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羽没有立即做出决定,他能认识到,如果函谷关的秦军死守,急切间难以攻克。

    离项羽最近之人,乃是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

    范增年逾七旬,头发花白大半,虽然年事已高,却精神健硕。

    看着武将们如此表现,范增说道:“若能智取,又何须强攻。赵高把秦国糟蹋得够惨,暴秦已失去民心,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将军弃暗投明,归顺我楚国。何不招降函谷关守将?”

    随即,他看向章邯,说道:“章将军,你觉得能否劝降函谷关守将孟通?”

    章邯道:“我对孟通有所了解,若在始皇帝时期,他必定不会降。可如今,胡亥昏庸,赵高祸害秦国,秦国军心、民心尽失,或可一试。”

    范增道:“好,烦请章将军修书一封,劝降孟通。”

    章邯看向项羽。

    项羽随即道:“章将军,就如此办!我等你的好消息。”

    章邯领命。

    ————————

    咸阳宫,子婴继续跟臣子们商讨政事。

    关东以项羽为首的诸侯联军,兵锋直指函谷关,坚守函谷关,是大家一致的意见,也唯一办法。

    尉缭说出自身看法,咸阳和蓝田大营的军队,可作为后备,函谷关、武关、黄河防线哪里更需要,再调派前往支援。

    参加朝会的骆甲,基本上没有发言,而是默默关注着朝会的一切,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他看到了君主的贤明、臣子们的尽心尽力,为之感到欣慰。

    朝会上的三公九卿臣子们,大多数对骆甲不熟悉,是在子婴出发武关前看到了带领三千骑兵的骆甲,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

    到了午时,朝会事项基本讨论完毕。

    子婴道:“我大秦有最好的养马场,不愁没有军马。近两年,我秦军损失惨重。目前,大秦缺骑兵,需要善于操练、统御骑兵之人培养,操练出新的骑兵。”

    随即,他看向骆甲。

    骆甲站起来,走到中央,抱拳面向君主,神态恭敬。

    子婴继续道:“这位骆甲将军,原是骑兵中的都尉,是合适人选。寡人决定,升骆甲为校尉,秩俸二千石,全面负责骑兵之操练。”

    对于骆甲来说,这是一个大惊喜,还在武关的时候,秦王只是答应让他操练骑兵,并未说给他升职。

    骆甲神情振奋,大声道:“谢我王!臣定不负我王信任,定给大秦训练出精锐骑兵。”

    最后,子婴道:“有诸位爱卿为大秦效命,寡人放心了。项羽随时有可能进攻函谷关,寡人自当亲临函谷关,以振奋军心,指挥抗敌。明日,寡人率三千骑兵前往函谷关。”

    散朝后,子婴把太官令叫来。

    “宫中大米有多少存量?”

    “禀我王,宫中大米约有四百斤。”

    “日后寡人在宫中时,改为食用大米饭。”

    “诺!”

    子婴不喜欢小米饭,除非没得选择。

    翌日,五千骑兵集中在咸阳东门,文武百官前来送别秦王。

    辰时,秦王车驾来到这里,他带上王元、王威以及三千骑兵,赶往函谷关。

 第18章 崤函通道

    函谷关,守将孟通阅览着楚军送来的书信。

    把用布帛写好的书信打开,得知是章邯所写。

    章邯在信中说,秦国没什么男丁了,如果不献关投降,函谷关能抵挡多久?有奸贼赵高,就算没战死沙场,也会死于赵高之手。他在信中说出当时自身向项羽投降原因:如果战败,赵高便会用章邯来推卸责任,必死无疑,即便是战胜了,同样避免不了被赵高陷害。

    章邯在信中劝孟通献关归降,这是唯一出路,项羽定会记上他的大功。

    对于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叛徒,孟通痛恨得很,看过书信后,痛骂着三人。

    晚上,楚营,士卒大多已歇息。

    章邯营帐内,这里仍然灯火通明,章邯在帐内来回踱步,在等待着孟通的回音。

    对于劝降孟通的理由,他一点底气都没有,但若不用那个理由,根本想不出还能有别的劝降理由。

    投降项羽能是什么出路?当初他率领二十万士卒投降,结果二十万人绝大部分被坑杀,对于这方面,虽然投降项羽乃是不得已选择,章邯仍然有着深深的负罪感、愧疚之心。

    自从项羽新安坑杀降兵后,章邯内心就一直处于自责和愧疚中,经常半夜做噩梦,梦见那秦兵冤魂来向他索命。

    这时,一名士卒进入。

    “将军,函谷关那边回信!”

    章邯接过在布帛上写好的回信,并未立即拆开阅览。

    此时,他心中烦躁不安,充满了矛盾,如若孟通真的投降了,函谷关守军很有可能也是被杀的命运,这样一来,他虽然在项羽阵营里是立下大功,可对于秦国来说,他的罪孽就更深了一层。

    迟疑了好一会后,紧张不安下的章邯,最终还是打开了布帛。

    阅览着书信内容,章邯彻底震惊了。

    二世皇帝胡亥被赵高弑杀,嬴子婴继任国君,子婴诛杀赵高,任命尉缭为丞相,革除了赵高的种种弊政,誓死保卫大秦。

    秦国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是他万万预料不到的。

    孟通在信中,大骂章邯为秦奸,是可耻的叛徒,大骂项羽这个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恶魔,孟通和函谷关全体将士都誓死效忠大秦。

    得知了这些事情,劝降失败,章邯反而有丝丝的喜色。

    他投降项羽,并不是对秦国毫无忠诚,毫无感情,乃是走投无路不得已的选择。

    照这么看来,秦国或许还有救。

    同时,章邯不禁在感慨唏嘘着,要是昏君胡亥和逆贼赵高早死一年,秦国不会沦落到如今岌岌可危地步,他也绝对不会投降项羽。没有昏君胡亥和奸贼赵高扯后腿,秦军胜算起码大一些。

    翌日,章邯来到项羽营帐中,把孟通回信呈给项羽。

    项羽阅览着书信内容,当即就大怒起来。

    “孟通,还有函谷关全部秦军,我要把你们全部都杀光!”

