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种植女仙在古代-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天,姐妹几个又是满载而归。

    陈小玉的背篓里有一只野兔两只山鸡,茯苓的背篓里是大半筐的药材,陈小枝姐妹俩一个背篓里是满满的柴火,另一个是一篓子猪草。

    茯苓家住在山脚下。

    从梧桐山中出来,要经过茯苓家门口。

    “我到家了,你们慢走。”茯苓冲着陈小玉几个挥挥手,准备进门。

    “茯苓姐姐,等等。”陈小玉叫住了茯苓后,从背篓里拿出一只山鸡,塞进了茯苓的手里,说:“这个拿回家炖汤给林爷爷喝。”

    “不行,我不能要。小玉妹妹,这只山鸡你带回家吃吧!”茯苓涨红了脸,想把山鸡重新塞回陈小玉的手里,被陈小玉避开了。

    “茯苓姐姐,我背篓里还有一只山鸡一只野兔,回家够吃。”陈小玉不高兴地说。

    “可是······可是······”茯苓猛摇着头,说:“小玉妹妹,我已经拿了你太多的好意,我不能再要了。”

    “可是什么可是?茯苓姐姐,咱们俩谁跟谁啊?”陈小玉不高兴地嘟起了嘴。

    林家去年出事了。

    茯苓的父亲和哥哥进山采药,两人都被毒蛇给咬了。

    林家数代单传。

    林郎中的独子林半夏娶妻吴氏,生下一儿一女。女儿就是茯苓,儿子是茯苓的哥哥林附子。

    林郎中在家中等了两天后,没等到儿子和孙子回家。

    林郎中心中着急,叫上了几十个杏花村的村民们,帮着进山寻找林半夏和林附子的下落。

    找到林半夏父子俩的时候,林半夏中毒后,替儿子吸过毒液,已经毒发身亡。

    林附子却还有一口气。

    乡亲们帮着把林半夏父子给抬出了山。

    林郎中想办法替孙子解毒,可惜,毒素厉害,林郎中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和心思,还是没能救回林附子的命。

    林附子咽气后,林郎中当场吐了血,晕了过去。

    被老伴苏氏救醒后,林郎中拉着苏氏的手,哭的涕泪纵横。

    林郎中抱怨死的人为什么不是年迈的自己,早知道会这样的话,他就不让儿子和孙子进山采药了。

    林附子下葬那一天,茯苓的母亲吴氏用一根腰带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夫君和儿子死了,吴氏也不想活了。

