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韶光艳-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宁初一松手,蝴蝶风筝便飞了起来,短暂的摇晃后,稳住了。

    沈逸调整好高度,将转轴交到虞宁初手里。

    握住转轴的一瞬,虞宁初只觉得一股蛮力要将她拉上去,太久没体会过的牵引感让她不由自主地跟着往前走了两步,沈逸见了,及时按住她的肩膀。

    虞宁初身体一僵,她不习惯这样的碰触。

    沈逸并没察觉有何不妥,等虞宁初适应了风筝线的力道,沈逸松开手,戏谑道:“表妹太瘦了,晌午让宋嬷嬷多给你做点五花肉。”

    虞宁初脸颊通红,只是开过玩笑后,表兄妹俩间的距离终于拉近了一些。

    船往前开,风筝往南飞,看似飞的很高了,前面忽然出现一队大雁,不知比风筝高出多远。

    恰在此时,沈琢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沈逸提议道:“大哥好久没练箭了,给我们露一手如何?”

    沈琢看眼并肩而立的表兄妹俩,再看看即将飞近的雁队,去船舱拿弓箭了。

    沈逸趁机给虞宁初介绍:“大哥自幼习武,枪法箭法双绝,连皇上都夸大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虞宁初有点担心:“这么高,能射到吗?”

    万一射空了,她自然不会笑话沈琢,就怕沈琢失了颜面,恼火被她瞧见。

    “不然我先进去吧。”虞宁初谨慎地道。

    沈逸拦住她:“不用,大哥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

    说话间,沈琢又出现了,一身深色锦袍,剑眉星目,英武内敛,在上四军当差的他,气质与沈逸这种少年已经截然不同。

    沈琢来到了船头。

    大雁离这边还有些距离,只有虞宁初那只风筝在风中猎猎作响。

    沈琢收回视线,就见虞宁初双手握着转轴,神色不太自然地准备走开,似是想去船尾。

    沈琢看向沈逸。

    沈逸面露无奈,小表妹连他都生疏着,更何况隔了一层的大表哥。

    两人谁也没有出声,虞宁初成功地来到了船尾,中间隔着船篷,阻绝了彼此的视线。

    “姑娘是怕世子爷吗?”杏花凑过来问。

    虞宁初摇摇头,没有解释她只是担心沈琢的颜面问题。

    她故意背对着沈琢二人,专心地调整自己的风筝。

    杏花走到船角,正好能看到沈琢搭弓瞄准。

    她紧张地仰着头,看着那群大雁飞进商船的正上空,眼看着都要飞过去了。

    “嗖”的一声,就在杏花疑惑世子爷为何还不出手的时候,她听到离弦的声音,紧接着,利箭以她眼睛难以捕捉的速度凌空而去,下一刻,就见一只大雁直直地从半空坠落下来,离她们越来越近,“嘭”的一声,落在了后面商船旁边的水面上。

    “姑娘快看,世子爷射中了!”杏花激动地扒着船舷,指着大雁落水的地方让虞宁初看。

    虞宁初已经看见了,大雁突然坠落那一刻,惊得她手一松,风筝拉着转轴瞬间脱手。

    一只风筝而已,没什么惋惜的,让虞宁初震惊的是沈琢的武艺。

    她再抬头,雁群散了又聚,那么高,沈琢竟然真的射中了。

    后面的船夫找来鱼兜去捞大雁,沈逸、沈琢也走过来看。

    “大表哥好箭法,传说中的百步穿杨便是如此吧?”出于礼数,虞宁初轻声恭维道。

    沈琢自谦道:“也是今天运气好。”

    沈逸则问:“阿芜,你的风筝怎么丢了?”

