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王沉吟片刻,“想法子与这位常贵人搭上线,她可是宫里头位分晋升最快的女人。”

 第604章 沙尘暴

    苏锦绣这次之后,就再度沉寂了下来,极少出门。

    对外,也只说是需要带孩子,而且出月子的时间不长,还得想法子把身材恢复了呢。

    有关于某些建议,苏锦绣没有再让苏孝多事,既然皇上觉得可行,自然会安排。

    另一边,苏大郎这里倒是配合地特别好。

    早在几年前,苏大郎就买了几条船,主要就是走货运。

    也因为这几条船,苏大郎可以说是赚地盆满钵满。

    毕竟,自己走货的成本低了,而且还能再接别人的货,那利润自然是杠杠的。

    当初买船的事情,苏大郎也是跟苏锦绣和柳承恩商量过的。

    苏锦绣觉得这船他可以买,至于柳家就不必掺和了。

    一来,苏大郎是土生土长的江宁府人,他对当地的各个方面也比较了解,所以这一行可以做;二来,苏大郎是自己可以实际操作很多事的,不会只依靠亲戚或者是底下的人,可是柳家就不行了。

    柳家四郎和七郎都是走仕途的,而苏锦绣又是女眷,而且还是有诰命在身的官眷,自然是不可能在外头做这个。

    至于柳家的那些亲戚或者是如今的一些手下管事,都不太可能撑得起这一块儿。

    漕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除了需要人手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脉,还要与各地的码头上打好关系,即便是苏大郎有着多方人脉的庇护,可是盈利的收入,也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

    比如说漕帮,再比如说地方码头上的一些管事,都得分些好处出去才行。

    饶是如此,苏大郎因着这几条船一年的进项也着实不少。

    苏锦绣手上不缺银子,可是也没等哪回手上银子多了能存上几天的。

    先前是京城的伤寒,她花了不少银子去囤药。

    还有去年给安西都护府送物资,也消耗了大笔的银子。

    如果手里头银钱充足,她怕是能给整个安西都护府送上一年的物资。

    好在这次压住了,知道把功劳得让出去了。

    有些事,她可以想想,但是不能做。

    一旦做了,可能眼前会有一些利益,可是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风头出地不少了,苏锦绣也不想太招摇了,只要在家把孩子照顾好就成了。

    另一边的安西都护府,这日子可着实不好过。

    安西都护府只是一个衙门的称谓,其辖下所治总共有三府四州,其主要职责,还是护一方之安宁。

    如今甘州和卫宁府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气候问题。

    前几天才刚刚经历了一场小型的沙尘暴,如今看这气象,再加上了当地老人的经验,这几天只怕是又要有一场大型的沙尘暴。

    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极其小的天气现象。

    柳承恩来之前,就知道这里的气候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而且往往一场大型的沙尘暴,能把庄户人家的所有希望都给打碎了。

    柳承恩在上辈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对于沙尘暴的一些常识还是有的。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也就是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

    而人类活动因素则是指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

    不过对于目前的甘州和卫宁府而言,人类破坏活动的原因比较少,他们最多也就是砍砍柴,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山林下手。

    可问题是,面对一大片的荒漠,别说是十棵百棵的树了,便是上千棵,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土地沙化,这就是放到了柳承恩的上辈子,都是一个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是现在了!

    上辈子有一些现代的设备和技术辅助,可以在短期内大量地植树造林,可是现在呢?

    哪有这个能力?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极其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说到底,就是太干了。

    沙尘暴带来的灾难,可以说是相当骇人的。

    安西都护府是建在了定西府,这里几乎是不怎么受沙尘暴的影响。

    不过,若是赶上了强风天气,这里照样是一片昏黄,虽然不至于形成灾难,可若是出门,那也绝对是要出事的。

    开春后,甘州和卫宁府两地都是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由此也正好促成了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

    可是面对这种情况,柳承恩等人皆是束手无策。

    又不能人工降雨,也没有洒水车,怎么办?

    柳承恩急得头都要秃了。

    天气恶劣,这是无法根除的,所以,他们现在只能是尽力地想办法来预防或者是更好地安置百姓。

    每每有了沙尘暴,那都是要死人的。

    在目前这种技术各方面都很落后的时代,人口,永远都量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

    没有人,哪儿来的国?

    国力强盛,靠的是农业,是边关将士,是商贸的发展。

    所以,柳承恩现在最头疼的问题,还是在于这里百姓们人均寿命偏低,而且灾害太多。

    就拿甘州来说,每年死于各种天灾的人就达数百人!

    长此以往,如何能让民安?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容易使人心情沉闷。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

    也就是说,辛苦了几个月,全都白费了!

