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以韩信为首,分别自报姓名,除了部将外,彭越、英布也在。

    “韩将军,目前战况如何!”

    “启禀陛下,有强大的国力、兵力支持,我军整体占优……”

    韩信大概性讲述目前情况,对于前不久在泗水河东岸的失败,嬴子婴并未责怪。

    讲述完毕后,嬴子婴道:“为了剿灭项羽这个大叛贼,朝廷倾尽全力,朕给了你六十余万兵马,朕相信,你能给朕一个满意结果。”

    韩信道:“请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所托。”

    最后,嬴子婴再让英布、彭越上前,两人再次向皇帝行礼。

    “两位将军归顺,使得秦军剿灭项羽能减少很多伤亡!正因为两位弃暗投明,才避免了被剿灭的命运,待收复楚地后,两位就任诸侯王,可得把封地打理好了!”

    他露出奇怪的笑容,这两人都是他要收拾的对象,四个诸侯王要自保的唯一办法,就是主动要求自降爵位,嬴子婴可封他们为“公”或“候”,再加上没有封地了,没必要再去为难。

    四人最终会不会被干掉,就看四人是否识时务了!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

    随后,嬴子婴跟逐渐一同用膳,说了一些大家辛苦了之类,说了一些勉励之词。

    护卫圣驾的有五万军队,在韩信军团以西地区另外扎营,作为皇帝的行宫。

    嬴子婴在这里住下,一直到项羽被剿灭为止,有美丽的阿莉莫陪伴,他不会寂寞。

    随行的臣子们,每个人亦有单独的帐篷,还有随行下属协助,确保在这里正常办公。

    ————————

    邯郸郡,薛欧收到了王虞人派人送来的劝降书。

    劝降书上写着,只要投降,朝廷不会追究以前跟随刘邦反叛朝廷的责任,所有人都能活命,等收复齐地后,全部都能回家跟家人团聚。

    军心动摇、士兵毫无战意,薛欧有了投降的念头,一时还未下定决心。

    在信都,这里的万余齐军,在秦军的突袭下惨败,带兵武将王吸被生擒。

    王吸被绑得严严实实,带到王元面前。

    王元和蔼道:“久闻王将军大名,你是能征善战的好将军,只可惜跟了刘邦这个大叛贼。将军率军全力作战,终究还是失败了,这不是将军无能,乃是邪不胜正,只有秦国,才是华夏唯一正统之国,反叛大秦,乃是逆天而行,将军已经尽力了,希望将军能归顺朝廷,一同辅佐大业皇帝。”

    皇帝跟他说过,刘邦手下人才众多,尽力少杀戮,尽力劝降。

    王吸的着头,垂头丧气的。

    他接连叹了两下,才开口道:“如若答应一个条件,我可以降。”

    王元随即站起,走到王吸跟前,将绳索解开,和气道:“王将军请讲!只要合情合理,皆可答应。”

    只听王吸道:“我家人还在齐国,若刘邦知我投降,很有可能会杀害家人,在灭刘邦前,我归顺朝廷之事不能传出去。”

    王元道:“就算王将军不说,我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在我出征前,皇帝陛下就叮嘱过这事。”

    听到这么说,王吸有着小小的感动,他作揖道:“王吸原归顺朝廷!”

    王元十分高兴,把众将召集一堂,让王吸逐一认识。

    主将如此重视,王吸更觉得,归顺朝廷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天,王元亲率军队南下。

    东边的吕马童、西边的田集都已经传来消息,到达预定位置,针对敌军的围歼战开始了。

    ————————

    邯郸城外,齐军大帐,齐军、赵军主要人员齐聚一堂,每人都心情沉重。

    有曹参、薛欧、傅宽、奚涓、高邑、陈错、张相如、枞公、卫胠、孙赤、宣义、赵丰、许瘛、冯解散等人

    曹参悲痛道:“秦贼狡诈,樊哙、戚宗两位将军战死,四面皆有秦军,我们唯有战到最可一兵一卒,报效陛下。”

    赵丰道:“朕已经决定,留在这里跟秦贼决战到最后一刻!”

    许瘛、冯解散都表示,跟随陛下留在这里。

    曹参接口道:“这里战局一定,诸位有谁想回齐国,可带少量兵马,趁夜间向东边撤退,或许能避开秦军。”

    大帐内暂时沉寂下来。

    张相如打破了平静,说道:“曹将军,我们还有一条去路,如若秦國肯赦免我们,可考虑投降。”

    “不行!”曹参立即制止了,“如若是昏君当道,投奔暴秦我不反对,可我们齐国有明君贤臣,绝不可能背叛齐国。若谁还敢再说投降,斩首!”

    现场有好几个武将有投降的意向,不敢再多言了。

    高邑道:“曹将军,臣想回齐国,愿带兵从东边撤退!”

    随即,枞公、卫胠二人相继出列,表示要回齐国。

    曹参同意了。

    张相如也说,要回去齐国。

    曹参注视了他好一会,觉得他有可能会趁机逃脱!

    他思忖了一小会,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答应了。

    曹参很清楚明白,齐国也保不住了,报暴秦第二次吞并只是时间问题,没必要去为难这些部将了,随他们去吧。

    当天晚上,四人带上少量兵马,借着夜色骑马向东进发。

    高邑问道:“张将军,你是真的要回齐国吗?”

    张相如反问道:“我也很想问高将军,是否真的回齐国?”

 第268章 致命一击

    枞公、卫胠两人听到这样的问话,亦走了过来。

    高邑通过微弱的月亮光,看着三人模糊的身影,问道:“三位将军觉得,齐国还能抵挡多久?”

