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保卫国家,避免不了战争,以后为了天下一统,都避免不了战争。

    朗卫战死三百余人,需要人员补充。

    子婴当场宣布,从函谷关军中挑选人员加入朗卫。

    朗卫乃是职业军人,待遇好,地位高,有很大吸引力,官兵们争相报名。

    不是报名就能当上朗卫,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在报名人员中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人,子婴交给韩谈、王元共同负责。

    受爵完毕后,王威把秦勇拉到一边。

    “秦勇,真有你的,这么快就升到不更了。”

    自从上次跟秦勇一同杀严举后,王威与秦勇建立了交情,很快就称兄道弟了。

    秦勇本就最敬佩王翦、王贲,很乐于跟王家的人交往。

    “哪能跟王兄比,你已经是都尉了!”

    “嗨!那都是托祖上的福,要不是先祖有军功,我恐怕还不如秦兄!”

    两人颇有些相似,秦勇勇武过人,王威也勇武不凡,只是才刚十六岁,身体还未发育健全,武力才稍差写而已。

    两人皆崇尚武力,希望率军冲锋陷阵。

    交谈一会后,王威把秦勇拉进跟哥哥一起居住的小屋子,两人下象棋。

    ——————————

    楚军大营,这里士气低落,厌战情绪蔓延,函谷关久攻不下,伤亡十分巨大,有些士兵思念起家乡来。

    “别砍我的手!”

    在伤兵营帐中,某楚兵哀呼着。

    在前几天攻城中,他被刺伤手臂,还被雨淋许久,两天后开始发炎,现在伤口已经化脓了。

    医官道:“再不砍掉,你会没命!”

    伤口发炎的楚兵有好几百,伤在四肢的还好,还可以砍手砍脚保命,要是伤在腹部、肩膀,那就只能等死了。

    有些楚兵在哀嚎着,经常有人痛哭。

    要是在战场上,跟敌人交战,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士兵只有奋力搏杀。

    现在不同,这些伤兵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这才是让他们恐惧了。

    项羽在军营巡视,看到如此情形,心情更为郁闷。

    “上将军,我没命回去了,给我个痛快吧!”

    士兵在哀求着。

    这个士兵肩膀伤口化脓,恶臭难闻,十分恐怖,人已经没多少气了,还要承受极大痛苦。

    项羽只好忍痛挥剑将其了结。

    一共有好几百个楚兵,被这样结束生命。

    楚兵在撤回大营后,虽然喝下不少姜汤,但被雨淋时间比秦兵更久,感冒的人数比秦军更多,最终又有两百余人因此死亡。

    诸侯联军中,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灭秦了。

    自此以后,项羽每天都在郁闷中度过,他对虞姬更是思念。

    许多人在谈论着,什么时候退兵回去。

    ————————

    时间到了九月中旬,相当于现代十月中旬。

    中原大地上,秋风萧瑟,给人带来阵阵寒意。

    子婴在函谷关已待了好几个月,转眼已到了深秋。

    敌军再来攻城的可能性很小了,就算真的来攻,有函谷雄关,秦军丝毫不惧。

    也该回去了,回去跟尉缭具体商议要事,回去陪陪挺着大肚子的老婆。

    函谷关西门,跟随子婴回去的,有朗卫和三千骑兵,除了韩谈、王元、王威外,还有李必。

    子婴打算派李必前往陇山,跟骆甲一起训练骑兵。

    秦国骑兵只剩下区区几千人,子婴要打造出强大骑兵。

    子婴计划中的未来骑兵,不仅要压倒关东诸国,还要能抗衡匈奴骑兵。

 第64章 苏秦和郭开

    在回去咸阳的路上,子婴看到,有少数田地已经开始秋收,有官吏、工匠在帮忙收割庄稼。

    子婴偶尔会停下来了解情况。

    比起去年秋收时,子婴感受到,如今多了一些生机和活力。

    去年秋收时,官吏、百姓们觉得秦国有可能会亡,许多人带着忧郁。

    而今年,没人觉得大秦会亡,会长久延续下去。

    数日后,子婴回到了咸阳。

    “大王终于回来了!”

    高兴中的王思,要不是有宫女在场,就要扑入夫君怀中了。

    子婴笑道:“函谷关安然无恙,你的祈祷应验了!”

    他再摸摸老婆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太医预测再过四个月就要生了。

    回到宫中,比函谷关军中好过多了,子婴吃着白花花的大米饭,由御厨精心烹煮的菜。

    第二天,书房。

    子婴和尉缭详细商讨要事。

    “大王,楚军拿不下函谷关,又无其它有效办法入关中,我们已渡过难关,第一步已经赢了!”

    尉缭捋着山羊胡子,露出欣慰的笑容。

    “丞相说过,待时机到了,再派一说客,前往联军大营谈判和解。看来时机快到了!”

    子婴的心情也还算不错。

    尉缭道:“楚军定然士气低落,士兵思念家乡,再加上粮草困难,对我们很有利。我看在隆冬最冷之时,是最合适时机。”

    子婴随即想到一个问题,说道:“可大秦人才凋零,谁才能担当说客。丞相可有合适人选?”

    他随即想到,还被软禁着的郦食其,倒是很好的说客,可惜还不能为我所用。

    尉缭道:“相府兵曹中有一人,名叫邹离。臣与他多有接触,他能言善道,或许能当说客。”

    在中高级官员中,实在没有合适人员,子婴只能选择相信尉缭。

    随后,尉缭正色道:“敢问我王,日后是只想保住秦地?还是要重新天下一统?”

    他必须要先确定这个问题,才好给出相应建议。

    子婴神情转为严肃,朗朗道:“寡人之志,绝不比始皇帝小。天下要一统,匈奴人同样要打败,寡人要扫清一切敌人。”

    “大王志气不小啊!”

