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兵道争锋-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啧啧,终究不能小看了对方!”李适接收着各种的消息,局势倒比自己想象的更坏,“没想到周市最终还是站在项梁一边,我还以为,他能选我呢!”

    “魏楚联合一共有五十五万人,分兵三路,一同夹击,诸位可有什么办法!”李适道。

    “大王,我们之前的布置并没太大问题。”张九章从容站出来,道,

    “鸿沟虽非天险,但却也不是楚军能轻易突破的防御体系,再加上陈云向来沉稳,让他想办法边退边守,楚军一时间却难以拿下。

    荥阳那里我们准备的最是充足,原本便计划以荥阳为点反攻魏国,现如今有韩侯在,也无需担心。

    唯一出乎意料的便是魏豹没选择与魏咎合流,把兵力汇聚拧成一个拳头进行出击而已。

    甘章带走十万预备役去荥阳修路了,但我们在郑国渠附近还有四十万预备役,原本不就是为了应对魏国若走河西一路,而在郑国渠屯兵的嘛!”

    说实话,张九章是真不慌张,这有什么好慌张的。

    虽然陈云带领红衣军前往鸿沟,韩知兵率领禁卫军前往荥阳,但因为李适的预备役制度,想要拉出四十万军队还是能做到的。

    关中地区又不缺少士兵,由第一名将李适出马,区区魏豹算什么,不是土鸡瓦狗嘛!

    “还以为孤能稳坐关中,或者到前线去吸引项楚的注意力。”李适说说道。

    李适数了数手上的大军团指挥,陈云率领红衣军去抵挡项楚三十万大军,自己对他的要求不高顶到自己的援兵到来就行。

    然后是甘章,原本是作为预备役,哪个战场缺人自己便是让他去哪个战场的,但因为修筑荥阳到函谷关的道路,便让他转行去修路来提高粮道运输效率了。

    至于韩知兵,那自然是由荥阳反攻魏国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占领了大梁,那鸿沟这条水道就被自己这边所占领,不论是粮食的运输,还是进攻的主动权,可以说都占了绝对优势。

    “既然魏豹选择了分兵,我们便是分兵应对好了!”陈知白道,“只要大王一声令下,预备役四十万可以整装待发,讨伐魏豹!”

    “不了!”李适摇摇头说道:“以孤的带兵能力,带不了四十万兵,给孤五万就好。

    至于其他的人,知白你做随军参谋,为孤查漏补缺,萧何为典粮校尉负责大军粮草军需。

    随征亲卫长张仲,随征将领甘平、骆甲、曹参和李尚为校尉跟随孤一起出征。”

    其中甘平和骆甲两人算是自己嫡系,曹参是属于刘季的降将,投降后被李适安排在了预备役中,因为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排就先这么的放着。

    至于李尚乃是陇西李氏,乃是秦国李信的后裔。因为当初秦国兵败楚国,虽然主要的责任是昌平君背叛,但这件事情终究是需要有人负责,那么这个负责的人也就成了李信。

    而李适执掌关中地区后,自然也要选择秦国人才进行提拔,除了秦国的降将,以及被秦国舍弃掉的老秦人,另外一种人便是类似李尚这样在秦国受到打压的政治犯后裔。

    李适说完,目光便向张九章看过去,开口道:“那关中便交付给你了!”

    “还请大王放心,我定然会守好关中。”张九章对李适保证道。

    李适说完便把目光放在张圣身上,道:“孤走后,引蛇出洞的计划就可以实行了。”

    “诺!”张圣听到李适的话对李适恭敬的行礼。

    李适稍稍沉默,继续道,“这件事后,你就改名叫做张良吧。

    张圣便随着引蛇出洞这个计划,以韩国贵族身份死去,以后你就以你的姓名传承张氏!”

    在场的陈知白与张九章的脸色带着几分的惊讶,看着张良的目光,略带着几分凝重。

    很显然,李适是希望张圣跟韩国彻底的切割干净,让张圣为自己效力。

    因为李适非常清楚,限制住了张圣的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的眼界,张圣想要蜕变,那必须与韩国切割干净。

    而且李适需要的也不是为了韩地竭心尽力的张圣,而是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张良。

    “诺!谢大王赐名!”张良深吸一口气,到底是接受了李适的这个名称。

    蒯通来到赢理府邸中,完成着三家分李的最后一步,那就是鼓动大秦的贵族,在后方给李适制造混乱。

    “你的提议很好,但魏豹并没有跟着你们的谋划走啊!”

    赢理看着蒯通不急不慢道,“若魏豹进攻荥阳顺利把李适引到鸿沟,那我们自然非常乐意进行配合你们的计划。

    但现在魏豹进攻河东,李适带兵前往洛阳,随时挥兵支援,纵然我们作乱也没意义。”

    蒯通听到赢理的话,皱皱眉头道:“但失去这次机会,那你们想复兴秦国更是痴人说梦。

    现在的李适已经不得不集合天下的力量去遏制他,你们这些秦国的旧贵族更只能被他肆意掠夺,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失去这次机会,你们怕再也没有别的机会了!

    还请先生思量清楚!”

    “我知道,但我希望有一个人加入!”赢理对蒯通道。

    “蒯通先生,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这时候,张圣出现在蒯通面前开口道。

    “张圣?!”蒯通的脸色变了变,道:“你不是已经拒绝了我的提议,投降了李适!”

    张圣从容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你的计划只是会让韩国成为废墟。

    但现在若计划实行顺利,至少我韩国不会受到第一波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比较起让韩国去断粮,这种直接能够绝杀李适的布局才更加有意义!”

