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后皇后娘娘改嫁了-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颜也是如此。

    她从未与男子一同睡在榻上。

    可这一晚上,她却睡得格外香甜。

    直到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外头传来了王府下人的禀告,魏王才慢慢地张开眼睛。

    他不舍地抱了抱怀里依旧睡得香甜

    的妻子,轻柔地把她放在一旁盖上被子,无声地起身去更衣。

    就在他起身的一瞬间,戚颜觉得身边空空的,睡意朦胧地从床上爬起来。

    “你在家里歇着吧。”晨起他要离京,魏王舍不得戚颜大清早上起身。

    “不仅要送你,也要送阿恪呢。”戚颜到底还是从床上爬起来。

    他们大清早上顾不得进宫,只一同往城门去。

    就见城门处已经有无数的将士汇聚成了人山人海。

    看着魏王骑着高头大马,与自己告别之后带着人慢慢地远去,戚颜站在成王的身边,看向四周。

    她如今已经是魏王妃,自然也有与从前不同的责任,先温言安慰了那些魏王部下家中的女眷,一同说了好一阵子的话,这才被成王与王栋一同送回了魏王府。

    因魏王府本就在郡主府的对门,戚茹和阿絮半点都没有觉得不习惯,一下子就在王府混熟了。

    “陛下今日怎么没有旨意。”

    一般大军将行,皇帝都应该命內侍来鼓励,送行一番,再展望一下大军平安得胜而归之类的。

    可皇帝这一次竟然没有动静。

    这是阿絮很好奇的话。

    因今日要送戚恪,她觉得皇帝没有命內侍过来鼓励大军一番,总是有点奇怪。

    毕竟从前她听说成王出征的时候,先皇总是会命人来的。

    戚茹欲言又止,嘴角抽搐了一下。

    戚家姐妹到底是与皇帝一同长大,哪里不知道皇帝的性情,戚茹觉得都说不出口,戚颜却并未在意,笑了笑说道,“他起不来这么早。”

    平日里早朝都让皇帝叫苦不迭,更遑论是比早朝的时间还早的大军出征,这不是要皇帝的命么?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理由,阿絮却瞪大了眼睛,以为这是在开玩笑。

    可是见成王也沉默不语,显然知道皇帝是个什么德行,阿絮过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陛下好好睡着吧。”

    可她还是慢吞吞地说道,“其实也用不着陛下大清早上起来吩咐內侍。他前一天的晚上命內侍记得去送行,和他睡到什么

    时候也没什么关系。”所以说到底,就是没长心……根本就没有送一送魏王的意思。

    阿絮琢磨了一下,就跟戚颜说道,“不过宫里没来人也好。就咱们自己送送行,也少了很多的规矩。”

    她与戚茹一般,都是心宽的人。

    戚颜笑着点了点头,又对魏王说道,“成亲之前得了伯祖母许多关照,我想着什么时候登门拜谢伯祖母这些日子的照顾还有关爱。”她说的自然就是那位对自己很善意的老王妃,且又是尊重长辈的意思,成王听了微微颔首说道,“让阿絮陪你一起去。”

    戚颜忙应了。

    “还有,阿恪与阿絮定亲的事……”

    “我答应了。你请人来下定吧。”成王干脆地说道。

    戚颜想了好半晌,因阿絮是极好的姑娘,不愿如成王说的那样含糊地薄待了她,又想到自己与戚恪亲缘寡淡,想来想去,到底是给外祖家修了一封书信,说戚恪要定亲,请外祖家的长辈来帮衬。

    巧的是,她与戚恪的外祖一家都在外地任上,本鞭长莫及,可之前因她修书说自己要嫁给魏王,虽然说明不想麻烦长辈,可她的舅母却在先送了添妆过来之后,又千里迢迢启程亲自往这边来了。

