之。”秦道川说道。

    一向慈爱的祖父和外祖父,今日前所未有的严厉,三个未满十五岁的少年,哪里有白景天的狂妄,自然不敢违逆。盛珪甚至替他操起了心,“祖父,盛琰兄长态度之所以突然转变,让景天兄长得了逞,多半是因为冬至那日晚间吃锅子时,听到了要与他议亲的事。”

    秦道川面色终于和缓了些,“这才像是秦府的儿孙,懂得为长辈分忧。”

    颖泉也赶紧表白道:“外祖父,信阳夫子不日就会从兰溪书院归来,我们三个定会好好用功,绝不再让外祖父忧心。”

    颖江也说道:“外祖父,你放心吧,我们不会逃跑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历练

    盛珪听了,不由自主地翻了个白眼,秦道川倒是和气地说道:“这话倒实在,既然你们表了决心,我便信了你们。所谓君子无信不立,你们当谨记才好。”

    颖江得了夸赞,赶紧回道:“外祖父放心,我们决不会明知故犯。”

    训话之后,三个人都老老实实每日在信阳夫子的读书,更准时在练功房或新宅中点卯。若舒感叹道:“这没了带头的,倒是老实了。”

    秦道川说道:“这景天去陈家镇倒也算是历练了,盛琰去,实在是太打眼了。”

    若舒说道:“我听说,他们十个人都换了装扮,每日将自己涂得黢黑,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

    “若不是你惯着,景天也不会有如此嚣张的气焰。”秦道川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