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深海渔场-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海星,项阳更是见到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七臂海星。

    一直到下潜了数十米,项阳才终于见到了一种认识的生物。

    那是一群螃蟹,体型非常大,最大的有接近二十厘米,平均下来也有十四五厘米。

    这种螃蟹与其它的螃蟹不同,在蟹壳下端靠前的位置,长着非常厚的毛垫。

    这是雪蟹,体内有大量的细菌或寄生虫,不经过特殊处理人类不能够食用。

    项阳看到了那群雪鞋,那群雪鞋也看到了项阳,但它们却没有逃跑,反而一点一点地聚集在一起,似乎随时准备朝着项阳发起进攻。

    项阳笑着摇摇头,他可没想过抓这些雪蟹。

    雪蟹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螃蟹,它们一般只生活在极寒水域底下的火山喷发口处,是大自然中,为数不多的一种能够自己生产粮食的生物。

    雪蟹蟹壳底下的那厚厚毛毯,就是雪蟹的农田,它们会在毛毯里边培育大量的细菌当做自己的口粮。

    因为火山喷发口的温度极高,细菌分裂速度非常快,所以雪蟹这种生物,一生都不缺粮食。

    当然,在火山口也不是那么好生存的。

    人类曾经在一处两千四百米深的海底火山口发现过大量的雪蟹,很多的雪蟹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烧伤痕迹,这正是由于距离火山口太近造成的。

    悄悄地绕过那群雪蟹,项阳继续探索这环口底部。

    很快,项阳就看到了一株不知名的植物。

    这株植物浑身长满像雪一样的枝叶,就连根茎都是雪白色的,上边开着三朵橘红色,有茶杯口大小的花朵。

    这种植物项阳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不过项阳曾经在一篇学术论文上看到过,据说这种花能够分解海底火山喷发出来的黑烟里的毒化学物质变成自己的养分,即便是在不见天日的海底,它们也照样能够生存得很好。

    继续往环口四周探索,项阳惊奇地发现,四周的温度,居然在开始下降,先前在入口的时候,温度还高达五十多度,而这里现如今的温度,已经只剩下三十多度了。

    在这里,项阳又看到了很多长得像豆芽的东西,这些东西紧紧的挤在一起,形成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项阳不知道这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觉得这么多的神秘生物聚集在一起,真的很壮观。

    突然,项阳感觉自己好像踩到了一个什么软软的东西。

    项阳连忙身形一闪,瞬间游动到几米外的地方,然后才仔细朝着自己之前所站的地方看去。

    “原来是只章鱼。”项阳看清楚那神秘的生物后顿时松了口气。

    “咦,不对,这不是普通的章鱼。”但紧接着项阳就发现了不对了,那只章鱼的脑袋顶部非常大,而且很短,不是一般章鱼的那种尖尖样子,反而很像动画片里的章鱼,是一个圆脑袋,眼珠凸出,看上去非常吓人。

    这个环口内的所有生物,除了那雪蟹外,项阳就没又一样是认识的。

    在一条十多厘米的宽,上百米长的岩石缝隙里,项阳还看到一种长相非常怪异的螃蟹,这种螃蟹的壳,居然是一个梨的样子,嘴巴部位尖,后边大,只有七八厘米宽,但却有十厘米左右长,看上去非常的怪异,有点打破项阳对螃蟹的固有认知。

    最为奇怪的是,这些螃蟹的蟹壳底下,跟雪蟹一样,竟然也有一层厚厚的毛毯。

    这些奇怪的螃蟹密密麻麻的挤在那岩石缝隙里,就好像一个个白森森的骷髅一样,看上去非常的狰狞恐怖。

    然后在岩石上,项阳还发现了大量的藤壶、蜗牛和海葵。

    藤壶倒是正经的藤壶,石灰色,非常标准的圆筒藤壶,而且因为海水中危险物不够多的原因,长得很是干瘦,这玩意的生命力顽强的很,基本上只要是有海水的地方,它都能够生存。

    那蜗牛,项阳是真的差点没认出来。

    差不多有烟灰缸那么大的一个壳,壳的外形非常像一个紫砂壶。

    要不是项阳看到了它脑袋上那标志般的两根肉角,项阳还以为自己是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海螺。

    这里的大多数海洋生物,都与外界别的海洋生物格格不入,饶是见多识广的项阳,一时间也看得有些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

    与此同时,浮冰上边,一个大副递给陈庆生一根烟,然后嘿嘿笑道:“你们船长到水底下去了,你不下去跟着一起看看?”

    陈庆生一听那大副说话的语气,立即就知道他是在调侃项阳不自量力,竟然往五百多米深的水下钻。

    陈庆生也不生气,他笑着道:“我这个大副当得不够格啊,不过没办法,这么深的海水,能够下去的人恐怕没几个人吧?我就是想给我们船长打下手,我也下不去啊。”

 670 冰藻

    “不会吧?”那大副颇为惊疑道:“你该不会是想说,你们船长能够下潜到超五百米深的海域吧?”