    不过两三日,魏王府就有客上门。

    看着风尘仆仆的舅母上门,戚颜只觉得又不安又感激。

    “书信?我没有接到你的书信,想来是错过了。原来阿恪也要定亲了么?”戚颜的舅母程氏是位和和气气的端庄女子,听了戚颜的话,便笑着对她说道,“你舅舅跟我说,你婚事仓促,恐怕咱们赶不上你的婚礼了,就先命人把添妆送了过来,我和你表哥紧赶慢赶的一路过来,只想着,就算赶不上婚礼,可至少也得有娘家人陪着你几日。”

    她一路赶过来就很疲惫,又忙着问自己嫁给魏王以后是否过得好,满心都在戚颜的身上。

    戚颜心里又感激又心疼,忙劝程氏去后宅休息,又准备安排舅舅家的表兄往前院歇息。

    “他还得回他外祖家去请安,你不用给他预备休息的地方。”程氏便对戚颜说道。

    这其实是避嫌。

    虽然是血亲,可如今魏王不在王府,程氏便不愿横生枝节,让人诟病戚颜什么。

    戚颜自然是明白的,忙亲自送了表哥出门,这才回来对程氏问道,“三表哥也该成亲了吧?”

    “是啊。我已经给他相看了几个姑娘,回头慢慢儿寻个与他脾气相投的。”

    见戚颜如今穿着新婚的大红衣裙,清丽之余更添几分娇艳的艳色,显然嫁给魏王以后心情极好,是欢喜的,程氏便在心里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掩去了沉静的心事不提……戚颜被戚鸾夺了皇后之位,婚事一脚踩空,成了天下有名的弃妇,又因身份尴尬,是皇帝的前任未婚妻,恐怕没有人敢娶她。

    恐她孤老,无依无靠,程氏就与丈夫商量,要不然,就让儿子娶了戚颜。

    皇帝记恨也不要紧,等戚颜嫁过来,他们就留在地方上,远远地,永远不回京都。

    或许会让儿子没有了前程,可好歹有戚颜陪伴,婚事和睦一家美满的话,也就不在乎什么仕途不仕途的了。

    只是这种想法没来得及与戚颜提及,就有流言传到他们这儿,说魏王为戚颜冲冠一怒。

    再看戚颜的书信,详细地说了与魏王定情,那之前的那些商量就被他们夫妻吞进了肚子里,再也不提了。

    “那就好。等表哥成了亲,舅母便越发地有儿媳陪着开心过日子了。”

    “可不是!”说起这个,程氏就不累了,与戚颜开开心心地说起来。

    说了半日她才去休息。

    半句也没提承恩公夫人。

    对承恩公夫人这个小姑子,程氏显出了近乎冷酷的漠然。

    作者有话要说:抱走初晴…

 121、第 121 章

    程氏不提承恩公夫人;  戚颜也不提。

    宫里的皇后娘娘都对承恩公夫人如今的情况置之不理,她又能如何呢?

    魏王妃可比不过皇后的尊贵。

    皇后都无能为力的事,她一个魏王妃又有什么办法?

    不过对于程氏对于承恩公夫人的冷漠;  戚颜的心里忍不住叹气。

    当年承恩公丧妻不久,也是出身勋贵的承恩公夫人就哭着喊着要嫁给他;  自然闹得满城风雨,把戚颜的外祖家的脸都给丢尽了。

    承恩公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  哪怕承恩公不怎么理睬她;  她一个闺中姑娘家,也时常往戚家的门上去,还主动帮人家带孩子……这种种做派可把戚颜的外祖家给臊死了;  眼看着这样不行,恐闹出更大的笑话,到底让她如愿以偿,在承恩公上门提亲之后,承恩公夫人就欢天喜地地出嫁。

    可她一出嫁,娘家就和她迅速地断绝了关系。

    等戚太后掌权,戚家做了京都最尊贵的外戚,戚颜的外祖家却并没有攀附这样尊贵的姻亲。

    他们直接往外任上去;  这些年都不参合京都的事。

    早些年,戚颜的外祖家对承恩公夫人就置之不理;  仿佛她嫁了出去,就和家里没有干系。

    这样冷淡的关系;  在戚颜姐弟长大频频修书给外祖家的长辈请安;  瞧见他们姐弟的做派与承恩公夫人完全不同,这才重新变得亲近。

    因知道承恩公夫人对他们姐弟一向是不上心的,戚颜的外祖家对他们就格外关照些。

    程氏这位做舅母的;  时不时也书信给戚颜问她在家里过得如何,一些戚颜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决断的事,都是程氏在帮她一同瞧着看着。

