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朱鸿涛说话前,那个董兆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问道,“办公学这样的大事,竟由你一个人说了算?”

    姚春暖挑了挑眉,这算大事吗?更大的事,她都拿过主意好么?

    看明白了她的眼神,董兆惊呼道,“牝鸡司晨,羝羊产乳,竟不以为异?”

    “董兆!”朱鸿涛不赞同地喊了他一声,这话过了。喊了这句,他转而给姚春暖道歉,“姚功曹勿怪,他这人有才学,就是思想迂了点。”

    姚春暖没理会朱鸿涛,而是终于拿正眼瞧董兆了,她觉得董兆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似乎在哪听过?

    在姚春暖说话前,一旁的阿夏,往前站了一步,难得开口,整个人很气愤地对董兆说道,“你刚才那句话敢到外面大声说出来吗?”伊春老百姓对主子的爱戴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要是敢在街头骂主子这句话,不认错的话,保证他走不到街尾,就要被人弄死。

    “我有什么不敢的?”董兆嘴硬道。

    朱鸿涛深知,在伊春,姚春暖所受爱戴,仅次于大将军刑长风,董兆刚才那话,实在是不敬!

    这时姚春暖开口了,“观你五官长相,非伊春本地人吧?倒带着西南一带人的特点。你来伊春是避祸还是求官或者访亲?不拘哪样,你都算托庇于我一女子治理的城池之下。你有什么资格鄙夷我呢?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你礼貌吗?不觉得羞愧吗?”

    朱鸿涛肃然。

    姚春暖说完这句,才又对朱鸿涛说道,“朱先生,我这人性子直,还望勿怪。”

    朱鸿涛有些哭笑不得,算是领教了姚春暖不肯吃亏的性子了。

    姚春暖那话,叫董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他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伊春正因为有她以及其他人的努力,才会被那么多人亲睐成为大家最愿意来的庇护地之一。

    董兆是再也呆不下去了,胡乱和朱鸿涛告辞一通,一只脚深一只脚浅地往外走着。

    姚春暖用她的好记忆,总算想起这人是谁了。他是应招贤榜前来求官却被刷下去的人。

    姚春暖最后给了他一句忠告,“董兆,我们伊春用人,唯才是举。你需要放下对女性的偏见,否则,你不能一视同仁,再好的才学能力,在做判断时,都容易产生偏颇。”

    董兆的脚步顿了顿,然后狼狈地离开了。

    这一小插曲之后,双方都沉默了半晌。

    朱鸿涛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姚功曹,怒我直言,你办这个公学,不怕最终培养的人才便宜了他人?还是你就那么笃定,你和城主等人能夺得最终的胜利?”

    姚春暖道,“教育乃百年大计。培养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管这天下最终是不是我们的,都要保证将来华夏大地的领导者有人才可用,不会被外族所欺辱。”有些不屈的思想,需要薪火相承。后近代现代时,被外族侵略的痛太深了。

    朱鸿涛肃然起敬,此时他相信了,刑长风和姚春暖等人都是有大爱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终于写好了,太困了,去睡了。感谢在2021…09…15  18:31:39~2021…09…16  04:19: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所念皆星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呜呜呜今天还好吗  20瓶;留金岁月、lee  10瓶;瑶瑶、oo、阿暖、温婉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159章

    朱鸿涛应下姚春暖的邀约之后;  还主动说,要将自己的好友邀请到伊春来。

    姚春暖闻言很是欣喜,目前干活的人还是太少了。能被朱鸿涛称之为朋友并邀请的人;  即使不是大儒也是饱学之士,他们要是真的能来的话就太好了;  等来了之后全部给她充盈到城主府或者公学去!

    朱鸿涛答应出山后,没多久;  他的官衔就下来了;  城主府发出的授命书;  封他为文学兼伊春公学的山长,文学即文化顾问,教育部长之职。

    接到这份授命书,朱鸿涛内心五味杂陈。山长一职,如此重要,刑长风姚春暖等人说给就给他了。出手真是大气啊;  难怪会得到那么多人爱戴和维护。要知道山长之职;  谁担任,就是谁获得其威望。将来所有出自伊春公学的学生;  都可以称作他的门生。当然;  在公学里,山长的威望要弱一筹。但是这样的礼遇,已经超出他的预期很多了。

    朱鸿涛想了想,决定提笔;  给他那位挚交好友写信。

    姚春暖当然知道山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  君不见,后世的黄埔军校的校长,在学员里的威信和威望多重啊。但是姚春暖深思熟虑之后;  还是将山长之位让出去了。比起为自己捞名声威望,将蛋糕做大更重要。

    在朱鸿涛的友人们抵达伊春前,公学在请到朱鸿涛后,就算准备就绪了。姚春暖当即挑了一个最近的良辰吉日,对外宣布伊春公学的成立,当即便可以开学招生。

    伊春的老百姓,先前听闻伊春要办公学时,打听了收学生的条件之后,纷纷表示会把适龄的孩子送来公学念书。

    如今伊春公学成立典礼和开学典礼合二为一,老百姓们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而且这公学还事关己身,故而离得近的,都拖家带口来观礼。他们想来看看他们孩子将来上学的地方,远一些的人家,也来了,都不愿意错过参观公学的机会。

    好在公学够大,同时容纳六七千名学生不成问题。加上先前伊春军屯的私塾先前开学时已经历过一次人潮汹涌,有了经验,面对那么多人,公学当天的接待和管理依然井井有条。

    这热闹的场景让老百姓们感到眼晕,姚春暖就站在台子边上,正好听到了几句老百姓们的议论。

    “这真的是人山人海啊,不出这趟门,我都不知道原来我们伊春主城住着那么多人吗?”

