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当家不好了-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蒋毅在本子上的简易地图一道线接着一到线画着,林子然觉得有些小看这个蒋毅了,没想到这人比自己还敢想。
自己也就是想着把现有铁路线改造后打通,可没想过短期内就大规模新建大几万公里的铁路线。
但是这人这说着说着,就是把各州的铁路线都给划出来了,说什么前期五万公里规划,中期十五万公里规划,后期三十万公里规划
虽然说大恒帝国平原居多,地形平坦。而且算得上地广人稀,土地比较廉价,这建设铁路成本比较低,但是那好歹也是修铁路呢,这一公里铁路的造价,再怎么样一公里铁路的造价也得好几万恒元呢。
这家伙这一道线画下去,那就是大几百上千万的投资啊,多画几条线,那就是上亿的投资啊!
真要按照他画的铁路网修下来,那可不是几个亿几个亿就能解决的,而是动不动就要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结合经济体系
对于蒋毅的宏伟铁路规划,林子然初听还觉得新鲜,但是听到一边他就没啥兴趣了,等听完就让蒋毅该干嘛干嘛去了。
反正大恒帝国铁路公司已经是成立了,全面运营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具体要怎么修铁路让他们自行处理,贷款也好,利用铁路本身的营收也好,总之就别指望中央财政出钱。
帝国可没这么多钱用来修铁路,这动不动就是几千万上亿的,帝国财政表示撑不住。
帝国财政就算出钱,但是顶多也就是给一些扶持补助,用来把现存铁路网进行改造,统一标准,顶多就是新建一些连接线,把现有各零散的铁路网连成片就很不错了。
至于什么几万公里甚至十几万公里的新建铁路计划,也就别指望帝国财政出钱了。
要修新铁路,得帝国铁路公司自己想办法去。
甭管是搞铁路沿线开发还是搞贷款,甚至直接发行公司债券,总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帝国铁路公司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反正林子然只管下目标,而且还不给钱!
但是这也不是林子然过分,实际上大恒内之前各地的铁路,实际上也都是这么修出来的!
基本都是藩镇的官办资本先成立一家铁路公司,随便给点启动资金,大头的话就是给一些规划铁路沿线上的官方土地,再给一些免税之类的政策,当然了,也会用官方利用征用铁路沿线土地,免的有不开眼的跳出来当钉子户。
战乱年代,敢当钉子户的除了藩镇自己就没其他人了,或许以前是有的,但是基本都被一枪崩了。
搞定这些政策上的麻烦后,就会让铁路公司自己折腾,或是通过开发铁路继而出售铁路沿线的地皮,或是通过贷款等方式凑集资金修筑铁路。
这些采用商业模式运转的铁路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各藩镇官方资产,帝国陆续接管南方六州以及京州后,也就是顺势接管了各州铁路公司,在这些铁路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大恒帝国铁路公司。
帝国铁路公司和大恒武器公司、大恒航运公司、大恒粮食贸易公司、大恒矿务总公司、大恒钢铁总公司等一大票挂着大恒、帝国等名头的国属超大型企业一样,由国家资产委员会全资控股。
正式挂牌成立的大恒帝国铁路公司全资目前控股了京州铁路公司、东定州铁路公司、南海州铁路公司、紫胜州铁路公司、宁禹州铁路公司、曲阳州铁路公司、中洛州铁路公司七个铁路分公司,全面负责林氏王朝现在控制的七州官方铁路的建设、维护、运营,总里程达到了六千五百多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林氏王朝现在控制的七州内,还有好几百公里里程的私营铁路,多数都是专门的矿区、短途客运铁路。
而帝国方面也没有进行强行收购或者禁制他们的运营,只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明确以后新建铁路,都需要采用一点四五米为轨距。
大恒帝国铁路公司和民间的众多私营铁路公司共存,这也是林氏王朝宣扬的官民结合经济体系的一个典型例子。
林氏王朝已经是多次公开宣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逐步放开部分管制行业,进一步推进官民结合经济体系。
目前林氏王朝采取的官民结合经济体系,官方资本依旧控制着大量的产业,不管是重工业还是轻公司,甚至是普通的贸易公司都大量拥有。
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官方资产是无比庞大的,复杂的。
如今林氏王朝控制下的七州,但凡是雇工人数超过千人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属于官方资本投资的企业,而雇工超过百人,千人以下的各类企业,官方资本全资或者控股的企业,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的资产,占据了林氏王朝七州所有工商资本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国防生产里,能够采取内部挂账交易的原因,因为涉及的所有产业链,连带运输行业在内,清一色的都是官方资本控制的。
最近一年来,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已经是根据林子然的指示,开始逐步退出非重点行业,让民间资本去折腾,而官方资本则是集中力量投资重工业为主。
不过即便如此,这后续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控制的行业也将会非常的庞大,包括矿务、钢铁化工、石油、机械制造、造船等重工业领域,同时还有涉及公共服务比如航运、铁路,城市服务如供水、港口服务以及粮食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律上明确认定,除了武器弹药研发生产、粮食贸易这两大行业需要申请专门的许可证外,并且明确规定只能由国家资本全资控股外。
大恒新王朝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本国民间资本从事这些重点行业,不管是矿务还是城市公共服务,又或者是钢铁矿务、石油又或者是航运,甚至铁路行业,帝国都是没有在法律上进行限制,嗯,外国资本例外。
从法律上来说,民间资本也是能够进入上述产业的,但是民间资本面对强大的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顶多也就是补充一二,是不可能动摇国家资本对上述重点行业的控制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算是放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允许民间资本投资除了武器、粮食外的其他行业。
话说,武器行业属于特种行业,官府进行管制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粮食产业在大恒进行管制,这在其他很多国家看来不正常,但是林子然却是认为,粮食关乎民生,这玩意必须控制住,不能让资本瞎搞。
而且林子然一直对大恒帝国是蓝星第一大粮食出口国这一事耿耿于怀!
