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贤妃放下手的筷子,“她若是又崴了脚,你当如何?”

    三皇子说道:“孩儿会亲去国公府,不信她不露面。”

    贤妃轻轻摇了摇头,“我劝你趁早放下执念,那样娇养的女子,怎么会受得了这样的委屈。”

 第四百零八章 同审

    看起来是说国公夫人,实际上是想告诉儿子,娴珂不可能入宫,哪怕他想娶她为后。

    顺天府后衙,秦道川和三皇子分列顺天府尹张大人的两旁,三人面前皆是同样案几,坐的也是同样的高背椅。

    张大人在楚潇他们未来之时,开口说道:“三皇子,国公爷,待会就由下官来问话,若是二位另有询问,只管叫停下官即可。”

    见秦道川默不作声,三皇子也有样学样,保持了沉默。也因此,气氛有些尴尬,秦道川说道:“张大人尽管断案,若是发现端倪,自会坦然相告。”

    三皇子也说道:“我年纪尚轻,父皇只让我来旁听,断案之事,自然不敢轻为。”

    此时,身形高大的楚潇已经恭敬地陪着抱孩子的严氏走了进来。

    因为已是室内,孩子不好再包裹起来,看起来身量颇高。秦道川心中一沉,如果楚潇将孩子的年纪往大了说,岂不是真假难辨。再一看孩子的容貌,明显是随母亲多些,乍一眼,看不出像不像太子。

    三皇子同样也在打量着孩子,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答案。

    张大人这时问道:“楚侍卫,本官昨日已将此事禀告于皇上,皇上旨意,三皇子和国公爷陪同下官审理此案,望你如实言之,切不可有半句虚言,免得害人害己。”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扫向一旁的严氏和皇孙,职业习惯使然,眼光十分锐利。

    严氏和皇孙都似乎被吓住了,严氏赶忙低下了头,皇孙则扑进了母亲的怀里,再不肯抬头。

    楚潇见此,赶紧说道:“下官明白,下官楚潇,见过三皇子,国公爷,张大人。”拱手行礼间,依旧透着一丝傲气。

    楚潇和严氏的身份,张大人已然找人验过,两个大人没有假,如今只剩这个关键人物——皇孙赵恒昌。

    三皇子在听到他名字的一瞬,有些失笑,莫不是真为废太子之子,连名字都用了辈份的排行。

    张大人问道:“你说太子在下山后便与你失散,昨日问得匆忙,你且再说说,太子在何处与你失散,他走的何方?你走的何方?他带着何人?你带着何人?”张大人此问的用意在三皇子,三皇子在那里待过,只要一听,便知真伪。

    三皇子也瞬间明白过来,扫了一眼左侧的张大人,心说,你这个老狐狸。

    楚潇没有迟疑,开口说道:“当日晚间,听闻朝廷大军会来,大家皆有些慌乱,各自收拾些要紧的,就往山下撤,因为山上多有机关,只得分散撤退,因为贵人不会骑马,我便与另外一个侍卫护着贵人和皇孙从前面那条小路走;太子则在另外两个侍卫的护卫下,带着山寨中的精锐,从后山小路撤退,下去之后就是我们藏马的地方,之后他们会赶着马车前来接应我们。

    谁知,我们在前面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太子接应,贵人心急如焚,我们便陪着她返回了山上,哪知山寨已经烧了起来,烟雾极大,根本看不清后山的小路,夜路难走,我们怕担责任,不敢贸然让贵人和皇孙去走陡峭的山路,只得原路返回,此时天已快亮,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先行离开,免得与朝廷的大军碰见。

    之后,再无可能回去,不敢去打听太子的去处,更无从打听。

    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护着贵人和皇孙回京,以求皇上的庇护。”

    说得倒是有理有据,张大人扭头看了三皇子一眼,后者回了他一个漠然的眼神。

    张大人暗自叹了口气,只得接着问道:“本官有一事,不知该不该问,但又不能不问。”

    说完,看着楚潇,希望他先开口提起。谁知楚潇站在那里,只默默回望着他,似不明白一般。

    张大人又暗自叹了口气,问道:“太子与宁王相争之时,宁王的人说太子被他派去的侍妾伤了下身,已不能人事。此事,你有何说法?”

    楚潇依旧没有犹豫,听完之后就回答道:“此事为真,但太子只是伤了皮毛,并未伤到根本。宁王四处散播谣言时,太子也笑道:‘待日后我出现在他面前,定要让他亲眼看看,本太子的雄风。’”

    堂上三人皆沉默以对,秦道川想起陈梓皓信中所说,他亲眼见过太子被切下来的事物。若舒那样笃定,想必太子在她手上时,也有人确认过了。

    可是眼前这人,眼目张胆地胡说八道,他却不能出声辩驳,真是憋屈。

    张大人开口问道:“此事还有何人知晓?”意思是,你说了不算,还得要有旁证。

    楚潇坦然回道:“知道的人很多,但现如今,皆不知在何方。”

    张大人转而问严氏道:“昨日你说了孩子的生辰八字,却未说他出生时的天气,为了妥贴,今日我便再问一次,望你见谅。”

    严氏只得答道:“大人但问无妨。”

    张大人说道:“你是何时知晓自己有了身孕?”

    严氏答道:“从西郡出来后不久。”

    张大人问道:“多久?”

    严氏答道:“半个月吧,记不清了。”

    张大人问道:“如何确症的?”

    严氏答道:“犯了恶心,旁人一提醒,就猜到了。”

    张大人问道:“其间,除你,还有旁人有身孕么?”

    严氏答道:“无有。”

    张大人问道:“旧太子知晓,如何反应?”

    严氏顿了一下,脸色变了弯,说道:“太子知晓了,高兴至极,说若我生了儿子,回宫之后,就封我为妃。”

    张大人问道:“之后你在何处养胎?”

