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当家不好了-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固然大部分产品还是不如克鲁尔人的同类产品先进,但是也不算差了,至少比大恒帝国自产的好很好多,其中的一部分领域里,他们已经是能够做到和克鲁尔人比肩的程度。
大恒帝国方面在进行采购的时候,也是博众家之长,分别从两家里获取他们最先进的东西,这综合起来的话,已经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抵消克鲁尔王国限制性出口高端装备的负面影响。
没有多久,大恒帝国就和可凯尔帝国方面达成了双方贸易协定,签署了一份价值二点八亿恒元的意向订单,大恒将会向他们进口价值一点四亿恒元的各类设备等工业产品或其特产品,并向他们出口同等价值的农畜产品,初级工业品,石油产品等。
同时双方还在部分国防领域达成了合作,共同出资研发更先进的舰用光学测距仪、军用望远镜、便携式陆军测距镜等军用光学项目。
同时还附带有一项科研性质的合作,那就是合作分别在两国各自建立一所大型望远镜,以作科学研究所用,这玩意是用来研究天文的,乃是属于帝国理工学院和可凯尔第一国立大学的相互的合作。
帝国的光学领域起步较晚,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来合像式测距仪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光学仪式研究经验,不过在高精度加工领域还是略有欠缺。
而可凯尔帝国呢,虽然也仿制出来了测距仪,不过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还不够,但是他们的基础工业很不错,在光学领域的底蕴比大恒帝国强多了。
因此在光学领域双方的合作是一种互补的合作,各取所需。
除了光学领域外,实际上双方还在机械瞄准领域也展开了一定的合作。
舰炮火炮要射击的时候,仅仅是有光学仪式测得一些距离等数据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众多的辅助设备让火炮进行具体的瞄准射击,这是属于精密仪器领域,对基础工业的要求非常高,大恒帝国一直都是在自行研究,也能够搞出来当代主流性能的产品。
但是帝国海军却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先进的机械瞄准控制设备,因为这是属于海军核心绝密重点项目里的全舰统一火控系统里的重要子项目,而依靠国内科研力量进行全面的研究,一个个子项目慢慢去解决,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呢。
因此帝国希望能够在部分领域,尤其是自身实力比较差的领域里和可凯尔帝国方面进行合作。
这可凯尔帝国的精米机械领域非常不错,比瓦利亚帝国要强,基本上能够和克鲁尔王国不相上下了,如果能够借组他们的力量解决部分问题,那么就能够让全舰统一火控系统尽早的研发成功。
当然了,合作项目只局限于其中的几个分散的子项目而已,而不是一整个统一火控项目。
这些子项目单独拿出来也是可以应用到舰炮上的。
双方的合作金额,看似还没有和瓦利亚帝国的合作金额大,但实际上还要更加深入一些。
双方敲定了合作后,大恒帝国的使团就是一分为四,一组前往迦菲亚帝国,一组前往奥兰王国,这两组的目的其实差不多,都是为了去寻找先进技术设备,只不过希望估计不大,迦菲亚帝国那边是有点好东西,但是最近两年和帝国关系不太好。
奥尔王国嘛,他们自己连战列舰的自产都比较勉强,生产的战列舰的就舰炮,都是从克鲁尔王国进口的,不过他们手头上应该也会有一些好东西,但是因为克鲁尔王国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搞到手。
还有一组则是前往楼赫王国、蒙戈尔汗国,这属于售后访问,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顺便看看能不能再搞一批的军舰的订单。
至于使团的大多人员,则是前往前往克鲁尔王国,准备和,参与下月举行的两国贸易会谈!
第七百二十章 恒克两国商贸谈判
下个月初举行的两国贸易会谈,大恒帝国这边的主持人可就不是蒋万业这个外交大臣了,而是大恒帝国参务大臣之一、分管经济、民生事务的丁权坤。
纵然蒋万业这个外交大臣在帝国里已经算是高官了,但是和丁权坤侯爵比起来,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大恒帝国的权力体系里,真正的核心权力机构乃是参务院,统管着大恒帝国的军政事务,任何一名参务大臣那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佬。
大恒帝国参务院,初立时为七人,统一之初一度达到十三人的规模,不过随后逐步缩减到了十一的规模。
目前大恒帝国参务院里,有十一名参务大臣,其中军方系统有四人,通常有现役陆海军、近卫军上将级大佬担任,设立最高统帅部后,这四人一般都是联合参谋部部长,也就是联合参谋长、其次则是陆军参谋长、海军参谋长,再过来则是近卫军司令部下属的近卫军参谋长。
怎么说呢,武将系统里在参务院里的人,就是军方军令系统的四个大佬,而军令系统在大恒帝界里非常重要,属于具体负责调动、指挥部队作战的系统。
不过军方将领一般不参与参务院的日常会议,一般有啥重大军务,最高统帅部里自己开会,内部无法解决就直接呈报御前了,可是不会和一群文官们商量怎么发展军队的。
