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别无他求,读书之人,封侯不大可能,拜相却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想当初贺右相权倾一时,可还有个左相总与他针锋相对,双方倾轧之下,他们这些外任的官员常常怒不敢言,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后来先皇即位,喜欢独?大权,事无具细皆他一人之念,又生性多疑,尤其不喜出头之人,他身为贤妃之父,却多年未得分毫的封赏,还美其名曰自己谦恭克己。

    幸亏皇天不负有心人,让他抓住了机会,终于将自己的外孙推上了皇位,更顺理成章地拜了相,让自己的政见得以实施。

    可这才多久,自己就要与这位新皇反目了么?

    冷眼望去,高台上的皇上早已经重新拿起了手中的书,似乎方才的讨论十分的多余。

    思来想去,告退之后,仍旧去了太后宫中。

    祝太后也挺为难,昨日皇儿的冷言冷语尤在耳边,再让她去相逼,万一伤了母子之情怎么办?“父亲,玉玺都在你手中握着,你想怎样便怎样就是,何必在意皇上的言语?”

    祝丞相接道:“太后此言差矣,总理朝政与调兵遣将可不能相提并论,没有皇上的首肯,臣不敢擅专,若为此坏了我与他的情义,岂不是得不偿失?”

    祝太后说道:“非要换这个指挥使么?”

    祝丞相在自己的女儿面前,终于将满腹的气愤发泄了出来,“他若是得力,我们就不会像瞎子一般,任数千人藏身其中而不得知;他若是得力,就该早早出兵剿匪,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将逆贼围于陈家镇。可他呢,仗着先皇的敕封,首先想到的便是明哲保身,先看清楚局势再谋后定。我万般无奈才派了西郡的人马,他倒好,跟我摆上脸子了。我说他与贼逆蛇鼠一窝,恐怕都不为过,若非如此,为何逆贼只攻西郡的人马,却独独避开他的东郡。”

    祝太后说道:“可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父亲可有想好了?”

    祝丞相说道:“替换的人选我都想好了,就用我们祝家的人,思来想去,若要皇位坐得长远,还是要家天下。”

    太后说道:“父亲一向深思熟虑,就依您吧。”

    可是仍旧有些顾忌,随后请来了皇上,将祝丞相的见解说与他听,又晓之以情,希望皇上能继续网开一面。

    皇上淡然回道:“这个皇位本就不是我最心心念念的,若是事败,我只求母妃也能网开一面,让我先行出逃。”

 第四百零七章 宫帖

    祝太后愣在那里,实在是猜不透皇上此言到底有几分真假。

    “母妃也不用再揣测孩儿的真假,若不是因你别无他路,我早就走了。”皇上说完径直离开。

    独自枯坐的太后听到宫女的回报,说是贤妃求见,极干脆地回绝了。同是祝家的女子,怎么就如此的没有气节,像苍蝇一般,听不得皇上来此。

    难道她是瞎子么?看不出皇上那厌恶的眼神?

    真不该听从父亲的安排,强行将她送到皇上的床上,如今看来,此举是伤了母子情义的。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才让对自己唯命是从的皇儿变了模样。

    可是自己又能如何,自己用孝字来压他,父亲也用孝字压着自己。

    思来想去,问道:“最近的节庆是什么时候?”

    宫女回道:“回太后,是冬至节。”

    冬至节,是宫中大事,往年每到此日,宫中会举行祭祀,既感谢上苍今年的馈赠,也祈求来年的丰饶。皇上会带着百官在前朝祭祀;后宫嫔妃则会带着有资格进宫的命妇在后宫祭祀。自己不好去见国公爷,可是见见国公夫人应该不难。这个被秦道川宠得无法无天的妇人,前次见了,除了一味地强行谦恭,倒也没看出其他的来,只要自己旁敲侧击一番,她受了惊,回去自然会说与秦道川听。

    唯一犯难的是,这位夫人因为怕被旁人戳脊梁骨,向来是托病回避的,自己要如何才能令她乖乖前来呢?