    林家在几天内一连办了三场丧事,林郎中整个人的精气神肉眼可见地蔫巴了。

    林郎中每天都在自责,既心痛儿子儿媳的死,也心痛自己的医术后继无人。

    林郎中心情郁郁,不久就病倒了。

    病好后,林郎中的身体就不是很好。

    虽说还能替杏花村的村民们看个病什么的,上山采药却不够力气了,就连远一点的村落要出诊,林郎中也推辞了。

    就算走多一点路,林郎中都会觉得有些心虚气短的。

    陈小玉不敢拿“驱厄丹”给林郎中吃,只好经常抓只山鸡给林郎中补补身子。

    山鸡肉虽说比家鸡肉柴了点,炖汤的味道却比家鸡要香浓几分。

    陈小玉可没忘记,当初金翠翠病的快死的时候,是林郎中出手,才救下了金翠翠的命。

    如今,陈小玉能回报林郎中的时候,肯定要回报一二。

    “小玉,我爷爷说了,不能再白要你的东西,要不然,他就生气了。”茯苓见陈小玉不肯拿回山鸡,不由得急了。

 334。一辆马车

    林家一家人都是好强的性子。

    这一年多来,因为接二连三的事,林家衰败了不少。

    林郎中和苏氏已经年迈,茯苓又眼见着要及笄了。

    茯苓及笄后,婚事什么的都要操心起来。林家已经只剩下了茯苓这一根苗苗,林郎中打算给茯苓找个上门女婿回来。

    这样的话,林家的医术才能后继有人。

    茯苓要招女婿,肯定不能没有半点家底。

    林郎中又没有以前那么会赚钱,日常开销能省则省。

    要不是有陈小玉的山鸡供应,林家的饭桌上,一个月都难得见到一次荤腥。

    林郎中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是这样了,或许到死也还不了陈小玉的人情。

    陈小玉是个有情有义的姑娘,林郎中愿意孙女茯苓和陈小玉做朋友。可朋友之间,一味的索取肯定是长不了的,所以特地交代茯苓,不要再占陈小玉的便宜。

    “茯苓姐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不是好朋友吗?你不要我的山鸡,我是不是该把你前天送给我的菊花茶还给你啊?”陈小玉瞪起了双眼。

    “不是的不是的,我······我只是······”茯苓涨红了脸,连连摆手,解释着说:“小玉,我的菊花茶是山里采的野菊花自己做的,没花半个铜子,你这山鸡拿到集市上能卖不少钱哩!”

    “茯苓姐姐,我这山鸡也是山里抓的,没花半个铜子。”陈小玉冲了茯苓翻了个白眼,不高兴地说。

    “小玉,这······这不一样。我已经拿过你好多只山鸡了,菊花茶前几天第一次做,还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呢!”茯苓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茯苓姐姐,不瞒你说,我可喜欢你做的菊花茶了。在我的心里,你的菊花茶比山鸡贵重多了,毕竟,菊花茶是用你们林家的秘方做出来的,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哩!”陈小玉板着指头,说。

    其实,陈小玉自己并不喜欢喝菊花茶。

    陈小玉不喜欢所有香气太浓郁的花,她喜欢的,是桂花兰花之类,香气比较淡雅的。

    可是,菊花茶是茯苓目前来说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东西。

    为了好姐妹着想,陈小玉肯定要把菊花茶说的好一些。

    “茯苓,你就别犟了,小玉真心给你东西,你接着就是。”陈小枝劝说了一句。

    “是啊!茯苓姐姐,你做的菊花茶很好喝,小玉姐姐昨天冲了一壶,还放了白糖,我也很喜欢喝呢!”陈小叶笑嘻嘻地说。

    “小叶你个小馋猫,你什么时候蹭你小玉姐姐的菊花茶去了?”陈小枝冲着妹妹瞪起了眼睛。

    陈小枝有些嫉妒自己的妹妹。

    她和小玉妹妹才是最好的好姐妹。

    这么好喝的菊花茶,她还没喝过呢!妹妹怎么就尝过了?

    “姐,我不是故意的,我是闻着香气,才过去的。”陈小叶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

    “算了,不说你了。小玉妹妹,我也要喝菊花茶,一会儿回去你给我冲好不好?”陈小枝看着陈小玉眨巴着眼,撒着娇。

    “行行行,回家就给你弄,小叶也有份。”陈小玉大方地答应了下来。

    前段时间,陈大牛的榨糖作坊在陈小玉的指点下,终于制作出了白糖。

    茯苓送给陈小玉的菊花茶,类似于陈小玉上上辈子喝过的杭白菊。

    陈小玉纯粹是不喜欢菊花的香气,才特意在菊花茶里加了小半勺白糖,打算用甜味来盖一盖菊花的香味。

    没想到这样冲出来的茶水,茶汤淡黄,味道还真是挺赞的。

    陈小玉这个不喜欢菊花香气的人,昨天也忍不住喝了两杯。

    陈小叶则是一喝就爱上了。

    被陈小枝陈小叶一打岔,茯苓脸上的尴尬退去了。

    “小玉,你喜欢喝就好,明天咱们进山采多一点野菊花,我再给大家做。”茯苓的眼神里露出了神采。

    陈小玉姐妹几个能喜欢她做的菊花茶,茯苓觉得很荣幸。

    “茯苓姐姐,我觉得你做的这个菊花茶,能拿到县城去卖。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会有人买的。”陈小玉灵机一动,说。