    尉缭捋着胡子,眼神格外明亮。

    原本他认为,这个大王并非昏君、庸君,应该会希望重新天下一统,却未想到,大王还想打败匈奴。

    尉缭也得到了情报,冒顿已经灭了东胡,收服草原其它大小部落,现在的匈奴单于,成为了北方草原部落联盟首领,实力比以的匈奴前强得多。

    只听子婴道:“始皇帝为了灭六国,军事、谋略并举,分化瓦解诸国,收买各国奸臣。不知丞相从何着手?”

    尉缭道:“关东诸国,楚国实力最强,项羽是联军盟主,先要解决楚国问题。臣认为,需从两方面着手。”

    对于如何办,在子婴回来前,尉缭就深入思考过,已有了大体上的办法。

    子婴问道:“哪两方面?”

    尉缭素有谋略,子婴洗耳恭听。

    “其一,挑拨楚国和诸国关系,使诸国与楚国不和;”

    “其二,收买项羽内部重臣,使其为我所用,让其充当齐之苏秦、赵之郭开,整垮楚国。”

    子婴一听,点头道:“丞相言之有理,关键是如何做。”

    尉缭似乎成竹在胸,徐徐说道:“大王跟臣细细说过项羽此人。此人喜欢冲锋陷阵,正面作战,不喜欢阴谋诡计,又还狂妄自大,觉得自己高于诸王。大王跟臣说过,项羽是好统帅,绝不亚于白起、王翦、李牧,却不是好君主,由他来掌控楚国,楚国之悲也!”

    子婴的确向尉缭详细说过项羽、刘邦等人的特点。

    必须先了解对手,才能根据对手情况定下对策。

    尉缭问道:“大王觉得章邯如何?”

    章邯?子婴想过章邯这个人,要不是赵高相逼,不可能投降项羽,后来新安杀降兵,或许章邯已经后悔了。

    他开口道:“我认为,章邯或许是身在楚营心在秦。”

    子婴也算有些头脑,很快想到了相关问题,说道:“丞相是想,让章邯做郭开、苏秦?”

    尉缭又再捋捋胡子,笑笑道:“正是。若能说服章邯,那是上上之选。若邹离出使联军大营,能立下功勋,可在适当时机,再派他前往楚国见章邯。能否说服章邯,臣认为把握有七成。若不能成,再另想他法。”

    子婴连连点头,这是好办法,章邯或许能成为重要棋子。

    他又好奇地问:“想必丞相已想好,若章邯能做郭开、苏秦,又如何离间楚国与五国关系?”

    尉缭微笑道:“正是。章邯首先要取得项羽信任,再……”

    尉缭把具体方法细细道来,子婴越听越兴奋,连连点头,有这样的大才辅佐,那是自己的福气。

    说完之后,君臣两人都大笑起来。

    子婴道:“若章邯能成,不仅将功赎罪,还是大秦功臣。”

    尉缭道:“章邯若能成,大王重新一统天下,事半功倍。”

    子婴曾经想过,楚营中的韩信、陈平皆是大才,不知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投靠刘邦呢?

    子婴很不希望两人投奔刘邦,要不然,刘邦可不好对付。

    君臣两人交谈甚欢,到了早膳时间,子婴跟他一同用膳。

    知道今天尉缭要来,子婴专门命御厨做了尉缭喜欢吃的菜。

    尉缭虽然年过花甲,身体还算健硕,饭菜能吃下正常成年人的分量。

    饭后,两人继续讨论其它事情。

    尉缭道:“大秦男丁依然不足,大部分官吏工匠下田帮助秋收。数日后,臣要下田劳作半日。不知大王……”

    子婴立即道:“我身为大秦国君,更要以身作则。数日后跟丞相同去。”

    在现代的时候,子婴没干过农活,倒是看到过农民如何种植水稻、收割水稻,到时候自己要做一回的农民了。

    第二天,麒麟殿,子婴上朝。

    朝会上,主要臣子逐个汇报工作情况。

    根据报告,今年累计有七万三千名男丁达到了十五岁,秋收后会接受军事训练。

    秦国有山川之险要,土地肥沃,关键是缺男人,只要能够有段时间休养生息,现在的儿童逐渐长大,必定会逐渐恢复元气。

 第65章 骑兵计划

    “骑兵乃重中之重,寡人计划,打造十万骑兵。”

    十万骑兵?要打造如此之多,朝臣们无不惊讶。

    李必参加了这次朝会。

    子婴问李必:“若要训练出十万骑兵,需时多久?”

    李必道:“禀大王,若战马充足,五年足也。”

    子婴目光投向太仆腾其,问道:“养出十万骑兵所需战马,需时多久?”

    腾其出列道:“禀我王,现有战马万余匹。若要养出如此之多战马,需耗时八年至十年,需调配大量人手,建造大量马棚。陇山一带草地有限,不能在陇山养羊,腾出草地只养马。”

    说完后,他再问道:“以往大秦骑兵最多时不超过五万,不知大王为何要如此多骑兵?”

    不仅是他不明白,连李必以及众臣都不明白,大王何以要打造如此多骑兵,根本没这个必要,太浪费了。

    子婴回道:“寡人这么做,自然有其中的道理。卿家只管去办好,一切人员物资所需,由丞相调配好,十年之内,打造十万精锐骑兵。”

    腾其和尉缭都应诺。

    尉缭同样不明白,大王为何要这样做。

    众臣中以他最了解子婴,尉缭觉得,大王肯定是有所考虑,不会平白无故这么做。

    子婴当然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马镫。

    在没有马镫的春秋战国时期,用于冲锋陷阵的是车兵,战车的多少,是衡量军力的最重要标准。

    即使是现在,战车仍然有着重要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