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古代当团宠-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愉叹口气,“此事我倒是跟曹骥和李宜泽提过,两人都是一言难尽的架势。对于徐家老三跑来北地,你们都知晓前因后果了吗?”

    明昭茫然的摇摇头,眼睛从向禹和周承颐脸上扫过,没有哪个给出肯定的答案。是了,这俩都是大男人,对于女人的事情定然不会多加关心。

    吴愉道:“我也是临来前从内子那里知晓了内幕。”

    “三姐一向离经叛道,青云姑姑更是她努力想成为的人。”明昭觉得理所当然,青云先生当年在凤凰城,那就是明灯般的所在,成了女子们艳羡的对象。尤其对于徐明晖那样子想要女子崛起的人,更是当成了人生的引路人。她有什么事情都跟青云先生说,非常的合情合理。

    吴愉道:“的确是够叛逆的,你青云姑姑说她是为了你跟家里闹翻的。”

    “闹翻?”明昭一惊。

    她一直以为徐明晖只身一人跑来北地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

    吴愉道:“你三姐说,徐家二老身边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不缺尽孝的人。但你的身边却没有个亲人,她得代替他们守着你,顺便替他们赎罪。至于为何会跑来北地,应该是觉得镇北王府在这里,就算你在外面飘荡的再久,也终归会回到这里。”

    明昭就直接傻了眼,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那个在镇北王府第一次见她,对她不怎么搭理的三姐,居然在背地里为她做了这么大的牺牲。

    舍弃家人,来了北地,固然得到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却也同样失去了家人的庇护。

    若是还留在京城,有着做大将军的大姐夫,还有着做太医的二姐夫,嫁入官宦人家应该不在话下。

    她却偏偏选择来北地一穷二白。

 第三百六十六章 重拾办学

    明昭总以为自己三年前离开凤凰城的时候,就已经跟徐家二房断了个彻彻底底。不说徐文盛夫妇,就是上头的三个姐姐都是不打算再有什么往来的。

    要不说她这个人挺绝情的,而且还非常的记仇,惹了她,那是会被斩草除根的。

    却没想到,徐明晖却带着守护她的心来了北地。

    “她这又是何必。”

    向禹道:“徐家总算有了个明白人。这样子也挺好,你们姐妹在一起,总能有个照应。”

    吴愉道:“所以,小明昭,你三姐的婚事我也就只能找你了。”

    明昭叹气,“这事我可做不了主,毕竟她是比我大的那个。反正九叔还要在北地盘桓几天,我先去问问她的意思。顺便,也得问问王妃的意思。我这个三姐可了不得,如今可是王妃身边的左膀右臂呢!”

    “这有何难?”周承颐道,“若是他们俩真的情投意合,这桩婚事王府给办了就是。”

    向禹拍手,“如此以来,那就更好了。”

    话说得差不多了,吴愉和周承颐起身告辞,向禹和明昭送到了大门口。

    眼见着马车走远了,明昭才问门房崔氏回来了没有,被告知已经回来了,父女俩人就一起往后院走。

    崔氏听闻有课,正在吩咐厨上准备饭菜。

    向禹忙制止道:“人已经走了,准备自家的份额就好了。”

    崔氏道:“怎么不留饭?又没有外人。”

    向禹道:“终归是各为其主,还是不能表现太亲昵了。今日若非承颐跟着,也是不能允许吴九进门的。”

    明昭就问起了崔氏去王府的事情,“岳姨可是同意了?”

    “那还用说?”崔氏眉目飞扬,“既然能把锅甩出去,谁愿意顶在自己的头上。我临走的时候,她已经派了你三姐去邹家商议此事了。可别说,你岳姨是越来越倚重你三姐了,是个能干的。”

    明昭和向禹对看一眼,父女俩有点儿心照不宣的意思。

    恰被崔氏捕捉到了,“你们俩这是有事?”

    明昭就把吴愉说的话拣重点说了。

    崔氏忍不住的唏嘘,“她能有这份心,等她嫁人,我给她添妆。”

    明昭道:“我觉得他们的婚事不急,现在要着急的是北地这边的学子的出路问题。”

    向禹坐直了身子,“为了这事,王爷和我都快愁白了头了。北地初定,也不能在这个当口就跟大齐那边撕破脸。这几年的战乱,的确是劳民伤财,再打下去,估计老百姓也都得被逼死了。”

    明昭点点头,“的确是这样,大人物的博弈,遭殃的只能是小人物。既然北地暂时不能独立,那么科举取仕这种事就不能私自开展。但读书人不参加科举,哪还读书做什么?毕竟做学问这种事,能用来换饭吃的不多。北地的读书人本来就比不上南方,若是再流失了,那可真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了。”

    崔氏给爷俩倒茶,笑着道:“听明昭分析的头头是道,显然是思虑很久了,可是想出了什么好法子?”

    向禹也眼巴巴的看过来,小丫头六岁的时候就能把一个学院办的有声有色,足见鬼点子很多。

    明昭喝了口茶水,“我的确是有些初步的想法,能不能行,还得干爹去跟王爷商议。”

    向禹道:“你说!我们现在可就缺想法。”

    明昭唇角抽了抽,既是打算管这茬子事情,那就不能再藏着掖着,“王爷想要在北地兴办学府,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学院若只是培养人才,却不能很好的安置人才,将来这帮人去参加大齐或者南吴的科举去了,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赏?”

