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要做将军,喜欢打仗,要有仗可打才有立功机会。

    士兵们都跃跃欲试,要用连弩狠狠地杀敌人。

    不仅仅是骑兵,弩兵装备了大连弩,还有另外特殊的部队配备了震天雷。

    ——————————

    三国联军出发后,张良一直都关注着最新情况。

    韩国各地仓库,陆续有马车装载的粮食运出,部分运往北边,作为北边六万汉军的粮草,部分运往西边给攻函谷关部队供应粮草。

    目前,四十八万北征部队已抵达阴山以南。

    这天,有个特殊的人来见张良。

    “秦国情况如何?”

    “丞相,成功了!我们的人打探清楚了兵器作坊之秘密。”

    张良听后大喜。

    这人掏出纸张给张良。

    他是秘密潜入秦国的人,没有正常走函谷关或武关,而是在函谷关以西几十里处,另外翻山越岭离开秦国国境。

    函谷关周边山势险峻,根本无法大部队通过,但不等于一个人都过不了,偶尔会有山野之人翻越山岭。

    情报是用纸张写好。

    张良过目之后,显出惊讶之色。

    原来,秦国秘密制作能发出大声响之物,名叫“震天雷”。

    纸张里写着火药、震天雷的制作之法。

    要不是自己安插在秦国的人想办法把秘密弄清楚,碰上秦军将会很吃亏。

    张良对那人道:“做得很好,重重有赏。”

    如果秦国能灭秦,这些人身份会被公开,张良会给他们记上大功劳。

    现在,这些人身份完全保密。

    张良又再道:“秦国的铸铁作坊、弓弩作坊可有消息?”

    那人道:“禀丞相,那边的人已想尽办法,至今无法买通里面的人,暂不知里面情形如何。”

    根据手下报告,嬴子婴对三个作坊非常重视,另外两个兵器作坊有什么秘密呢?

    张良让那边的人,继续想办法查探另外两个作坊秘密。

    那人离开后,张良命人寻找相关工匠,制作火药和震天雷。

    又再派人把这情况通知出发的大军。

    韩成在丁勉的建议下,决定把堂妹许配给张良,让堂妹想办法把兵符偷过来。

    谁知道,张良居然果断拒绝。

    这天,韩成再次把丁勉召来商议。

    “陛下,韩国已有十五万大军出征,韩信、田集被张良授予兵符,陛下何不直接给两人下密诏,让两人听陛下之令,大军凯旋后把兵符还给陛下,而不是张良。”

    韩成听后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办法,说道:“丁司寇言之有理。”

    随即,韩成写好两道密诏,分别派人给韩王信、田集。

    ——————————

    阴山以南,匈奴准许三国联军借道行军,联军暂时在这扎营。

    晚上,主将大帐,李左车在挑灯看着地图,又再静静思考着,看看作战方案、兵力部署是否还有不周到的地方。

    想了许久,李左车再看向地图中的黄河防线。

    他觉得,如果秦国有善于用兵之人,有可能会向嬴子婴提议,东渡黄河,打击赵国或韩国。

    在黄河的风陵渡、蒲津渡、龙门渡,本身就有专门的军队驻守,李左车觉得不够。

    第二天,李左车派人给韩王信传令,让他抽调出四万五千兵,分别给黄河三个渡口增兵一万五千,并且加强在渡口周边巡视,防备秦军渡河。

    命令发出后,李左车再把曹参叫来。

    明天,北路军和西路军就要分兵,西路军继续西进,北路军南渡黄河,从秦直道南下。

    两人在营帐中边吃喝边交谈。

    李左车道:“秦国的长城防线,就有劳曹将军了,一定要让秦军疲于奔命。”

    他让曹参不断袭扰长城多处地方,时而袭扰这一边,时而袭扰那一处,让秦军摸不着联军进攻方向。

    曹参喝下一口羊奶,说道:“广武君真懂得用兵,这回暴秦真的要亡了!三国国君都等着广武君捷报。”

    这时,一个部下走入帐中。

    “韩国张丞相给李将军。”

    李左车接过布帛一看,顿时惊讶起来。

    他再把布帛递给曹参。

    曹参看后惊呼道:“暴秦竟造出火药、震天雷此等神兵利器,若非有张丞相,我军要吃大亏了。”

    在张良写的布帛中,说出了有火药、震天雷这两物,并且讲述其作用,并且还说,等韩国把震天雷也制作出来后,会尽快给军中使用。

    李左车道:“幸好有张丞相提醒,我军日后处处小心,应当不至于吃大亏。”

    ————————

    秦国从中央朝廷,再到郡、县、乡,从上到下垂直管理,政令畅通,高效运作。

    朝廷的征召令下达后,各县乡迅速动员起来,短时间内就有大量的男丁到军中报到。

    其中,关中地区首先完成征召,纷纷向陇西一带集结。

    巴蜀地区即便征召完毕,兵士北上关中、陇西需要时间。

    陇山草原一带,已集结有十数万兵员。

    这天,子婴抵达陇山,在这里召开会议。

    大帐内,秦军武将们齐集一堂。

    人员有陈平、赵佗、程开、韩信、王元、骆甲、李必、谢楷等人。

    营帐内,挂着一张大地图,武将们站在地图前。

    今天的子婴,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君主服饰,而是一身戎装。

    子婴指着黄河防线,说道:“朕接到前方消息,黄河三个渡口对岸,敌军都已增兵加强防备。在长城北边,也发现了大量南下的敌军,在长城许多地段,也发现敌军踪影,暂时还未向长城发起进攻。”