在他看来,大恒帝国最近几十年来的粮食出口政策完全是损己利人。
大恒虽然土地多,粮食产量也高,这粮食有富余可以用来出口一些固然可以,但是也绝对不应该大量的出口。
看着之前藩镇们每年出口的庞大粮食数量,尤其是大半粮食还是出口给北部六国联盟,南方两国以及南大陆诸国,只有少部分才是出口到其他大陆,林子然都是很无语。
要知道大恒帝国和周边的国家关系都不咋地,属于打了很多年仗的老敌人了。
当年的恒奥战争,基本就是整个南方大陆再加上北方六国联盟顺带还加上了其他大陆的几个大国联合起来对抗大恒帝国姬氏王朝。
面对如此国际环境,最近几十年大恒帝国还大量出口粮食,而且还是自己的人民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大量出口粮食,怎么看怎么扯淡。
就算是粮食产能有富余,就算是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多的吃不完,但是完全可以酿酒出口嘛,或者干脆改种其他经济农作物啊,这样同样也可以赚钱。
干嘛辛辛苦苦种一大堆粮食,然后廉价出口给周边国家啊,这是资敌。
所以林子然延续了各藩镇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但是目的并不是为了压低粮食价格,以获得更多的粮食进行出口进而获得更多资金维持战争之类的,林子然不需要这么干。
他延续藩镇时代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纯粹是为了压抑粮食出口数量。
就是不出口粮食,饿死南方大陆那些王八蛋,饿死北方六国联盟那些蛮子,饿死南部两国这两个反骨仔!
第六百一十九章 粮食贸易专营
新王朝时代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和藩镇时代的粮食贸易专营政策,是存在极大差别的。
以前的藩镇们全面控制粮食贸易看似是稳定民生,但实际上这都是以前各藩镇们为了更好的剥削农民以维持战争。
一个拥有数百亩土地的农民家庭,甚至连年丰收的情况下都只能勉强吃饱饭,穿的衣服都是打满了补丁,孩子也无法接受教育,这种情况放在以前或者其他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在现在的大恒却是成为现实。
几十年前乃至再往上数几百年,大恒农民其实就是中产阶层的代名词,发展出来了极其特殊的大恒乡村经济体系!
但是现在,农民在大恒已经是变成了贫穷的代名词。
就是因为农民们收获的粮食,被藩镇们压了极低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然后又被迫购买藩镇提供的高价粮种、肥料、农具等,这剩下的钱大多也得缴纳高额税收,这么一转手后,手里就没剩下几个钱了。
这就彻底的把大恒人引以为傲,延续了将近几百年的乡村经济体系给破坏掉了。
有得有失,正是因为乡村经济体系被彻底破坏掉,众多中小农场主收入降低,甚至是破产后失去土地,这才迫使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才能够给工商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加速城镇化。
如果不是乡村经济的破产,大恒也无法发展起来一大批虽然落后,但是却规模庞大的工业。
帝国高层也是正在商讨着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试图寻找到一条良好的改革方案,既要保障农民们的生活,而且还不能压制帝国工业的发展。
大恒帝国拥有太多的中小农场主了,如果没有遭到严重的压迫,他们依靠种田就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完全没必要去城市里的工厂累死累活。
但是没有数量充足的工人,工业就无法发展。
对此,林氏王朝的相关官员们必须寻找出一条妥当方案来。
既要保障粮食产业的稳定,农民们的利益,同时也要保障工业的持续发展。
在找到一条更稳妥的方案之前,林氏王朝将不会对现有政策也就是限税令以及粮食贸易专营政策进行变动的。
限税令政策可以说是林氏王朝的立国根基,根据限税令里的诸多减税政策,不管是乡村里的中小农场主还是城市里的普通市民工人,又或者是商人,中高收入者,乃至富豪权贵们,全都是能够从限税令里获得大量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林子然颁布了限税令,能够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的原因。
利用广泛的支持,林子然才能够迅速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进而统一南海州乃至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
限税令,就是实打实的给社会各界好处,为此林氏王朝也是背负了沉重的财政压力,为了维持统一战争发行了大量的国债。
限税令部分农业税的条款,给予农民的好处是非常直观的,可见的,直接一口气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