    因这,戚颜对程氏格外敬重。

    她回了京都,戚颜自然处处都是最好的。

    程氏却不用她对自己这样妥帖。

    “听说是寿安郡主,那可是成王爱女。”知道戚恪的心上人是阿絮,程氏只歇息了一天,觉得自己精神头够用了,就对戚颜说道,“越重视,就越发不能失了礼数。”

    她帮着戚颜把给阿絮的聘礼都给整理出来,对戚颜说道,“既然

    我已经回了京都,那就快些去提亲……郡主如你所说是这样好的姑娘,得咱们表现得看重些,才是对郡主的尊重。”

    她忙着要去成王府下定,都来不及回自己的娘家了。

    瞧着她恐怠慢了成王府的样子,戚颜便忙对她说道,“也不急在这一日。舅母还是先……”

    “娘家什么时候都能回,可阿恪的婚事却更要紧。”

    程氏顿了顿,拍着戚颜的手背轻声说道,“得瞧着你们姐弟都美满欢喜了,我回去才对你舅舅,你外祖母有个交代。”这话,就是说戚颜姐弟的幸福早就在外祖一家的心里记挂。

    戚颜觉得喉咙沙哑,半晌微微点头说道,“那就劳烦舅母了。”她其实心里也愿意早些与阿絮下定的,程氏也是一个利落的妇人,很快就收拾了一份好好的聘礼,又见阿絮过来看望戚颜,也见到她这位长辈很亲近的样子,她心里就更着急了。

    没两天,程氏就作为长辈,与郑氏还有戚颜一同往成王府去下定。

    成王府那一日就格外热闹些。

    成王虽然不是一个爱喧哗的人,可阿絮是他的掌上明珠,他的爱女定亲,举京侧目。

    待知道寿安郡主定亲的对象是曾经的承恩公世子戚恪,京都的人都傻了。

    成王不喜戚家,这是满天下都知道的事。

    为了和戚家对着干,见不得戚家掌权,见不得承恩公在朝中春风得意,成王把魏王都给叫回来了。

    这么不喜欢戚家,为什么却定了承恩公的独子?

    哪怕戚恪如今已经不是承恩公世子,就算如今承恩公世子另有其人,可不得不让人承认的是,戚恪是承恩公唯一的儿子。

    这样的血缘如何能斩断?

    成王竟然会把自己最心爱的独女嫁给承恩公的儿子?

    刚刚听说的时候都让人惊讶坏了,更让人惊讶的是,上门提亲的长辈,与戚家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程氏是戚恪舅母,郑氏是戚恪的前婶娘,可是承恩公府的正经人却人影都不见一个。

    儿子定亲,承恩公难道是个死人不成?

    没有他,也没有承恩公夫人……这是不把戚恪当儿子的意思么?

    一时之间,京都众说纷纭。

    可让承恩公听到,承恩公气得半死。

    这一次,他一下子明白了当初戚二老爷骤然听闻戚茹与陆安定亲自己并不知道,反而是从旁人的口中知晓的那种心情。

    戚颜完全没有通知他,仿佛他不是戚恪的亲爹似的,哪怕联姻成王府让承恩公又惊又喜,可当感受到那份被戚颜姐弟不放在眼里的无视,承恩公也出离地愤怒了。

    特别是成王的态度也很可恶。

    他好歹是戚恪的父亲,可成王在朝中见到他,却没有半点亲近与尊重。

    更因他在朝中失势,如今成王目下无尘,眼里早就没有他这个人了。

    下定的这一日,成王府固然引得无数人的目光汇聚。

    成王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