    “这可不好说。”陈庆生笑着道。项阳的潜水技术十分高超,陈庆生还不知道项阳的极限在哪,不过五百米的话,陈庆生也不敢打包票,毕竟这数字实在是太过于恐怖了,世界潜水记录才三百多米,怎么可能有人能够将这记录一下给拔高这么多。

    其实陈庆生不知道的是,三百米的记录,是人类只依靠一个氧气瓶跟最基础的潜水设备。

    而凭借某些人形潜水器样的潜水服,人类有记录的最深潜水记录是一千七百米,没有记录,但可以查到资料的是四千多米,不过那样的潜水服,就算是到了海底也只能够看看了,穿着那样笨重的潜水服,行动起来还没有单人深潜器灵活。

    “嘭!“

    正好这时,项阳破水而出,从水底下钻了出来。

    “船长。”

    “阳哥。”

    “项老板。”

    一群人立即围拢过去。

    “怎么样?你穿着这套潜水服,能够下到这海底吗?”高闯大声问道。

    “有一点难,这底下实际上应该是不到五百米的,我们的声呐探测显示的五百米是因为这底下有一个巨大的火山环口,在进入环口的时候,我身上的潜水器发出了高温警报,我也就没敢再继续往下了。”项阳开口道。

    项阳为了不太惊世骇俗,没有将自己在环口内看到的真实东西说出来,只是较为含糊的说了自己能够下潜到四百多米的深度。

    饶是这样,很多人看项阳的眼神也跟看怪物一样。

    “好家伙,你竟然真能够下潜到海底。”就连高闯也有些震惊道。

    “毕竟是科研实验室用的潜水设备,抗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项阳笑着道。将功劳大部分都归到了潜水设备上。

    “这下边竟然是火山,难怪这片的磷虾数量这么多。”高闯抚摸着自己下巴下的胡渣,“海底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热流,将海底的大量有机物带到了海面上,假如这里不是南极的话,肯定会形成一个不错的渔场。”

    “就算没形成渔场,形成了虾场那也是不错的。”项阳则是笑着道。

    当然,这是建立在那座火山不彻底爆发的前提下。

    倘若要是这底下的那座火山彻底爆发了,那这附近很大一片海域内,很多生物都会彻底死干净。

    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

    总体来说,这片海域虽然被冰雪覆盖,但冰天雪地的世界并没有挡住生命的奇迹,不管是海面上的极寒气候,还是环口底下的极热气候,都蕴藏着勃勃生机。

    这片海域,拥有着一个令项阳以前闻所未闻的生态系统,虽然看上去很脆弱,不管是海面上暴风雪经过,让整个海面彻底冰封,或者海底下火山爆发,都能够导致这个生态系统彻底崩溃,但这个看似脆弱的生态系统,就这么顽强的存在了下来,并且以后会继续存在。

    “我们在这快浮冰上已经呆了不短的时间了,准备一下,我们要转向东行驶了。”高闯跟项阳说道。

    向东?不继续往南了吗?

    项阳先是一愣,随机立即反应过来。

    再往南的话,那就是南极大陆了。

    在整个南极大路上,生物很少,能够捕猎的生物就更少了。

    南极的食物都集中在海洋中,自然动物也大多生活在海洋内或者沿岸边上。

    “嗯,我让人准备一下,将营地收拾好,然后就随时可以出发。”项阳点头道。

    “没事,不用这么着急,这几天大伙都不轻松,给船员们放半天假,让他们自己安排吧。”高闯挥手道。

    项阳点点头,赞同了高闯的这一提议。

    结果,待项阳将这一结果公布,船员们却一个休息的都没有,反而一个个拿着工具,开始在冰窟边上跃跃欲试。

    “阳哥,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在这个时间段李捕到的渔获能算是我自己的吧?”方友群手拖着一个地笼,一脸兴奋地朝着项阳问道。

    “这没问题,不过没人最多两百斤的量,再多的话,我就不包运回去了。”

    “啊?两百斤哪够,都不够一地笼的。”方友群立即抗议道。

    陈庆生一拍方友群脑袋,“你以为油费不要钱的啊?这片的南极磷虾这么多,要是让你们无节制的捞,船长他还要不要再捕捞别的渔获了?”

    项阳笑了笑,陈庆生说的正是项阳所想的。

    这个两百斤也不是项阳随意想的,船上的其中一个船舱,一个冻舱的装货量大概正好二十吨,船员们跟着自己出来一趟,肯定也想带些特产回去,其中一个冻舱,项阳就准备直接给船员们去使用了。

    “行吧,两百斤就两百斤吧,总比没有的好。”方友群提着地笼,嘴里念念有词的走到冰窟边上。

    “阳哥,其实我一只很奇怪一个问题,这里的水这么清澈,你说这些磷虾到底是吃什么?之前那高老板说是吃海底下被卷上来的有机物,可我怎么看也没看到这个有机物在哪啊。”方友群突然扭头朝项阳问道。

    项阳看了方友群一眼,回答道:“磷虾可不吃什么有机物,那些有机物是各种藻类的养料,磷虾的主要食物是藻类。”

    “藻类?哪有?”方友群瞪大眼睛,往四周看了一圈,“阳哥,我怎么没看到你说的那个藻类?”

    “又不是巨藻,你当然看不见了,南极的藻类主要是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层一直到海冰之间都要它们大量存在,以磷虾最喜欢吃的硅藻为例,它的体积只能够用微米来衡量,你这眼睛能够隔着这么远,看清楚微米大小的东西?”项阳反问道。

    “微米?这么小?那它们够磷虾吃么?”方友群惊奇道。

    “当然够,而且你别小看硅藻,别看它的体积不大,但却是整个南极海洋生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硅藻,南极磷虾就没有了食物来源,没有了南极磷虾,别的海洋生物就也要饿死。”

 671 飞鸟之王

    南极的海水看上去非常清澈,好像水里边什么也没有。

    实际上,不管是在海水中,还是在冰块里面,都有着大量的藻类。

    在南极,以微米算的硅藻都能够算得上是体积比较大的藻类了,因为南极还有比硅藻体积更小的藻类。

    比方说冰藻。

    冰藻是一种南极特有的藻类,它只有一个细胞,一般分布于冰层的所有部分或集中某一部分,是十分罕见的能够在冰块中生长旺盛的生物群落。

    这也是南极磷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