    她刚入宫时,便听说了,这位夫人因为不满先皇同时敕封了贺氏,竟然将自己的腿弄折了。当时的皇后还不相信,皇上便叫了为她诊治的御医前来对证,当时听到的人哪个不是瞠目结舌,就连先皇都感叹秦道川的不易。

    过了几日,慧容急匆匆来了右院,递过来一个贴子,若舒接了,皱了皱眉,看着慧容尚未换去的诰命服饰,慢慢打开了贴子。

    “冬至宴,你去便是了。”说完就将贴子放在一旁。

    “婆婆,这是今日入宫,太后特意交予我的,说是想商量婉珍与皇上圆房一事。”慧容满脸欣喜地说道。

    若舒看了她一眼,淡然道:“按规矩办就是,何必急在这一时。”

    慧容抿了抿嘴,说道:“反正都已经嫁进宫了,何必拘泥于此,非要等到及笄。说实话,我是真怕这个皇长子出在旁的宫中。”

    若舒说道:“宫中向来重嫡不重长,有什么可担忧的。”

    慧容接道:“那是指那些没品级的宫女所出,如今宫中,一个是祝相府的,一个是太妃宫中的,哪一个不是厉害的,婉珍又是那样的性子,若不仗着身份占个先,日后如何争得赢?”

    若舒说道:“你是她的母亲,你说了算,我没有意见。”

    慧容说道:“婆婆,既然太后盛情相邀,还是去吧?”

    若舒说道:“我最近腰疼得很,根本不能久站,如何能受得住祭祀的苦。”

    “我今日也与太后说了,太后说,勿需担忧,也有上年纪的老诰命,祭祀之时,可在偏殿歇息。”慧容说道。

    若舒看向慧容,直到她终于消停,才开口问道:“如今‘宁王’又反了,你不怕将来有个好歹,婉珍没了退路?”

    慧容一听,接道:“媳妇这些日子无论去哪里,大家都是当笑话讲的,不过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贼,哪里就能改天变地。”

    “是么?我听到可不是这些,可是占了不少地方呢?西郡的强兵去多久了,非但没有夺回一城一池,反倒丢了几个,连我的铺子都关张了不少。”若舒耐心地解释道。

    慧容沉默了一番,仍旧说道:“婆婆,婉珍已然入宫,绝无可能再嫁。”

    “你可问过她自己的意思?”若舒问道。

    慧容说道:“她脸皮薄,一问就脸红,想来是愿意的。”

    若舒说道:“待我与将军商议之后,再定吧。”

    慧容回了正院,坐立难安,便叫人寻回了盛琰。

    盛琰听完,说道:“母亲,你真是——真是——无法言说。”

    “我怎么了,我是为你妹妹好。”慧容说道。

    盛琰摇头不止,劝道:“母亲,及笄是婉珍的体面,我们身为娘家,当做她的后盾,而不是任她为人鱼肉。”

    慧容说道:“你是男儿,迈脚就可走天涯,如何明白女儿家的苦楚。出嫁从夫,嫁入那样的地方,不趁早得了恩宠,生了皇儿,如何立足?”

    盛琰站起身,说道:“母亲,你若一意孤行害了婉珍,孩儿在此立誓,此生绝不取妻。”说完拔腿就走,任慧容在身后如何出言拦阻都未曾回头。

    慧容忍不住扶案大哭,自己一心一意为了这个家,可丈夫不体恤,儿子也不体谅,婆婆又是那样的态度。都说自己嫁得好,这算哪门子嫁得好。

    若舒在慧容走后,看着桌面上宫中的贴子,突然轻笑了一声,“按捺不住了么?可惜我一向不应战,那是爷们该做的事。”

