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五百年-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必道:“敌军在北岸戒备严密,该如何渡河?”
辛韦道:“我觉得,可按照韩信将军突破汜水河之法,声东击西。”
杨武道:“我觉得这办法可行。”
有好几个武将,都赞同用这个办法。
王元道:“敌军不知道我军意图,都在坐山观虎斗,看着秦军跟楚军血战,决不会想到我军会突然渡河,我们连佯攻都不需做,找好合适渡河之地,在月圆之夜悄悄渡河。”
李必道:“末将明白了,若我们佯攻渡河,反而会引起敌军警惕,让敌军知晓我们要趁楚国攻秦之时北上。”
王元点头道:“正是如此。”
随即,他指着地图中黄河南岸的某个位置,那是洛阳以西约一百里,说道:“我们渡河之地便在这里,只要天晴,便在本月十五渡河,若是阴雨,推迟到下个月。”
武将们都期待着。
至于渡河北上之后怎么打,王元已有了计划。
————————
咸阳,御书房。
子婴在看着一张布帛,布帛上的秦篆乃是章邯亲笔所写,写着龙且的作战计划。
楚军打算中央突破,那秦军就集中力量与其决战,还可以事先做好准备,以逸待劳,甚至还可以提前布下陷阱。
有章邯传递情报,项羽的许多举动,都被子婴所掌握,
子婴当即修书一封,命人交给在巴郡的赵佗。
在巴郡的赵佗接到皇帝来信后,将之告之范目。
“有陛下的消息,对于我们来说太好了!”
赵佗和范目都为之高兴。
范目疑惑道:“只是这等机密要事,不知陛下从何处得知?”
赵佗道:“不该打听的事,就别打听,陛下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
两人目光移向巴郡地形图,看着东边的临江县和涪陵县。
赵佗道:“既然敌军采取中央突破的方式,我们的兵力部署也应该调整,鱼复、朐忍各抽调一万兵力到涪陵,等敌军从临江和涪陵两县之间突入,我们再南北夹击。”
范目心情轻松,说道:“知己知彼,而楚军却不知晓我军部署,我们胜算很大,还得要看临机应变,若处置得当,我们可大败敌军。”
赵佗对自己还是有些信心的,皇帝信任韩信、王元,他相信自己也可以。
————————
西域,月氏国。
邹离在这里等待着消息,月氏王也等待着消息。
二月份这天,传递消息的士兵终于来了,给了邹离火漆封缄的信函。
邹离打开信函过目后,将之烧毁。
当天下午,邹离来到王宫见到月氏王。
“大王,秦国皇帝陛下已答复,同意和亲,同意让月氏公主嫁到秦国。”
阿骨兀高兴道:“太好了!”
邹离再说出聘礼,包括钢刀两千把,丝绸、纸张、茶叶若干,将会跟月氏购买的一万把钢刀一齐运送过来。
要运送前来西域的物资,有钢刀一万七千八(月氏国购买一万把、大宛国五千把、聘礼两千把),以及其他物资。
在传令的士兵从咸阳出发不久,运送物资的队伍出发,由一万骑兵护送,估计目前正在羌国境内。
除了物资外,还会送来皇帝诏书,正式宣布迎娶月氏公主。
商议完毕后,邹离道:“不知大王可否方便,让本使见见公主?这是大秦皇帝陛下旨意。”
阿骨兀也还算有些精明,看出了秦国皇帝的意思,是担心公主太丑,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最不是问题。
他呵呵一笑道:“当然可以,请贵使稍后,我命人去召公主前来。”
不久后,只见一女子从侧门进入,缓步走来。
邹离一看,顿时呆了,想不到公主如此绝美。
她肤若凝脂,身材苗条,玉手芊芊,笑起来时露出那浅浅的酒窝。
看着如此美丽的公主,邹离心中欢喜,这大大超过了皇帝陛下的要求。这样的公主嫁给皇帝,既满足了政治需要,又让皇帝多了个称心如意的妃子,他可是功劳大大。
“见过秦国使臣!”
阿丝娜向邹离行礼。
邹离向公主作揖回礼,说道:“公主,大秦聘礼送抵月氏后,请跟随本使出发,前往大秦跟皇帝陛下完婚。”
阿丝娜微笑道:“能嫁给大秦皇帝,不胜荣幸。”
她用月氏语,说出一些秦国词汇。
邹离再道:“在启程前,公主可先学习大秦的语言、文字、礼仪。”
阿丝娜欣然答应。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有使团的人前来王宫教导公主,月氏国也有人从中翻译。
————————
二月中旬,中原的天气依然寒冷,北风呼啸,所幸天气晴好。
黄河中游两岸,由于水流较为和缓,渡口数量明显比上游多得多。
对于所有渡口,韩军都有派兵把守。
渡口与渡口之间的河岸,偶尔会有士兵巡逻。
在韩国朝廷迁徙到上党郡后,黄河北岸的巡逻比较密集,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兵们的防备之心逐渐松懈,特别是新闻楚国数十万大军攻秦后,韩兵们就更觉得秦军不可能北上。
虽然张良有向将军们传令,任何时候都不得松懈,上面这样命令,下边未必会不打折扣地贯彻实行。
二月十五这天傍晚,洛阳以西一百里正北的黄河北岸,有两边韩军斥候在巡逻着。
马匹在向东步行,两人在交谈着。
“这鬼天气,二月还如此冷!”
“还得让我们出来巡逻,这边走了不知多少遍了,怎么可能会有暴秦的兵过来。”
“要是楚军攻入暴秦巴蜀,我们能回家了!”
