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后,他们来到临淄西门城门前,他们惊讶地发现,城墙上有少量的秦军旗帜,站岗的是秦军士兵。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奚涓不解道:“难道有人比我们更早来到临淄?”

    王威道:“韩信不可能比我们还快啊!就算他能迅速拿下锦阳关,也不可能早于我们赶到。”

    王元很快想到了其中可能性,说道:“若是韩信的兵,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韩信违背陛下之命,提前出击。”

    他这么一说,王威勃然变色,不满道:“他娘的韩信,抢功劳使出这一招,我们要在陛

    奚涓道:“违抗陛下之命,乃是大罪,就算被韩信抢先拿下临淄,功劳顶多只能抵罪。”

    王元道:“韩信不会不明白这点,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第297章 本性难移

    临淄西门上方城墙,周兰在这里等待着,要由他出面向王元讲明一些事情。

    发现王元到来后,周兰大声道:“下面可是王元将军?我乃周兰。”

    王元抬头望见周兰,更加确定是韩信夺取了临淄。

    他大声回应道:“周将军,想不到韩将军更早一步啊!”

    周兰道:“韩信将军运筹帷幄,以最快速度收复临淄,解决反贼刘邦。”

    王威大声道:“你们违背陛下之命,提早出兵,作何解释?”

    周兰道:“请王将军入城,我细细道来。”

    他明确说明,这是由韩信将军夺取的临淄,只能由韩信将军麾下的秦军驻守,王元只能带少数人入城。

    王元让王威留在城外,带着十名士兵进入城内。

    周兰把王元带上城楼,说道:“王将军,韩将军亲率骑兵前来,逼降刘邦,收复临淄,这临淄城和临淄郡,应当由韩将军麾下之兵驻守,济北郡就由王将军之兵收复。”

    王元道:“你们提早一天出击,不知如何向陛下解释。”

    周兰不慌不忙,把那天情况说出来,自然说成是齐军袭击我军,一直到昨天赶到临淄,今天刘邦投降,刘邦已经承认,是他不愿意只做一个郡的诸侯王,假意投降。

    他说得比较详细,王元认真听着,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

    王元才不信这种鬼话,但是,只要是刘邦一口咬定是这样,连皇帝都无法问罪于韩信。

    王元没有生气、没有不愉快,在他心目中,韩信表面抢夺了大功,但却触怒了皇帝,最终会得不偿失。

    “哎呀!王将军亲自来了!”

    这时候,韩信来到了城楼。

    “王将军你来迟了!刘邦已经向我投降,你来不来对结果无影响!”

    韩信一副得意之色。

    王元淡淡道:“是啊!我的确来迟了,祝贺韩将军立下大功,陛下定会重重赏赐。琅琊郡、胶东郡、邯郸郡都交给将军了,我的兵马,收复济北郡便可。”

    韩信开心道:“如此甚好。王将军带兵匆忙赶来,所带物资定然不足,临淄物资丰厚,我派人送出来便可,王将军何时撤兵皆无妨。”

    他说,王元的兵只能在外驻扎,临淄郡各地驻守、县城,只能由韩信的后续不足接管。

    王元对此没有异样,没必要跟韩信争夺。

    不久后,王元重新出来城西外,韩信的兵把粮食、驻扎所需帐篷、炊具等物品运送出来,王元让部下扎营,又再派人传令,让后续部队不用赶来了,接管济北郡各地即可。

    ————————

    二十五日傍晚,快马赶到彭城。

    那士兵进入皇宫,向郎官说明情况。

    “临淄大捷!临淄大捷!”

    郎官举着捷报,一边高呼,一边向皇帝所在的后宫跑去。

    这是由韩信在昨天中午亲笔所写的捷报,刘邦投降,兵不血刃拿下临淄。

    尽管韩信夹带私货,能够顺利收复齐地,嬴子婴仍然很兴奋。

    更何况,章邯安然无恙。

    明天并非上朝时间,嬴子婴仍然传令,让臣子们明天上朝,又派人连夜书写,明天把捷报大量张贴,让军民同喜。

    对于这件事,还得召集陈平商议。

    夜已深,御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这里只有嬴子婴和陈平。

    陈平道:“陛下,臣已查明,韩信的确找过司马承。司马承每次经过边境隘口,都见了韩信。”

    “趴”的一声,嬴子婴右长重重拍在桌面上。

    “混账韩信,本性难移!”

    嬴子婴想到了历史上的郦食其,韩信为了功名,明明郦食其已说服齐王投降,韩信却还要找借口突袭齐国,害死郦食其,并且刘邦无法为此责怪韩信。

    即使有嬴子婴改变了本时空历史走向,韩信仍然本性难移。

    对于韩信这个人,嬴子婴是又爱又恨。

    陈平道:“陛下,我看恐怕很难找到问罪韩信的证据。”

    嬴子婴叹息了一下,说道:“那就重赏韩信,按照韩信所希望的结果对外公布,就让韩信先得意得意!”

    既然解决了刘邦,肯定要把相关事情公布出来,皇帝把事情定性了。

    随后,嬴子婴把一张纸笺给陈平过目。

    这是韩信亲笔所写,韩信说,他以性命作为担保,要是刘邦开城投降,保证陛下不会怪罪,还会封侯爵,给予足够的土地,才促使刘邦开城投降。

    韩信对皇帝说,希望皇帝给刘邦封侯爵、给土地,臣以性命做过担保,要是担保无法兑现,无颜活在世上。

    韩信又说,一个侯爵就能让刘邦投降,太划算了。

    陈平看过,心中叹息,觉得韩信也太不懂得做人了,就算功劳再大,结果恐怕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对于这样的事情,韩信只能是恳求陛下,不能以性命作为要挟。

    “既然韩信做过担保,就给刘邦侯爵吧!”