    秦道川明着只有忠淇带去的五千人,忠源带去的两千人,可若舒知道,能直面西郡的兵马不退反进,肯定不止于此,看来北地的秦家军暗地里也是参与了的。

    一切真如秦道川事先所料,东郡的厢军指挥使与郡守尽弃前嫌,选择了明哲保身,郡守更是担起了筹措粮草不及时的责任,毕竟东郡下半年雨水不断,收成确实不好。

    北郡更甚,事到如今仍在争论由谁领兵,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架式拉得极足。更是摆明了若朝廷不先行下拨粮草,他们是无力出兵的。

    秦道川也没有主动去招惹北郡,即便陈家镇其实离北郡也挺近,正因为如此,才让一切都显得十分莫测。

    祝丞相站在版图前,扫了一眼口沫横飞的幕僚,与他信誓旦旦直言是秦道川所为,他倒是更愿意相信是东郡和北郡在联手闹事,图的无非是日前短缺的军饷。

    可是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明言,短缺的军饷都被他填了原城火烧失粮的空缺。原本想着等冬至过后,赋税充足再行填补,没想到他们竟如此急不可耐。

    原先当郡守的时候,对朝廷这种粗放的管理十分受用。如今轮到自己掌权,却对这种管辖方式极为不止。

    虽然根子要算在不知死了多少辈的先帝身上,当初立国之时,就是这样封赏的。可如今看来,极为不妥。一个个皆各自为政,拿的时候嘴张得宽,缴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诉苦。

 第四百零八章 善后

    ‘宁王’这事一闹,顺天府尹发了愁,自己要不要继续发难,祝丞相一直未再表态,就连早前与自己深谋的幕僚也没了空,这些扣押在京中的外来人士,也不能一直扣押下去啊,日子久了自己如何下台?

    衙头适时出现,“大人,画舫之事已经查明,是几位公子常租的画舫,船主一向是交了船,时间到了再去领船,其他的一概不知。”

    府尹一听,说道:“谁租的?应该能指任吧?”

    衙头回道:“大人,船主说每次租船都不是同一人,他也未太在意。几位公子向来大方,从来是先给银子,他得了钱后,未仔细去认人。”

    府尹踱步不止,“少来这套,跟他画个人像,若再阳奉阴违,以同犯论处。”

    衙头拱手回道:“是,属下这就去办。”

    船主被强逼了来,忐忑不安地坐在那里。惹上这事,画舫在京中是不能出租了,只得贱卖去外地,可画舫仍旧被顺天府扣押着,自己若不好好哄着他们,日后如何得回画舫?

    其实那日租船的人带着斗笠,但他满身的脂粉气,与以前的人一般无二。可当初官爷头次问话的时候,自己为图方便,信口胡说了一顿,想的是少些麻烦。

    现在要他来说人来画,他又如何自圆其说,绞着手想了半天,决定挺而走险。

    衙头看着渐渐成形的人像,与旁边同样观赏的衙役交换了下眼神,船主所说之人就是绑在一处殉情的其中一人。前后脚走了出去,衙役先没忍住,报怨道:“这不明摆着嘛。”

    衙头叹了口气,一句话没说,只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如今整个顺天府,除了府尹及其亲信仍旧不依不饶,其余的人早已十分不耐,但受制于人,也不敢直言。

    衙头老实将画像上交给了府尹,“我看他多半是没说实话,你也拿出些手段来,所谓兹不掌兵。”

    衙头回道:“是,属下这就去办。”

    哪知这位船主已年过五旬,根本不用他们动手,刚看到炉火和铁钳就晕了过去,顺带着小便都失了禁。

    衙头捂住鼻子,招呼衙役将人抬出去,又有些于心不忍,传了信给家眷,尽快找大夫来诊治。

    也不知真假,从那次后,船主就有些痴傻,疯癫得很。

    衙头只得如实上报,府尹气得顿脚,却也无法,只得将人放了。

    暗卫岂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于是第二日船主又被家眷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