    林家人很有骨气。

    林家出事后,陈小玉曾经拿了一百两银子给茯苓,被林郎中退了回来。

    茯苓做的菊花茶味道确实好。

    林家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

    茯苓的菊花茶若是能卖个好价钱,林郎中夫妻俩身上的压力肯定能减轻不少。

    “拿到县城去卖?我······我不敢。”茯苓羞愧地低下了头。

    “茯苓姐姐,这样好了,咱们今天下午再进山一趟,采多一些野菊花回来。做好花茶后,你来我家找我,我帮你去卖。”陈小玉想了想,说。

    茯苓今年十四岁,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茯苓又长得很甜美。

    这么个小美人,跑到县城抛头露面卖菊花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陈小玉干脆把这事给揽在了自己身上。

    反正,陈小玉隔几天就要去一次县城。

    味香居的王掌柜,刚好前段时间还在问陈小玉,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点心方子呢!

    菊花茶虽然不是点心,配上点心来吃,倒也别有风味。

    陈小玉越想,越觉得这件事靠谱。

    “小玉,谢谢你,谢谢你们。”茯苓感激地说。

    茯苓心中父母双亡的痛苦,被陈小玉姐妹几个的情谊冲淡了不少。

    陈小玉姐妹几个告别了茯苓后,迈开脚步往家里走。

    下午还要进一趟梧桐山,她们就要抓紧时间了。

    远远见到自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陈小叶不由得惊呼道:“大姐,小玉姐姐,咱们家门口怎么会有马车啊?是谁来了?该不会又是大······不,姓贾的吧?”

    贾银花手里有钱。

    为了能让陈王氏松口让自己重新成为陈家的媳妇,贾银花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去县城一趟。

    每次去县城,贾银花都会租一辆马车送她回村。

    贾银花的马车到了村里,都会在陈家门口停上一炷香时分,方便贾银花向陈家人炫耀一下自己刚从县城买回来的东西。

    有时候是布料,有时候是吃食,偶尔有一两次是首饰。

 335。掌柜娘子

    陈王氏看的眼热,几次在家里说要把陈青山一家子给叫回家住。

    可惜,陈小玉和金翠翠都不搭腔。

    陈王氏又怕自己自作主张后,金翠翠母女会去隔壁找陈大牛告状,一直没敢轻举妄动。

    贾银花的阴影太厉害了,以至于陈小叶每次见到门口有马车,就会担心是不是贾银花又来了。

    陈小玉看了一眼,淡定地说:“不是,那是黄掌柜家的马车。”

    陈小玉说的黄掌柜,正是长洲县首饰铺子精工坊的掌柜。

    这些年来,陈小玉和黄掌柜也算是合作愉快。

    靠着陈小玉提供的特细金丝银线,黄掌柜设计出了众多花式新颖又精美的首饰。

    最重要的是,这些首饰别的铺子根本没法仿造。

    因为,不管多巧手的工匠,都没办法拉出陈小玉那么细又那么均匀的银丝金丝。

    更不要说速度了。

    只要陈小玉愿意,一个月给精工坊提供个几百两金丝都不稀奇。

    凭着“精工坊的首饰花式精美不可复制”这个好口碑,精工坊也一跃成为整个平江府最有名的首饰铺子。

    黄掌柜的妻子文氏,也和金翠翠成了好友。

    文氏闺名淑芳,父亲是个童生。

    文淑芳自小在书香之中熏陶着长大,一向喜欢有才气的人。

    两年前,文淑芳认识了金翠翠后,觉得金翠翠谈吐不凡。

    文淑芳经常跑到杏花村找金翠翠玩。

    文淑芳觉得,她和金翠翠很有共同语言,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一样。

    两个女人凑在一起,聊聊“养儿经”,做做针线,偶尔下厨做些点心什么的,日子过的惬意极了。

    “呀!原来是文姨来了呀!”陈小叶听了陈小玉的解释,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