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来到这个年代-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729章 咋就老听不懂呢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别看是在省城这个在全国算得上的大城市,寻常人家过得还是不容易。“限量”两字紧紧套住日常生活。

    好在关有寿昨日上门还拎了一大袋的风干山鸡野兔,不然就靠供应本上的每人每月几两肉,真够呛。

    世人都戏称外甥随舅。

    关有寿是没有半个舅舅,随不随的,谁也不知此话有无道理。但要说外甥随大姨,还真有些地方相似。

    就比如说这出手。

    俩人全是大方的主儿。

    满满的一桌子菜肴,从荤的、素的;热的、凉的;红烧的、炖的、凉拌的,是样样应有具有。

    比起年景最好的一顿年夜饭来说,也是丝毫没有逊色几分。可见就是同胞亲姐妹也人人不同。

    越是见多了刘翠香与自家那位老娘姐妹俩之间的区别,关有寿越是对他那位姥姥的某些做法不认同。

    须知在他的印象中,他大姨有些直言直语,老让他姥姥气得捶胸口,属于不受宠的那一位。

    可……

    何曾不是惯子如杀子。

    嗯,一回去,他就好好修理自家一对熊孩子。

    关平安眨了眨眼:爹爹你想干啥?她就餐的规矩可好着呢。瞅瞅……她从来不夹对面夹不到的菜。

    与大家交谈的关有寿又瞥了眼自己身边闺女的小碗,还是下意识地替她夹了一筷子对面的地三鲜。

    没法子~

    谁让他家的丫头比儿子更娇气。别人夹的菜,她嫌弃。这一点就随了他。绝不是啥矫情,啥不懂事。

    “收音机?真不用买,我压根用不上。浩然就跟这次来我家的小孩瞎玩玩,结果小哥俩自个就组装一台收音机。”

    “是嘛,可真能干,不愧是你爹的儿子。”刘翠香乐得哈哈直笑,狠狠地夹了一筷子肉放在小天佑的碗里。

    关天佑羞涩地笑了笑。真是愁人,他不爱吃呢。妹妹老是说谁的口水呀什么的,说多了,怪恶心的。

    可不吃?

    老人家好心好意的,他娘也说了做人不能瞎讲究。

    在最困难的时候,牛拉出的便便里面还有没消化的黄豆,都有很多人见着了抢回家煮着吃。

    从收音机说起,说着说着……关有寿一得瑟,送出了关平安手上最后一张缝纫机票。

    送吧,送吧,反正她想要的话,有的是办法。何况她姨奶奶这挺不容易的,老眼昏花了,还得补衣裤。

    “三哥,二哥这次提前给你寄了件军大衣,回头一定带上。刚好等天冷的穿……”

    “不用,我有。”

    “你有,是你的事。就这件军大衣,二哥他去年就说了,到现在才有。”

    “我是真的不缺军大衣。”

    咋就老听不懂呢?关有寿这个急的。别说他压根就不想欠人情,就他家的军大衣是真的多得很。

    自从他老丈人送了一件开始,齐建军那哥们是一有什么军用品存货,就一股脑的往他家寄,更别说先生和义叔。

    不对,还有最大的财主——他家闺女。整一个爱包圆的熊孩子,他家还能会缺少什么玩意儿。

    可有时就是这样,你越推,人家塞的越多。关有寿看着他狗子表弟最后连单位发的铁路工人制服都给自己,已经无语了。

    这还不是最后,等他一对儿女屁颠屁颠跟着姨父叶大贵出门上班,他大姨再拿出来的东西才惊人。

    “你嫂子和你弟妹俩人单位里都有发手套。去年她们俩人拆了给孩子们打成毛裤挺暖和的。”

    也就是说,不用毛线,就单单用这些细线织成毛裤?硬邦邦的,孩子们穿在身上能活动得快?

    “这里都给你带回去,不够的,我以后让狗子寄给你。你先让你媳妇有空拆了给孩子打件毛衣或打条裤子也行。”

    关有寿闻言哭笑不得。

    他到底要不要炫富?可会不会挨训?“大姨,你给嫂子弟妹留着,我一来就啥都拿走,影响不好。”

    “啥影响呀,都是自家人。给你就拿着,我能心里没点数。”

    可关键是他没好意思要啊。先不说一个月能发到手有没有一双线手套,就他家的孩子入冬还要扎马步。

    这如何能保暖?套在里头多糙?被义叔瞅见了又得背地里掉眼泪,他家有好多好多上好的羊毛线,何苦来着?

    “要不等我拆成线团再寄给你?”

    “别,千万别。”就是一贯面对什么都能应付自如的关有寿此刻都找不出借口拒绝,“还是就这样子给我带回去。”

    造孽哟……好好的一双手套还要拆了,不是瞎折腾嘛。

    “哈哈哈……也行。回头遇上商店里有瑕疵的毛线,我给你买。这些到底比不上正经东西。”

    “别啊。前些日子刚好遇上供销社有瑕疵毛线,我就趁着天热先买了不少。你老可别乱发钱,买了我也不会要的。寄来寄去还凭白无辜花邮费。”

    关有寿不好找借口说什么他老丈人丈母娘给了不少,也不好直说他义叔之前就带了不少回来。

    人心禁不起试探,他更不想掺杂过多杂质。身为大姨一旦得知外甥日子富裕,她能不偏向老妹儿?

