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仕途红人-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方,为我一个临时工,犯不上、不值得。”汪师傅不好意思说道。

    这几年,体力劳动和技术工酬金的市场行情节节攀升,方解虽然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但他知道安装牌匾的工人一天能赚上三四百元,这样的工作对汪师傅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趁着这个时候,方解提醒道:“汪师傅,有句话在我心里有段时间了,不知道该不该问。”

    汪师傅连忙说道:“小方,你有话尽管说。”

    方解好奇地问道:“汪师傅,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好奇,你在外面承接这样的活,应该比这里赚的多,为啥还愿意这么辛苦?”

    汪师傅解释道:“我到这里来,原先是当专职电工的,后来逐渐往我身上增加工作,起初我心里也不平衡,也想过不干。咱可是有证的电工,换一家工作不难,难的是进机关工作。”

    方解更加觉得疑惑:“进机关工作怎么了?工资又不高?”

    “钱是差一些了,但在机关里工作,说出去有面子!”汪师傅说,“我女儿还小的时候不懂啥是临时工、啥是正式工,和同学们说起爸爸在机关上班,显得有些得意,这给我提了个醒。”

    “现在她都上大学了,过几年她就要嫁人了,以后相个亲什么的,讲他爸在机关上班至少能长点面子吧。”

    看着方解沉默不接话,汪师傅又小心地问道:“小方,你说这样,算不算骗人?自欺欺人?”

    方解摇了摇头,连忙回应道:“当然不算。”汪师傅维持着一点自尊,方解不忍心去戳穿。

    汪师傅叹了口气说道:“小方,不瞒你说,我当然想过自己出去单干,只是给别人干,开工资的话,还是要看工作业绩的;如果是自己开公司承接业务,需要本金和保证一定的业务量,在做生意方面,我并不内行,而且到了我这个年纪,根本亏损不起,现在只能求安稳工作。”

    “另外,办公厅的大多数同事对我挺好的,我也不是能闲住的人。只要不欺负我,多干点、少干点没啥,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也就坚持下来了。”

    方解说道:“汪师傅,我就是看你干这么多活,挣这么少钱,替你觉得不公平。”

    汪师傅想了想说道:“小方,不瞒你说,我家里那条件,办公厅给的工资当然不够用。几年前我下班后去给别人值夜班看停车场,每晚150元,日结。晚上还能整点小酒喝,我觉得还可以了。”

    方解惊道:“汪师傅,你那是全年24小时连轴转了!身体吃不消啊?”

    汪师傅有些无奈地说道:“小方,你不用替我担心,后半夜车少了,我就睡觉了,再说咱的化程度不高,挣得就是身体钱,累点正常。”

    “趁着现在还能动弹,多赚点供女儿上大学,为结婚攒点底子,完成任务以后我就不干了,拿着退休金省着用也应该够了。”

    方解没有给任何人透露过汪师傅兼职的事情,要知道,如果市委办公厅的领导知道汪师傅还在兼职整夜的工作,肯定不会再让他继续干下去。

    由于汪师傅白天干活依旧利索,如果不是他自己跟方解说起,真看不出来他晚上在熬夜。

    只是有一次,汪师傅引以为傲的“连续上班10年”的记录第一次被打破了。

    一天下班后,汪师傅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得飞出去十多米,头上破了道大口子,缝了20多针,一侧腰部和后背都是血淋淋的擦伤,腿伤得最厉害,虽然没有骨折,却也伤了筋脉。

    只是,他只在医院待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拖着伤腿开始上班。

    “我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汪师傅像是讲别人的笑话似的,“多亏是冬天,穿得厚,自行车轱辘撞得变了形,吸收了冲击力,不然还指不定在医院躺多长时间呢!”

    “这么严重为啥不住院,工伤医保都有,多休息几天啊!”让方解看来,汪师傅的做法简直无法理解。

    汪师傅悄悄地解释道:“工伤需要进行鉴别认定,我当时没往家的方向走,而是去上夜班,这一查就要露馅了?再说,我再多几天不上班,劳务派遣公司就会另外派人来顶替我了,毕竟办公厅的事情拖不起。”

    方解又问道:“找到肇事者了吗?如果要查监控的话,我们可以用办公厅的名义让警察去调查。”

    汪师傅二手一摊:“我为了避免让单位同事看见,选择的那家停车场有些偏僻。发生车祸的地方,根本没有监控,否则的话,面包车司机根本不敢逃走。”

    “反正现在我没有什么事情,只要这几天注意就行了,并不耽误干活。”

    听了这话,方解从心底替他感到难过,决定利用机会照顾一下汪师傅。

    东华市总工会每年11月份统计一次全市困难员工,入选困难员工档案的人在春节前能够获得数千至上万元不等的补助。

    当然,申报难度主要在于申报的名额有限。

    方解认真研究过件,申报范围并不局限于在职员工,对于工会来说,任何性质的用工都需要照顾到。

    当然,许多部门都清楚这是一个积攒人脉事情,是卖人情给有今天没明天的临时工,还是给一个至少共处十几年、有竞聘投票权的正式工,大家肯定会做出明智选择。

    方解知道凌主任既然在福利实物上都会克扣汪师傅,那么在上报困难名单上,可能也会做手脚。

    于是他便向王通去进行说明,希望由王通直接向分管此事的副秘书长打招呼。如果副秘书长同意了,凌主任也不敢反对。

    王通是市委书记的专职秘书,就连市委秘书长看见王通,也是客客气气的。

    方解认为王通愿意帮忙的话,此事肯定没有问题。

 第834章发生意外

    王通听方解说起汪师傅居然还在上夜班赚钱,同时还知道凌主任居然会克扣汪师傅福利实物,当即同意进行帮忙。

    一是他要回报汪师傅替他背锅;二是他完全可以理解中年人生活的不易。

    果然,对于市委书记专职秘书王通的打招呼,副秘书长立刻表现出相当的同情:“王秘书,你真是给我提了醒,汪师傅为办公厅做了很多工作,家庭生活也比较拮据,确实应该报他,我同意你的建议。”

