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激荡年华-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没办法的,创业又不是当公务员,朝九晚五那是做梦,一天能睡八个小时更不可能。
但好在他不吸烟、不喝酒,也不暴饮暴食,更对什么膨化食品之类的东西不太感兴趣,心理上已经快三十的人了,辣条这样的东西是不可能去吃了,也不像小孩子总是要喝奶车可乐,衣食住行上总体还是朴素的。
而且他也会锻炼,体能不错,只是有的时候那方面不太节制,都是那些女人给整的,要么三个月吃不着一顿荤的,要么一夜能吃三顿累吐了都。
张瑄看他走进来哪里像一个百亿富豪的老板,明明就是年轻的精神小伙儿。
身上没有佩戴什么戒指、大金链子什么的,整体给人感觉非常舒服,温文尔雅的总是会比暴发户嘴脸的要好。
所以她第一眼见就对其印象特别好,好小伙儿。
甚至于年龄都和自家闺女合适,不过也就那么想想。人家落落大方,自己闺女文静有余,活力不足,年龄是差不多,但感觉上就是高中小女生和社会大叔叔的差别,完全两个世界的人。
流程化的相互问好自不必多说,温晓光认识了一下这位母亲,并对她的邀请表示感谢。
“今天就是一个人吗?”
“我来伦敦本就不是事务性出差,所以不需要很多人,前几天来的那位是我的女朋友,她因为公司有事所以临时前往西班牙了。”
女朋友?
张瑄也明白了,“一人挺好的,那就坐吧,我马上就好。”
施建华实在是想要锻炼自己闺女,见她不说话便主动提点,“跟客人打个招呼。”
“不用这样,”温晓光见过的人多,什么样都有,有些就是有点社交恐惧症,见到陌生人总会拘谨也没办法,“这不是在家么,怎么舒服怎么来。”
小姑娘也只是捏着手微笑。
施建华也没办法了,每次来客人他都会这样带着女儿,但每次都这样,也就算了,还是说下来说正事,“我一直还想请教,公司做的这么成功,是有什么秘诀吗?”
温晓光不是来卖弄的,他是来考人的,“我有很多优秀的人帮我而已。所以秘诀没有,倒是有很多麻烦。”
“我大概能想到一些。”
这不难,他最擅长的就是对方最想要的。
但温晓光还是感兴趣想要听下去。
施建华开始说:“管理公司的制度全世界的商业学院都有交,一个ba能说的头头是道。但一家卓越的企业,它的管理必定不是从课堂里学来的,而是要为课堂提供一个成功案例。”
“大公司的管理各有区别,所谓管理其本质是要管人,事情是人做的,合适的人去到合适的位置,就算公司稍显混乱,也一样很有活力。然而要管的好人,找来奖惩制度当然简单,但不一定能达到最好。”
“作为人力资源,我曾经长期思考一个问题,关于用人,有这样一种情况:你的销售团队有一名员工非常能干,公司50以上的业绩都是他干出来的,能力非常强,但是脾气很不好,自以为是、不守规矩、不听指挥、自作主张,面对这样一名员工,作为老板该怎么办?”
“好问题。”温晓光也觉得有些意思了,“能力很强,但是不好管理,的确难办。”
他不会说的,他想听听施建华怎么说。
“我曾经问过很多老板,基本上是两极分化。有的人认为要用更好的待遇笼络他,因为规矩是死的,规矩的目的就是为了业绩而不是为了规矩本身,他既然能带来业绩那就要发挥他的能力,否则养一堆无用之人难道就有意义吗?”
“可觉得要开掉他的人的理由是这种人不服管教,你越宠他他就越得意,甚至起了野心有一天把各种商务资源全部带走另起炉灶也有可能。而且因为做不到一视同仁,所以会增加公司管理难度。”
“我以前总会想要一个完美的方案,后来想通了,这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其实很简单,如果是大公司,直接开掉他,不然后患无穷,如果是小公司,那就留下他,但是要防他的另起炉灶,等公司慢慢壮大……还是要开掉他。”
“小公司有生存问题,需要业绩,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大公司要共同协作配合,讲究团队精神。小公司要学会请人,请能人,大公司要学会开人,开掉那些不适合这个体系里的人!”
