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有无数神医技-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急,我今天带了银针与药过来了。现在就给老人家施针,应该可以很快缓解老人的痛苦。”
李权亮了亮手中的东西。
“李医师,请你费心!”张主任大喜过望,不过他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害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李权倒是一脸从容的准备好器械,然后让老人躺在沙发上,开始施针。
张主任与他老婆都在旁边紧张的看着。
只见李权捏着一根六寸长的银针,对着老太太的膝盖后弯处狠狠扎了下去。
嘿,还真别说。
一针就见了效果。
原本痛得受不住,不断哼哼的老太太,立马就不哼了。
“舒服,太舒服了!”
“再给我多扎几针!痛起来真是要了我的老命啊,生不如死的”
老太太挨了一针,反倒一脸享受表情。
连喊李权多帮她扎几针。
张主任与媳妇在旁边看得大喜。他们这回明白,找对人了。
李权是真有治疗这个病的本事。
第349章 多了个铁杆盟友残卷的线索
“奶奶,您别着急,我先给您把把脉,望望色,进一步加以诊断,然后再下针下药。”李权昨天来的时候,老人的身体状态是好的。
他能够通过脉象大致判断出病灶所在。
但是中医对风湿的辨证,可以分为好几个类型,必须对症用药才行。
发现病人得的是风湿,便立刻给药,那是庸医所为。
正确的做法应该趁着病人发病,诊断出具体的类型。一般而言,风湿大致有三类,热痹、风寒湿痹、心痹。
比较麻烦的就是心痹。
特别是这种高龄老人,他们的生命已经如风中残烛般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一命呜呼。
古代有一些初出师的郎中,不小心就闹出了人命,就是因为不够谨慎,麻痹大意所致。
“张主任,您别嫌我麻烦。虽说昨天初诊,尊母得的是风寒湿痹型风湿,但是今天尊母发病了,我再诊一次,结果会更准确。”
李权解释道。
“治病理应谨慎,李医师尽管施为便是!”
张主任表示理解。
李权给老人二次把脉后,心中笃定了几分。
他以手背触探老人的额头。
有明显发热。
“奶奶,您有没有感到口干却又不想喝水?”
“对对对,我妈每次犯病都是这样。”老人还没回答,张主任抢着点头。
李权点点头,又以手触碰老人的膝盖附近。
老人毫无反应。
说明老人腿关节附近的肌肤麻木不仁。
“奶奶,你是否有头痛的症状?”
“哎呀,李医师,您真是神了。我妈前不久还在喊脑袋痛呢。”张主任对李权的医术已经是深信不疑。
“尊母的脉象玄而紧,再加上有头痛、发热、出汗,下肢肌肤麻木等症状,所以我诊断出老人家得的是风寒湿痹。现在准备给老人家对症施治。”
李权把自己的诊断结果,详细告知张主任等人。
“李医师,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虽然是急诊科的主任医师,但是对风湿病知道得很有限,也就只局限于西医的那一套。根本没有中医分型这么详尽。还望你教一教我,何为风寒湿痹?”
张主任这人是个孝子。
对老母亲的风湿病极为在意。
现在遇到了一位高明的医生,他不耻下问,向李权虚心求教。
“风寒湿痹是指外邪入给,病人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流走脉络,发为肢体关节疼痛。正邪交争,则发热微恶寒,头痛汗出。若风胜则疼痛游走不定;寒盛则遇寒痛增,得热痛减;湿重则关节肿胀,肌肤麻木不仁。”
“治疗的话,一般都是匡邪扶正,多以针灸之法治之。初治之后再开中药,让病人调理身体,壮筋骨之阳气,病痛自愈。”
李权给出了自己的治疗意见。
这与西医的止痛、消炎有根本性的区别。
西医的止痛、消炎可以理解为面子工程。而中医则是实实在在,虽然疗效缓慢,但是稳扎稳打,先把病人体内的邪气框住,然后再扶持病人体内阳气,最终将风湿病消灭。
用西医的疗法,三天两头复发,而且每次复发后,病情都会加重。
其实这也是西医的一个通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医的终极手段,抗生素。
比如这次得了个小感冒,你使用某种较初级的抗生素治好了。下次再感冒,你还是服这个抗生素,这次也好了,不过用的时间长一点,剂量也增加了。
多用几次以后,你会发现,再得感冒时,服用这个抗生素已经没什么作用。
然后你就必须使用更高级的抗生素来治疗。
到最后,你会出现无药可用的情况。
即便只是一场很普通的小感冒,也足以让你死掉。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抗生素消灭病毒的同时,也在逼着病毒进化,加速变异。目前,米国出现的一些超级病毒、超级抗药菌,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那些超级病毒就是被普通的抗生素多次摧残后的幸存者。
它们进化得越来越厉害。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西医的最真实写照。
不过西医有缺点,也有优点。