    “我现在知道伊春公学为什么要放在郊区了。”有人感叹。

    “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除了这里,主城没有哪条街哪个地方能承受一下子那么多人涌入的。”

    姚春暖笑了笑,伊春公学从选址到成立,以及周边商业区的规划,都是戚应善一手促成的。如今公学周边的铺子房契等都被他捏在手里,想必过了今天,一定会有很多人看上这片地区的铺子的。

    姚家人也来了,特意来观礼的,也顺便来看看他们家阿暖极力倡导督办的伊春公学是什么样的,而且不出所料的话,将来姚家的孩子们也会进入这所公学就读。

    小姚晞被她祖父稳稳当当地抱在怀里,接近十一个月大的孩子,小脸收长得很标致,唇红齿白眼睛大,头上扎了两个揪揪,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小小的糯米团子,可爱得紧。

    因为来得早,他们离台子很近。而小姚晞的眼神很好,一下子就发现了姚春暖所在,大大的眼睛就一直朝她所在的方向看过去,不时还冲那个方向啊啊两声。

    姚春暖正好有所察觉,一看过来,就看到女儿瞪着大大的眼睛,冲着她咧嘴一笑。

    姚春暖被她笑得心都软了,正巧她没什么事,就朝女儿的方向走了过去。

    这一路,有人看到是她,都给她让了路,有些人没发现她,她自己侧着身就过了。这一路上也听到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叮咛,诸如以下:

    “大牛,要好好念书,知道吗?这世道,你还有书可念,非常不容易的。”就是和平时期,他们普通老百姓想供个孩子读书都是很难的,更别提这个时候了。战争一起,很多有名的书院都暂时停课了。学生和夫子各自归家。

    “是啊,多亏了咱们生活在伊春才有这样的机会呢。听说这次公学的修建以及延请先生,城主府都是出了大力的,银钱的补贴,前后的张罗,都多事姚大人要么亲自去办要么就是亲自过目。”

    吉时一到,一阵喜庆的敲锣打鼓舞狮子之后,山长朱鸿涛上台致词。

    姚春暖就抱着女儿和家人一起在台下看。

    ……

    朱鸿涛说完他的致词后,话峰一转,“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咱们这所伊春公学之所有能顺利办起来,多亏了咱们城主府的鼎力支持,最重要的是咱们姚功曹姚大人为此忙前忙后。”

    “俗话说,战争一响,黄金万两。大家都知道,我们伊春正在和北狄族开战,每天耗费银钱无数,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战争一日不停,这个消耗就一直在,更别提还有朝廷的平叛军队在一旁虎视眈眈。大家可想而知,伊春目前的财政有多吃紧有多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姚功曹姚大人依然坚持创办伊春公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应当感谢城主府,也应该感谢姚大人。所以,我们请姚大人作为城主府的代表上台和我们说两句话好吗?”

    朱鸿涛的话音一落,就是一阵应和声。

    “好!”

    “姚大人姚大人!”

    正好站在姚春暖旁边的人们用热切地眼光看着她。

    大将军不在伊春,在嘉荫,与狄罗族的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现在大家起哄让她上去说两句。姚春暖也不推辞,将怀里的女儿交给父母之后,她理了理衣袖,然后朝台上走去。

    她上台后,大家都自发地安静下来。

    姚春暖清了清嗓音,说道,“大家好,我是姚春暖,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一面。既然朱山长让我上来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吧。首先,伊春现在是在打仗没错,每天都在耗费银钱也是真的。”

    听到这里,底下的老百姓都很纠心,有些人恨不得将自己口袋里的钱银给捐出来支援城主府,同时,对虎视耽耽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的甘化城的平叛军更是恨得不行。

    姚春暖话峰一转,玩笑似地说道,“但是,城主府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困难。再说,便是再难也不能难教育啊。咱们这些孩子,是将来家里的顶梁柱,是家族的未来,也是伊春的未来,不好好培养怎么行呢?”

    底下的老百姓们不能更附和了,觉得姚大人这话真是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如今,我们城主府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你们家长将孩子送来公学给他们拿了束脩,也尽了身为家长的义务:将士们保卫我们的家园:剩下的老百姓们辛勤劳作。咱们都是伊春的一分子,我们各司其职,努力让伊春变得越来越好。”

    “在此前提下,孩子们,我有两句话要对你们说。我希望你们珍惜进入公学学习的机会,好好读书。这不仅是为了伊春,也是为了你们的父母长辈,更是为了你们自己。有一位大学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而不是被迫谋生。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读书这条路走出来,进而大富大贵,但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依然是读书,它可以让未来的自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被迫地选择。此话,与诸君共勉。”说完这句,姚春暖就走下台来了。

    对朱鸿涛来说,他不知道别人听到这番话是何感想,但他是深受震动。姚春暖这番话是很朴实无华的话,却也是最打动人心的话。读书的好处,可让很直白浅显的,可以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