    严氏答道:“一路跟随太子,他去哪妾身便在哪。”

    张大人似关切地问道:“太子一直在行走么?”

    严氏顿了顿,微微抬了抬眼,“他骑马,我坐车。”

    张大人问道:“你生产那日,是在何处?”

    严氏答道:“是一处民宅,妾身也不知在何处,因为没有产婆,妾身又是头胎,九死一生才产下这个孩子,幸得老天庇佑,是个儿子。”说话间,似在回忆当初的种种。

    张大人问道:“天气如何?”

    严氏答道:“阴天,疼了一天一夜,终在天明之时,生下了他。”

    张大人终于没有追问。秦道川却明白,严氏如实说出来就好,妇人产子,哪个不是如此。

 第四百零九章 维护

    张大人怕担责任,极尽详细地问来问去,将他们从西郡出发到昨日入京之事,恨不得每日都问得清楚明白。三皇子和秦道川陪坐在两侧,除了时不时饮上了口热茶,半句都没替他问过。

    最后,仍是用了拖字,说先去核实,容后再问。

    待他们三人离去后,张大人问道:“三皇子,国公爷,你们觉得如何?”

    三皇子转头看了半天,发现另外两个人都盯着自己,只得说道:“如今听来,分不出真伪。不过他应该在山寨待过,不然说不了那样详尽。另外,看来这火确为皇兄自己所放,不然,这放火一事,本皇子还真有些说不清楚。”

    说完之后,又看向了秦道川,张大人也跟随着看了过去,秦道川说道:“看来楚潇此人,极善口才,不愧为旧太子身边的贴身侍卫。”

    张大人问道:“听闻国公爷的六公子是旧太子的陪读,国公爷对此人可有些熟悉?”

    秦道川说道:“六子向来不喜读书,不过跟着混日子罢了,因为宫中好玩,府中都难得见他。我也是今日才第一次见到楚潇此人。”

    忠源失踪之事扑朔迷离,各种说法都有。楚潇说自己刚与太子失散,却只字未提忠源。三皇子和张大人失望之余,更倾向于是因为秦道川在,他不敢提及。

    现在秦道川只说旧事,却毫不关心自己儿子的行踪,不得不让人起疑。

    但这种没有凭证的事,哪能轻易出口。

    张大人暗暗的想,下次要不要提上一提,不然皇上那里怕是不好交差。

    若舒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提笔给忠源去信,免得他从旁人处了解得不清不楚,盲目冲动犯了错。可提起笔却又无从下笔,最后决定还是等秦道川回来,将详细情形了解清楚再写不迟。

    一想到关于太子的行踪上次并未与忠源言明,还借着兰芷的事将他怼了一顿,这次要如何确凿地告诉他,这个孩子必定与太子无关呢?

    若舒揉着发胀的额头,烦恼不已,忠源不知实情,若是得知楚潇带着太子的儿子来京里认亲,会不会出于担心,主动现身相护?若是告诉忠源实情,且不说他会不会对自己心生怨怼,一旦他冲动之下,不忍太子蒙羞,而现身戳穿楚潇呢?若他的凭证是太子已经东渡,那势必会牵扯出自己,之后还会牵扯出其他,无论哪一件都不是诈死之事可比的,想想都觉得头大。

    想来想去,看来还是得借陈梓皓的名头了,可陈梓皓的信她早已烧得干干净净,就算没烧,也不能拿出来,那上面可明明白白写着灭门的经过和宁王的凌迟,更有他对自己嫁祸太子的猜测。

    正想着,秦道川走了进来,若舒赶忙问道:“如何?”

    秦道川站在门口,看了她半天,才缓步走近,“知道怕了?”

    若舒回怼道:“我是担心忠源,不然此事与我何干?”

    秦道川见她还是一惯的嘴硬,在她身边寻了位置坐下,“没想到这个楚潇口才了得,反倒是那个严氏怯怯懦懦,三句话就要偷瞄一眼他。”

    若舒问道:“那个孩子呢?”

    秦道川说道:“想是教过的,只埋头在母亲怀里,谁问都不肯抬头。”

    若舒说道:“说句狠心的话,这件事就得从孩子口中入手。”

    秦道川说道:“今日不过是头一日,且有几个回合呢。”

    若舒说道:“你给忠源去封信吧,劝他一定要淡定。”

    秦道川说道:“我也正有此意,让他明白自己的冲动之举,会有怎样可怕的后果。”

    若舒见目的达成,决定自己也像秦道川一样,在儿子那里做回好人,这个恶人嘛,自然是由秦道川去做,算起来,忠源损害的是国公府的利益,与青州搭不上什么界。

    贵妃终于没再心急火燎,而是气定神闲地坐在宫里,看着摇头晃脑背三字经的新太子,难得地夸赞了两句。前来串门的妃嫔见撺掇没有效果,只得悻悻离去。心中腹诽道:贤妃也就罢了,一向喜欢装贤良;没想到炮竹一般的贵妃如今也变了模样,难道真是有子万事足?

    贤妃听到回报,皱了皱眉头,尔后又笑着说道:“看来,是受了国公爷的教了。”

    张大人不急不慢地,每日问上几句,然后又以核实为借口,将日子一拖再拖。

    陪审的三皇子和秦道川也似商量好了一般,专心地做着耳朵,只听不说。

    终于有一天,张大人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国公爷自己不好问,但心中必定忧心不已,他府中六公子失踪之事,你知晓详情么?”

    楚潇听了,依旧没有犹豫,“他早在太子从京城撤军便失去了踪迹,生死不知。”一字一句皆是看着秦道川说的,后者虽面容沉静,眼中却带着悲意。

    楚潇心想,难怪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