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宛在青山外-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妃焰连忙低头:“属下不敢,往后定不再多嘴多舌。”
“行了,走吧。”余蘅没再多说什么。
到了一斗粮,余蘅让护卫下去把箱子都搬了上来,米店狭窄,放完了箱子,便没有落脚的地方了,余蘅又让他们把箱子搬进米店后院,自己再次进入暗室查看。
碧煤是研究机关奇巧的好手,已把地道里摸了个遍,应该不会有所遗漏。
余蘅下去,也只是以防万一。
他确认没问题后,就会让人把地道填起来。
余蘅和魏蔺突然出现在城中,又都没长翅膀,只要有心人愿意多想一步,自然能猜到城中可能有地道。
这地道对定州城来说始终是个隐患。
余蘅最后看了一眼暗室,对席先生的目的越发感到困惑。
席忘馁是禅帝血脉,与他之间不说是血海深仇,总不该是朋友。
可席先生现在所为,分明是想帮他。
此人行事老辣,不像是故弄玄虚之辈,也许,席忘馁真的像那封信上所写,只是在——以微末之力,却望挽狂澜。
余蘅转身离开。
可惜席忘馁要失望了,因为我根本不想去争那个皇位,这天下爱兴便兴,欲亡便亡,与我何干。
礼物收下,但这狗屁天下兴亡的担子,谁爱挑谁挑吧。
余蘅跳出地道,对妃焰打了个手势,妃焰自去通知城外人开始填地道。
余蘅走进院子里,准备开箱。
依他看,在禅帝手上失踪的传国玉玺估计是其中最值钱的宝贝了。
可等他把箱子全都打开,忽然觉得这传国玉玺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委实烫手啊。
余蘅按着额头:“席忘馁,你倒是真指望我……”
揭竿而起,号令天下。
余蘅放下手,眼神透出一点苍凉悲哀。
他又想到今日谈判桌上的牧仁,十二岁的年纪,人情练达不输大人,何等意气风发,可这个小朋友暂时只知道做大王的威风,等他再长大一点,就会知道他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承平帝刚登基的时候,悄悄在废折背面写“瑞兽泥销金,世上谁可信”。
称孤道寡,这就是帝王的命运。
余蘅派人快马送玉玺去北戎盖章,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传国玉玺,他还特意用上了周副将给他充门面的中军。
白盔百骑,骤然齐奔,真是够唬人的。
入夜后,妃焰带着玉玺归来。
余蘅最后在大梁这份盟约上盖上了玉玺。
至此,盟约才算真的成了。
妃焰似乎一时间改不了多嘴多舌的毛病了:
“殿下,这盟约要不要上呈汴京?”
余蘅皱眉看着他。
妃焰立刻打了一下嘴巴。
殿下所行之事,往轻了说,是自作主张,为了保住定州,只能行一个权宜之计,可往重了说,与谋逆无异。
在小心眼的承平帝看来,肯定是大大的挑衅,大大的谋逆。
可事情却也瞒不住,纵然他们不说,可百姓的嘴是管不住的。
就算他们也不告诉百姓有和谈这回事,等城门一开,各方商人涌入恕州,北戎人或是回阗人总是知道的,总是要聊起的,那么也是瞒不住。
看殿下的意思,也不准备瞒。
可若这消息传到汴京,殿下又是假死,又是擅自做主立定和约,承平帝必然是雷霆之怒。
妃焰愁得头发拧一拧都能滴出苦瓜汁来。
余蘅却指挥着护卫把箱子重新锁起来,好似全不在乎。
。
第六十三章 回京
十一月初一,北戎大军开拔回归草原。
定州城门重开!
百姓们欢呼着涌上街道,到处都喜气洋洋的,倒像是提前过年了。
欢庆中,一行车队慢慢驶入城门,停在了霍府前。
明倘下了马车,见霍府处处披白,心里一凉,立刻抓住门房:“这是怎么了,谁死了?”
门房哪里知道得那么清楚,只晓得死的是个年轻女子,主家又不许他们往外传闲话,只能含糊道:“小的也不清楚。”
明倘顿时松了口气。
若是霍娘子出事,门房肯定一清二楚。
但若不是霍娘子,又会是谁呢?
明倘匆匆进门,迎面遇上霍娘子,呆愣着停住脚步,明倘的眼圈立刻红了:“表姐,你怎么……”
憔悴了这么多。
霍娘子虽然瘦了,但行动间还是英气十足,见他露出哀弱神情,上去就是一拳:“你别给哭!”
多日不见,明倘离愁别绪齐上心头,又加上多日奔波,受了不少委屈,知道了许多世情艰难,眼泪顿时忍不住了:“呜呜……表姐……”
霍娘子单手揽住他,嘴里不住道:“我就知道,这人一旦读上了圣贤书,要么傻一半……”
“表姐!”
“好了,我不说了,只是这府里刚送走哭灵的,你又哭起来,哭得我头疼。”
“对了,家里是谁过世了?”
“是你七表姐。”
“七表姐找到了!”这些年,霍娘子一直派人到处查七表姐的消息,明倘也是清楚的,未料得如今有了消息,却……
“那我也去换身衣服。”明倘擦了擦眼泪。
“先别急,你来得突然,没给你备丧服,我叫你留守浚州,你怎么来了?”
“我是送粮食来的,这回从梓州又调了二千石来。”
“如今城中灾民聚集,每日要放粮施粥,这批粮食来得刚好。”霍娘子拍了拍明倘的肩,“做得不错。”
明倘得了霍娘子称赞,傻呵呵笑了。
“对了,郑国夫人何在?”
“何事寻她?”
