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孝何时过来?”

    “他还在延陵呢,我大哥也在那边,就算是粮食筹办好了,也得先回京城处理一些事务。怎么,你找他有差事要派?”

    “也不算是。”

    柳承恩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打算托盘而出。

    “你是说向阳花?”

    苏锦绣还真有些意外。

    毕竟这东西在京城那边儿不多见,至于以前在高县,也是不曾见过的。

    她竟是不知,这东西竟然浑身上下都是宝了。

    “造纸用这向阳花的秆可行吗?”

    “还是要再加些旁的东西,比如树皮、麻秆等等。”

    苏锦绣则是微微皱眉道:“我在京城也识得几位老匠人,也与他们聊过几句,未曾听说过这向阳花的秆也能造纸呀!”

    柳承恩笑了笑,“倒不是不能造纸,主要是这东西并非是常见之物,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活的,不比树皮和麻秆好找。”

    “原来如此。那你可知具体的方子配比?”

    柳承恩略有些愧疚地摇了摇头,“不知道。”

    苏锦绣挑挑眉,“也是无妨,大不了再一一试过便是。你是打算咱们自己做这造纸作坊还是与当地的作坊合作?”

    “我倒是未曾细想过,只是初步弄了一个大概的计划,回头我拿过来给你看看。我现在脑子里东西太多,感觉一时也捋不顺。”

    苏锦绣笑了,“你也不必着急,把你的打算都写下来,我再一一看过,咱们一样样地试。”

    “那成,只是要辛苦阿锦了。”

    苏锦绣反手握住他的手,“与四郎相比,我哪里算得上辛苦。我都听川宝和元宝说了,你自来了此处之后,就没有好好地歇息过一天,若非是不放心,我也不会想着带孩子一起过来。”

    当天晚上,柳承恩就拿了自己写的厚厚一沓子东西回来。

    “这葵花籽榨油的出油率如何,我也不敢保证,毕竟以前也没试过。不过这东西榨出来的油炒菜特别香。”

    “嗯,我试试吧。”

    “这个图纸你能看懂吗?”柳承恩将一张图展开,苏锦绣看地眼睛都要瞪圆了!

    “这是榨油机?”

    “对。这是一种卧式楔子榨油机。我也只是依据自己以前从书上看到的模样大概画下来的,未必对,还得找了匠人来试试。”

    苏锦绣边点头,边盯着这图纸看。

    “你看这里,在榨膛中装好油饼后,在油饼的一侧塞进木块,然后利用吊着的撞杆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三角形楔块。随着楔块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油饼产生挤压的力量。”

    苏锦绣单看图纸还不是很明白。

    这会儿听了柳承恩的解释,立马就明白了这种榨油机的榨油原理。

    “这个楔块应该就是核心了?”

    “正因为这种三角形的楔块在榨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榨油机才被称为楔式榨油机。不过,我总觉得我画地可能少了点儿东西,先找人试试吧。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以前看到的古籍了,估计请匠人过来试了,就能知道了。”

    柳承恩这次不是故意少画了东西,是因为他真地对这东西的记忆没有那么清晰了。

    他不确定自己画的对不对。

    试试再说吧。

    柳承恩这次是心里真没底,而且再看向苏锦绣时,多少还有一些心虚。

    自己都记不全图纸的模样了,还要让妻子去费心,万一弄不成,那她岂非是会自责?

    “阿锦,这榨油机能弄出来就弄,实在弄不出来再想别的办法。也不是非得用这个不可。”

    苏锦绣却像是没听到他这话一般,仍然目光灼灼地盯着图纸看。

    “阿锦,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弄出来的,你也别着急。再说了如今这向阳花都还没种呢,估计怎么着也得到明年了,所以咱们不着急,你安排给下人去办就是了。”

    苏锦绣这才转头给了他一记眼神,“放心吧,我心中有数,知道什么叫量力而行。”也知道什么叫尽力而为。

    后一句,苏锦绣没有说出来,就是不想让他担心。

    “好,不要让自己太辛苦了。我们还有时间慢慢做准备。我明日还要再去一趟黄沙镇,仅仅是那里,光荒地就至少得有两三千亩。”

    苏锦绣皱眉,“都是半沙地?”

    “嗯。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还有三个孩子得让你照顾呢,千万要照顾好自己,我明日去黄沙镇,估计要三五日才能回来,我让清川留下,你有什么事情就让他去办。李幕要跟我去黄沙镇,他是皇子,总该让他趁现在有机会多与百姓们接触一二的。”

    苏锦绣明白他的意思,将东西放好之后,就去给他准备东西了。

    柳承恩次日去黄沙镇,主要还是想要看看如何能固沙。

    不要再判断一下那里的土地是否适合种向阳花,若是不适合,那他就还得再想办法。

    实在不行,就种沙棘,这东西是绝对可以种活的。

    而且成本也不高,只是这东西种出来之后,用途还是个问题,虽然是药材,却并非是什么昂贵的药材,所以如何种植,种植多少,还得再仔细地考察之后,才能做决定。

 第677章 演示造纸

    苏锦绣只除了去林府转了一圈之后,一连数日都没有出府。

    她是三品官员的家眷,按理说,初来定西府,当宴请宾客,特别是女眷,既是一种宣示,也是一种示好。

    只是苏锦绣如今可顾不上这些了。

    “夫人,这位特意请来的一位老匠人,不管是用什么材料造纸,他都有经验。”

