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魔王娇养指南-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打仗这码子事拼的不仅是人数、力量、士气,有时还要比耐性,真地催不得。

    “传令下去,就地休整,后天一早再出发。”韩昭想了想又补一句,“今晚给肉加餐,让大伙儿吃饱。”

    众将轰然应是,欣然而去。

    韩昭轻叹一口气。他何尝不知道后勤出了问题?后方粮草被劫的消息已经在军营里传开,他反而加餐放粮,士兵才会打消忧虑,专心打仗。

    至于下一批粮草什么时候到?战场上态势瞬息万变,谁又能说得准?

    石从翼咧嘴笑道:“我还以为侯爷架不住那东西叨叨,着急差大伙儿赶路呢。”一个好将军不仅要能打胜仗,还得知道什么时候收手。

    “莫说攸人,我们的士兵也很疲惫,养足了精神才好出发。”韩昭自有计议。这场仗打了一个通宵,但之前急行军加埋伏,也用掉了两天时间。虽然得胜,可是士兵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大多疲敝不堪。

    人身不是铁打。

    在他的计算中,军队还是有一点休养的时间。

    “侯爷就是侯爷,不像那东西,扯着鸡毛当令箭!”

    前几日,那位监军抓到吴副将私下喝酒,认定他违反军规,于是责令二十大板。镇北侯赶去求情,好说歹说,才降到十记板子。

    老吴在苦寒北疆为国征战多年落下病根,发作起来比死还难受,时常喝特制的药酒才能止痛,这也是镇北侯特许的。众人听说他被打十记大板,都是气愤填膺,恨不得夜里把泰公公套麻袋了。偏那位监军大人还要得意洋洋,一方面刁难镇北侯,一方面以为自己整肃军纪、立下权威。

    一个死太监有什么权威了,还不得靠着背后的主子?

    ”什么鸡毛?“韩昭脸色一沉:“胡闹!谨言慎行!”当今王上的谕令,怎么能说成鸡毛?“你得说,扯着虎皮当大旗。”

    石从翼嘿嘿笑了:“是极,是极!”

    这时外头有人来送消息,一个消息来自前线,一个消息来自卫国。

    韩昭听完,揉了揉额角:“廖浮山被派去攻打芦花城了啊。”

    石从翼不觉有何问题:“芦花城是中部有名的坚城,工事稳固,城墙坚厚。王上派廖将军出战,这回倒没派错。”他挠了挠头,“我不大喜欢他,但希望他这回赶紧打掉反贼,解我们后顾之忧。”

    韩昭沉吟,良久才“嗯”了一声。

    石从翼奇道:“有甚不对?”

    “没什么。”韩昭顺手把他打发了。他了解廖浮山,这厮眼光胆气都不缺,局势把控也到位,可毕竟年轻冲动,沉不住气。

    不过反叛军也只是乌合之众,能讲多少谋略?他好似不用替廖浮山担忧了。

    担心也是白担心,两人分驻不同的战场。

    可是韩昭心底隐隐觉得不安。

    泰公公走了两刻钟才回到自己帐中,有些憋闷。镇北侯手下那帮粗人对他毫无恭敬之意,韩昭也只是表面客套,从不掩饰眼里的不屑。

    这些都罢了,可是王上一连三封信责难他办事不力,未尽监军督促之职,这才让他浑身都难受至极。

    镇北侯要是有心拖延,说起行军打仗的道理,他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辩不过韩昭。

    他带来的护卫已经在帐中等着了,见状行礼。

    “行了。”泰公公接过小太监递来的热茶,“来个好消息吧。”韩昭调来一队人供他差遣,但泰公公只信任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

    “侦察兵刚回来,说是攸人撤退以后,方圆二十里内只有两个村庄。”

    泰公公喝了一口茶:“那就是没威胁了,还跟我说什么穷寇莫追!”

    “侯爷也接到这个消息,但他刚下令全军原地休整两天,后天清晨才开拔上路。”

    泰公公一怔:“这也歇太久了!”