    不仅如此,若是牲畜死了,那就等于是一个农户人家的顶梁柱给倒下了,带来的后果,着实可怕。

    也因此,这几个月,大家都在着手想办法来预防沙尘暴,或者说是想办法提前做准备,以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百姓造成的灾难。

    只可惜,目前为止,效果甚微。

    柳承恩一脸忧虑道:“都护大人,这沙尘暴带来的后果太严重了,咱们目前能力有限,只怕甘州和卫宁府还要乱呀。”

 第605章 无法根除

    赵震也是一脸凝重,几日前的漫天黄沙,也是让他见识到了这西边沙尘暴的威力。

    这与他在战场上杀敌不同。

    于他而言,上了战场,那是人力可控的,而现在遇到了这种鬼天气,他却是毫无办法。

    这让赵震心生出了一种浓浓的无力感和烦燥。

    “柳大人,您博学多识,以您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也是到了此时,赵震才真正地意识到人并非无用。

    若非是之前他们早有准备,特意下了告示,只怕后果会更糟。

    当时也是柳承恩建议的,让百姓们尽量不要外出,另外,还提醒百姓们在自己家院子里和房顶上洒些水,如此,也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先前的法子,只是一时应急,而且,咱们这里的水源并不是特别紧张,可是对于甘州和卫宁府来说,这两处原本就是干旱之地,如何能如此大量地使用水来避祸?更重要的是,那风沙到了咱们这里已经弱了许多倍,所以才会起效。若是到了甘州和卫宁府,只怕这法子起不到半分的作用。”

    如此,赵震又沉默了下来。

    清川就站在了柳承恩的身后,以他肃王府公子的身份,原本也可以坐下来一同听一听。

    可是清川却执意如此,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恩师愿意提携的一名学生,绝对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李幕的运气不错,沙尘暴结束的第二天,他才顺利地抵达了安西都护府。

    定西府受到沙尘暴的影响很弱,可也有。

    李幕看着到处都有的黄沙,只觉得彻底刷新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他早早地下了马车,边走边看,途经一户人家时,还特意伸手在他家门口的一块石头上轻抚了一下。

    满手的沙砾感,事实上,也的确是一层的细沙。

    李幕定定地看着脚下的这层黄沙,好一会儿才道:“这里是定西府,若是甘州,只怕那黄沙能有半尺厚了。”

    话落,心中竟是生出了几分的悲悯之感。

    他是大兴朝的皇子,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

    这天下百姓,是他父皇的子民,也是他的责任。

    他在京城高床暖枕之时,可曾想过,大兴朝的子民们在经受着怎样的苦难?

    而李幕没想到的是,才到了这里几天,便有幸接触到了不少关于风沙的书藉。

    都是柳承恩交待他和清川必须要看的。

    “老师,这风沙太大,不能让当地的百姓们迁移吗?咱们大兴朝地大物博,难道非要让百姓们待在这恶劣之地受苦?”

    柳承恩笑了。

    果然还是个孩子呀。

    能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来,虽说是能见证了李幕的无知,可更多的,还是能看出来他心里头是有百姓的。

    不然,也不会想到了迁移的法子。

    “殿下,且不说当地的百姓们愿不愿意,只说您这法子,从根本上就行不通。”

    李幕也不生气,一脸期待,“请老师指教。”

    “甘州、卫宁二府是受风水袭扰最为严重的地方。可是殿下想过没有,一旦这些人都撤离了,没有了人烟,这两个地方不沙几十年,便会彻底地沦为了荒漠,无人再种植田地,更不会有人种果树,那荒漠的范围会越来越广,直至将这两地都彻底地湮没。”

    李幕瞪大了眼睛,“老师?”

    “这并非是我危言耸听。一座古城的消失,并非全都是天灾之故。现在这两地的百姓们都还在坚守,而且他们也不会愿意背井离乡。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想到办法来帮助他们。”

    “老师,您先前不是说,要想抵御风沙,就只能种树吗?”

    “是呀,只是植树造林,这可是大工程。不是一两年就能看到成效的。哪怕是最快看到些许的效果,也在三五年之后,真正能让人意识到变化,估计要十年往上。”

    李幕沉默了。

    这的确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赵震不会想着在这里待上十年的。

    谁也不会愿意。

    可问题是,这里的百姓们却是不能走的。

    他们没有去处,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老师,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一时间厅内安静得让人有些紧张。

    沙尘暴这个概念,还是柳承恩来此之后提出来的。

    以往古籍上所载,皆为大风扬沙、雨黄沙等,而柳承恩在亲眼见识到了风沙的厉害之后,直接就提出了沙尘暴这个名字。

    而赵震当时只觉得再贴切不过。

    的确是太残暴了!

    所过之处,当真是不见半丝的日光,真地是到了遮天蔽日的程度。

    “办法嘛,总是人想出来的。前人没有法子,不代表了咱们就想不出办法来。首先,这植树再难,时间再长,咱们也是得坚持的。毕竟这也算是造福千秋后代之事,不能疏忽。”

    赵震点点头,“的确如此。只是听着老乡说最近几天还会有一场雨黄沙,咱们是不是得等这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