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仕途红人-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一个星期后,现场的质检员彻底变了脸。

    之前金磊和唐巧轮流给他们拿几盒烟、揣点钱,实在不行就去场外“安排”快活几回,他们就能在完工单上签字,现在却变成在现场里各种找茬挑刺。

    比如明知道一根十几米的钢梁单单早上和晚上不同温度之间的热胀冷缩都已经超过了苛刻的检验误差标准,但质检不签字,金磊和唐巧也没有任何办法。整整半个月,五十多人一直都在整改,却始终不能通过验收。

    通常来说,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质检想吃拿卡要了。

    金磊和唐巧二人请客、送礼、塞钱、唱歌、洗澡等等,人家该吃吃该拿拿,从不拒绝。

    只是回到施工现场,一天换一批检验员来检查,甚至连续开出了几张“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罚单,每张的金额至少是1万元。

    先礼后兵,既然给足了他们脸面还不行,金磊和唐巧被迫动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金磊和唐巧堵住了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质检的一名负责人,拉到车上一顿“询问”。

    这小子嘴倒是真硬,眼见再动手就要出大事,金磊和唐巧只能选择放人。不过,这种本身屁股就不干净的人自然不担心他报警。

    这招不行,金磊和唐巧又买通了一间商务酒店的经理,把质检的另一位负责人和一位小姐堵在了酒店的床上,并威胁要报警。

    被吓坏的负责人终于跟金磊和唐巧说出了实情:有人通知他们,必须对金磊和唐巧的这支施工队进行严格检验。

    金磊不解地问道:“你们这不是杀鸡取卵吗?我们刚刚熟悉现场、能够快速地进行施工,你们为什么要如此严格检验?这样下去,肯定会延误正常的工期。”

    说实话,建筑工地的工程量大,工期又紧,应该是质检人员对于一些小问题视而不见,现在却如此吹毛求疵,金磊和唐巧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哥们,我跟你们说实话,你能保证放过我、也保证不把我卖了吗?”眼见金磊和唐巧不再动手,那个男人起身开始穿衣服,又示意身旁的女孩赶紧穿衣服离开。

    “你说吧,我压根也没想为难你。”已经拍完照取完证的金磊回应道。

    那个男人说道:“你们也不用白费力气了,有公司领导跟我们下了死命令,必须严格检验,绝不能给你们轻易增加新的工程量。”

    “这是领导的意思,我们只能执行,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领导说不让过,我们没有选择。”

    金磊知道再为难这个质检负责人也没什么用,便让他离开了,同时对唐巧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再继续干了,至少我们还有一些工程款和半个多月的工资没有收到。以前的完工单,他们都签了名,没法赖掉,我们还是想办法拿回工程款吧。”

    唐巧脸色凝重地回应道:“此事非常反常,谁知道人家精心策划的剧本怎么设计的,估计这事说不定还有职业导演!就是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

    第二天,金磊和唐巧来到工地,却看到所有工人都聚在一起聊天,根本没有人干活。

    刚开始,二人还以为是这些技术工人忍受不了质检人员的折磨干脆罢工了,正打算上前劝说时,有小工头主动上前来对他们说道:“金总、唐总,听说阳光房产公司的资金链断了,现在大家都没有心思干活,担心拿不到工资。”

    啊,居然有这事?

    听说这个消息,金磊和唐巧的心里比工人还着急。工人只拖欠了半个月的工资,他们被拖欠了一大批工程款、材料款。

    金磊连忙打电话给朱汉平进行确认,却无人接听。二人心知不妙,立即赶到朱汉平的办公室。

    朱汉平倒是坐在办公室里,金磊和唐巧却发现屋内乱七八糟的,桌上的电脑也不见了,他的司机居然正在用信封装抽屉里的钱,同时嘴上还说道:“老板,对不起,我自己把最后一周的工资结了。”

    金磊和唐巧连忙问道:“朱总,这是怎么回事?”

    司机把装着钱的信封放进皮包里,接着说道:“据说省城阳光房产公司的老板与一个大股东吵架,这个大股东一气之下撤资了,于是这个楼盘的资金链断了。”

    看着朱汉平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

    金磊脸色惨白地再次确认道:“这么说,资金链真的断了?”

    朱汉平的司机解释道:“你们应该知道,在咱们这种地方,资金链,只要一个风声,就会断了,开发项目就判了死刑,别人也不会傻到搭上自己。”

    张峰明白,东华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足,民间融资的规模高达几百亿元。

    为此在东华市融资很快也容易,人们都信任方才在觥筹交错间相识的“老板”,和他满口酒气的许诺:一年回本,两年利润率200。

    无论项目是煤矿、房地产、年化率超高的金融产品,还是充5000返6000的加油卡;无论其中的优惠和项目的盈利机制有多么的匪夷所思,但是东华市的民众从不忌讳投资。

    为了投资,东华人互相借钱,从邻里亲朋,到本地的企业家,构成了密集、虚实参半又脆弱无比的资金链。

    不过,投资毕竟有风险,有赚也有亏。同时东华人见惯了融资方卷款跑路,他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一听到风声就立马撤资,消息若假,再投便是,消息为真,就保住了自己的钱。

    只是,让张峰不明白的是,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为啥会搞民间集资,难道也是缺钱?还是另有原因?

