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箕子朝鲜只是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南边还有辰国。

    根据皇帝的命令,要把朝鲜和辰国都吞并,使之成为大秦的郡县。

    杨武目前要做的,就是进入朝鲜国,确保后续步卒能畅通无阻进入朝鲜,然后再对卫满和箕准进行突袭。

    秦军骑兵们个个都杀气腾腾,卫满岂敢抗拒,不敢阻止秦军进入。

    马訾水东西两岸上,有许多的船只,杨武和士兵们上船渡河,进入了箕子朝鲜境内,在马訾水东边不远处驻扎。

    在马訾水西岸,留下部分士兵驻扎,等待步卒赶到后,确保有足够船只搭载部队过河。

    第二天,卫满设宴款待杨武。

    三天后,由吕马童率领的三万步卒赶到,乘坐船只有序渡河。

    卫满惊讶道:“杨将军,为何还要增加兵力?”

    杨武解释道:“驻守朝鲜,既要有骑兵,步卒也不可少。人多点,朝鲜就越安全。”

    秦军陆续过河,卫满觉得过河的人实在太多,多次劝说,但根本无济于事,船只搭载这批人过河,返回西岸搭载下一批秦军。

    话了一天半时间,三万步卒全部过河了。

    五月初六,卫满被叫到一处营帐,营帐内有杨武、吕马童两员秦将,还有数名亲兵。

    卫满道:“两位将军叫我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杨武道:“当然要事。你觉得来这的秦军太多了,这是有原因的。”

    卫满问道:“有何原因?难不成除了保护朝鲜外,还有其它目的?”

    吕马童道:“那是自然,陛下有命,要把朝鲜和辰国都吞并了,完全纳入大秦版图,使之成为大秦的两个郡。”

    卫满大惊,说道:“你们…你们秦国果然是虎狼之国,吞并了六国还不满足。”

    他人已经到了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只能任由摆布。

    吕马童笑笑道:“当然不满足,朝鲜和辰国,虽比不上中原地区,好歹比匈奴苦寒之地好多了,将之纳入大秦版图,大秦将会更加强大。两国的人成为秦人后,日子过得更好,会更加安全。”

    卫满才不管朝鲜国的死活,他在意的是自己,问道:“朝鲜王把上下障作为我的封地,大秦吞并朝鲜后,希望保留我的封地。”

    吕马童道:“那可不行,大秦所有地方,都由郡县直接管辖,不会再有另外封地,你可以做个大秦的官员,有俸禄可拿。陛下说了,只要你带路南下,那就是立功,朝廷会给你爵位。”

    对于秦国的爵位,原本为燕国人的卫满,早就有所了解。

    卫满很是失望,但根本没得选择,他没有抗拒秦国的实力和勇气,只能配合秦军。

    很快,秦军占领了卫满的封地。

    数天后,在卫满带路下,杨武、吕马童率领秦军南下,目标朝鲜都城王险城。

    朝鲜王箕准得知秦国来攻打,惊慌失措,匆忙组织兵马抵抗。

    但是,箕子朝鲜本身就很衰落了,在历史上连卫满造反都无法战胜,被卫满赶跑,篡夺了箕准的政权,历史上成为“卫满朝鲜”。

    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箕准根本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第303章 重大改革

    五月十五,王险城(现代的平壤)。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秦军大军集结在城外,在等待着箕准出来投降。

    巳时正,北门打开,光着上身的箕准,双手捧着象征王权的大印,带着臣子们垂头丧气出城。

    箕准走到杨武、吕马童面前,老老实实跪下。

    “朝鲜王箕准,率全体大臣向秦国投降,从此以后,朝鲜全体臣民,皆为秦人。”

    箕子朝鲜本身就是商纣的后代来到朝鲜后建立的政权,虽然跟秦国文字不一样,在语言上跟中原人相同,只是发言有所不同,相互听起来不存在障碍。

    吕马童的亲兵接过打印,说道:“箕准,既然你肯开城投降,陛下不会治你的罪,还会给你封爵位,会让你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箕准道:“谢大秦皇帝陛下。”

    随后,吕马童和杨武进入王险城。

    王险城虽然比不上大秦的五大城市,亦算得上是大城了,一路上路过之地,街道都十分整洁。

    杨武和吕马童都有留意到,两边商铺招牌上的文字,写着的是商纣时期的古老文字,只能约莫看懂一部分。

    随后不久,两人来到王宫,先有一批士卒进入,确保掌控王宫。

    来到官署内,两人查看关于户籍人口记录。

    根据箕准讲述,截止去年,整个朝鲜过人口六十八万,由于长期没有战争,男女比例比较平衡。

    至于粮食产量和府库收入,则比较普通,还不如燕国。

    杨武和吕马童在这里住下来,确保对整个朝鲜的掌控。

    不久后,王元来抵达了王险城,实行了很多稳定人心的措施,宣布免除赋税徭役两年,暂时对朝鲜实行军事管治,等待朝廷的进一步任命。

    王元坐镇王险城,派钟离昧和杨武率军南下,要消灭辰国。

    这时期的辰国并非完整的国家新式,而是类似于匈奴这样的部落联盟。

    杨武和吕马童率军南下,辰国虽不至于像箕子朝鲜这么不济,但也抵挡不了多久,秦军累计付出数千人代价,耗费三个月时间,终于把整个辰国都掌控。

    ————————

    河套地,单于大帐,张良在这里讲到了冒顿。

    冒顿对张良道:“张良,听说你很有谋略,为何保不住韩国和齐国。”

    张良道:“启禀单于,谋略重要,实力更重要。暴秦有明君,又有先进兵器,实力过于强大,我张良虽竭尽全力,仍然不敌暴秦。”

    冒顿问道:“你觉得,眼下匈奴情况,该如何抗衡秦国?”

