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五百年-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平向皇帝跪下,恭敬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之恩。”

    ——————————

    南海郡,番禺城,郡尉府邸。

    此时的任嚣,躺在床榻上,已处于弥留之际。

    任嚣并没有严重疾病,是身体机能衰竭,自感时日无多。

    “扶我…起来!”

    家人扶起任嚣。

    床榻前放着一张桌子,方便任嚣书写。

    任嚣那颤抖的右手,艰难地拿起毛笔,他回想自己的一生,当初受始皇帝信任,领兵南征百越,征服岭南后,又再镇守岭南十余年,使得当地人心归服。

    他自觉这一生,对得起大秦,对得起两任皇帝。

    任嚣缓缓在纸张上写着,这是写给皇帝的书信。

    写好书信后,派人去咸阳送给皇帝,他又再重新躺下。

    数日后,番禺城传出消息,任嚣归天了。

    任嚣在当地深得民心,他的逝世,让许多人为之伤心。

    ——————————

    “杀……”

    汉中郡西边山林,秦军跟赵军发生战斗,这只是小规模战斗。

    在汉中郡西部,由赵佗指挥的秦军,在平原与山地交接处驻扎,扼守着汉中西大门。

    自从来到这里后,赵军频繁来袭扰,都是小股部队。

    来袭扰的赵军,很少会跟秦军缠斗,一般会在秦军接近之前撤离

    ,目的是牵制秦军。

    只有少数时候,赵军出现来不及撤离的情况,有或者被秦军包围,才会有小股部队被全歼的情况。

    一直到一月初,赵佗部下累计只杀敌两千余人。

    接连传出陇西那边的捷报,让赵佗羡慕得紧,对于自身立不了军功,赵佗十分难受。

    之前在陇山,赵佗因为没有领兵作战机会,才主动要求来这里,可来到这里,却只能获得微量军功,同样没意思。

    在汉水与汉中平原交界处,赵佗驻扎在这,这里有数千士卒,其余士卒分散部署在各处。

    这天,都尉陈双道:“赵将军,在陇西、函谷关、武关的人,皆有立功,我们来这数月,却只杀敌两千,末将憋得难受。”

    赵佗长叹一声,说道:“我何尝不难受,我会向陛下禀明,争取让陛下给我们重任,争取北上杀敌。”

    当天,赵佗提笔,在纸张上书写。

    他向皇帝提议,在陇西前后夹击西边敌人的同时,可从函谷关出兵突袭敌军,定能让齐、韩联军措手不及,若有机会,还可挥兵入韩国境内,狠狠教训韩国。

    赵佗在信中自告奋勇,希望能由他率军出函谷关。

 第131章 历历在目

    咸阳,某吏员家中。

    这天,大批廷尉衙役冲了进来。

    吏员大声质问道:“你们为何擅闯我家?”

    衙役道:“我们怀疑你窝藏敌国探子,给我搜!”

    衙役冲入,很快就搜出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跟不拿不出照身帖,是高度可疑人员,连同那吏员被抓起来,押回廷尉衙门审问。

    ————————

    “陛下,臣已查清楚,那楚国探子还有两个同党,长期被少府的一名小吏窝藏,该小吏曾有家人被二世皇帝所害,所以怀恨朝廷,被楚国探子利用。”

    子婴点头道:“做得好。”

    翌日,子婴接到任嚣的信。

    年迈的任嚣快不行了,只可惜不在关中,要不然子婴必定前去探望这个大功臣。

    两天后,咸阳宫。

    这里举行大朝会。

    尽管大军压境,似乎大秦已被包围,敌军从多处攻秦。

    在战事刚开始时,大秦臣子们感到压力甚大。

    然而,陇西陆续有胜利的消息传出,敌军进展缓慢,在函谷关、武关,敌军伤亡数量远高于秦军,让秦军的官吏、百姓都越来越有信心。

    尽管还没有彻底打败敌军,麒麟殿里,基本上不存在沉重、压抑的气氛。

    众臣跪拜后,子婴公布少府郭佟的罪状。

    “少府郭佟,身为大秦重臣,不仅贪污钱财,还与楚国探子勾结,罪不容诛,明日午时,郭佟和三个探子在刑场明正典刑。”

    随后,子婴再说道:“少府一职空缺,还需有才能之臣补上。”

    他目光投向少府丞刘栋。

    这个以前爱拍马屁的刘栋,身材矮胖,大腹便便,样子有点像现代的中年油腻老板。

    子婴可以看出,刘栋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

    少府官职空缺,按照正常情况,由副职的少府丞转为正职的可能性最大。

    再加上皇帝看向刘栋,许多臣子都认为,刘栋将会升任少府。

    然而,少府人选早已内定好了。

    子婴目光再移向陈平,开口道:“陈平!”

    陈平出列道:“臣在!”

    子婴道:“陈卿家才能,朕已了解。朕决定,让你出任少府一职。”

    “臣谢陛下!”

    陈平跪下谢恩,他前天已激动过了,现在脸色平静。

    有期望才会有失望,刘栋大失所望,陈平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之一,由他来做少府并不奇怪。

    子婴再看向韩谈,说道:“韩谈!”

    韩谈出列道:“臣在!”

    子婴道:“这些年来,你身为那郎中丞,兢兢业业,做得不错,朕升你为郎中令。”

    居然升官了,来得太突然了,韩谈惊喜万分,忙跪下谢恩。

    子婴再看向宫门,大声道:“周允!”

    这时的周允,并不在宫门,而是在宫门附近巡视。

    宫门外的郎官向周允道:“周大人,陛下有召!”

