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激荡年华-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打车、外卖领域接连只是投资而非进场之后,实际上他所瞄准的是短视频领域。

    2013年9月,腾逊推出微视,

    头条内部也在孕育头条视频,

    可以说在4g到来之前,短视频领域已经被部分人看好。

    张一名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又能去哪儿创业?

    外界在炒作o2o,在炒作头条对百度广告业务的威胁,炒作这个,炒作那个,但实际上温晓光最在意的却是短视频。

    人想走上帝也拦不住,然而张一名也不敢闹僵,即使要创业你跟微拓搞的不好,这不是平白给自己设置绊脚石,而且都不一定是绊脚石,是绊脚山。

    所以外界传闻的闹崩是假的,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而且没必要,聪明人都知道这蠢,与老东家搞好关系,以后说不定还有资源支持。实际上,他是早先就和温晓光沟通,接受挽留再沟通,直到2014年年初,一个春节的考虑过后,他还是递交了辞职信。

    那封信就放在温晓光的办公桌中央。

 第644章 智慧

    张一名要走,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都是很不明智的。

    至于么,为了心中的创业梦想?

    微拓如今已成长成为一个巨无霸,他本身也是一个排位非常靠前的高管,这几年跟随微拓一起成长,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即便从经济角度来看,继续干下去,等着微拓上市,满足工作年限之后获得的期权也会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但温晓光也明白,一个人能做到这么大一家公司的事业部总裁,钱已经不是他考虑的首要因素了。

    在微拓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挣的工资加奖金少说也要有800万人民币,这钱里有不少是奖金,微拓没有亏待他,。

    他也没有亏待微拓,今日头条营收不仅过20亿,而且增长迅猛,业绩耀眼。

    一个32岁的年轻人,有这样的钱可以说是很成功了。

    不能人人都拿温晓光当做标准。

    “下一步想好去哪里了吗?”

    这和煦的年轻人笑着说,“还没有想好,就想着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应该有其他公司高价挖你吧?”

    他也很坦诚,“有,但是我没有答应。如果我是为了去一个公司当高管的话,微拓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是一个已经不用再去为生存而担忧的人。

    不能拿那些月薪从一万涨到一万五兴奋的晚上加个菜的人去类比他,思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这件事,的确是温晓光看走了眼。

    他没想过,这样的大好局面,这样的优渥待遇,人家还是要走。

    “最直接的理由是什么?”

    他说:“我还是想创业吧,我知道留下来满足了年限之后我会得到期权,那是一大笔钱,不过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风口正在关闭,2013年有这样的感觉,2014年如果我再不创业的话,就没有机会再入场了。”

    嗅觉还挺敏锐。

    事实上,在2014年机会的确越来越少了。

    这是人家的选择问题,没有对错。

    已经成为事实,温晓光也就没什么好在忸怩的,而且张一名算是做的很得体,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和他讨论过此事,事业部的具体业务他也做了安排,推荐了一些他觉得还不错的人。

    没有突然离职,也没有造成在他走之后的混乱,

    算的上是和平分手,各奔前程。

    温晓光也送他一个前程似景的祝福。

    “微拓投资部会重点关注你的。”

    年轻人笑了笑,“温总,您是一个非常具有远见的领导者,我相信微拓在你的带领下会是一艘大大的万吨巨轮,而我,就只是希望用我的小舢板,看看能不能走出一点不同。”

    他走后,推荐的人是张立东和张楠,前者是商业经理,他曾在京华时报做了多年的广告,今日头条要在广告上刨食,自然就挖来了这个资深媒体人。

    后者是产品经理,还是位女性。

    她曾在2013年创办过一个叫“图吧”的图片分享交流社区,实际上就是在模仿美国的s,

    这两年北京的创投圈,一直在等待中国版的stagra和youtube,但始终等不来,有些看着像,却总是差点味道。

    图吧在2013年的时候被微拓收购,张楠继而顺理成章进入了微拓x事业部,一直在张一名手下工作。

    温晓光不敢保证,张一名没有在私下里动过把这两人也带走的心思。

    但是像他这种带些偏执和疯狂的决定,自己做就可以了,要让别人一路跟着他?

    这就难说了。

    效忠这个词,最好不要用在现代公司管理中,没有人会拿自己的人生去实现你的梦想。

    微拓这艘巨轮是一个巨大的共同利益体,别说跟着他走了,

    说不定人家心里还会高兴呢,暗地里说一句:你疯了?那太好了。

    因为头顶上的事业部总裁选择退出,那空出来的位置给谁就成了一个敏感的问题了。

    这是温晓光要考虑的问题。

    一个是商业,一个是产品。

    张立东年纪大,很稳,经验丰富,他着手组建的今日头条广告团队如今是立了大功!

    但他是干媒体出身,这样的人到互联网公司里任一个总裁,其实不太合适。

    张楠是创业者,没什么特长,就是产品、产品、产品。

    但问题是她是一名相对年轻的女性,这个年纪爬到立了大功的张立东的头上,难保不会使后者心生失望和怨气。

    温晓光叹了一口气,电脑上是两个人的照片,叫他选择,他也就纠结的。

    不好办。

    外界评论这样一名大将离开会让温晓光头疼,其实不假。

    但他心里其实倾向于张楠,这与男女、年轻没有关系,就是因为她是产品经理,

    一家靠做产品的公司让‘商业’领导‘产品’就是本末倒置,张立东一上来温晓光知道各种销售数据一定暴涨,

    那然后呢?