    “那你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不才我正在少府任职,知道关中的粮仓分布!”张圣看着蒯通道。

    赢理点头道:“张圣先生复韩之志,相信蒯通先生您是不会怀疑的吧!”

    “好!”蒯通点点头说道:“有张先生相助自然是再好不过。”

 第两百三十七章 纵横家

    李适带着亲卫离开咸阳便向郑国渠灌溉区而去,准备在那里接手五万军队,以及一众校尉,然后直接从郑国渠前往河东战场,甚至粮食也能直接从郑国渠地区进行转送。

    在李适经过一处酒楼中时,此刻的酒楼上坐着两个人,正在对饮。

    随着李适大规模的进行粮食酿酒,民间自然多了不少酒楼。

    毕竟李适都开始酿酒了,总不可能不让民间酿酒。

    最重要的是随着商贸流通,酒色财气四样东西自然而然在咸阳这地方开始流行起来。

    李适没有开口子时消耗量都相当大,更不要说李适开了口子。

    蒯通拿起青铜酒樽,喝了一口酒水,仿佛一口火焰在自己的腹中点燃,此刻的他看着李适率领着亲卫经过,赞扬道:“雄姿英发,英武不凡,真不愧是从草莽中崛起的英雄人物,若他真能统一天下,怕也是如祖龙般前不见古人的绝代英豪啊!”

    “蒯通先生看起来相当欣赏关中王。”张圣听着蒯通对李适的赞扬反问道。

    “不是欣赏而是崇拜。”蒯通很是郑重的纠正了张圣的话语。

    蒯通缓缓道:“关中王精兵法,怜庶民,建霸业,望天下。

    甚至某种角度来说乃是最有可能继祖龙后最后可能统一天下之人。

    尤其是比较起祖龙,李适算是真正起于秋萍之末,这样的人古往今来又会有几个人呢。”

    蒯通很是真诚的看着张圣,对张圣反问道:“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崇拜吗!”

    “既然你如此看重关中王为何还会选择项楚,这让我不免有些怀疑你的行为。”张圣听到蒯通的话对蒯通反问道。

    “正因为关中王是这世间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所以我便是关中王的死敌!”蒯通的脸色逐渐严肃起来,说道,“这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不幸!当饮酒一杯。”

    “愿闻其详。”听到蒯通的话张圣有几分意外,但还是恭敬说道。

    蒯通坦然说道:“因为我出身纵横家,天下纷纷扰扰才有我纵横家纵横天下。

    若是天下一统,儒家可修礼,墨家能惜民,道家无为而治,法家以法治国。

    但只有我纵横家成了无用之人,无用之学,既然如此我有何必期望天下一统,唯有乱世依旧,才有我纵横绝世。”

    听到这话,张圣沉默了下来,就蒯越的出身来说,蒯越的选择并没有错。

    张圣明白了,对蒯通来说,天下统一反而让纵横家失去了纵横的战场。

    这点在祖龙成功的完成统一后就证明了。

    所以哪怕以蒯通的智慧能够清楚的看出这个世界上最有可能统一的人是李适,甚至蒯通也相信李适有统一天下的能力,但有的人不仅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更是为了传承而存在。

    对于蒯通来说,如果天下统一那么纵横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蒯通得抉择是选择纵横家的传承,而不是天下统一。

    “纵然你解决了关中王,但有着祖龙完成过统一,所以凡事有志之人绝对还是会追寻统一天下的志愿,你又能阻几次呢。”张圣看着蒯通道。

    蒯通一笑,有着说不出的洒脱与从容,道:“能阻几次就几次。

    我纵横家本来就是以天下棋盘,拨弄天下苍生,哪怕以自身为棋子,也定然要与这天下大势斗上一斗,说不定我也能如先辈赢个半子呢!”

    张圣看着蒯通,知道自己劝不了他。

    因为祖龙统一天下,带给了整个世界改变,对其他任何的学说来说,哪怕是大统一了,但学说基础并没变化。

    但唯有纵横家,随着大统一他们的存在基础变了,一个统一社会没有纵横家的生存土壤。

    张圣不想要纠结这一点,反而道:““既然李适离开了,那我们是不是要开始行动了。”

    “先等一等!”蒯通道,“先等李适前往河西,李适都已经准备离开了,那我们何必不能再等一等,等李适的粮食消耗差不多了,我们再动手!”

    “你到底是怕了李适!”张圣看着蒯通却是神色带着几分郑重的说道。

    “怕!”蒯通点点头说道,“只有蠢货才不怕他啊!

    虽然李适只是抓住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一声呐喊,才成就了现在的他。

    但从宁有种乎到真正成为王侯将相也只是他而已!

    其他的人呢,陈泽乡,吴旷,刘季……这一个个底层出来的名字,也许也曾在这天下闪耀一时,但最终由默默无闻的黔首到需要整个天下联手才能够对付的关中王,却也只是李适。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凭什么不怕他,你以为我是赢理那蠢货吗!”

    听到这话,张圣的目光不由向李适背影看过去,李适的成长的确是太快太快了。

    这才几年的时间,从一无所有到现在问鼎天下,虽然抓住了时代机遇,但却也说明了李适几乎压着天下大势,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

    最重要的是,李适的发展方式不是肆无忌惮的肆意掠夺,而是稳扎稳打的步步前进。

    对比起天下其他的诸侯,其他诸侯只要失败了一次,那就几乎没有再翻身的可能。

    因为那些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的士兵几乎都是穷兵黩武,但李适不一样,且不说李适选定的关中这个地形决定了拥有函谷关在就几乎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