    张良道:“匈奴最大优势,是机动力,随时可袭扰暴秦各地。匈奴要像蛇一样,让暴秦不知蛇会攻向何处,不知何时会袭击边境。”

    冒顿道:“张良,你说的或许有理。秦国已渗透西域,月氏国称臣于秦国,我们该如何反击?”

    张良道:“西域各国,并非全部臣服于秦国。秦国可派邹离出使西域,单于也可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西域,游说各国共抗暴秦,就算不能让他们反秦,最少让他们保持中立。”

    冒顿点点头,说道:“张先生说得有些道理,但匈奴人向来只懂得打仗,没有能言善辩之人。”

    张良道:“从燕国、代国逃来的一些人,或许能胜任,我可帮单于寻找。”

    对于张良的到来,冒顿持欢迎态度,重用和礼遇张良,安顿张良全家。

    那些从代国和燕国出逃的下人,被集中起来,张良仔细了解这些夏人,从中寻找着有没有适合作为说客的人。

    还真被张良找到了,他发现一个名叫邱欧的人,有着做说客的潜质。

    于是乎,张良带着邱欧来到冒顿面前。

    冒顿决定派邱欧出使西域,派人护送邱欧来到匈奴控制区的最西边,让邱欧隐瞒身份,想办法行走于各国之间,见各国的主要人物。

    张良跟邱欧叮嘱过,千万不能让身份公开,否则很有可能丧命。

    西域许多地方,已经是秦国势力范围,有秦军驻扎,邱欧必须隐秘行事。

    ————————

    七月十五,临淄,这里举行朝会。

    “朝鲜、辰国已被收复,该设置郡县了。朕宣布,在原朝鲜辖区设立乐浪郡,在原辰国辖区设立真定郡。”

    随后,把两个郡的郡守人员确定下来。

    “朕来到临淄已有数月,齐地人心归服,是时候返回咸阳了!朕决定,五日后启程!”

    这几个月来,齐地四个郡,没有发生过反叛事件,越来越多百姓认同自身是秦人,就算还有些抗拒的,也是仅限于发发牢骚,并不是真的要造反,并且他们的抗拒之心也逐渐减少。

    齐地历来都是富庶之地,这地区的民心归顺,让秦国实力大增。

    七月二十,皇帝銮驾自临淄西门而出,踏上了返回关中的行程。

    九月上旬,咸阳城。

    咸阳东门,这里聚集了很多人。

    有留守咸阳的大臣,有皇家子嗣,有负责安全的中尉军、卫尉军,还有前来瞻仰皇帝真容的百姓们。

    “陛下终于回来了!”

    “陛下出行一年有余,大秦变化太大了!”

    “是啊!项羽、刘邦这两个最大叛贼,都在被剪除了,还征服了朝鲜、辰国。”

    “征服这两个小国,比当初征服岭南顺利得多了!”

    “陛下回来,肯定会有新国策实施!”

    “我们拭目以待吧!”

    …………

    臣子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交谈着。

    咸阳东边数里外,嬴子婴透过车窗,望着前方迎接的人员,心情舒畅。

    这次出行,一切顺利,可谓是载誉归来。

    对于阿莉莫来说,则不是好事了。

    陪伴皇帝外出,可以独享圣恩,回到咸阳后,可就要跟其她嫔妃一起分享圣恩了。

    她岂敢奢求那么多,能陪伴皇帝一年多,已经是很大的福分了。

    銮驾停下,众臣跪下,高呼万岁。

    嬴子婴见过臣子们后,重新上车,进入阔别一年多的咸阳城。

    众臣跟着进入,跟着皇帝一同来到麒麟殿。

    整整隔了一年多,皇帝和臣子们再次聚集在这里。

    “诸位卿家,朕出行一年有余,你们留守咸阳,把一切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了!”

    各个部门副职的人,逐一汇报本部门事务。

    钟平出列道:“陛下,如今天下一统,应当先休养生息一段时日,再对匈奴全面打击。”

    张苍出列道:“只要兵马、粮草准备充足,我们便可北征,一举收复河套。臣认为,再过两三年足也!”

    天下一统,臣子们有着新的期待。

    陈平出列道:“如若只是收复河套,两三年准备完全足够了。如若要彻底消灭匈奴,还得旷日持久。首先,以前都是匈奴南侵,我们抵抗匈奴,若要我们北征匈奴,需要经过漠南、漠北的草原、沙漠,最大障碍是有可能迷路,其次是后勤保障。”

    嬴子婴道:“匈奴是我们的心头之患,就算再难,都必须消灭匈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个安宁、和平的外部环境。先休养生息两三年吧,到时候再商讨收复河套。”

    随后,是对相应人员进行封赏。

    在西汉初期,刘邦对辅佐其一统天下、建立汉室江山的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开国功臣进行封侯,称为“十八功侯”。

    嬴子婴也打算封侯。

    “大秦能再次统一天下,实在是难,有许许多多臣子立下汗马功劳。除了按住军功爵封赏之外,朕决定另行封赏,把十个功劳最大的封为侯爵。”

    听到这个,那些直觉功劳大的人,顿时兴奋起来,觉得自己应当能封侯。

    特别是韩信,要是功劳能排在第一位,那可是美名远播。

    嬴子婴目光移向陈平身上,说道:“陈丞相,你投奔朝廷以来,不仅总览全国政务,还献出许多妙计,功勋卓著……”

    至于什么妙计?有些必须长期保密,嬴子婴只是挑出部分讲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