它的普及,确实造福了全人类。
中医治病,很少有一方治百病的药。但是西医就有无数种这样的药。
比如最出名的盘尼西林,也即青霉素,它曾经就是战场上的救命药。还有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等。
数都数不清。
而且西药几乎全是抗生素,更新换代也是非常快。
最后再总结一下,西药到底能不能治病?肯定能。
但是西医治的是标,中医治的才是本。
两者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本质区别。
李权给张主任科谱了一下风寒湿痹后,开始施治。
针法与灸法同施。
扎完一口银针,随后就会用药熏。
这就是框邪,相当于给邪气加了一个牢笼。在它们没有打破牢笼前,无法再对病人造成伤害。
近一个多小时后,李权撤针,收拾工具。
老人经他治疗后已经大有好转,再没有痛到无法忍受。
“张主任,尊母的治疗暂时告一段落。如果晚上老人的腿痛,可以热敷疼痛部位。也可以把房间内的空调一直开着,温度控制在二十四五度,湿度减到最低。我估计情况好的话,再治疗一两次就不会痛了。治愈的话,那还得耐着性子多治几次。”
李权施治完毕,起身告辞。
张主任一家人对他千恩万谢。张主任亲自把李权送到小区门口,这才回转。
由此也能看出张主任对李权是多么的感激。
李权治好了张主任的母亲,这可是大恩情。以后在惠尔医院内,李权相当于有了一个铁杆盟友。
去苏菲家吃过晚饭,陪着聊了一会天,李权急匆匆赶回出租房准备继续看那卷扁鹊内经。
今天与骨科叶副主任、庞主任的一场交锋,他算是看出来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什么名头、职位都是虚的。
只有学会了更多的神医技他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要知道,现在还只是在惠尔医院就被几科的正副主任给钳制了。要是将来名气更大,实力更强后,面对的对手也会更强。
实力不够的话,就只能受欺负。
打开出租房的门,客厅内开着灯,不过并没有人。
洗手间里面传来哗哗的水声。
应该有人在洗澡。
李权的目光扫了一眼韩东的房间,门是开着的,里面没人。
厨房也没人。
难道娟子走了?
“东子,这才一天你就把女朋友送回家了?”李权笑着问道。
“嗯哦没有啊!她出去买东西了,应该很快回来吧!”韩东的声音有些慌张。
“这么晚了,你让她一个人出去买东西,心可真大。也不怕她有危险啊!快点洗,一会我洗完了好睡觉。”李权今天给多个病人治病,累得够呛。
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想起有些天没给父母打过电话了。
也不知道老爹出院了没有?
至于让洪家赔医药费、误工费的事情,他不着急。
敢赖他的账,洪家还没那个本事。
李权要给父母打电话时,才想起父母压根没手机。平时要么是打五叔的电话,要么打村头小卖部的座机。
早知道,上次就应该给父母配个手机。
李权拨通了县人民医院周院长的电话,先问问情况再说。
“喂,请问是周院长吗?”
“是我!”
电话那端传来威严的声音。
“你是李权医师?”周院长似乎听出声音来了。
“我是李权!周院长,这么晚了还打扰您,不好意思啊。我想问问我爸的腿伤好了吗?”李权问道。
“令尊在我们县人民医院住了四天,昨天说什么都不愿意再住了,说是整天关在医院里面就跟坐牢一样。他手续都没办,偷偷跑出了医院再也没回来过。我还专门派人落实过,你父母已经平安回了家。”
说起这事,周院长也是头大。
“啊我爸也真是的,腿伤还没好利索,急着出院干什么嘛。周院长,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对我爸的照顾。”
李权听到老爹偷着逃出了医院的事情,真是哭笑不得。
在医院里有吃有住,还管治病,多舒服呀。
关键又不要自己掏钱。
老爹这人就是淳朴。
“李医师千万别这么说,你是我们家乡的骄傲,能为令尊做点事,是我的荣幸。你这次上电视新闻的光辉事迹啊,我都看到了”
周院长拉着李权非要扯了半天。
李权好不容易结束了通话,赶紧打电话给五叔。
“狗娃子,这么晚还没睡呐?”五叔可就与周院长不同多了,一点没有客套。
完全就是亲人间的交谈。
“五叔,我想问问,我爸妈昨天回家了吗?”
“嗯,回来了。他呀,有福不知道享,还在跟我抱怨,医院里住着不自在,像坐牢。”
“他的腿现在能下地走路了吗?”
“拄着拐能走。对了,你个狗娃子硬是要得,居然闷声不响的就要建大别墅。你爸和你妈呀,现在都成了咱们村里的头面人物。大家都羡慕得紧呐,都说你在城里有了大出息。”
五叔的话语中有着那么一丝嫉妒。
他恨不得自家孩子也有李权那么优秀才好。
“我这算什么大出息啊,就是普通的打工仔。我家的别墅已经开始动工了吗?”李权把这件事情全权交给老同学张大牛来做。
头款已经打过去了。
他肯定得问问,毕竟十万块也不算小数目。
“早两天就开始动工啦,我还特意跑去在旁边蹲了两天,张老板做事地道,贴心。你把别墅交给他来建造,我看选对了人。”
五叔这人的性格就这样,看到李权家里有什么要帮忙的,他只要能帮,从不打招呼。
甚至帮完了有时候提都不会提一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