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族长和里正自然是十分高兴。

    这年头,在村子里找人干活并不为难,真正为难的,就是出银子的事。

    消息也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柳老太的耳中,听说他眼都不眨就拿出来了十两银子,更是气得破口大骂!

    “这个挨千刀的,有钱给外人使,也不知道拿来孝敬他爷奶,就是个没长心的白眼儿狼!”

    她骂归骂,除了自家儿媳妇之外,外人可没一个附和她的。

    开玩笑,这么大的事情,人家柳秀才愿意出十两银子,那得让全村人都得谢谢他。

    不说别的,只说万一真地来了灾民,谁能保证家里的粮食就一粒也不会被抢走?

    要知道,没饭吃的灾民,那战斗力可是相当彪悍的。

    不要以为,人家几天不吃饭就没力气。

    架不住人家都是成群结队的呀,那人一聚拢起来,怕是他们村子里再多一倍的汉子也没招。

    人多力量大。

    不过几天的功夫,这围堵便修起来了。

 第163章 柳承恩献计

    村子里修围墙的事,三位里正还是一起去县衙里上报了。

    李县令还特意让王县丞接见了他们。

    听到他们说这法子是几位秀才老爷想出来的之后,便大加赞赏。

    得知已经凑足了银子和人手,王县丞便只说他们都回去后叮嘱自己村子的人,尽量不要外出了。

    三位里正往回走的时候,就明显看到了街上的流民多了一些。

    看着他们有人缩在墙角,有人拄着根棍子满大街的讨饭,三人心里头都不好受。

    这年头,先顾着自己吧!

    苏锦绣安排杨二去了一趟济善堂,给那边送了一些米面外加一些粗粮过去。

    这会儿米面的价格已经往上涨了一倍了。

    管事的过来接了东西,千恩万谢的。

    “多谢柳秀才了,有了这些,我们还能再撑上一个月。”

    杨二心头唏嘘,这些粮食,如果是放在柳家,怕是连半个月都撑不住的。

    可是济善堂里这么多的孩子,竟然要撑一个月。

    济善堂是官办的,不是私人所属。

    所以,这里大部分的开支和粮食的来源都是源自于朝廷。

    而具体到了高县,粮食自然就是要来自于高县的粮库了。

    只是如今粮价开始攀升,李县令一己之力,根本就压不住。

    因为不止是他们这里涨了,是整个江南的粮价都涨了。

    虽然出事的只有三个县,可是实际上土地被淹的,几乎是每个县都有。

    而高县,目前已经拉到确认的,就是有三个大镇子的土地都要颗粒无收了。

    这绝对是大事!

    地里没有产出,现有的粮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自然就要价格上涨,价高者得了!

    换言之,穷人,就只有饿死的命了!

    李县令也是为此而一直愁眉不展。

    在他治下,这还是头一次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

    “老爷,不如请县里的那些名人才子们都过来坐坐,然后帮着出出主意?”

    李夫人这话,倒是提醒了李县令。

    “夫人说的极是!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按朝廷的规定,当地的举人是有一定的参政权的。

    所以,何举人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而柳承恩原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可是山长和关先生都提议将他带上,哪怕只是让他在旁听一听,也是对他有好处的。

    于是,县衙里,一时间倒是热闹了起来。

    柳承恩的想法,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写出来,并且经由关先生,上报到了江大人那里。

    现在,不过就是过来长长见识,看看当地的官员和举人老爷们是如何议事的。

    柳承恩看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倒是不少,可是没有一句是真地能对老百姓有用的。

    而且,也不难看出李县令脸上的不悦。

    说到底,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

    “如今外面已有有二三百的流民了,就算是城门不开,也保不齐这些人会用其它的法子去骚扰百姓。特别是一些离县城远的村落。居里,当地的百姓们可就要受苦了。”

    “不错,这些人需得想个法子好生安置,否则,日后咱们高县的盗抢案件,甚至是杀人越货的案子,都有可能会迎来高峰期。”

    柳承恩一直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听着。

    哪怕有些论调听起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现在也只能装作一概不知。

    他只是一个小秀才,在场的诸多举人老爷们,他可得罪不起。

    讨论了一上午,也没出个结果,最后,又由李夫人安排了酒席。

    等到歇息之后,下午继续。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李县令也便先让他们回去了。

    折腾了一天,一点儿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

    关先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走之前,递了一封信给李县令,之后,自己就让柳承恩陪着自己回了书院。

    他们前脚刚坐下缓口气,那头书童就来报,说是李县令来了。

    关先生轻笑,“看来,你的法子果然是有效的,不然,也不会让李大人只看了粗粗两条,便急不可奈地赶过来了。”

    “老师,您为何先前不在县衙里说?”