    他一定会刺到一些产品经理的某个神经,因为有些钱不能赚。

    再然后,张立东是总裁,那么他就会打压那些天天很聒噪的人。

    最后恶性循环,弄的不好就会打击到整个公司尊崇产品的文化。

    就像科技公司,一旦丢失工程师文化,让销售做上了老大,那就是吃玮哥,当时硬是真硬,过后软也是真软。

    这样想来,温晓光心里有了答案,这个位置要让一位产品经理来做。

    就算不是产品经理,也要让一位懂得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的人来做。

    砰砰。

    有人敲门。

    “进。”

    是黎文博,他是看了张一名出去之后进来的,“怎样?没出事吧?”

    “没有。我都没在想他了,我在想接下来的人事安排问题。”

    黎文博一听就懂,“两个人都不是很合适,要说更合适,你会属意张楠。”

    “嗯,但是张立东不一定服她领导,而且两人本就是一前一后进的公司,没有什么元老与信任的区分,所以我想……借鉴一下中国古人的智慧。”

    黎文博问:“什么智慧?”

    温晓光说:“最近看书呢,朱元璋撤了宰相累死了子孙,但子孙也聪明,明朝初年,皇帝从翰林学士中简拔贤能充任殿阁,和宰相差不了太多,但是品级只有正五品,绝吧?”

    “喔……”老黎也懂了。

    “广告业务越发的重,干脆张立东从事业部中拿出直接向我负责,张楠任事业部副总裁,暂行总裁职权,”

    黎文博问:“那总裁你找谁?”

    “先不急,给她半年时间,如果她干的好,扶正,干不好……我怎么操作,她都没什么话好说。”

    在这办公室越来越久,温晓光的处事手段也越发的圆润融滑了。

 第645章 收购事件(一)

    内部的事情大多还在温晓光的掌控之中,微拓之外,美团持续和阿里走近,然而让温晓光开始频频刷屏网络的并非是这个行业间的暗斗,

    而是从大洋彼岸被收购的消息。

    2009年成立,50名员工,32名工程师,0销售人员。

    这个和微拓靠着几乎相同软件起家的公司完全拥抱了工匠精神,明显就是等待收购,但它们依然可以卖出高价。抛开未来前景、以及facebook所考虑的落入竞争对手等等因素不谈,最基本的要素是两个。

    一、是正现金流。公司账上有800多万美元,而且又不扩张,就是维持着这款小软件,如果facebook不收购,它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一年的成本100万美元而已。

    二、谷歌在出价。2014年2月份,外界并不清楚谷歌在其中扮演了多么大的角色,但是作为强于facebook的几倍互联网巨头,谷歌自然看得到的潜力,也出的起价格。

    温晓光手握21的股权,这件事至少他周围的人知道。这个时间点,陈北和温春景已经飞赴美国。

    而公司里,有些人心浮动。

    人们在意那一大笔钱。

    温晓光进进出出的也能听到人议论,就是连李一丹、黎文博这样的高管也没有说完全不当回事,他们会问起。

    外界说收购价格非常之高,这是不是真的?

    “几年前的一次意外发现吧,那时候我对即时通讯很有信心,手里又有几亿美金,所以就大方的投了一点,库姆有些抠,不然我还会追加更多的。”

    其实也没办法再多了,他想收购的话,一是实力不允许,二是美国政府不允许。如果股份再多,到时候主要利益方就是他,库姆和红杉资本反而躲在他后面。

    李一丹和黎文博脸上都有很特别的表情,他们显然是被收购价格惊到了。

    “什么时候达成?”

    温晓光淡然说:“快了吧,一两周的时间。其实又不都是钱,大多是一些facebook股票,”

    黎文博可能不关注,但李一丹脱口而出,“去年facebook股价最低时23美元,现在涨到68美元,市值1700,股票会涨更多的。”

    “那也没什么区别,我再增加多少钱,生活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黎文博不这么认为,“这数字太大了,外面肯定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讨论,你自己当它没什么,就真以为没什么?不会的,我们要做好应对。”

    “什么应对?”李一丹不解的问。

    其实温晓光清楚,他笑着说:“得钱容易花钱难,我们这个社会氛围,忽然间赚了那么多却没有捐点什么,只给自己花了,那就是我温晓光道德丑恶了。”

    2014年2月21日早晨,还不到八点,智能手机用户们就被各大媒体app推送的消息给闹醒了。

    就算没有温晓光参与,190亿美元的价格也足够惊人眼球,算得上是一条好新闻。更何况如今温晓光获利居多。

    媒体为了刺激眼球,直接将399亿美元这个数字写上去了。

    实际上投资所得要交税的,根本没有那么多。

    而且也不都是现金,190亿美元中40亿美元是现金,剩下的是一些股票和受限制股权。

    温晓光拿的现金多,因为他不会进入facebook公司任职,而的员工基本都会加入,母公司显然希望他们拿一些股票,这样可以为公司尽心竭力。

    富人们都清楚,穷人乍富,他马上就飘了,50个人分这么多钱,你要都付给他,你信不信arty海洋,群炮都玩得起来,

    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