    最终,副秘书长上报给东华市总工会困难员工公示名单里有三人,前二人是干部编制,一人身患癌症、一人中度抑郁,大家当然认可。

    汪师傅排在第三个,大家看了,也没有多少意见。凌主任本想进行阻挠,后来听说是王通提议的,也就不敢多说了。

    2017年,我平调到个人金融部门,和郝师傅工作上的配合少了很多。2018年初,我离开机关去下面分理处主持工作,和郝师傅的接触就更少了,只有赶上他来我负责的网点检修时,备上瓶有点档次的酒,或是哥俩出去撮一顿,聊上个把钟头。

    如此日复一日,在凌主任的管理下,虽然活干得不如以前顺心,但汪师傅依旧坚持着,毕竟方解和王通不可能事事时时地帮他。

    让汪师傅欣慰的是,女儿大学毕了业,结了婚怀了孕,他终于可以不用再象以前那么拼命了。

    只是,有一天,有人需要汪师傅出面修理东西,打手机不接,便直接找到汪师傅平时休息的地方,却见他脸朝下倒在地板上一动不动,大家赶紧打电话叫120,随车医生赶到后表示无法处理,将人直接送到东华市第一医院。

    凌主任知道后,一方面让人通知了汪师傅的家属,另一方面召集人事、财务、人员开了碰头会,要求立即查清是否及时给劳务派遣工缴纳了各种保险。

    当天下午四点钟,噩耗传来之快超乎所有人的预料:汪师傅由于脑干出血,发现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最终不治。

    消息渐渐传开,市委办公厅的许多人感到可惜。

    在得到临时工保险都足额缴纳后,凌主任松了一口气说道:“多亏汪师傅是在医院没的,这要是大楼里就没了,那就”他瞄了在场的其他人一眼,意识到下面要说的话有些不妥,就没再继续。

    当然,市委办公厅的领导在接风汪师傅的家属时,肯定也是这样说的,主要是为了逃避责任。

    当然,“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事实证明并非像董主任从前说得那样。正相反,比任何离开的正式员工的接任者来得都快。

    汪师傅去世的第二天一大早,劳务派遣公司就送来一个大个子中年人顶替了他的位置,毕竟市委办公厅的工作不能受到任何影响。

    王通与方解之所以跟张峰讲这么多,是想让张峰同意以办公厅的名义,给汪师傅开个简单的追悼会。

    毕竟汪师傅为市委办公厅工作近二十年,对于一个临时工来说,算是一个奇迹了。

    王通现在是办公厅副秘书长,却是此事上作不了主,毕意市委办公厅有一个秘书长,还有好几位副秘书长,他们反对的理由是汪师傅不是正式员工,只是劳务派遣工,单位没有给劳务派遣工开追悼会的先例。

    张峰之所以选择任用王通和方解,主要是这二人做事低调不张扬,又洁身自好,不会给他惹下麻烦。

    另外,重要的是,二人的人品不错,比如善待汪师傅这样的劳务派遣工。

    张峰想了想,说道:“工作不分贵贱,既然汪师傅为市委办公厅服务了这么多年,当然要算是办公厅的员工。”

    “一是以市委办公厅的名义召开追悼会,二是我要亲自来宣读追悼词。”

    既然市委书记张峰亲自出面,一方面追悼会开的相对隆重,给了汪师傅在生前没有享受过的荣光。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快速地足额地发放了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工亡补助金等共计60多万元。

    过了二天,张峰在大学同学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条消息:“老同学,我今天下午的飞机到京城,咱们好好吃一顿叙叙旧。”

    发这条消息的是王国平,他此时正坐在登机口,犹豫再三。

    他本来想等飞机落地后再发这条微信,不过实在是按捺不住欣欣然的心情,还是满怀期待地将这句话发到了大学同学微信群里,后面加上3个龇牙咧嘴笑的表情,同时还专门艾特了姜丽娜。

    只是过了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姜丽娜根本没有回应。

    就像一颗重磅礼花升上了天空,却迟迟看不见五彩缤纷的爆炸,气氛显得有点尴尬,群里倒是有几个平时和王国平关系好的男生出来打哈哈:

    “羡慕国平去京城逍遥。”

    “什么逍遥,王总是去谈项目的吧!”

    王国平打出一行字,显示着含着炫耀的洒脱:“嗨,都是小生意。”

    开始登机了,王国平有些沉不住气了,又私聊姜丽娜的闺蜜吴建萍:“她怎么不理我?我没说错什么话吧?”

    上大学的时候,姜丽娜的朋友不多,吴建萍算一个,王国平一有问题就喜欢去问她。

    吴建萍此时含蓄地提醒他:“王总,姜丽娜工作挺忙的,也许没顾得上看微信,体制内的人比不上王总自由。再说,她不喜欢高调,你要约她吃饭还是单独给她发消息吧。”

    “那到了再说吧。”王国平有些心烦意乱。

    既然是京城师范大学的同学,当然是来自全国各地。

    张峰的这班同学,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