    金磊和唐巧接下来讲的故事,让张峰既惊讶又愤怒。

 第852章省城调研组

    面对如此局面,金磊和唐巧心里着急,只能先找朱汉平商量:“朱总,你看我们投入了这么多资金,现在才干了一个半月,如何是好?”

    朱汉平有气无力地说道:“我也没有想到实力如此雄厚的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现在身上已经没有任何钱了,你们交的10万元的施工保证金和6万元的现场管理费,我现在没有办法还给你们。”

    “不过,既然收条在你们那里,我肯定还是会还钱的,就是要先欠着。如果你们同意先欠着,作为回报,我可以告诉你们如何争取到这些工程款和材料款。”

    与金额庞大的工程款和材料款比起来,这二笔16万元的钱,还真的不值一提。

    为了尽快收回垫付的资金,金磊和唐巧当然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先让16万元欠着。再说,如果再干上一段时间,6万元的现场管理费本来就是给朱汉平的。

    听到了金磊和唐巧明确的答复后,朱汉平似乎恢复了一些精神,他从一个抽屉找出一个件放到二人面前。

    金磊和唐巧一起翻看里面的内容,发现居然是工人们讨要工资的模板!

    里面包括“事实经过”和“真相陈述”,从字里行间透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来看,肯定是出于字高手。

    朱汉平提议道:“现在国家明确规定不能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你们可以以此为理由,发动所有工人抄写这份陈述书,每个人抄好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接着你们带着这些工人拉横幅去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东华分公司的大楼进行围堵。”

    “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要顾及名誉,应该会答应你们的诉求。”

    金磊和唐巧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同意朱汉平的提议。经过一番准备,于是就出现了这些工人拉横幅围堵房产公司的事件。

    虽然金磊和唐巧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拿到了工程款和材料款,但是永远失去了在东华市承接工程的资格,毕竟经过这样的闹事,让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脸面大跌,其它房产公司也不敢再用这些人。

    张峰听了金磊和唐巧对于整个事件的讲述,觉得不可思议外,又觉得疑点重重,但不清楚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解决不了的问题、想不明白的问题,张峰习惯去找穆寒烟。

    二人还是在上次那家不显眼的餐馆见面。

    相同的人、相同的地点、相同的菜,只是二人聊的问题与上次不一样。

    听了张峰的讲述,穆寒烟认为应该是省城阳光房产公司内部出了问题,否则不可能会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与穆寒烟见面前,张峰已经听取了东华新城管委会主任的汇报,主要是杨雪萍市长对此事非常关注,直接要求东华新城管委会主任汇报处理情况。

    东华新城管委会主任向杨雪萍进行情况汇报后,当然也会向张峰进行通报,毕竟东华新城的主任、副主任是张峰一手提拔的。

    张峰在听取东华新城管委会主任的汇报中,发现这个房产项目规模还可以,进场施工的建筑队有十多支,只是除了金磊和唐巧的这支施工队外,其它施工队根本没有受到质检人员如此严厉的对待,建筑工程一直在稳步推进中。

    这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满意金磊和唐巧的施工队,早就可以解除合同。

    穆寒烟分析,除了公司高管外,根本没有人可以动用如此多的人员来为难金磊和唐巧。

    结合李柔在省城恰好事务所里得到的消息,穆寒烟觉得此事应该是黄太所为。

    那么黄太的动机是什么?

    没有证据的猜测,终究还是猜测。

    张峰顾忌杨雪萍的身份,他还不能直接下令对省城阳光房产开发公司东华分公司进行调查。

    此事,也不能交给东华市警方去调查,毕竟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峰不能冒这样的风险。

    于是,还是由秦丰派出多位人员,悄悄地进行打探,同时还秘密去抓捕施伟和朱汉平,想从这二个人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只是,调查和抓捕需要时间。

    这时,省里派了一个调研组来东华市,指明要去海元县的天水乡进行调研。

    调研组其实只有三个人,一个是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郑里元,一个是省民政厅副厅长许义刚,还有一位是省报女记者徐婷。

    他们在每个地级市选择一个乡镇调研生态林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政低保的规范发放工作。

    为了保证调研情况的真实性,调研地点由调研组直接选定。

    天水乡云丰水沛,要是站在九龙山梁顶,天晴时,能看见蓝的发亮的天空中飘着像大块棉花垛的云朵。运气好的话,还能在午后看见云滚落下来,荡漾在梁顶最高点的一片松树林里,景致极美。

    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全靠雨水生活,山沟处还建有一个水库。

    本来的话,按照接待规格,应该是杨雪萍市长出面接待,以示重视和礼节。

    只是杨雪萍不习惯长途坐汽车,也不愿意去如此偏僻的乡镇进行陪同,那么就只能是张峰硬着头皮去陪同了。

    调研组成员从省城坐高铁到东华市,由东华市安排专车去海元县。

    等到调研组和张峰等人赶到海元县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于是,海元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设宴招待。

    席间,海元县委书记和县长一直进行劝酒:“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喝高;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张峰其实并不喜欢长时间的喝酒吃菜,今天如此场面的吃喝活动让他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