    “说是士兵疲惫,要休养生息,因此今晚给肉加餐,吃饭管饱,以作犒劳。”

    泰公公眼皮连跳两下:“给肉、管饱?”韩昭是不是存心跟他对着干?他刚刚才提醒过军粮被劫,后头大伙儿都要缩食,韩昭就叫大军敞开来吃饭?那可是几万个大肚汉!

    “他疯了么!”泰公公气极,“我看这个韩昭,就不像认真打仗的模样!钱将军遇害以后,王上调他来东南前线,他也是三推四阻,连接了几道御斥才不情不愿过来!”

    他来回踱了几个圈子,见侍卫还站在原地:“嗯,还有什么消息?”这一天天地堵心得慌,就不能给他一个好消息听听?

    “有。”侍卫下意识往门外看了一眼,把声音压得更低,“是关于侯爷上回在谢家屯外放走的那个女子,也就是绑架您的女匪。”

    “打听到了?”泰公公精神顿时一振:“说!”作为监军被绑架的经历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可一日都不敢忘。

    “她是攸人的细作,当天从娑罗城的香水堂逃走。其属下落网,供称她为‘鸢姑娘’。”

    “鸢姑娘?”泰公公眯起了眼,“姓呢,名呢?”

    “那几人也不知。”侍卫答道,“但后又查到,镇北侯少年时曾拜攸人大家厉鹤林为师学艺,同门有两人,年纪最小的师妹唤作贺小鸢!”

    泰公公倾身向前:“你确定?这攸人细作,当真就是他同门师妹?”

    这让他怎么确定,他又没见过贺小鸢。侍卫暗中腹诽,态度却很认真:“韩昭习兵法神通,据说贺小鸢专攻毒术奇技。”

    毒术?泰公公重重一拍案几:“果然是她!”

    这几字说得咬牙切齿。当初那女绑匪强塞毒丸给他,军医虽说无妨,但他事后狂泻好几天,脸都青了。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417章 大逆转

    军医又说他腹里有寒气未排尽,却是赶路太过、焦急劳损所致,并非中毒。

    呵呵,他信军医个鬼,那必定是得过韩昭交代的!

    会用毒的鸢姑娘,韩昭暗中会晤却又把她放走。嘿,那还不是贺小鸢?

    泰公公越想越怒。好个镇北侯,那出绑票就是他编演的罢?否则为何新监军刚刚抵达前线就被绑架,贺小鸢哪来那么灵通的消息?

    韩昭是想直接弄死他,还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以后少插手军务?

    想到这里,泰公公就记起镇北侯漠视他的生死、不肯撤军。虽说这事儿还有蹊跷,但韩昭对他的恶意已经是赤果果不加掩饰了。

    “这可不妙啊。”等泰公公的怒气沉淀下去,再涌上来的就是惊疑,“韩昭身为大卫镇北侯,私会、指使攸人细作,他到底想干什么?”

    再联系韩昭的拒王令而不从、败敌军而不追,以及粮草匮乏却要犒劳大军,泰公公“咝”地一声倒吸一口凉气。

    镇北侯莫非有不轨之心?

    不行,这些消息他要尽快传递回都!泰公公脸色一正,吩咐小太监:“取纸笔来!”

    当下奋笔疾书,洋洒成言。

    待吹干墨渍,封上火印,泰公公把书信交给侍卫,凝声道:“你即刻启程,务必送达圣听,越快越好!”