    卫胠道:“我不知能抵挡多久!但肯定没有任何胜算。”

    枞公道:“当今陛下是明君,可我觉得,秦国的大业皇帝更为贤明,威望无人能及,令西域臣服、令匈奴胆寒。既然齐国没有任何胜算,我们没必要做无谓的挣扎,我觉得,投降是上策。”

    有人这样想,张相如大喜道:“所以,我建议曹参将军投降,可惜他要硬撑到底!实不相瞒,我是想借东撤寻找秦军投降。”

    其他三人皆是一喜,说出了自身想法。

    四人一致决定,在某处地方等待至天明,等到跟秦军接触时说明投降之意。

    第二天一早,四人带着数十士卒,在一马平川的邯郸郡东边行走。

    很快,被秦军斥候发现了。

    既然被发现了,就没有必要继续走,等秦军到来便是。

    果然,在二刻钟后,一队秦军骑兵来了。

    齐军们没有抵抗的任何动作,骑兵们也收起箭矢。

    “秦军兄弟们,我们都是要投奔秦军的,都决定弃暗投明了,烦请带个路。”

    骑兵们很高兴,带着他们来到吕马童将军所在地。

    在吕马童这边,他在营地里等待着,等待着四面合围,把邯郸敌军包饺子全歼。

    有快马来报,有四个齐军武将要投降。

    吕马童大喜,四人到来后,出来营地大门迎接。

    “四位将军一同投奔朝廷,乃是一大喜事啊!”

    高邑、张相如、枞公、卫胠分别向吕马童自报姓名、在齐军中的军职。

    他们和士卒们,全部都被收缴兵器。

    吕马童带他们进入大帐,热情款待,派人把这个事情向王元禀报,高邑和薛欧有些交情,他让高邑给薛欧写下劝降信,派人送给王虞人,让王虞人以此招降薛欧。

    一天后,王虞人接到命令,收到了劝降信。

    ————————

    “将军,秦军派人送来这个,说是高邑将军给你的。”

    高邑竟然会借秦军之手给自己送信,薛欧觉得,高邑很有可能已经投降了。

    打开书信一看,果然如此。

    高邑在书信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热切盼望跟他在秦军大营中相见。

    本身他就有了投降之意,看到这书信,终于促使薛欧下定决心向秦军投降。

    一天后的早上。

    薛欧率领一万六千士兵走出营寨外,王虞人带着部下们来到这里,接受齐军的投降,收缴了齐军兵器。

    至此,王元军团已经对邯郸的敌军形成了合围的态势。

    皇帝抵达南边最前线,王元已经知晓,他把战局最新情况写下来,派人先皇帝报告。

    ————————

    齐国,临淄。

    七月底这天,刘邦正在跟戚懿、刘如意吃饭,郎官匆匆前来。

    “陛下,郦商将军派人前来,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戚懿笑道:“陛下,肯定是赵地胜利的捷报,张子房如此好计谋,秦贼肯定上当了。”

    刘如意高兴道:“父皇、母妃,打了胜仗,得好好庆贺一下。”

    刘邦露出慈祥的笑容,让那士兵进入禀报。

    “启禀陛下,我军败了!”

    顿时,刘邦、戚懿都震骇了。

    “陛下,大批秦军突然从北边南下,樊哙将军战死了,曹参将军处境很危险……”

    刘邦热情期盼着胜利,他和萧何、张良都认为,胜算非常大,没想到却是这个结局。

    他没心情吃饭了,立即把张良、萧何召入宫中。

    两人得知这个情况后,同样震骇了。

    张良道:“陛下,事到如今,唯有全力保卫齐国,郦商将军还能把十余万兵马带回来,齐国再征召年满十五岁男丁从军,还能有数十万兵马。”

    萧何却连连叹气,说道:“纵然这样做,除非南边的项羽能打败韩信,否则独立支撑不了多久。”

    三人都知道,彭城局面对项羽不利。

    经过商量决定,把年满十六岁以上男丁全部征召,全面备战,守卫黄河防线,守卫各处险要之处,也密切留意项羽那边的战况。

    从今天开始,刘邦、萧何根本无法再修心养性了,两人真是因为听从了太医的建议,年老了还能保持健康。

    张良每天心情沉重,他清楚明白,大势已去,全面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他是万万不能接受投降暴秦,宁死不降,在齐国保不住的情况下,如果有可能,他还希望到北边投奔冒顿,借助匈奴之力对付秦国。

    ————————

    邯郸北部,秦军大帐,王元接到了曹参派人送来的战书。

    曹参跟他约战,王元淡淡一笑,曹参急于求战才会这么做,他才不会那么傻,他提笔回复:“不战,直至你们军心瓦解、粮草耗尽为止,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不投降就饿死你们!只要投降,不仅没有性命之忧,还会得到朝廷善待。”

    要是曹参不投降,那就困死敌军,敌军粮道被断,被包围了,僵持越久对秦军越有利,要是跟敌军决战,固然能战胜敌军,自身也会有一定伤亡。

    皇帝没有要求王元速战速决,这是最大的保证。

    ————————

    齐军大帐,曹参接到王元的回复后,十分无奈。

    如果是突围找缝隙东撤,秦军半路拦截,只会落得全军覆灭。

    曹参、赵丰两人,在大帐里喝酒,借酒消愁。

    “该死的秦贼,挨千刀的嬴子婴!我就算做了厉鬼,也不好放过嬴子婴!”

    “算暴秦狠!我们输了!都输了!”

    “就算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投降,跟秦贼拼个鱼死网破,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