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一座城镇中心-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国特使将其中缘由大概说了一遍之后,一脸殷切地对谭纶道:“若是将军同意,事成之后贵我两国可将秦国一分为二,如此既能少一个大敌,你我两国还可结为盟友,守望互助,共同对付其他各国,岂不美哉?”

    那魏国特使还很是热心的拿出一份秦国舆图,在上面一顿巴拉,说是他们魏国只要秦国关中和汉中之地,其余的都可以让给赵国。

    谭纶面上微笑听着,露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心中却鄙夷不已。

    这厮不仅把秦国当成了待宰的羔羊,而且还把自己当成了傻子忽悠。

    不过也没所谓,大家都在演戏,那就互相飙戏好了,看谁演的过谁。

    谭纶听那魏国特使说完,也是一脸认真的在那张舆图上指指点点,讨价还价,要魏国将关中北道十三县也要划分给赵国。

    而且还要求魏国到时候再给赵国至少五百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并且还列出了一大堆的理由来。

    谭纶本来就是饱学之士,说这些的事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听得魏国特使连连点头,心道赵国果然野心勃勃啊,派出的这位将军一看都不是简单人物,这学识,这口才当真了得。

    谭纶这边一认真,魏国特使也认真起来,两人对战后的各项利益划分进行了十分认真细致的讨论,时而争论不休,时而搁置争议。

    中途还吃了个饭后继续谈判,最终两人关于两国战后如何瓜分秦国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魏国特使对谭纶表达了钦佩之意,并拍着胸脯说自己尽快的将这份草案送回魏国让上面讨论,尽快的给出结果。

    谭纶也表示为了证明赵国的诚意,可以两国合作先打一仗。

    魏国特使来了兴趣,问这一仗怎么打。

    谭纶说听说秦国派了一个年轻将领带了数万大军即将收复延安府,到时候可以由高胡子的人马在正面吸引秦军主意,自己可以带人到时候从后方袭击秦军,双方最后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这支秦军。

    到时候秦国肯定震动,边军必然要被调回,魏国攻破两关的时机就到了。

    魏国特使听了颇为心动。

    秦国组建平叛大军的前来收复延安府的消息他也是知道的,对于高胡子这些贼匪强盗组成的乌合之众能否守住延安府城,他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的。

    但是如果有了赵国军队的配合,只让高胡子他们吸引秦军注意力,赵军从秦军后面突袭,那就大有可为了。

    至于说赵军会不会耍诈,魏国特使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毕竟这里是秦国,当炮灰吸引秦军的也只是高胡子那些乌合之众,赵军就算耍诈对于魏国来说也没啥实际损失。

    本来他也是打算放弃这个计划的。

    不成没损失,如果成了那就是意外之喜。

    而且赵军耍诈对他们自己也没啥好处。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 现金/点币等你拿!

    所以魏国特使听了谭纶的建议,拍着胸脯保证回去一定说服高胡子配合。

    魏国特使又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下山了。

    临走之前还跟谭纶约定了联络方法等。

 第一百五十章 敌人去哪了

    经过几次联络之后,魏国特使和谭纶商量好了对付秦军平叛大军的计策。

    谭纶也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这一次重创秦国平叛大军之后,魏国必须拿出十万石粮草和十万两银子作为“赵军“的粮草和军饷。

    简单来说,就是“赵军“出人出力,魏国出钱出粮。

    魏国特使虽然没有一口答应,说是要报上去等待上峰批准。

    但是谭纶知道魏国人一定会答应的,他们这个计划如今已经进行到这种地步,那么多钱粮都花费了,再多花费一点对于家底丰厚的魏国来说不算什么。

    双方签署了一个简单的备忘录之后,谭纶便开始调兵遣将安排布置,在魏国特使的配合之下设置口袋,就等着林逸带着人马前来了。

    林逸从三水县拔营之后,带着三万人马一路向北直扑延安府。

    他这一次依然任命林风担任前锋大将,林风感激涕零,跪地表示若是自己这次再失败,不用林逸军法处置,自己就会提头来见。

    林风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没有再敢轻骑冒进,而是行进的非常谨慎,斥候探马接连派出去,对前进道路上保持五里范围内的细致搜索。

    尤其是对道路两旁的山林更是重点搜索的对象。

    不过这样一来,大军行进的速度不免就慢了许多,每天最多能够行进三十多里路。

    林逸虽然心中着急,知道这样大张旗鼓慢吞吞的行进,贼军那边肯定早就得到了消息,肯定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想要搞个兵贵神速突然袭击是不可能了。

    但是他也知道,宁愿慢一点稳一点,也不能再失败了。

    否则的话,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士气就真的垮了。

    他现在手下的三万人马由三部分组成:作为嫡系的一万羽林左卫;一万地方府兵;还有一万在关中北道各县临时拼凑起来的乡勇。

    羽林左卫毫无疑问是核心,地方府兵也还凑合能用。

    至于那一万乡勇,根本就是用来当苦力和炮灰使用的,林逸根本没指望过他们。

    若是再经历一次失败,这一万乡勇和那一万府兵肯定是最先崩溃的,自己那一万嫡系御林军恐怕士气也会暴跌。

    林风带来的第一次失败,以及与李旭的乡勇营对峙的事情,已经让这些原本骄傲矜持的御林军士兵士气受到了严重影响。

    尤其是林逸对以下犯上的李旭毫无办法的这件事已经动摇了他在军中多年建立的威信,许多兵将看他的眼神都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对于敏感又骄傲的林逸来说自然是能感受到。