    章邯心中鄙视项羽:你这个屠夫!就算是投降了,还不是要被你项羽杀光!

    随即,项羽命人击鼓升帐,他要强攻函谷关。

    项羽虽然不是合格的君王,但却绝对称得上是优秀的统帅。

    楚军军纪严明,还算训练有素。

    主帅击鼓升帐,要是一定时间内没有赶到帅帐,会遭到惩罚。

    众将陆续到来,不多时就全部到齐了。

    项羽把孟通的回信,给范增过目。

    范增看了之后,眉头大皱,说道:“秦国没有了昏君和奸臣,军心士气必定会好转,只有强攻一途了。”

    项羽道:“哼!暴秦没多少个男人了,就算有函谷关又如何?我定要拿下函谷关,攻破咸阳,把子婴烹煮了,把全部替他卖命的人杀光。”

    就算有巍巍雄关,一旦楚军发动进攻,伤亡在所难免,就算攻城一方伤亡大很多,但秦军毕竟没多少人来牺牲了,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上将军,我愿出战!”

    “上将会,派我出战吧!”

    “上将军,我愿领兵攻城,定拿下函谷关!”

    在场的武将们都十分积极,纷纷请战。

    章邯则是一言不发,范增让他劝降孟通,他已经做了,已经有了交代,很不情愿再领兵与秦军交战。

    等众将发言完毕后,老谋深算的范增说道:“以往东方六国数次合纵,皆被函谷关阻挡,就算秦国没多少男丁了,要拿下函谷关,我们还得要死不少人。也不能全部死的是楚军,便宜了其他五国,得让他们出出力。上将军,还是召集各王明日前来议事,再作定夺。”

    项羽点头道:“亚父言之有理。”

    随后,他发出相应的命令。

    ————————

    崤函通道,是连接关中和中原的最重要通道。

    子婴和三千骑兵们,沿着崤函通道一路向东。

    崤函通道北临黄河,南依巍巍崤山,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并在关键节点上设有函谷关,故称为崤函通道。

    在路途上,子婴多次见到了黄河。现代的时候就记载着,战国时期黄河水位比现代时高很多,现在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果然如此。

    自西汉以后,黄河水位开始逐渐下降。到东汉时期,黄河逐渐裸露出河滩,稠桑原北面的黄河滩逐渐可通行车马,从而绕过函谷关,函谷关逐渐失去了它的战略价值。在东汉末期,东汉朝廷在函谷关西边建造潼关,取代函谷关的地位。

    初四中午,队伍抵达了稠桑原,函谷关就在前方了。

    函谷关之险,险就险在它是一个“塬”字,它是稠桑原上的一条裂缝。

    这个稠桑原北侧紧靠黄河,峭壁绝立,南侧连接秦岭,塬上松柏密布,桑林丛生,根本无法通行。只有在塬中央,有一条雨水长期冲刷而成的裂缝,可以穿塬而过。

    这条裂缝叫做函谷道,在裂缝东侧入口处建立一座关城,用来扼守函谷道。

    函谷道长约十五公里,宽度最大时只有十米,最狭窄处仅有两三米宽,正可谓“车不分规,马不并鞍”,函谷关之命正因关口深险如函而得名。

    从这里到函谷关,道路夹窄很多。

    子婴命人先赶往函谷关,通知守将孟通准备迎接。

    休息一刻钟后,三千骑兵、六千匹战马,分成长长的队伍,放慢速度行进,只是比步行速度略快而已。

    一路上,子婴再仔细观察着函谷道,时而仰望上空,谷深五十至七十米,两侧坡度四十至八十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如入函中置身于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走到最夹窄处时,骑兵和战马,只能逐个通过。

 第19章 函谷雄关

    还在现代时,子婴就喜欢研究历史,曾经自驾车到过函谷关,再沿着现代公路,穿越崤函一带。

    在现代时,子婴看到的稠桑原上光秃秃的,只有稀疏的林木,在这时代的稠桑原上都是森林,不单单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崤山到函谷关整个崤函通道,亦到处都是茂盛的森林。

    现在亲身经历,子婴心情大不相同。

    函谷道西侧,城门打开,孟通率领都尉级别以上武将们,在城门前迎接着秦王到来,共有十一人。

    秦王亲临函谷关,武将们有着小小的兴奋。

    “函谷关外的敌军,不知有多少人,这仗有得打。大王亲临,必能振奋士气!”

    “大王亲临,足见对函谷关的重视。”

    “没有了奸贼赵高,这下可以放心了!”

    “赵高害死了这么多忠臣,要是他还在,随时有可能轮到我们!”

    “有尉缭做丞相,我们心服口服!”

    “新王应该是明君!”

    …………

    武将们在交谈着。

    函谷关何等重要,驻守在这的武将们,家乡皆是在秦地,家中皆有妻儿老小,都是心向秦国,只是自从二世皇帝即位后,赵高祸乱朝纲,让秦军将士们心寒,士气低落。

    得知新王即位、赵高被诛、尉缭出任丞相后,这里的将士们,为之欢欣鼓舞,重新振作起来。

    从子婴即位后的所作所为来看,许多将士觉得这是位明君。

    至于尉缭,在秦王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