    ¥¥¥¥¥

    卫人这天打了个大胜仗,在战场上一箭射倒了褐军大将、芦花城的最高首领童栗,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擒贼先擒王。

    童栗一倒,反贼溃不成军,连前线大营都守不住了,一路逃回芦花城。

    廖浮山率军南下,将芦花城团团围住。

    他最擅长的,就是以数倍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扑灭敌人,虽然要付出些许代价,但事后总会证明,他的战略英明正确。

    褐军占据芦花城达半年之久,这里面当然已经混入卫人的细作。入夜,城里的内应择机传出消息:

    童栗伤重不治,毙。

    也即是说,整个芦花城都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廖浮山亲眼见到童栗被一箭穿心,也没想过他还能有第二种结局,当下毫不犹豫地挥了挥手:

    强攻。

    趁它病就得要它命。

    这一次攻城战,足足打了两天一夜。

    芦花城的确是座坚城,廖浮山事先已有详细了解。放在平时,就算再多花三五倍时间他也未必能够打下来,历次卫军伐逆,打到这里都要铩羽而归。

    不过这一次守军心乱了,士气低靡,廖浮山又得内应暗援,终于轰开了芦花城的大门!

    城墙后的守兵已经被他们打得垂头丧气,这时也不敢负隅顽抗,在几名将领率领下从后门杀出一条血路,撤了。

    廖浮山犹豫了一下。

    追不追呢?

    如果就此驻足,他已经攻下芦花城,算是打开了攻向凤崃山的北大门,后面只要稳扎稳打,必定也可以步步推进。

    可是撤走的褐军足足有三万精锐,如能尽数剿之,后面的讨逆之战就能轻松许多。

    卫王派来的监军,这时也跳了出来,难得和他手下一致疾呼追击。

    战场时机宝贵,转瞬邓逝。廖浮山没有思索太久,就下达了指令:

    追。

    童栗已死,芦花城已被攻下。如果褐军犹有余力,拼死也要保住它。

    于是卫军一路南下,紧追不舍。

    ……

    七日之后,身在东南前线的韩昭接到军讯,罕见地大惊失色:

    “什么!”

    来自卫国中部的线报,廖浮山拿下芦花城后追击褐军残部,不慎在赤门峡中了埋伏,被滚石飞箭一通招呼,损失惨重。

    在战场上被一箭穿心的童栗居然没死,还生龙活虎地带兵伏击。

    他一露面,廖浮山就知这是陷阱,急忙掉头要回芦花城。可是后路还杀出一支人马,将他后路截住。

    他万没想到,褐军大元帅茅定胜居然也露面了!

    褐军两个大头目合龙,兵力一下增至六万余人。

    这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不待次日天明,廖浮山战死,卫军溃,被俘七千余人。

    这封战报看得韩昭手心冒汗,良久才说一声:“糟了。”

    敌军主帅被灭,芦花城里还留有便装的褐军,这时里应外合再打一轮,自然芦花城又被轻松夺回。

    紧接着,茅定胜亲自披挂上阵,反攻卫人北地大营。

    到情报发来为止,褐军已经北上十里,破掉好几个军镇,并且所向披靡,还会继续前行。

    众将都忧道:“侯爷,那我们……?”

    国内中部乱成一团,局面失控,他们还要继续攻打攸国吗?

    韩昭思虑良久,才安抚众人:“稍安勿躁,王廷的命令应该很快就来了。”

    卫王的命令,果然在两天后到了。

    攸国照打不误,但前线攻事由卫将司明溢接手;韩昭伐攸不力,即刻调回中部,领军讨逆!为惜时故,韩昭先返,镇北军待司明溢人马抵达以后再交接撤离。

    命令一公布,将领大哗。

    石从翼气得捶桌:“这是什么意思!”

    王廷这是特地把侯爷从前线调走?

    司明溢也是老将,作战经验丰富,但此刻人在盛邑,就算快马加鞭往这里赶,至少也要七八日才能赶到。

    前线原就有供粮不足的隐忧,怎么等得起这十来天?

    韩昭拿着谕令,良久不语。

    他知道王廷对于褐军起义一向持不屑态度,一帮泥腿子组成的乌合之众,怎能与正规军队相提并论?可如今卫国中部褐患蔓延,东南前线推进缓慢,两边吃紧。王廷最明智的做法,当然是速遣司明溢去攻打逆贼,阻其北上,而让韩昭继续留在东南前线伐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