    虞宁初不好意思说,杏花嬉笑道:“姑娘不知道世子爷射中了大雁,大雁掉下来的时候就惊到了。”

    沈琢闻言,瞥眼远去的风筝,对虞宁初道:“回头我再寻一只风筝给表妹。”

    虞宁初忙道:“不用不用,本就是买来临时解闷的,大表哥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沈琢只嗯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风筝没了,虞宁初没有理由再在外面逗留,告辞去了舱内,陪舅母下棋。

    接下来几日,她都没再出来。

    船上的生活无疑是枯燥的,南舱里面,沈逸抱着一卷书靠窗而坐,看了几页便放下来,揉着眉心道:“幸好明早就能到通州,不然我都要闲得长草了。”

    沈琢坐在他对面,手里拿着一本兵书,闻言只是抬眉看了堂弟一眼。

    沈逸见他不搭话,遗憾道:“我们出发时,明岚也想来,我娘不让,早知道行船这么闷,真该带上明岚,阿芜表妹哪里都好,就是性子太静了,想找她说说话都怕打扰了她。”

    沈琢看着书上的字,脑海里浮现出虞宁初对他们避之不及的画面。

    是过于胆小与安静了。

    不过,与嘴巴仿佛停不下来的两个妹妹比,沈琢更欣赏虞宁初的静。

 008(快吃吧挺甜的。。。)

    夜色如墨笼罩着周围,虞宁初小心翼翼地翻了个身,还是睡不着。

    明早就要到京城了。

    虽然有舅母爱护她,未知的侯府生活仍是让虞宁初紧张茫然,难以入眠。

    隔壁床上,舅母睡得很香,呼吸均匀,窗外,是运河连续不断的流水声,哗啦哗啦的,越发让她静不下心。

    枕头好像变硬了,越躺越不舒服,虞宁初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悄悄坐了起来。

    她得出去透透气,继续躺着,翻来覆去迟早把舅母扰醒。

    担心来自江南的她怕冷,舅母早就给她准备好了夹棉的斗篷,虞宁初穿好衣裳,再披上斗篷,兜帽一戴,一头长发便全部笼进了斗篷中。

    她悄悄打开内间的门。

    外间睡着宋嬷嬷与杏花,宋嬷嬷竟然还打着一点小呼噜。

    流动的水声替她做了遮掩,虞宁初顺利地拨开外间的门栓,悄然闪了出去。

    船夫睡在船尾,虞宁初放轻脚步,来到船头。

    半空一轮明月微缺,皎洁的月光洒满河面,连岸边的树木花草都照得清清楚楚。

    虞宁初扶着护栏,仰望星空。

    北方的天似乎比江南要低一些,星星也更加璀璨。

    清冽的晚风吹走了心头的浮躁,虞宁初就这么仰着头,不知看了多久的星星,久到脖子都酸了,虞宁初笑了笑,见旁边摆着一把垂钓用的小凳子,虞宁初搓搓手,坐到了凳子上,背靠护栏,看对岸的夜景。

    余光中突然多了一道身影,虞宁初惊得站了起来。

    “是我。”

    沈琢从南舱一侧的阴影中走出来,月色之中,他眉眼冷而沉静,探究地看向虞宁初。

    宽大的斗篷将她纤细的身子遮了大半,只露出一张清水芙蓉般的小脸。

    离开那样的家,又有亲人关心,此时的她明显比一个月前丰盈了些,虽然还是偏瘦,却不再那么可怜,清眸如水,紧张地望着他。

    “表妹睡不着吗?”沈琢走到她旁边的位置,眺望着夜色问,刻意压低的声音竟显得比白日里要温柔几分。

    虞宁初都想走了,听他问话,只好应道:“嗯,怕翻身吵到舅母,便出来待会儿,让大表哥见笑了。”

    小姑娘句句客气,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沈琢侧转过来,看着她问:“因为明天要进侯府了,紧张?”