听这些,温晓光忽然又从足球哲学里领悟到了相似的道理,弱球队个人主义见效最快,只要那个人够强,强队则不允许有刺头存在,哪怕那个人够强。
小公司要请人,大公司要开人。
温晓光感觉学到了。
这几年就是这样的时刻慢慢累积,才造就了那个与高中时代完全不同的温晓光。
第626章 如果有钱,就不麻烦
“管理公司最最麻烦的就是从百名员工到千名员工的过程。当只有几十名员工的时候,老板能认识大伙儿,像是温总您这样的年轻人可能记住的更多一些。在这个时候,公司进来的每一个人你知道,出去的每一个人你也知道,你说的任何指令都能马上被传达,中间没有层层传递带来的效率问题。”
“但是当人数超过一百个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雇佣一些经理,有的管这个,有的管那个,这个时候的状况是,虽然公司依然是由您管理,但招聘人不是您亲自管,开除人也可能只通过人事部门。”
温晓光听的很认真,如果是一个大学生和他讲这些,可能是纸上谈兵,但是至少施建华不是。
“所以在好几百人的时候,一家新生公司往往会陷入混乱,因为进来了谁,出去了谁,老板完全不清楚。好在微拓有一位黎总,他有很好的管理经验,应该是顺利帮助微拓度过了从百至千的过程。”
施建华说起来专业还是侃侃而谈,“然而从一千人到五千人,又是一个困难。因为勤奋的职业经理人会发现就算他每天工作再多的时间还是会有些事情处理不了,于是这家公司不可避免的要下放权力,给中层干部一点自主性。这个时候,人,任何一个能人都无法靠自己应对这种局面。好在微拓依旧走运,温总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用几个人划分出公司的几个模块,分别进行管理。”
“但是真正困难的是五千人以上,甚至到超过一万名员工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管理过数万人的管理者很少很少。它必须要靠组织建设、靠文化建设,商场虽然如战场,然而打仗也并非是简单的进攻后退。就像古时候很多农名起义一样,因为缺乏组织力,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一冲就冲散了。”
温晓光知道,微拓现在就是要开始进行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他渐渐确定,施建华就是一个对的人。
他始终认真在听,似乎也在思考的样子令施建华同样满意,与这样的老板交流会轻松很多,固执己见的真的就很麻烦。
温晓光略有感悟,“照目前来看,我们公司在这方面的建设确实滞后,日子过的似乎还不错,只是因为命好。”
“因为在上升期。”施建华很直接的说出原因,“就像一只足球队,管理再怎么混乱,结构再怎么失衡,只要一直赢球,那么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甚至于若能一直赢下去,会让人觉得这才是一种正确的管理方法。”
“但问题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旦开始输球,开始遭遇逆境,这个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温晓光虚心请教,“最常见的会出现什么状况?”
“最常见的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施建华又作比喻,“就像一群人盯着一个城门攻击,主帅告诉他们就打这儿,别的不准考虑,所有人信心很足,这时候遭遇失败,退兵之时所有人都会陷入迷茫。”
“最基层的员工得不到确切的信息,不知道是什么状况,于是去问上司,上司说我也不知道,然后无法进行指挥,一旦这样的‘基层作战单位’进入指挥失能的状况,那么就是整个公司的完全混乱。”
“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创业者本人失去信心,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听到的声音又多,信念逐渐开始动摇,然后指挥军队再去攻击别的城门,这时候麻烦就大了。”
温晓光倒有另外一种思考,“如果原先的城门就攻不下来,那换一个不是也可以吗?”
“问题是,如果换了之后还攻不下来呢?”施建华反问道,“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公司可无法让这么多员工始终忠心耿耿,快节奏的时代大家的耐心也很有限,聪明人一看怎么还是不行啊?他们就会想要离职。”
“资本又是逐利的,他们给了一次机会,结果第二次还不行,那怎么办?只会撤资。”
“当然改换攻击方向是一条路,但那是最后的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因为那是绝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温晓光在思考。
这时候张瑄过来,“用餐吧,边吃边讨论。”
“你有一位很有智慧的先生。”
“啊,是吗?”她笑着道:“这还真是过誉了。”
“不会过誉,我很真诚的邀请他加入微拓公司,我知道,他代表着一个家庭,并非一个人的简单离开,所以反正今晚我也在,有关于回国工作的种种顾虑都可以和我说,我在国内的人都可以帮忙安排。”
施建华倒是想岔了这点,“温先生,我们家今晚邀请,不是为了要对您提这些要求。”
他是没想到温晓光会如此大方,直接讲出来。显得他们好像有预谋一样。
其实不是,真的就只是觉得双方之间需要相互了解而已。
“没事的,公司给高管福利,是必要的。至少是您女儿的教育问题,做父母的这还是很关心的吧?”
这哪里是他们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这明明是温晓光在笼络人心了。
父母再怎么样都是关心孩子的。
张瑄就是如此,她想开口来着,但是忍住了,这种话要让丈夫来说。
施建华也有些感动,没想到温晓光能做到如此地步,“这个会不会麻烦啊?”
“麻烦的是,万一国内没有学校入您女儿的眼,那就没办法了。”
剩下的都不是问题。
读再好的高中、大学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想读哈佛对于富豪来说也容易,你给它盖一栋大楼,专业任你挑。
但是叫angle的小姑娘害羞的不敢说话,问她喜欢哪儿,她缩在那儿说:“都可以吧,和爸爸妈妈在一个城市就好了。”
“这孩子,”张瑄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每次见生人就这样,胆子大一点儿嘛,温先生就比你大一岁,你怕什么。”
施建华不是很了解国内,“大学是可以随意挑的吗?不会很麻烦吧?”
温晓光尽量让自己显得不要那么暴发户,“怎么说呢,这句话我没有其他的意思,但事实是,如果有钱,其实一点儿都不麻烦。”
====
(小过了一手生日,更新来迟了。)
第627章 公关危机(哀悼逝者,砥砺前行)
对于施建华夫妇来说,即便他们也算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但见到像温晓光这样的富豪的次数也不多。
据粗略统计,全球超过百亿美元身价的富豪只有120位左右,88是男性,其中62靠白手起家,12是女性,基本都来自于继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