    周允听后,匆匆进入麒麟殿。

    子婴道:“周允,你做卫尉丞已有数年,还算称职。从即日起,升为卫尉。”

    韩谈和周允担任副职好几年,也该升为正职了。

    突然听到要升官了,卫尉感激万分,跪下谢恩。

    随后,尉缭出列,说道:“陛下,南海郡尉任嚣已快不行了,需要有人接替。”

    钟平道:“陛下,岭南三郡,军事管治已有十余年,三郡已人心归服,可转为文官管治。”

    一直以来,岭南的郡级、县级行政长官,都是由军官兼任,桂林郡和象郡,都由南海郡尉任嚣节制。

    三郡的文官是有的,由文官出任郡丞、县丞,协助行政长官治理地方。

    陈烈道:“陛下,军事管治乃不得已而为之,现已无此必要。”

    卢德出列道:“臣附议!”

    好几个臣子出言附议。

    子婴点头道:“众卿言之有理,岭南确没必要再实行军事管治,转为正常郡县制。”

    陈平道:“陛下,既然岭南不再军事管治,应当任命郡守、县令,可由原郡尉、县尉升任,也可另外派人赴任。”

    经过商议决定,三郡官员不宜有大变动,由桂林郡郡尉谢岗调任南海郡郡守,其余各郡县,由郡尉、县尉升任郡守、县令。

    桂林郡、象郡不再归南海郡节制,而是直接向朝廷负责。

    至此,秦国境内,只剩下最新征服的平夷县、南广县实行军事管治。

    朝会还未结束时,郎官匆匆进入大殿,说道:“陛下,刚刚接到岭南传来消息,南海郡尉任嚣归天了!”

    听到这消息,子婴有着丝丝的伤感。

    他虽未见过任嚣,但任嚣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一直坚持工作到生命的尽头。

    在现代的子婴,就很敬重历代为华夏民族开疆拓土的人,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任嚣是重要的执行者。

    众臣当中,同样有人伤感起来,特别是年长认识任嚣的人。

    其中,以尉缭最为明显。

    此时的尉缭,已是老泪纵横。

    他说道:“陛下,臣与任嚣有过交往,还算志气相投。始皇帝三十三年,始皇帝就在麒麟殿颁布诏令,任任嚣为主将,领兵征岭南。出征前夕,任嚣还曾到臣府上做客,畅谈天下,自那一别,便无缘再相见。”

    那时候,尉缭已辞官不再朝中。

    现场臣子中,有少数几个在当时已是重臣,参加过那次朝会。

    太仆腾其便是其中一人。

    他对那次朝会情形,还历历在目。

    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嬴政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首次南征岭南,结果失败了。

    到了始皇帝三十三年,那天朝会上,嬴政展现出无比坚强的决心,表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要平定百越。

    任嚣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平定百越,若不成功,请皇帝治罪。

    随后,嬴政正式颁布诏令,任命任嚣为主将,第二次南征百越。

    腾其同样伤感着,只是不像尉缭那种程度。

    他说道:“陛下,任嚣替大秦平定百越、镇守百越,功勋卓著。臣认为,应当追封。”

    话音落下,尉缭立即表示赞同。

    随后,陈平、邹离、陈烈、曾奎等人也出言表示赞同。

    子婴心中,对此也十分赞同。

    他说道:“任嚣功勋卓著,应当封侯。朕决定,追封任嚣为定南侯,让世人都记住,是任嚣统兵平定岭南。”

    适当封侯,对立下大功的功臣予以表彰,对臣子有激励作用。

    秦朝时,有多人被封为侯爵,比如范雎被封为应侯,李斯同有封侯。

    汉初时,有十八功侯。

    事情确定下来后,子婴看向尉缭。

    此时的尉缭,已是白发苍苍,只是精神还尚可。

    因为刚才哭得厉害,尉缭双眼都红了,好不容易才不哭了,擦干泪水。

    随后,子婴从座位上站起,走下阶梯,来到右侧首坐席上的尉缭眼前。

    皇帝来了,尉缭站起,其他臣子都跟着站起来。

    子婴先看了一眼尉缭,再面向众臣,朗道:“丞相尉缭,先是辅佐始皇帝,又再辅佐朕。若没有他出任丞相,安定人心,大秦在数年前,便已经亡了。尉丞相有如此大功,更应当封侯。朕决定,封尉缭为彻侯,名为‘镇国侯’。朕要让世人都知道,尉缭为大秦镇国家、抚百姓。”

    在秦汉时期,出任丞相者,一般会有侯爵位。

    秦国的侯爵有两个级别,分别是二十级军功爵中,第十九级爵位的关内侯、第二十级爵位的彻侯。

    作为商鞅变法的创立者和实施者,商鞅本人曾被秦孝公封为彻侯。

    在尉缭刚出任丞相时,就已有封侯,属于第十九级的关内侯,如今再升一级。

    此时的尉缭,感动万分,再次老泪纵横,跪下向皇帝谢恩。

    在场的臣子中,没有人出言反对。

    皇帝对尉缭极为重视,谁也不会自讨没趣去反对。

    ——————————

    一月的天气,仍然寒冷。

    冒顿和许多臣子们,仍然待在河套地区。

    下旬某天,冒顿召集臣子们议事,便喝羊奶便吃肉,一边讨论起来。

    冒顿道:“赵、齐、韩三国联军,离关中越来越近了,我们很快要入关中了。”

    南边的华夏各国,冒顿一直都觊觎着,此前征服草原各部落,还西征月氏,这些都不如华夏富有。

    尤其是关中地区,听说有最肥沃的土地,冒顿垂涎已久,即使匈奴无能力统治南边的农耕地区,冒顿也很希望到关中一趟,既是见识一番,又要尽情抢掠,要满载而归。

    右贤王卜毂拔笑道:“听说咸阳的女人水灵灵的,我要几个咸阳女人给我生儿子。”

    左都骨侯呼延录说道:“我也想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