    关先生摇摇头,“这法子原本就是你想出来的,若是真能用得上,将来记首功的也当是你。只是当时众多的举人乡绅在,若是让你一个小秀才出头,怕是有人要看你不顺眼了。”

    柳承恩心思一动,老师这是想着保护他呢。

    “多谢老师费心了。”

    果然,李县令被请进来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想要请教这安置流民之法。

    关先生笑呵呵地将人请入座,然后让柳承恩将自己的想法细细说来。

    这一说,便到了掌灯之时。

    一直到关夫人安排人送了晚膳过来,李县令才注意到如今外面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想不到柳秀才年纪轻轻,便能有此见地!本官佩服呀。”

    “不敢,学生只是在乡野间长大,对于一些百姓的心思比较懂而已。”

    “咱们今日在场的那些个举人,也不乏在乡野中长大的,只是他们却完全没有想过,这流民一旦侵扰村庄,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大人,如今咱们高县受损的田地也不少,围今之计,也是当先安抚百姓才是。”

    “柳秀才所言极是,本官这些日子可是愁地头发都白了。好在今日得柳秀才之妙计,本官心中甚慰!”

    “大人过奖了。”

    最终,李县令让柳秀才将先前说的,都一条条整理出来,之后,他会按此法行事,之后若是有效果,自然会上报朝廷为他请功。

    柳承恩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请功,可是李县令未想昧下此份功劳,倒也是让他心生钦佩。

    他先前借由关先生的渠道,也看过了其它一些地方的书,知道这种贪功冒领的行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而李县令未曾起这个心思,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关先生在,他不好下手。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他真的心系百姓,不愿意让百姓受苦。

    总这,这份情,他承了。

    数日后,聚于高县城外的灾民们没有等来当日的施粥,反而是被一队官差引入了高县。

    ------题外话------

    各位美女们,今天更新三章了。起点的亲们记得去书友圈发贴子哦。其它平台的读者妹子们,评论走起来,票票投起来!爱你们!

 第164章 当街抢粮

    安置灾民的地点,是由柳承恩建议的。

    高县目前人口并不算多,离县城约莫三十里的地方,还有大片的荒地。

    把一部分人安置在这里,成立一个新村落,另外的一些灾民,则是安置到了其它的地方。

    当然,就算是安置,现在也只能是要由官府出面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建了户籍,而且能进入高县的,都是确认不再回自己家乡的百姓们。

    其它的,还有打算要回去继续生活的,则是仍然生活在了城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灾民的数量没有再增加,这对于李县令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不仅如此,李县令也按柳承恩所说,旱田里果断地将农作物都移除,然后重新再种了一茬。

    番薯这种东西,现在种也不晚,正好等到十月十一月的时候,估计也就成熟了。

    还有一些地方则是又重新补种了玉米高梁,只是能不能成,就要到时候再看了。

    至于水田里,能将水放掉的,自然是先放掉,想办法再种一茬稻米,若是不能放的,就只能再等等。

    总之,李县令吩咐下去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让百姓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而且,如果地里真地还能再有一些收成的话,百姓们的生计得解决,那么粮价应该也就可以降一降了。

    当然,因为有灾民的涌入,所以县城的治安,也成了李县令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特别是在某个小商贩家里头遭了贼之后,此事就更是引起了李县令的注意。

    何县尉也因此而更加忙碌了。

    至于柳老二听说了县城里有几家闹贼了,也是觉得应该加强戒备。

    柳承恩干脆就把家里人都叫到一处,重新安排了晚上的值夜问题。

    就连内院,也同样让几个妇人分成了三拨,晚上要轮流巡逻了。

    不仅如此,柳承恩几乎是天天都要去库房那边看看,而且还下了严令,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没有他和夫人的命令,都只能待在家里。

    “听说昨儿一位少爷从酒楼里出来,手上拿着刚刚包好的烤鸡,没走几步就被人给抢了。事后虽然抓住那几个人了,可是难道就因为一只烤鸡,把几个灾民给处置了吗?”

    “不是说灾民都安置好了吗?怎么还有?”

    “县衙那边安置的是大批的灾民,现在县城里四处流蹿的这些,都是三三两两混进来的。咱们县城里还算是好的,听说有的村子现在都有人进去抢粮了。”

    “唉,事情若是不尽快解决,待两三个月后,怕是抢粮的事情会发生地更多。”

    “说的不错,最近都小心一些,能不出门就尽量不要出门了。”

    “知道了。”

    苏方村这边因为早早地修了围墙,所以一些灾民到了这里见入村无望之后,就转移到了其它地方。

    还有的是一些女眷,她们就跪坐在村口,见到有人路过,就磕头求人发善心。

    当然,也有的人,已经打起了卖儿卖女的主意。

    只是,儿子不好卖,女儿如果长地漂亮,倒是容易卖个大价钱出去。

    这才灾后一个月呀,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如果朝廷不能及时地安排,只怕后续这种惨剧只会越来越多。

    有些村子管的严,即便是漂亮的女人,也不能随便往村子里头领。

    有的村子就不怎么管事,基本上就是人人自扫门前雪的状态,那样的村子里,就会热闹的多了。

    而苏方村里,也有一户人家热闹了起来。

    原来是苏瑾言看到一个在村口的姑娘晕倒了,余心不忍,将人带回来了。

    问清楚之后,才知道这姑娘的家人已经没了。

    丁如意原本没在意她,只是待打了水洗干净之后,丁如意这心就慌了。

    这姑娘实在是长地太漂亮了。

    就是长相很明艳的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