“要是楚军攻入秦地,暴秦占着韩国土地,肯定守不住了!”
两人都是颍川郡人,家里的父母妻儿处于秦国管治下,骨肉分离,两人都很思念家人,期盼着楚军快胜利,黄河南岸的秦军肯定会军心动摇,并且被抽调大部分回关中,这样一来,韩军、赵军、齐军就会渡河南下,收复失地。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对面南岸,有隐藏的秦兵在望着他们。
在南岸以南,这里有着大量的秦兵,步卒、骑兵、弓弩兵齐备,他们准备在晚上渡河,渡河工具已准备好。
渡河总指挥,正是主将王元。
王威、李必等武将在他旁边。
王威抬头望着一下天空,晴空万里,开心道:“大哥,老天爷都帮我们了!”
李必道:“只要没意外,今晚我们肯定能顺利渡河。”
在天黑前,秦兵们在吃着干粮,在行动前填饱肚子。
干粮食物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风干的肉、烧饼、鸡蛋,多数人吃的是羊肉和猪肉,爵位高的军官能吃上牦牛肉、熟鸡蛋。
那些军官能吃上牦牛肉和鸡蛋,普通士兵也没有不满,那是爵位高才有的待遇,爵位越高待遇越好,才能激励士兵们杀敌立军功。
即将要作战了,士兵们闻战则喜,他们都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能杀敌立军功。
上次作战已立功了的,还想再立军功,希望把爵位升得更高;至今还是行伍的士兵,更是热切期盼立军功来改变命运。
天渐渐黑了下来,天空繁星点点,圆圆的月亮高高挂起,月光照射着大地。
这微弱的月亮光,正是王元要借助的。
到了亥时,王元发出命令,搭建浮桥渡河。
这次渡河工具跟上次汜水河一样,将方形木桶用木板钉好连接起来,做成长度和宽度都是丈余的浮具。
当一块浮具放在河面上时,再有另外一块浮具放在前面,用木板连接钉好,以此做成浮桥,浮桥越来越长,向黄河北岸延伸。
黄河宽度比汜水河大得多,耗时多得多。
王元在河边静静地等待着。
他的心情多多少少有些紧张,虽说选择在这里渡河把握很大,但谁也不敢保证绝对不出意外,万一对岸有敌军晚上也来巡逻,那可就露馅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始终都没有意外发生。
到了第二天凌晨二更,士兵来报,浮桥搭建好了。
王元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命令士兵渡河。
士兵们按照先后顺序有序从浮桥过河,在三更时,王元过河了。
到了凌晨天蒙蒙亮时,已大部分渡河完毕,已渡河秦军共有三万余人,后续还有近四万人。
王元把渡河的武将们叫来。
他先对李必道:“李将军,你率八千骑兵向东边火速前进,若中途遇上敌军,速杀之,突袭孟津渡口。”
他已经下达命令,在黄河南边孟津渡的秦军,看见北边的韩军营寨被突袭后,迅速渡河。
在那边,有辛韦、冯勉所率领的三万兵马,以步卒为主。
“诺!”
李必领命,带上八千骑兵向东边进发。
王威有心要率领骑兵立功,跟着李必出发。
接着,王元又再命令曹斌,带八千骑兵扫荡西岸的敌军。
当整个上党郡北岸的敌军扫荡完毕后,秦兵再重新集结,向伪韩国的都城长子进发。
洛阳正北的黄河北岸,孟津渡旁边的韩军大营。
这里有一万五千韩兵,他们跟往常一样,重复地做着每天做的事情。
在营寨北边,有一片可以藏身的树林。
上午时分,士兵们正在吃早饭,危险快要降临到他们头上。
然而,却没有人能够察觉出来。
韩兵们在边吃饭边吹牛皮。
“要是楚军能攻入秦地、多杀秦军那就好了,让楚军兄弟给我们报仇。”
“楚军可不是兄弟,项羽对韩国也不好!”
“楚军起码不是仇人,暴秦是我们大仇人,只要有人杀秦军,我们都高兴!”
“要是楚军能攻入蜀地、汉中,齐军、赵军肯定会带着我们,收复三川郡、颍川郡,我就可以回家了。”
“暴秦太猖狂了,终究会有失败之时。说不定从楚军攻入秦地开始,暴秦就会越来越衰弱。”
…………
韩兵们在吹着牛皮,楚军和秦军的血拼,他们乐于看到。
营寨外树林,隐藏着由李必所率领的秦军骑兵。
他们领兵一路向东,沿途杀了不少斥候,没有斥候能活着回来报告。
在即将抵达孟津渡时,改为从靠北的位置进发,悄悄靠近敌军营寨,准备突袭营寨。
李必、王威望着对面韩军大营情况,只见营寨外围站岗、防御的士兵少得可怜。
营寨内的韩兵吃饭交谈,有说有笑,显得很轻松。
。
第217章 目标长平
王元跟两人说过,胜负关键在于速度,要在敌军来不及组织抵抗的情况下突入营寨。
从现场情况来看,营寨内的敌军防备松懈,对于秦军的到来毫无察觉。
在营寨周别,只象征性放置了拒马。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如果实施突袭,成功可能性比较大。
王威对李必道:“李将军,我们可说好了,由我来打头阵。”
他自问用兵之能比不上兄长,只希望能在冲锋陷阵中多杀敌人。
王威目前军职是都尉,很希望灭韩后升为校尉。
李必道:“王都尉,小心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