    但是这些兵将对他依然是毕恭毕敬没有半点失礼的地方,他也不好发作。

    但是这件事的后果已经开始逐步展现出来。

    这一路上北上,甚至已经出现了开小差当逃兵的现象。

    虽然人数不多,也很快就被军法处理了,但是这却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

    这说明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兵将对这场战争以及自己这个主帅已经开始不信任了。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的士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主将来维系的。一旦士兵对主将开始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那将会产生极其糟糕的后果。

    虽然大多数的兵将还都看起来很稳定,但是这也足以让林逸警惕了。

    所以,他现在只能一心求稳,步步为营,只要路上不出意外,到了延安府城下,他有信心可以迅速的攻破贼军的防守,收复延安府城。

    届时,之前失败的事情便可以功过相抵,暴跌的士气也能迅速回升。

    然后再挟收复延安府城的大胜之势趁机收复其他县城,一路平推过去,平乱成功便指日可待。

    不过这一路上再没有遭遇到埋伏,行军途中虽然也有一些人从旁窥伺,但是那都是周围那些占山为王的强盗山贼之流派出的眼线,生怕这支朝廷大军搂草打兔子顺便把他们给剿灭了。

    林逸没有心思收拾这些小杂鱼,只是命令军队继续向北推进。

    七日后,大军进入陇东地区,收复宁县和正宁两座城池,然后向东进入了延安府地界,直扑宜君县城。

    说是收复,其实宁县和正宁两县被贼军祸害之后已经基本变成了两座空城。

    在正宁稍作休整之后,林逸下令大军向宜君县城进发。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高胡子那边早就收到了消息。

    高胡子自然不会把有限的人手分散在这些县城跟林逸死磕,所以大军刚到城下,宜君县城的城门就打开了。

    几十个原本穿着破破烂烂秦军战袍的县兵直接开门投降了。

    这些人当初在贼兵攻占县城的时候投降了贼军,现在贼军走了,他们又重新变回了秦军,主动反正开门投降。

    林逸虽然很不齿这些人的节操,但是却也知道不能杀他们,否则消息传出去,后面那些县城就不会轻易投降了。

    虽然打下来很简单,可是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在宜君县城休整一天,留下几百乡勇看守,大军继续向北推进。

    短短十天之内,黄陵、洛川、富县和甘泉四县全部收复,过程顺利的乏善可陈。

    全都是大军先锋部队刚出现在城下,城门就打开了。

    要不是延安府以山地为主,道路崎岖难行,时间甚至可以缩短一半的。

    看到一座座城池重新插上秦军旗帜,士兵们的士气也回升了不少。

    在各级将领的渲染下,这是贼军眼见朝廷大军势大,知道不是对手,所以都闻风而逃了。

    士兵们都很高兴,不用打仗,跟着行军就行,回头还能记入军功,这是好事啊。

    士兵们很高兴,将领们也宽心,倒是林逸的眉头皱的越来越紧了。

    这一路上虽然也见到了一些零星的贼军,但是对于林风所说的那支魏军精兵却完全没有看到一点影子。

    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那支魏军肯定正躲在什么地方,等待着自己露出破绽的时候然后突然发动,给自己致命的一击。

    林逸很笃定,如果真的有这支军队存在,肯定会这样做的。

    所以他一路上一直在等待着这支魏军精兵的出现,可是连续行军半个多月来,竟然丝毫没有那支军队影子。

    这让林逸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

    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只是此时却容不得他多想了,因为延安府城已经近在眼前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猎人只要一个

    延安府衙和延川县衙同处一城,因此该城既是延安府城,也是延川县城。

    城墙高大厚实,还有护城河环绕,比起一般的县城来防御能力要强上很多。

    此时的延安府城上,高胡子贼军的黑虎旗帜插的满满当当,城头上也是人影憧憧,城门紧闭,吊桥升起,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一路北上基本没有打过仗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林逸倒是不意外,反而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贼军放弃县城防守延安府城,本就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如今推测得到证实,自然让他松了口气。

    林逸下令全军扎营,按照各自所属分成三部分扎营。

    自己带着数百名亲兵骑马围着城池转了几圈,观察城池防御情况,思索如何破城。

    延安府城依山而建,呈南北狭长的格局,虽然共有四门,但是东西两座城门外地形狭窄,根本不适宜大军列阵扎营。

    因此只能从南北两面攻击。

    林逸视察过之后,发现东西两座城门都被贼军用砖石堵上了,城头也有士兵驻守。

    但是贼军的重点防御方向都在南门。

    林逸没有采取团团包围的办法,而是只准备攻打南门,留出北门给贼军逃跑。

    兵法上说围三缺一,若是将城池围死,反而有可能激起守军拼死之心,不如给他们留一个门逃跑,这样也不至于让他们死战到底。

    经过了之前一系列事情,林逸这次的出征目的已经从全歼贼军变成了收复失地,只要能够光复延安府,贼军跑了就跑了。

    先把城池收回来,最起码也能向父亲宁国公以及朝廷交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