    苏锦绣心中大喜,连忙让人上茶好好招待。

    “夫人折煞草民了,草民也不过就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在您面前,可不敢坐。”

    “老先生莫要自谦了,特意请您过来,也是有事情想要向您请教,咱们要说的事,也怕是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难道您就一直这么站着?您不累,我瞧着都累。”

    老汉被吓得魂儿都要飞了。

    一位诰命夫人跟他说话,竟然还用上敬语了,这也太吓人了。

    “既然如此,那草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汉坐好后,有丫环过来又上了一盘果子。

    老汉只觉得自己的心这会儿还在半空里飘着,没落地呢。

    “听闻您于造纸一术上颇有经验,此次也是过来请您帮忙出个主意。不如您先说说,这造纸可有什么特别讲究的?这用料上,是否有什么忌讳?”

    老汉略一思索,回道:“回夫人,如今卖的好的,就是江南那边的竹纸。咱们这里虽然不出这种纸,可是草民有幸也曾参与过的。比如说这头一步,就是得斩竹漂塘。”

    苏锦绣听了觉得稀罕,“何为斩竹漂塘?”

    “这斩竹漂塘就是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其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一般来说,也主要是看当地的原料供应情况,再则,就是要看这纸张的要求了。”

    “不同的纸,用的就是不同的原料?”

    老汉点点头,“是这个意思。之后便是煮楻足火,为一步就是把碎料煮烂,使其分散,直到煮成纸浆。一般情况下,作坊里都会在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苏锦绣点点头,大概明白了。

    这定西府也是有造纸作坊的。

    只是她初来乍到的,也不好贸然就提出来去看人家作坊里的流程,免得人家再以为她是来偷师的。

    只是对于造纸,她的确是一窍不通。

    好在柳承恩对于这些也给她写了一个大概,她虽然不会做,也没见过,可是理论上的东西,还是知道一些的。

    “这个我明白,只是这里头是否可以加入一些秆类的,比如说向阳花的秆?”

    这才是她想问的问题。

    老汉犹豫了一下,“用是可以用的,便是一些麦秆麻秆也都可以用来造,只是那出来的纸可是写不得字的。”

    苏锦绣皱眉,“那若是配比少一些呢?”

    这一回,好半天老汉都没说话。

    苏锦绣也不催促,就等着他慢慢想。

    “回夫人,按道理来说这是可行的,只是,草民年纪大了,若要试的话,怕是有些力不从心。若是夫人不嫌弃,我那大儿子和二儿子也都是跟着我干活的手艺人,可否让他们来试一试?”

    苏锦绣笑了。

    这老汉到底是个聪明人,早想到了这些,还是误打误撞?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能用就好!

    “好,我已命人寻了地方,用不了几日便可以先试一试。只是咱们这里可没有竹子,所以,原料上,应该是以麻、向阳花的秆为主了。”

    “夫人放心,试过之后就知道了。”

    苏锦绣想要再多问一句,可能是觉得不合适,便没有开口。

    “其实,草民家中也是可以试验一二的,只是家中的各种用具都有些小,若是要大张的纸,怕是做不出来。”

    苏锦绣眼睛一亮,“如此甚好!不知您家住何处?可否方便让我一观?”

    这老汉姓樊,家中世代都是从事这门手艺的,家中两个儿子也是自小跟他学艺,如今在这定西府倒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手艺人,至少吃穿上是不愁的。

    “老婆子,快去沏茶,家里来贵客了。”

    这是一处还算宽敞的小院儿,正屋三间,东西两侧都有厢房,院子很大,还有倒座儿。

    一进门,就能闻到他们家与众不同的味道,应该是经常在家里自己煮原料的那种味道。

    “哟,老头子回来了,什么贵客呀?可是掌柜的过来了?”

    结果老太婆一出门,就看到了一位天仙一样的人站在院子中间,一身的贵气。

    “天哪,这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天仙吧?”

    樊大郎从东厢房里出来,笑道:“阿娘,那到底是画里出来的,还是天仙呀?”

    老太婆瞪他一眼,“你懂什么!干活去!”

    樊老汉听地脑门儿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老太婆的胆子也太大了,这位可是官夫人呢!

    那是他们几辈子都见不着的大人物呀。

    “闭嘴!快去给贵客沏茶。”

    苏锦绣笑了笑,“不必麻烦大娘了。大叔,咱们还是先说说这造纸的工艺吧。这位是?”

    樊老汉连忙将儿子叫过来,“回夫人,这是我大儿子,我那二儿子今日去上工了,没在家。一会儿就让他给您演示一下。”

    “好,有劳了。”

    苏锦绣微微颔首,那樊大郎只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在跟天仙对话一样,有些不知所措。

    樊老汉心中无语,直接一脚就踹了过去,“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准备!”

    苏锦绣在外头站了大半个时辰,竟然也不觉得累,看得有滋有味儿的。

    “夫人,这一步就是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刚入行的,或者是干的时间短的人,这一步是很难做好的。”

    苏锦绣点点头,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上却并非是谁都能做得来的。

    而且现在她看到的只是一个小的竹帘来荡料,实际的作坊中,用的竹帘要比这个大上两三倍。

    这还得需要两人的配合默契,才能让出来的纸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