所以更严格上来说,参务院里的日常组成人员都是文官为主,武将只是挂名,以体现文武一体,一视同仁而已。
文官系统里有七人,这七人里统筹负责了帝国所有民政事务,其中丁权坤是比较特殊的。
丁权坤之前长期担任工商部部长,并以工商部部长的身份入值参务院,分管经济、民生工作,不过后来林子然调整了参务院和政务院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参务大臣不再直接兼任某一部大臣,丁权坤升任参务院副院长,分管经济民生工作。
和军方系统职权比较明确不一样,文官系统的事情非常多,仅仅是政务院的直属部、司局等机构就有二十多个,而七个文官参务大臣里。
有一个是负责司法体系的负责人,这个一般都是由独立机构里的都察院或者院里轮换产生。
还有一个则是非常特殊,负责秘书室、武官侍从室、宫务厅、皇室资产科等众多皇室直属机构的宫务大臣。
也就是说,参务院里一共十一名参务大臣,留给政务院的名额只有五个。
但是政务院乃是负责全国诸多政务的庞大机构,内设直属机构就有二十多个,这意味着五个人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分管多个部门,工作强度非常大,如果还要具体负责某一部门的工作,那么就更忙了。
林子然看着这手底下的先后多任参务大臣,一个个都是未老先衰,尤其是丁权坤,自从成为参务大臣后,这人是越来越瘦,黑眼圈就没消过。
前年的时候他大着胆子找到林子然,说是想要告老还乡
这个丁权坤才四十岁出头的,没病没灾的就要告老还乡
再加上其他几个大臣一个个也是病恹恹的样子,林子然觉得也不能太为难他们,而且把手底下的大臣活生生累死这名声也不太好听。
所以陆续把他们升为了政务院副院长,同时撤销了他们的各部部长的职务,算是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更好的分管各部门。
至于院长嘛,继续空置。
林子然可不想弄出来一个什么政务院院长,首相之类的架空自己,弄五个副院长这已经是他所能够接受的极限了。
这个时候,大恒帝国的核心权力机构才是慢慢形成了今天的构架
分管各类政务的政务院五名副院长、独立的都察院和院轮流产生一名司法大臣、一名负责皇室事务、宗务、贵族等事务的宫务大臣、负责军务的四名将领。
上述十一人乃是帝国的核心权力重臣。
丁权坤作为政务院副院长,同时又因为他乃是分管经济民生工作的参务大臣,重要程度比其他几名参务大臣更甚。
和丁权坤比起来,蒋万业这个外交大臣也只是配角而已。
而大恒帝国派遣丁权坤到克鲁尔王国,参与两国商贸会议,足以看出大恒帝国对这一次商贸会议的重视。
丁权坤亲自前往,倒不是说为了恢复从克鲁尔王国继续进口顶级工业设备,这事别指望了,只要是大恒帝国不能从其他国家获得,也无法自产的高端机械设备,他们都会限制性出口,如果是能够从可凯尔、瓦利亚两国搞到手的高端设备之类的,他们本来也没禁制出口
人家克鲁尔王国也精明着呢,既要限制大恒的高端工业发展,但是也没放弃大恒帝国的工业市场
实际上,哪怕是克鲁尔王国以抬高关税、厂商提高价格的方式限制高端设备出口,但是大恒帝国从他们进口的商品数额依旧非常大。
同时大恒帝国每年也会继续向他们出口大量的农畜产品、初级矿产品以及民用消费品等大量的商品。
两国可是互为第一贸易大国。
只要现在没有爆发战争,那么就不可能放弃对方的市场,不然的话,损失实在太大
对于克鲁尔王国如此,对于大恒帝国而言同样如此。
这也是在双方外交关系出现了裂痕,克鲁尔王国对大恒帝国限制性出口高端设备的时候,两国举行高级别商贸会议的缘故。
现在对于两国而言,其实双方都无法放弃对方的市场,再出现裂痕之后,双方都必须修复这种裂痕,哪怕只是表面上修复。
作为打前站的蒋万业,他在乾圣十年七月二十六日抵达了克鲁尔王国尼达姆港。
尼达姆虽然并不是克鲁尔王国的首都,但是他们的首都之前只距离尼达姆不过数十公里而已,在尼达姆的城区面积逐渐扩大后,实际上他们的首都也被包括进去,成为了尼达姆城市群的一部分。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尼达姆也算是克鲁尔王国的首都了。
他们的诸多核心官方机构,很多都是设置在尼达姆的。
这一次双方的会谈也将会在尼达姆举行
蒋万业并不是第一次来尼达姆了,以前他在工商部担任副部长,负责国际贸易期间就是多次来到尼达姆,所以他对尼达姆还是比较熟悉了。
不过再一次过来,依旧对尼达姆的发展而深有感触,这可是由一个核心城区再加上十几个附属城区组成的超级城市群,总人口数百万之多。
如此庞大的城市群,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在蓝星上是独一份,哪怕是大恒帝国里也没有人口这么密集的城市。
这倒不是大恒帝国经济差,人口少,而是因为大恒帝国的地理气候优越,加上国土面积大,而且大恒帝国有着独特的乡村经济,因此传统上大恒人的城市分部就比较广泛,围绕着乡村地区有着大量的几千人、几万人规模的小城市。
在一些核心经济区域则是会有一些几十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如崇克城、德庆城、安苏城,但是数量并不多,一般都是州城或者其他重要商贸城市。
而超大型城市的话,整个大恒帝国也就两个,一个是京师,一个是罗海
但是作为两罗平原、罗河流域、沙洋湾、帝国南部文化、经济中心的罗海城,统一之前人口也不过八十多万,统一后人口有所增长,但是现在也就百万人口规模。
而作为帝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镜河流域的经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