    向禹猛拍大腿,“这也正是我跟王爷犯愁的地方。你这丫头,果然不简单,一出口,问题就扣在了点子上。这件事,王爷属意你来干,果然没错。”

    明昭赧然,她能借鉴的也只有比别人多活一世的经验了。“我的想法这这样的,咱们来分阶段办学,或者说分三个层次。小学,中学,大学。”

    向禹道:“这一点我也想过了,毕竟当年的凤凰学院你就是这般折腾的。”

    明昭摇摇头,“那还不一样,那个时候只是局限一个学院。而且一个学院容纳这么多,非但分不出档次来,还显得有些杂乱。我的意思是,要整就弄个大的,不止是悠州办学,而是要全北地办学。”

    向禹愕然,“你还真敢想,北地现在总共二十多个州,七八十个县,这要是都办学,肯定不现实的。”

    明昭道:“干爹听我把话说完,县办学,办小学,所谓的小学,也就是初级阶段的教育,可以是针对十岁以下的孩子。这当中,可以是官方办学,也可以包括私人办学,各种私塾什么的。再往上,那就是中级阶段的教育,得有州府来承办,而且必须由州府来办,还得有一定的规模。而生源需要各县办学里的小学生通过考试,成绩优秀的才能入读。”

    崔氏双眼一下子就亮了,“我听出门道来,这一关应该就相当于朝廷科考的考秀才了。”

    明昭笑着点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再说高级学府,那就是镇北王府要在悠州承办的了。既然要办,那就办到顶尖。这高级学府的生源,是需要各州中学通过考试才能进入的。用干娘的话说,应该就差不多是举人考试了。”

    向禹拍手大笑,“类似朝廷的科举,却又不同于朝廷的科举,这法子也是相当的妙了。这大学又是怎么个章程?”

    明昭道:“我粗略想了一下,上了大学,并非到头了,还是要经过三到四年的学习。至于学什么,咱们也可以分分类。既是要为北地培养人才,那肯定首先得是实用性的人才。北地现在缺什么?要想人人吃饱,那必须得把粮食种出来,这就需要懂农事的人才。而一座城市要活起来,就少不了商人的运作,所以商业人才不能缺。再就是,北地需要修建各种建筑,兴盛各种作坊,少不了工匠……凡此等等。一旦接受了这样的教育,等到大学毕业之后通过了考核,用到各种岗位上,肯定是很顺手的。”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把自己当外人

    向禹和崔氏对看一眼,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崔氏道:“之前的读书人,可都是奔着做官去的。”

    明昭道:“但做的官也未必就是朝堂的高官,很多都是要下发的下面的县里的。何况,这高级学府也是要教授为官之道的。总之,就是大学里的专业很多,学子们可以自由选择。”

    厚颜无耻的把前世自己走过的学生之路拿过来用一下,相信对于向禹和周鑫应该是很有启发的吧!

    向禹噌的站了起来,“我得去找王爷说道说道。”

    崔氏忙拦他,“急什么?饭都已经好了,吃了再去也不迟。”

    “怎么不急!”向禹说着就去拿大氅,“这事已经困扰我和王爷很久了,明昭给了条新思路,这事得立马让王爷知晓。”

    崔氏帮着他系带子,忍不住的抱怨,“这年纪渐长,该沉稳了才是。怎么还跟个毛头小子似的横冲直撞?”

    向禹笑笑,“经闺女这么一说,突然觉得眼前全是希望了。”扭头看明昭,“刚才当着他们的面,你怎么不说?”

    明昭道:“九叔现在终归还是齐帝的臣子,说了给他造成困扰多不好。”

    向禹哈哈大笑,“咱们北地若是风风火火的干起来了,他可不得干着急嘛!”临出门前又对明昭道:“就你这提议,你仔细制定个章程,若王爷那边也觉得可行,就要很快的落实下去才行。”

    眼见着人风风火火的离去,崔氏忍不住的叹气,“你看这脾气!”

    明昭笑,“也怨我,该吃完饭再说的。”

    崔氏摇摇头,“这跟你没关系。这些年,他就是脾气见长。不管他,咱们吃饭。”

    使人去喊了新生来,娘三个吃了饭,新生午睡,明昭就跟崔氏说了吴韵珊帖子的事情。

    崔氏也没想到吴韵珊是这样的性子,“既是吴九说不用管,那就暂且不让她上门了。我代你回个帖子,就说你还在养病中,不方便见客。”

    明昭觉得这还真是个横扫一切的借口。

    说到明昭的身体,崔氏就不留明昭说话了,让她赶紧回去休息。

    明昭也觉得说了半天的话,大起大落的,很费脑子,的确是需要睡一觉缓缓精神。

    至于办学的细则,只要周鑫那边敢拍板,这事她就敢给他张罗。

    毕竟,前世的教育系统就是这样子下来的,并且还非常的成功。

    明昭睡了一觉醒来,就收到了吴愉使人送来的六个大箱子,除了徐明晴的两个,徐明晓的三个,还有青云先生准备的一个。

    徐明晴准备的东西一箱子是首饰和衣料,还有一箱子则是肉干和酱菜。

    徐明晓除了一箱子外用的内用的药物之外,就是两箱子香露了。

    这样的礼物,很是用心了。

    她当即让红榉去给徐明晖送信,让她抽空来一趟。

    自从大齐的使团来了之后,徐明晖就忙得团团转。明昭生病,她匆匆跑了两趟,看她的眼神里都满是歉疚。但也是没办法的事,吃谁的饭,就得受谁管束。

    至于青云先生送来的东西,那就是书籍和字画了。

    因为要办学,明昭对于书籍那是相当的欢迎。

    毕竟小学、中学、大学这种模式,在古代还是开天辟地头一次提出来,单就教材来说,就是个头疼的事情。更有甚者,学校里怎么能少了图书馆呢?

    向禹直到晚上才回来,也没有传见明昭,只是让人来传了话,说是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