    韩信有点意外,此前还想着,等战争打响后,派奇兵东渡黄河。

    他说道:“陛下,看来李左车此人会用兵,是难缠的对手。末将认为,这是敌军故意为之,故意壮大声势,佯装要向多处进攻,让我军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子婴对诸将道:“韩将军此前向朕建言,可从萧关出兵,袭击敌军粮道。既然李左车会用兵,应当也能想到此点。如何破敌,诸位可畅所欲言。”

    李必道:“陛下,末将认为,敌军要从陇西以南进军,全力迎战即可,我军熟悉地形,又有连弩、震天雷,不惧来犯敌军。至于其它方向,只需固守好。”

    骆甲道:“末将赞同李将军之言。就算正面迎战,我们也不惧敌军。”

    赵佗道:“末将认为,除了正面迎战外,还需巧妙用兵。除了萧关外,我们还需想办法其它地方出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程开道:“末将认为,我们可从函谷关出兵,若能破函谷关外敌军,可挥兵直入韩国。”

    对于这几人的建言,子婴觉得平平常常,再看向王元、韩信。

    这两人才是真正的用兵行家。

    王元道:“末将认为,除了正面迎战外,可从萧关出兵重点袭击敌军粮草。李左车若重兵保护粮道,则可用于进攻兵力不足。若粮道无足够兵马保护,粮道有可能会被我军截断。李左车想让我们顾此失彼,我们也可让李左车顾此失彼。”

    对于这个建议,子婴为之耳目一新,如果王元能力真的能比得上王翦,那自己可真的是捡到宝了。

    骆甲道:“王将军之言,末将认为可行。”

    赵佗道:“末将也认为可行。”

    几个武将都发言赞同,都佩服王元。

    韩信也佩服王元,以前他自持熟读兵书,对用兵颇有心得,认为秦国武将中没人能比得上他,经过跟王元交往深入了解,发现王元似乎不差于自己。

    佩服归佩服,韩信却没有发话,在冷静地思考着相关问题。

    子婴看向韩信,问道:“韩将军莫非还另有计较?”

    韩信道:“陛下,李左车能当上联军统帅,必定不凡。他加强黄河防线,派兵袭扰长城各处,已证明此点。粮草补给线很长,我军有可能袭击粮道,李左车不会想不到。末将在想,如若我是李左车,会如何防备我军袭击粮道。”

 第114章 详细考察

    该如何防备呢?众将好奇地看着韩信,想知道这个能大谈用兵之道的人会如何做。

    子婴同样被激起好奇心,对韩信道:“韩将军不妨说来给大家听听。”

    韩信指着萧关方向,开口道:“攻击萧关、堵住萧关,让秦军出不得萧关。在萧关前修筑营垒,遍布铁蒺藜、陷马坑,让秦军前进不得。”

    毒辣!这个办法的确够毒辣!韩信的主意好。

    谢楷问道:“韩将军,若李左车如此做,该如何破解?”

    韩信答道:“主动出击,让敌军无法从容布置。”

    王元补充道:“可在萧关前方数里险要处建造营垒,与萧关互为犄角,如若敌军攻营垒,萧关出兵相救;若敌军攻萧关,不仅攻不下来,营垒中我军出兵可切断其去路,再前后夹击灭之。”

    韩信再接口道:“如此一来,可确保我军从萧关出兵畅通无阻。”

    赵佗夸赞道:“高明,韩将军与王将军用兵,赵佗佩服。”

    程开道:“那日,韩将军在朝堂上,跟大臣们大谈用兵之道,后来军中有许多人认为,只不过是会纸上谈兵之赵括,以前我也如此认为。韩将军先南征立功,今又出此策,证明并非只懂纸上谈兵。”

    哈哈!韩信贼开心。

    其他众将,对两人也起了佩服之心。

    子婴道:“两位将军言之有理,就如此办。”

    他随即想,该派谁去萧关外设营寨、建造壁垒呢?该派多少士兵呢?

    派一万兵力比较合适,领军者军职不宜太高,也不能太低,校尉最为合适。

    最后,子婴目光投向谢楷。

    谢楷原本跟随校尉李兆镇守河套,收缩防线后,河套军撤退到长城沿线。

    前不久,李兆被晋升为平寇将军。原九原郡郡尉朱聪由都尉升为校尉,谢楷同样升为校尉。

    李兆被任命为长城防线的主将,朱聪为副将,谢楷被调派来陇西。

    “谢楷,朕给你一万精兵,在萧关外建造营垒驻扎。”

    谢楷抱拳道:“诺!”

    随后,韩信道:“陛下,末将想先到陇西南边走动,详细了解地形,先熟悉地形才好布置。”

    子婴点头应允。

    军事会议开得差不多时,陈平道:“大战即将来临,数十万大军需要有人统率,全盘指挥。要么陛下委任一人为主将,统领陇西周边二三十万大军;要么陛下亲自坐镇指挥。”

    任命三军统帅,需考虑到军职、能力、资历,子婴首先看向赵佗。

    目前秦军军职最高的是赵佗,资历也有了,至于能力,子婴觉得应当不会差。

    见皇帝看向自己,赵佗道:“陛下,末将毛遂自荐。若陛下委以重任,让末将统率三军,末将必会战胜敌军,保我大秦。”

    赵佗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邹离曾跟他说过,陛下要对重用他,如今机会来了,希望能争取到统率之职。

    程开也希望做统率,但自问能力恐怕无法胜任。原本他只是北宫卫士令,能够升为中坚将军,秩俸中二千石,已是承蒙陛下赏识了,他有自知之明,不好意思开口毛遂自荐。

    王元心中平静,没有打算争取,只要以后立功多,再有陛下赏识,一切水到渠成。

    韩信看了看在场武将,看看谁最有可能做统帅。他倒很希望成为统帅,只是军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