    嬴子婴有些不爽,说完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

    当天早上,彭城百姓很快就发现了。

    许多地方张贴告示,每个告示旁边皆有一名小吏。

    不仅如此,还有士兵敲锣高喊着。

    “临淄大捷!临淄大捷!”

    “秦军北上临淄,反贼刘邦开城投降!”

    过半数人听到这些话,都为之高兴,诸夏之内再也没有反贼了。

    许多人也惊讶了,刘邦不是大秦的封王吗?怎么秦军突然出现在临淄?怎么刘邦会投降?

    在被城门旁的谢家,听到士兵高喊说出来的话后,十分的不爽。

    谢家几个男人,又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谢庭儿子谢重道:“他娘的,连刘邦都投降了!”

    谢农道:“哎,没让秦贼付出惨重代价,刘邦就投降了!便宜了嬴子婴。”

    谢封道:“以后要反秦,那可就难了!”

    谢重道:“在以前,嬴政把六国都灭了,六国还不是照样重新复国,一定有机会的,暴秦强行吞并天下,诸夏万民不久定会再举起反旗。”

    这是谢家男人的期盼,也是自我安慰之言。

    在谢家宅院西边,是彭城北门,在北门旁边告示栏,大批民众在围观看着告示内容,不识字的就听别人说。

    “真奇怪,三天前还说封刘邦为齐王,现在却说秦军赶到临淄,刘邦投降了!”

    “或许是朝廷玩什么计策吧!”

    “刘邦投降了,反正是好事!”

    “对,是好事,我不用再征召从军了,可安心经商。”

    “以后要打仗,只能打匈奴人了!”

    “没仗可打也好,从军满四年便有一个爵位,比冒着生命危险杀敌更好,若是不用从军,我们安心干活,只要不徭役过重,一家人饿不着肚子。”

    …………

    在告示旁边,在客栈食肆,在民居家中,许多人都热议这件事。

    皇宫大殿,众臣聚集在这里,一批喜气洋洋的气氛。

    皇帝还没到,众臣先议论起来,对于边境秦军“被齐军攻击”、对于皇帝密令韩信、王元突袭齐军,除了陈平和韩生,其他人都不知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邦是大秦封王,怎么韩信将军又突然率军北上?”

    “是啊!难道又是陛下计谋?”

    “照我看,我军能这么快兵临城下,逼迫刘邦投降,是齐军麻痹大意,没有严守各地。”

    “对啊!朝廷册封刘邦,刘邦以为高枕无忧,各地齐军自然没有戒备,我军突袭便成功了。”

    “这样的计策真高明,或许是丞相献计!”

    谈论到这个问题时,大家都看向陈平。

    陈平道:“非也!非也!并非我向陛下献计,而是刘邦使诈!”

    明明是我军胜利,刘邦失败,怎么会是刘邦使诈?众臣疑惑不解。

    只听陈平道:“刘邦乃是诈降,企图假意投降,让边境的我军不备,趁机突袭打败我军,好让他苟延残喘。”

    听到这里时,众臣都露出愤怒之色。

    “幸亏韩信将军治军严格,即使刘邦投降了,边境的士兵都没有放松戒备,让齐军的突袭没有成功……”

    陈平细细道来。

    在昨天晚上,皇帝召他入宫,商量重要事情,那就是给这件事定性,以这样来定性。

    “哼!刘邦真狡诈!”

    “哈哈!刘邦本来可临淄郡封王,这些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韩信将军真乃旷世奇才,以极小代价拿下临淄,功劳甚大啊!”

    “十余年了,诸夏终于重新统一,可喜可贺啊!”

    …………

    臣子们纷纷怒骂刘邦,又诉说着喜悦之情。

    “陛下驾到!”

    身穿正装的嬴子婴从侧门走入,走上阶梯,坐在龙椅上。

    无论是咸阳宫麒麟殿,还是这里,皇帝上朝所坐的地方,皆不是跪坐,皆有一张椅子,皇帝明确给座椅命名为“龙椅”。

    龙椅是皇权象征,嬴子婴要确立,大秦以后皇帝都坐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跪拜。

    “众卿平身!”

    嬴子婴环顾众臣一遍,每人都心情很好。

    “临淄大捷,想必众卿已知晓。”

    皇帝话音落下,众臣纷纷发言。

    “陛下,诸夏再次统一,普天同庆!”

    “陛下,韩信将军旷世奇才,立下不世之功!应当重重赏赐!”

    “陛下,刘邦诈降,可恶至极,应当诛夷三族!”

    “陛下,如此大喜事,可大赦天下!”

    “陛下可前往临淄坐镇,震慑尚有反秦之心的人。”

    …………

    待众臣发言过后,嬴子婴道:“韩信立下大功,是该重赏;诸夏再次统一,可喜可贺,朕决定,大赦天下;朕正打算北巡临淄,宣扬大秦之威,十日后出发;刘邦的确罪大恶极,但当我军兵临城下时,刘邦开城投降,在关键时刻悔改,就不再问罪了,给他封侯爵……”

    皇帝一连宣布了许多决定。

    随后,冯唐道:“陛下,春耕即将开始,尽快让齐兵们回家,还来得及参与春耕。”

    对于这个建议,嬴子婴采纳。

    陈平道:“陛下,当初让王元、韩信、赵佗各自带兵,是为了剿灭项羽、刘邦,如今叛贼皆已被剿灭,两个军团没有继续存在之必要,可撤销两位主将,收回兵权,朝廷选派武将镇守齐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