“我这里有一封信要交给她。”明倘道。
问清楚江宛在粥棚,明倘就跟着送粮食的队伍一起去了。
江宛见明倘黑瘦许多,书呆子的迂腐气也少了,便觉得果然环境改变人,霍娘子当时为了实诚过头的明倘操了多少心,眼下他自己却历练出来了,可见读万卷书也是要行万里路才好。
聊了聊路上的见闻,明倘记挂着回去祭拜七表姐,就想着告辞。
走时,明倘交给江宛一封信,说是卞九爷托付的。
说起来,这位卞九爷虽为覆天会所驱策,但有时候行事又似乎并不受覆天会控制。
江宛接过信,先放在了一边,新送来的粮食要清点入库,她可是忙得很。
待有功夫坐在书桌前看信时,夜已经深了。
江宛揉了揉酸疼的肩膀,拆开信封,希望这回不是一句佛经,卞九爷好歹写点她能看懂的吧。
待她展开信纸,顿时满脸惊色。
信上是祖父的笔迹,写了一句,望携昭王归。
所以,这封信是在催促她带着昭王回汴京。
合上信纸,江宛沉沉叹了口气。
无论这信是不是祖父亲笔,覆天会让卞九给她这封信的意思,便是以祖父威胁她了。
若要她自己回去倒罢,偏偏要把她把余蘅也带回去。
这可真是让人为难。
余蘅,会愿意和她一起回汴京吗?
次日一早,江宛便去找余蘅,如今诸事已定,知州通判各归各位,余蘅也早搬出府衙,新租了个院子,程琥如今跟着他住。
江宛故意错过饭点,怕吃人嘴短,到时候更不好开口。
约莫巳时初,江宛在茶室见到了余蘅。
余蘅穿着宽袍大袖,在温暖的室内煮茶,不错眼地看着冒热气的茶炉。
江宛闻了闻,觉得空气中有一股甜甜的奶味。
“我学草原人的方子煮了奶茶,怕错过火候,所以没去迎你,”余蘅坐直,扔下小蒲扇,眼睛闪闪发亮,“你想尝尝吗?”
江宛坐到他对面,望着他的眼睛,忽然说:“我……我恐怕要回汴京一趟。”
江宛顿觉懊恼,什么铺垫都没有,她竟然就把话说出来了。
余蘅却宛若早有预料,含笑为她斟茶:“那我和你一起回去。”
江宛微讶,她几乎要怀疑余蘅早就看过那封信了。来见他之前,她就觉得此事是很难开口的。余蘅设计假死,冒了天大的风险,大抵想彻底放弃昭王的身份,不愿意再回汴京。
可现在,她却不得不求他一起回去。
“是该回汴京看看,”余蘅道,“福玉跑了,怕是南齐也不安稳。”
余蘅淡淡笑着,似乎真心实意想要回去。
心里却在想,这盘棋到底是哪位高人在下,竟把他也算进去了。
多日来的谋划终成一场空,本来他打算坑阮炳才一把,逼阮炳才上奏,就说盟约上的传国玉玺是老农挖地时挖出来的,定州又有祥瑞了,虽然上一个知州就是因为祥瑞掉了脑袋,但是传国玉玺事关重大,汴京那头肯定会来人护送,轮不到阮炳才担责任。
解决了这桩事,再把定州的事收个尾,昭王就可以继续做死人了。
而他也可以离开北地,五湖四海何处去不得。
偏偏……
余蘅简直咬牙切齿。
江宛问:“你刚才说福玉跑了,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人找到了吗?”
“这丫头主意大得很,只有她害人,没有人害她的,你不必担心。”说到这里,余蘅忽然想起,若是他和江宛一起回京,那么这路上必然要相互照顾,能在星空下谈天说地,也能在大雪中互诉衷肠,好像也不错。
余蘅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江宛不解,只说:“还是要找的,福玉也只是小姑娘罢了。”
这时,妃焰通报:“殿下,小孙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余蘅道。
孙羿风风火火跨进茶室,大声道:“殿下,我预备和黄大人一起回京了,你可还有吩咐?”
余蘅听他开口就觉得大事不妙……
江宛高兴道:“那正好,我们可以一起回京了。”
余蘅听着他们热烈讨论回京事宜,作为在场唯一一个笑不出来的人,默默豪饮一壶奶茶。
。
第六十四章 近况
“娘娘。”宫女给花偈让路,屈膝行礼,手上捧着的托盘稳稳当当。
花偈抚了抚碧玺耳环,也不叫起,勾着小宫女的下巴,让她抬起头来。
小宫女心里一惊,早听说这花婕妤最喜欢划花小宫女的脸,虽是太后宫里出来的,却没有学到半点太后的慈悲为怀。
小宫女闭着眼,就等着花偈把步摇拔下来,在她脸上狠狠划一道,然后她这个可怜的破相小宫女就被赶出宫去,流离失所,饿死街头。
小宫女哆嗦着,眼睛都不敢睁开。
花偈却笑了,她松开小宫女的下巴,掩唇笑道:“你竟这么怕我,看来往上爬还是有好处的。”
她声音极好听,笑着说话的时候,叫人不自觉也要跟着她笑。
小宫女怔怔想,花婕妤以前在太后宫里就是专门给太后传话的,果然有一把好嗓子。
“起吧。”
小宫女站起:“不知娘娘可还有吩咐?”
“你是刚调到宇清殿来服侍的吧。”
小宫女如实道:“奴婢的确是刚调来的。”
花偈目光一闪,娇美的面容上闪过一丝倦意,她看着小宫女稚嫩的面容,慢慢摇了摇头。
小宫女看花婕妤久久不语,便想告退,没成想刚要开口,一个耳光就落在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