    心事被猜中,虞宁初别开脸,不知要不要找个借口搪塞下。

    她这么偏着,兜帽挡住了她的脸,只露出纤长的睫毛与秀挺可爱的鼻尖,月下的美人,更添灵韵。

    沈琢微怔,旋即反应过来这样的窥视是失礼的,于是他换了个站姿,低声开解道:“姑母是沈家的姑娘,表妹体内也流着沈家的血,往后侯府就是你的家,你不必担心什么。长辈们自会关照你,若是哪个表哥表姐顽劣欺负人,你大可告诉我,大表哥替你做主。”

    虞宁初没想到看起来冷冰冰的沈琢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她受宠若惊地看过去。

    沈琢微微笑了笑:“我是长兄,他们都怕我。”

    或许是习武的关系,他身上有股刀剑般的锐气,即便笑着,也让人难以忽视他的威严。

    虞宁初相信他在侯府小辈中的威望。

    “多谢大表哥,大表哥放心,我会好好与大家相处的。”虞宁初尽量轻松地道。

    沈琢颔首,瞥眼她身上的斗篷,道:“河上湿气重,表妹还是早点进去吧,仔细着凉。”

    虞宁初点点头,乖乖地转身走了。

    走出几步,她犹豫了下,还是回头,再次向不远处的身影道谢。

    无论沈琢那些话出自真心还是客气,在这样的夜里,虞宁初都从中汲取到了温暖。

    沈琢只是笑了笑。

    虞宁初悄悄地回了内间。

    透过气了,心情也开朗了几分,在船身熟悉规律的晃荡中,虞宁初很快就睡着了。

    。

    八月十四,官员们开始了持续三日的中秋假。

    前两日沈三爷接到妻子的消息,说他们十四一早抵达通州码头,所以这早天不亮沈三爷就起来了,城门刚开,他已经带着随从赶着马车浩浩荡荡地朝通州去了。女儿本也想跟着来的,只是败给了温暖的被窝。

    沈家的车队抵达码头时,已经是日上三竿。

    沈三爷很担心自己来迟了,站在码头四处张望,再派小厮去打听,确定今早还没有扬州过来的商船,他才放了心,只管朝河面眺望。

    “看,那个就是你舅舅。”

    商船还在排队等着停泊,三夫人悠哉地坐在窗边,看见丈夫探头探脑的傻样子,她笑着指给外甥女看。

    虞宁初眼里的舅舅,看起来比父亲还要年轻几岁,穿一身石青色的长袍,面容俊逸,留着一缕短须,如果不是面带一丝焦急,竟然一副仙风道骨的好相貌。

    再看舅母,嘴里嫌弃舅舅不够稳重,其实眼中全是思念眷恋。

    虞宁初想到了母亲。母亲与舅舅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母亲那般美艳,舅舅当然也不会逊色。嫡庶有别,舅舅以庶子的身份被老尚书看中挑了做女婿,除了一身好才华,肯定也吃了这张脸的好处。

    “舅舅真好看。”虞宁初悄悄对舅母道。

    三夫人不以为然:“是吗,许是我看惯了,瞧着也就普普通通。”

    刚说完,娘俩互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船停了,虞宁初扶着舅母走出船舱。

    沈三爷认出儿子侄子后,便巴巴地盯着另一间船舱,等妻子出来,沈三爷的目光立即落到了旁边的小姑娘身上。

    虞宁初腼腆地朝舅舅笑了。

    十四五岁的姑娘,半是青涩半是明艳,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出现就吸引了附近商旅的视线。

    旁人是惊艳,沈三爷却在外甥女身上,看到了十几年前的妹妹。

    他唯一的亲妹妹,一起长大的妹妹,自从十六岁匆匆出嫁,兄妹俩就再也没见过。还有书信来往时,他明知妹妹心有所属,仍屡次唠叨要她收心好好与虞尚过日子,妹妹气得不再写信给他,过了两三年扬州再来信,却是虞尚所书,告诉他妹妹去了。

    才二十三岁,就那么没了,一个人凄凉地客死他乡。

    连句话都没来得及跟外甥女说,沈三爷猛地转身,大步走开了,只有后面等着搬运行李的沈家奴仆,才看见三爷清俊的脸上泪如雨下。

    虞宁初诧异地看着舅舅的背影。

    三夫人太了解丈夫,外甥女来信那晚,丈夫几乎整晚没睡,她听到好几次压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