    还是就现在这样最好。

    收拾完给外甥的东西,刘翠香自然免不了提到老妹儿刘玉香(关大娘),话里还是劝和之意。

    再不好,十月怀胎的功劳总不是假的。外甥年幼之时,老妹儿对这个儿子的重视做不了假的。

    听着大姨一翻劝言,关有寿暗暗叹了口气。外人看到的只是皮,归根结底,内因不好对人直言。

    他曾经也以命发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想象中的母亲。可惜,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一旦打破,再无回头路。

    他不怪大姨,也就是这样的大姨值得他尊敬。真要无视姐妹情义,还恶意挑唆,反而奇了怪了。

    他更能理解大姨的心情,他也有妹妹的。不说从小看到大的欢喜,就是玉莲。何曾不是他心底的一根刺。

    拔不得,摸不得。一想起他可怜的妹妹,他又何曾不是心生埋怨,甚至对老丈人都心上不满。

    “三儿,听大姨的。趁你娘现在还活着,你多体谅点她。等将来她走了,你才不会有遗憾的一天。”

    他这辈子,遗憾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但唯独对老太太,无愧于心,想来已经没什么好遗憾的。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730章 捡荒还是捡漏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废品收购站迎来了它最为鼎盛的时期。为何这么说?关平安之前又不是没来过叶大贵的这单位。

    想当初,她来捡一些垃圾。最好的也无非是那一把没有把手的断刀片,还有上面裂了一大口子的破瓦罐。

    可如今就大不相同。

    以前的话,别说各类纸张要按照规章制度分类整理,就连碎发都要一扎扎的绑好分类收集到麻袋。

    可奈不住一车又一车的拉入,又一车又一车地倒进废品站的院子。再挤不下,就一个劲儿地往上堆积。

    工作人员还是这么几个人,活儿可多了一倍都不止。到了限定期限的那天,再利用的工厂还会一来就拉走。

    因而,不是她姨爷爷他们几人的工作态度不仔细,而是仔细不起来。面对满院子的废品,在不妨碍各单位生产之际,唯有来个大致上的分类。

    就比如纸张书籍。

    咋细分?

    毒草全部一股脑地堆成堆。等纸厂到了规定的日子,来一辆大卡车直接运走,再重新打浆利用。

    有时不止人活得很无奈,连物品也是很心酸。就如紧挨墙角的瓶瓶罐罐们,它们连再回收的机会都没有。

    看着那些破了口子,开了缝的瓷器,关平安的心一揪一揪的发紧。败家玩意儿,这可都是古董。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值钱着呢。

    咋就下得了手呢?

    她家就是买一口土窑缸,都心惊肉跳的。就怕一有损坏,还得花钱请锔缸老师傅过来补圪疤。

    说到大缸,关平安的眼神又瞄向不远处的两口大缸。这应该就是那些大户人家祖传的吉祥缸。

    过去很多的大宅子院子里都会摆上大缸,养上些金鱼或者荷花。一来利于风水,二来既能储水灭火,又能美化环境。

    而如今讲究破除迷信,更不能讲究小资生活,那肯定是不准再摆放的。可看着样式美观又精致的大缸,她好想顺走。

    太显眼了,还是不行。

    “妹妹,来一下。”

    听到天佑的喊声,关平安转身了还不忘最后瞅了一眼。简直暴殄天物,辣么大的大缸都能泡药澡。

    相比起一过来就盯上瓶瓶罐罐,惦记着又快到腌酸菜时节的关平安,小天佑更热衷于书籍字画此类。

    这不,他让妹妹过来一趟的原因,就是他又再次翻到一本缺了后面大半内容的《资治通鉴》。

    他和妹妹,包括哥们齐景年,如今就是还在学习一套《史书》。按照他梅爷爷所定的计划,学完二十四史之后,接着下面就是一整套《资治通鉴》。

    据说这一套书不光卷数繁多,版本也不少。但以他梅爷爷的习惯,一准又是想要最古老的文言文这一类。

    他手上的残卷就是通篇文言文,可惜了。要知道他爹说想收集一整套,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就说他家现在的一整套《史书》吧,还是他梅爷爷费了很多时间才收集。又辛辛苦苦的让义爷爷带到他家。

    兄妹俩人心有灵犀,关平安一瞄到小兄长手上的东西,她就一目了然。蹲了下来的同时,她又打量一圈。

    见无外人靠近,关平安这才附在他耳边悄声嘀咕一句,“小北有。”

    “真的?”

    “嗯嗯。”

    还好哥们呢,居然没跟他吱一声,反而倒是妹妹先知道。哼~下次见着了非得捶他几下不可。

    听说齐景年已经有了一套《资治通鉴》,关天佑就放下手上的半本古籍,继续扒拉前面的“高山”。

    “哥哥,看中了啥,跟我说,别给姨爷爷添麻烦。”

    “你想回去默下来?”

    我虎啊,还费这劲儿?!

    关平安咧嘴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关天佑撇了撇小嘴儿,随即蹙眉微微摇头,“算了。还是我自己翻翻就行,能记住多少是多少。”

    你牛!

    不愧是本姑娘的嫡亲兄长。

    关平安见他全神贯注地扒拉书堆,她也就没再出声,而是选择了挪到一侧,蹲在那也找起书本。

    其实《资治通鉴》不止齐景年有,她之前在京城瞎逛废品站和旧书摊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凡能看得上眼的,她可没放过。

    甚至小葫芦内的庞大的一堆书籍内,有相当一部分书名,她都多加没注意。比如在废品站收集的,小手一摸全给顺了。

    偏偏她又不是多爱看书的人,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好忙好忙的,等等再说。也不知她图得是什么。

    就如现在,又偷摸着顺书,你能确定不会出现重复?只能说来自千年的她一见到书,还是有心结。

    要说前世在顾府,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绝逼就是顾侍郎那一屋子的书籍,还只准男丁见的那间藏书阁。

    她曾经就好奇到半夜三更的摸进去好几次,沿墙而靠的那四面一列列到屋顶的书籍所造成的震撼是非常惊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